"味"是中国古代美学中的重要范畴.《说文解字》中对"味"的解释是,"味,滋味也."这里"滋味"的意义和后世钟嵘的"滋味"是完全不同."味"的初始意义,一为食物本身所具有的酸、甜、苦、辣等属性,二为人在品尝食物时,对饮食产生的味觉和嗅觉.《中国美学范畴词典》中也指出,"味"最基本的涵义有两个,一是审美主体的审美活动,如玩味、体味,二是审美对象自身具有的、并能为人所感知的审美属性.
从"味"范畴在中国古代美学的流变来看,在早期始终与"道"相联系,无论是"澄怀味象"还是"古淡有真味","味"都具有一种形而上的意向.到了后期,其形而上的意义逐渐淡化,成为与"韵"密切相关的有关审美体验的范畴.就其对美学标准的影响来看,在宋朝以及之后,士人们对"至味""真味"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判断,而且与"韵""意境"相合.
一 "味"的早期内涵
《说文解字》中对"美"的解释是: "美,甘也.从羊从大."在《说文解字》里,美与饮食相关联."甘,美也.从口含一.""甜,美也.从甘从舌.舌,知甘者.""旨,美也.从甘,匕声."对"美"字的解释,无论是"羊人为美"来阐述在美的起源中宗教的因素,还是"羊大为美"侧重于以饮食之地位,作为祭品、食物之羊对美的起源都有特别的意义,因此,《礼记·礼运》说: "凡礼之初,始诸饮食".
食物在美的起源中有重要地位,这是因为其与"道""气"等最初形成的美学范畴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张法说:"美,源于饮食,是因着饮食在仪式中的地位,因着味觉感受与文化的最高意义相通."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甘,美也,从口含一.一,道也.食物不一,而道则一."对"食物不一,而道则一",可以有两种理解方式.一方面,味是多样的,但是在体会时的味觉又是综合的、调和为一的,各种不同的味觉汇聚成对食物的总的滋味感受; 另一方面,张法提出,味是无形态的,"与宇宙之气和事物之韵的感受极为契合,又是可以尝到、品出的",于是"味"就被内蕴了"道"的意义.
也就是说,食物的"味"并不体现在外表的形式,却可以通过经验感受,这就具有无形的可感性,与无形的"道"相契合."味"与"气"的契合,则与"中国美感的构成是五官整合的"[2]有关.有日本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最先进入美学领域的不是声、色而是味,这可以看出"味"在先秦时期是超过口腹之欲的意义的.由于初民习惯于用感官对宇宙万物作感性把握,五味与五色、五声常常联系在一起,往往共同表示声色犬马的享乐生活.成复旺说此时的"味"与"色""声"并列,成了三种基本的审美现象.比如,荀子认为人天生就追求享乐,他说,"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 《性恶》) 孟子在论述美的共同感时说: "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 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 《孟子·告子上》) 《庄子·骈拇》也将精通五味的俞倪和精通五声的师旷、擅长五色的离朱并提,认为这些都不能达到真正的至性.审美感官不限于耳、目,在先秦是有着一定的共识的.
《左传·昭公元年》中说: "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 淫生六疾."这时就明确地将"味"与哲学层次上具有原初意义的范畴"气"联系在一起."味"是"气"降生而来,其本质还是"气",也就具有了"气"的客观性和本原性.也有其他的看法,《国语·周语》中说,"口内味而耳内声,声味生气.气在口为言,在目为明.……味入不精,不精则气佚,气佚则不和,于是乎有狂悖之言.""气"的产生,是由"声"和"味"共同生成的,考其"在口为言,在目为明",这里的"气"似乎指的是类似于孟子"养气说"中属人的精气,而不是与"道""象"相连之"气".在这里,"味"的功能不但产生气,而且还"行气",从而与志、与言发生联系: "味以行气,气以充志,志以定言,言出以令."( 《国语·周语》)饮食直接关系着人的生命至关重要的存续,"味"又因其无形无质却又能分明感受从而与道相通,因此"味"很容易被神秘化,与神、天联系在一起.从原始仪式到夏商周三代,饮食都是有神秘性的.《尚书·洪范上》中说: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这就是饮食被神秘化的典型一例.原始意识中,饮食在祭祀中非常重要,而且是生命维持的基础,因此关系着神性、关系着政治也就可以理解了.《左传·昭公 20 年》中就说: "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以平其心,成其政也.""五味"具有了移风易俗的社会功能,成为和礼乐相当的教化工具.与"道""气"的联系,使"味"的内涵超出了原有的食物之味的界限,进入了哲学从而具有了在审美层面上深化的可能.这是"味"发展成美学范畴的基础.
