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美学论文 >

审美文化的大众化与本土化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发布于:2015-08-10 共3714字
摘要


    文化是一个群体的社会继承,这种继承是全方位的,既有物质的继承也有精神的继承,审美文化也不能例外。故审美文化的时代变迁也是审美因素传承的过程。之于审美最关键的因素则是主客体的存在,审美产生于主客体的相互关照,审美意识和审美活动都形成于这一关照中。要讨论审美文化,美的属性就要得到应有的关注,纵观我国历史,美可以分为:

  原始美、传统美和现代美。之所以如此区分首先是历史的原因,即原始到传统再到现代的历史过渡。每个历史阶段因其社会、政治、经济等原因而造成一定的文化氛围,特定的文化氛围在美学方面就会有不同的表现,自然就会引起审美文化的相应变化。

  一、不同时期的美及审美思想

  从发展的角度看,美从原始时期到古代传统时期再到现代,经历了原始的自然美、传统的和谐美和现代的辩证美,当然,这样的分类是就其历史的主要倾向而言的,并没有否定美的传承性。同美一样,不同时期的审美也有其历史必然性,并与同时期的美相互对应。

  (一)原始的自然美及其审美思想

  原始文化最显着的特征是其混沌未开化的原始性,人和自然相处融洽,处于互相平等的地位。这一时期高度集中的社会群体有着共同的信仰和愿望,对美的反应也有一致性。其审美文化与原始的宗教和巫术活动是融合在一起的,所以美的创造是在生活与宗教崇拜中演绎的,具体表现有生活日用陶器和图腾文化。如考古发掘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陶器纹样在不自觉中很好地运用了形式美法则,虚实相称、相互呼应、构图巧妙,创造出了令今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品,充分体现了原始人将美融于生活,融于自然的特点,如此一来,其审美自然是现实的、功利的。

  (二)传统的和谐美及其审美思想

  美善的关系是传统美的一个重要方面,“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小大、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左丘明《国语》)这里的“无害”便是“善”的意思,也就是“善”是先于“美”的,充分凸显了传统美的功利性,即合乎伦理道德的要求,这与当时的社会是相适应的。墨子“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又指出了美与功利的非对立性关系,即美与善充分结合才能得到欣赏;《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以辩证的思维说出了传统美内部对立但又趋向于和的境界,即传统美重在和谐。

  通过礼乐来教化民众以达到为政治服务的目的是传统美学的另一特点,即所谓“乐与政通”的特点。《荀子·乐论》中有音乐“足以率一道,足以治万变”的说法,可见在传统社会中礼乐对维持政治生活稳定的重要性。

  传统美学在审美心态上强调人的情感在美的创作和审美中的重要性,认为“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将音乐的产生与人心的感触联系起来,使人的自主性得到一定的强调。《吕氏春秋》:“耳之情欲声,心不乐,五音在前弗听”道出了审美中物质和精神的关系,突出审美心态在审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三)现代的辩证美及其审美思想

  传统的和谐美也含有辩证的成分,而现代美之所以强调辩证法是由于现代美中矛盾对立双方突破了传统和谐的目的,而重在突出矛盾对立。这主要源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分化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美从重和谐变为关注矛盾,将对立面的展示作为解释世界的最佳方法。

  传统的美以善为前提,而真常常就是指伦理道德的善,将伦理道德和人的自身修养看的很重,真和善的结合就是理想中善的实现,这种情况下的美也只能是伦理道德的代表,即人们在审视美的时候先看的是审美对象的“善”.现代艺术中的真加入了艺术家对人生、社会的思考,也加入了科技的真,善的概念也有所发展,从传统注重伦理道德的角度转化为了现实的和精神的功利。同样,这种条件下对美的评价首先是审美主体的自我人生价值判断,以是否符合自身价值来判断美与丑,即比起传统审美的禁锢现代审美更加自由,也更加多元化。

  二、当代大众化审美

  由于审美文化的传承性,讨论不同时期的美及其审美思想为我们研究当代审美文化有重要意义,得益于当代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完成了从审美大众化到大众审美的过渡。这其中有大众传媒和技术的支持,也有外来文化的融合,更有市场经济的作用。这些都使得大众化审美得以长足发展,并在审美范畴、审美趣味等方面有异于之前任一时代的审美。