二 "味": 由哲学进入美学
春秋是中国古代美学观念发生转变的时期.早期的美与礼乐相连,强调神性和政治、伦理意义,春秋之后,美被视为令人生理和心理愉悦的对象,对美的神性的强调转化为对人性的重视,美的享乐意义前所未有的凸显.这样,"味"也就逐渐进入美学领域.《国语》中提到的"味",其神性不断被消解,只是由于"形成了味-气-志-言-令-政的饮食与政治的相关逻辑",[2]仍然和政治有所关联.
"味"中含有对"道""气"的认识,并不意味着"味"就已经成为美学范畴,只是其已具有通向美学领域的基础.成复旺认为,孔子闻《韶》后三月不知肉味,就已经由作为生理快感的饮食之"味"通向了作为审美快感的具有愉悦心灵意味的乐味之"味".老子则是将"味"发展为美学范畴的关键人物.他受到"味"早期内涵的影响,也结合色、声、味来谈论美感.他说: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老子》第十二章) 这里的"口爽"也可以认为是同"五色""五声"一样引起美感.不过老子不单单从作为饮食的角度来谈"味",而且从其固有的与"道"相通的角度,从审美享受上来阐释"味".他率先将"味"的范围从饮食、口腔突破到精神领域,这样"味"就从一般概念转化为审美概念.
老子以"道"为中心范畴和最高范畴,"味"既然能体现出"道"中之"一",那么就能用来观道.他说: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老子》第三十五章) 又说: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老子》第六十三章) "无味"而可"味",自然也是一种味.它当然不是饮食之味,而具有超感官的意味.如果要为它强训一个在感性上的特征,那么,王弼注: "以恬淡为味."《说文解字》里的"食物不一,而道则一",这个作为"一"的"道"在老子这里获得了明确的指向,就是无味.这就第一次为"味"明确提出了审美上的定位,丰富了"味"的意义.
《管子》四篇对老子的学说进行了发展,以"气"来说明万物的根源.庄子更加强调了"气",他说"通天下一气耳"( 《庄子·知北游》) ,万物都是气所化生,气是宇宙的本质.
"气"作为最高范畴被提出后,对"味"的内涵产生了一定影响."气"是比五官快乐更有意义的快乐,作为饮食口含之"味"与声、色一起,就成了相对低级的快乐.虽然在之后也有文人赞赏"舌游"之美,如清代郑日奎《游钓台记》中说,"舟子谓滩水佳甚,试之良然,盖是即陆羽所品十九泉也,则舌游之."但是,对饮食之"味"的欣赏基本淡出了.
作为精神过程的"观道"之"味"却逐渐获得了认可.王充说: "文必丽以好,言必辩以巧,言了于耳,则事味于心."( 《论衡·自纪》) 这里的"味"就纯乎是心理的、逻辑的过程了.
三 "味""观"与"韵"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味"范畴的深化、确立时期.南朝宋山水画家宗炳从老子那里继承了"味"的概念.他提出的着名命题"澄怀味象"中,以"味"表示对"象"的观照,表示一种凝神静观所产生的审美享受.在这里,宗炳之"味"就是"凝气怡身",就是"万趣融与神思",就是"畅神".
"畅神"将自然美看作人们抒发情感、陶冶性情的对象,被视为中国古代有代表性的自然审美观.宗炳提出,所"味"的对象是"象",这个"象"并不是一般的形象,而是山水等审美形象.在《老子》中,"象"和"道"是紧密联系的,"象"是"道"的体现,而宗炳在《画山水序》中又认为,"山水以形媚道","山水质而有灵趣",因此,对山水的观照能够通向"道","观道"是"味象"的目的,"味象"是为了实现"观照".如何"味道",宗炳提出: "应目会心".叶朗认为,应目会心是欣赏美的规律,也是产生"味"的规律,"应目会心"是对于"味"作为审美心理活动的一个规定.
作为动词的"味"就拓展到了审美活动的全过程.钟嵘也用"味"来表示体会、品味之意,他品晋黄门郎张协诗时说"使人味之,亹亹不倦".不过他对"味"范畴的发展,主要是用"滋味"说,"滋味"说对后世对"味"的理解有重要的奠基作用.陈望衡指出,钟嵘"滋味"概念可以作为"味"进入美学领域的标志.
钟嵘认为"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 《诗品·序》) .他用"滋味"来表示悦情悦意的有味之味时,一方面批评永嘉时的文章"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可见"味"同虚谈、玄学思辨无关; 另一方面提出五言之"味"在于其"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可见"味"在抒情写意之中,而淡化其教化讽喻内容.
刘勰对"味"的创造和品鉴规律作出了很大贡献,他通常将"味"与"情"并提,又崇尚简澹之美,比如他称赞《诗》《骚》"物色虽繁,而析辞尚简; 使味飘飘而轻举,情晔晔而更新"( 《物色》) ,"繁采寡情,味之必厌"( 《情采》) .他也在《文心雕龙》中提出了"余味""遗味",他说"往者虽旧,余味日新"( 《宗经》) ,又说"赞序弘丽,儒雅彬彬,信有遗味"( 《史传》) .黄保真认为,这里的"味"指的是"详实的史实、博雅的文字而共同形成的认识意义和精神价值"[1],而并非纯属审美.但是,对"余味""遗味"的要求,本身也会通向审美感受.何况,刘勰也说"文隐深蔚,余味曲包"( 《隐秀》) ,这与王廷相"言征实则寡余味也,情直致而难动物也"是有共通之处的.
动词意义上的"观"、体会之"味",在魏晋南北朝基本就已经建构完毕,而作为名词意义上的"味",其丰富、定型的过程还在唐宋.晚唐司空图提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 《与李生论诗书》) ,其"韵味"说追求"味外之旨","倘复以全美为工,即知味外之旨也".只有产生"味外之旨",才有全美.宋朝文人挖掘出"味"的更深意义,以萧散简远为艺术美最高境界的至味,提出"古淡有真味""做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代表人物苏轼承接司空图的观点,也好谈"味外之味",他又称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 《书黄子思诗集后》) ,说"所贵乎枯淡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 《评韩柳诗》) ,标举枯淡的审美风格.南宋魏了翁《题跋》提出"无味之味至味也"的命题,将无味作为至味.清王士祯《师友诗传录》中"水味则淡,非果淡,乃天下之至味",都是对司空图、苏轼"平淡为味"的回响了.
作"体会"解的"味",其要求是多层面的.宗炳以"观道"为"味"的目的,对"道"的体悟就要求"味"能够把握本质,如刘勰《文心雕龙》"机入其巧,则义味腾跃而生"( 《文心雕龙·总术》) ,将义与味并提,可见味指的是深入的义理.陆云《与兄平原书》: "兄前表甚有远情可耽味."《世说新语》载支道林谈及《逍遥篇》,"皆是名贤寻味之所不得".
这是"味"的最根本特点,其关注的是深入的内涵.同时,"味"不但需要深查本质,还要从整体观照."味"的源初意义,就是口中各种味觉的整体统一性,它不是简单的诸味的凑泊.另外,在"味"时也需要反复体会,这样"味"的过程就类似于"涵泳",即朱熹所说的"此等语言自有个血脉流通处,但涵泳久之,自然见得条畅浃洽,不必多引外来道理言语"( 《答何叔京》) .也就是刘勰说的"味之者不厌"( 《隐秀》) .
"味"是"观"的一种."观"是对"外界物象的直接观察、直接感受",[3]它包含有浅层的对生动活泼的感性形象的直接认识,也包括"味"这样对于事物本质、对"道"的认识.而且,"观"也可以用来形容对人的形象、气质的认识,而"味"不涉及对人的品评.比较直接的例子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宗炳用"味"来进行山水审美,而刘义庆用"目"来进行人物品藻.这样看来,"味"的范围比"观"要狭窄.