  (一)大众审美的发展

  审美的发展与文化的发展同步,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当代大众审美文化始于文革以后,大概分为三个时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的怀疑期;整个八十年代的逐渐认可;九十年代以来的迅速膨胀。怀疑期的大众审美主要受到来自港台的文化冲突,以港台音乐为代表的审美对象受到大众欢迎,同时通俗小说和电视剧也逐渐受到追捧,这与在文革前高度集中、专治的审美对比强烈,所以在大众审美发端的时候,由于受之前审美对象和审美范畴的禁锢,人们对于新兴的大众审美对象持怀疑态度也在情理之中,在怀疑的同时,大众更加感受到了这些新鲜事物对于人自身价值的认可,大众审美在怀疑中继续发展;八十年代的大众审美可以说是在西方审美输入下迅速扩张的,不同于中国,西方资本主义的存在时间较长,其物质、经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民主化进程也要先于中国,西方文化本就是以大众文化为主的,这样的大众文化输入得到了本土大众文化的迎合,主导文化和精英文化逐渐让位于新兴的大众文化,大众审美得到了认可;九十年代以来,市场经济迅速发展,打破了中国长期以来以农村人口居多的局面,大量农村人口转移至城镇,由于中国城乡结构变化,大众审美群体日益膨胀,导致大众审美以压倒性的趋势影响到了主流审美的发展,许多艺术家开始转而走向大众艺术,大众艺术与之前的主导艺术界限越来越模糊,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也不复存在。

  (二)审美趣味的分化

  趣味是个体对事物的偏好,审美趣味则是个体通过价值判断形成的艺术偏好,大众审美趣味则对应于当代最普遍的消费阶层。传统艺术因为社会阶层分化而分为贵族艺术和民间艺术,审美趣味相去甚远但都有着对和谐的追求。现代主义艺术也走了一条二元分化的路子,有高雅文化和低俗文化之分,而通过大众传媒,技术更新形成的大众文化,有着旺盛的生命力,生成了一种日常生活审美的意识形态。

  区别于传统重意象的审美趣味,大众审美偏向于视觉艺术的审美,通过对审美对象的模仿达到以虚假的真实来代替传统意象表现的现实;传统美的创造及审美都以人的尺度进行,而当代由于技术的进步,常常对事物以超尺度进行描绘,以满足当代人暴露和窥探的心理需求;传统艺术讲究以艺求道,而当代大众审美有了市场经济的参与而不免肤浅、艳俗;最后,传统美属于一种有距离的静观,而大众审美常常直接刺激人的感官,使人产生物质的快感。

  (三)大众审美与大众消费

  大众审美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大众消费和享乐主义,与市场比肩发展,所以大众审美有市场化、商品化、产业化的特点。这也是大众审美与传统民间审美的主要区别。大众消费对大众审美造成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1.大众审美的即时性。即大众审美有时尚的短暂性,这是与消费引导密切联系的;2.大众审美的一致性。虽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消费市场也非常丰富,但是就根本说,大众消费取向与大众审美互相影响,其价值取向没有明显的分化。另外,现代人基于一定的群体压力,偏向于“他人导向”,所以总体上还是求同,导致大众审美的相对单一;3.地域性差别趋向消失。例如古城千篇一律的“丽江”模式,这是片面追求短期商业盈利的消费文化的产物;4.审美的年龄界限消失。传统审美对每一年龄段都有约束,以便修身养性,当代大众审美虽然有细分的审美对象,但是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审美对象公开化,儿童早熟和成人“返童”的现象都普遍存在。

  总之,大众审美文化的共享性在相当程度上已经超越了审美的个人价值判断,成为一种群体性的行为,这不利于审美社会价值功能的发挥。

  三、审美文化的本土化

  如同中国文化在全球文化大背景下可能得的文化“失语症”,审美文化也要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回归本土化,中国的审美文化从始至终都是一种世俗型文化,从原始自然美到传统和谐美、现代辩证美和当代的大众审美文化一样,无不充斥着功利的身影,只是原始的功利是一种现实生活的功利,传统的功利有着道德教化的作用,现代美的功利性集中在对人精神的满足方面,而大众审美由于与市场关系密切,不可避免地将审美与金钱、欲望进行联系。我国经济的快速提升满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但审美意识还处在转型期,尚未成熟。在当代消费文化盛行的条件下,我们应当正确解读审美文化传统,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传统审美文化的解读,而作为传统审美文化重要特征的功利性集中在流传至今的吉祥文化上,我国自古就有追求圆满、理想生活的美好愿望,只是在当代,吉祥被吉利代替,更多了物质的崇拜而非现实生活中朴素的愿望,如作为吉祥代表的“鸡”在与当代消费文化联系后变成了贬义词,被许多人打着迷信的牌子盲目回避,甚至鸡年生的宝宝也是命苦的了,这种畸形的审美继续发展会造成社会失衡,以致自食其果。

  但从发展的前途来看,审美的本土化回归是必然的,这与市场消费的理性回归和本土文化的回归在发展趋势上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

  [1] 陶东风。中国古代心理美学六论[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2] 周来祥。古代的美·近代的美·现代的美[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 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