当"味"作为对诗、画、书法的要求时,它往往以"滋味""风味""神味"等形式出现.一般说来,艺术作品中"味"的产生,来自于其中蕴含有经得起咀嚼的丰沛感情( 所谓"中膏") ,形式上则要"古淡",以淡为至味,不追求工、繁.这样它就和"意境""韵"等中国古典美学中的重要范畴联系在一起.司空图有"韵味说",范温则提出,"有余意之谓韵",所谓"大声已去,余音复来,悠扬宛转,声外之音".这"声外之音"和"味外之旨"强调余意、余态的内涵基本是一致的,都是含而未发、需要反复品咂之意.范温认为有"韵"就应简易平澹,所谓"行于简易闲澹之中,而又深远无穷之味",这与"味"的要求也是相通的.陈望衡则从"味外之旨"来解释意境理论,他说,"将'景外之景'与'味外之旨'统一起来,意境理论的基本构架出来了.意境可以分为四层次: 第一层次,景与味的统一; 第二个层次,景与景外之景的统一,味与味外之旨的统一; 第三层次,景外之景与味外之旨的统一; 第四层次,整体统一."[4]
四 结语
"味"在先秦时期因其"食物不一,而道则一"进入了哲学领域,从偏重于宇宙论的哲学领域进入偏重于认识论的美学领域,此时是中国古代美学的形成期; 在魏晋南北朝时,通过"澄怀味象""滋味"说等命题,"味"的内涵得到深化和确立; 但是其真正获得"古淡""有余意"等具体的要求,则是在唐宋,尤其是在偏重于"意"的宋朝之后,"味"逐渐融入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意境"理论体系,体现着在审美过程中对本质的追寻.从"味"的内涵在中国古代美学中的流变,恰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美学的数次转折.
参考文献
[1]成复旺. 中国美学范畴辞典[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1,97.
[2]张法. 中国美学史[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6,25.
[3]叶朗. 中国美学史大纲[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208,208 -209,208.
[4]陈望衡. 中国美学史[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5:204,249.
汉末至魏晋是中国美术发展的重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不仅产生了前代所未有的新画风,产生了以绘画为职业的文人画家,而且形成了独立的审美意识和艺术精神,留下了我国美术史上第一批画论,无论是美术实践还是美学思想,都对后世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
在中国文化史上,自先秦以来,一直是以思想启蒙为主题的理学文化占据主流地位。到了明代,理学文化开始出现裂痕,并从中产生了阳明心学及异端李贽的童心哲学,促使明代价值观的更迭和审美观的新变。在文学创作方面,随着市民文化娱乐的要求日益增长,明代文学发生了...
摘要风水文化是古人早期选择适宜居住地点的一门学问,这门学说具有中国文化特色。人类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形成统一,这是风水中所讲的核心。人们在生存的过程中,要顺应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过度开发大自然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都是违背了风水理论的核心。古人...
一王国维无疑是近现代中国的一个标志性文化象征。如果把王国维放归于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陈寅恪谓之的数千年未有之巨劫奇变中[1](13),那么,王国维代表了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生命体验的痛苦与文化选择的困惑。学界对王国维的诠释一般是从其旷世命题可信者不...
再好的厨师要烹饪出美味佳肴,都必须要有上好的肉食、蔬菜、佐料等作为原料,所谓巧妇安能作无面汤饼。中国美学研究要想在新世纪建立自己的学术规范,也需要中国美学文献资料作为原料,否则便不免空疏。皮朝纲先生数十年致力于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特别是禅宗...
第二章风水中体现的中国美学特点美学中的美是广义的,中国美学中对美求真善顺应自然达到的美,古人通过运用中国传统风水知识在选择居住地点或建筑时会考虑气候问题,建筑地的地质问题。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风水学说,在中国古代建筑理论中是重要的一部...
一、中国美学中常见的对立关系中国美学中较突出的美学概念无疑是中和、气韵和意境。中和从整体思维的角度指导艺术;气韵从生命的运动状态来诠释艺术;意境则讲求主客统一,情景交融。它们构成了中国艺术的评判标准和创作规律的大关系。中国美学概念中表示...
第一章风水概述风水学说从古代发展直至今天,古人用最原始的方法根据环境和地质情况,通过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对选址造房的实践操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风水学是地理学和天文学相结合的学问,里面含有丰富的地理知识,对山川、地质、平原、沙漠、天气、...
一、被忽视的少数民族美学在寻求美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本土化的过程中,已经有学者开始提出少数民族美学或者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的概念。1989年在四川汶川阿坝师专和1990年在湖北恩施湖北民族学院召开的两次中国少数民族美学专题研讨会,1991年、1997年、1998年召...
题目:中国烹饪艺术中的美学思想目录摘要(详见正文)一、中国的饮食文化二、对中国八大菜系的了解三、我与烹饪四、结束语参考文献以下是论文正文摘要: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每个地方的菜色都不同,而且随着时间的发展,它们逐渐形成各自独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