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美学论文 >

大众文化下审美到审丑的变迁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11-26 共6954字
摘要

  2012年,一首《江南style》风靡全球,短短两个月时间,便创下了YouTube历史上视频点击量之最。在这首神曲中,一名名为"鸟叔"的韩国男子扭动着胖肥的身躯,以滑稽而丑陋的"骑马舞",快马加鞭地征服了全世界。豪宅、游艇、美女、沙滩……整个MV充斥着上流社会的奢华生活的标志性图景。无独有偶,仅仅两年之后,筷子兄弟的一首《小苹果》又再次刷新了人们的视听感受,百搭的旋律,简单的舞蹈,毫无深意乃至流于白话的歌词,让学龄前的儿童都可以轻易复唱。一时之间,各种对神曲模仿、复制、恶搞、解构在生活中此起彼伏。

  在网络上,此类事件已非个例。追溯到2003年,自称游学于北大、清华的"芙蓉姐姐"曾以肥胖身材,摆出了夸张S型造型博得了不少网民的眼球,随后,凤姐、犀利哥、小月月等网络人物也以同样怪异的特征而粉墨登场,一夜爆红网络,令人应接不暇,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时至今日,这林林种种又千奇百怪的草根明星构成了一副蔚为壮观的后现代"小丑"图景。

  从文化批评的角度而言,这绝非是一次次全民猎奇的偶然事件,立足于审美形态演变的视角,我们可以发现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象及社会含义,是基于大众文化视域下审美形态的一次深刻转变。

  一、大众文化概述

  Mass culture,"大众文化",产生于现代工业社会,是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马尔库塞、利奥塔、霍克海默等西方著名思想家都对大众文化作过专门的研究。在当代社会,大众文化作为已然成为全球化的文化形态,"它是一种以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为基础,以实现大众生活的审美化为旨趣的社会实践方式,是以当代全球大众传媒为传播载体的经济-文化复合体。"[1](p23-27)在社会处于深刻转型期的中国,大众文化已成为中轴的时代最强音,它引导人们在日常生活坐标体系重新界定审美价值取向。大众文化产品飞速占领了文化市场,强化了生活感受的审美功能,平面、无深度的审美消费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生活审美化趋势大潮弥漫。大众文化将艺术平民化、审美泛化,生活即审美。

  大众文化解放了传统审美观念,颠覆了固有的审美模式,承认人们物质生活及感性享乐的合理性,消解了传统美学的神秘性,审美不再是"阳春白雪"的高雅活动,审美由一维走向多元,从规范走向融合。大众文化强化了审美消费功能,文化生产方式在大众文化背景下急剧转化,高度开放的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成熟运用使得审美信息的传播不再依赖于传统人际交流方式,这是一个审美信息爆炸的时代,在多元文化的审美信息中,是否满足人们的审美消费取向成为某种审美信息流通的必要条件,审美娱乐消费的特质不断被强化。在大众审美的裹挟下,个体审美判断力弱化甚而被消解,审美纯粹成为一种满足感官的消费性活动。
  
  二、从审美到审丑---大众文化对审美形态的影响

  (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利益成为审美向审丑转化的强力驱动。

  市场经济凸显了商品的无所不在和消费的日新月异,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浪潮中,打着"致富光荣"的口号,人们内心深处对金钱的欲望被激发,人们的价值观念也遭遇了严峻的挑战,拜金主义、物欲横流、利欲熏心的状况愈加严重。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人们拼命寻找着发家致富的商机,为获取金钱可以不择手段。

  为了取得高额的商业利益,审美创作主体不惜大力策划各种"丑"的商品以博人眼球,风格迥异,甚至怪诞的商品必然能更引起人的关注,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诞生进而流行了广告、影视、娱乐、网络等大众文化产品也纷纷与商业"联姻"以求生存之道,加之各种传媒为了点击率而对丑的大肆炒作的宣扬,使得大众不得不生活在一个弥漫"丑"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丑"铺天盖地、肆无忌惮,精明的商人抓住"丑"的商机大发横财。对于各路明星来说,"扮丑"也成为获取公众关注的捷径,这是一个造星的时代,各种"真人秀"接踵而来,一张新的面孔尚未被人识记,又会有新的面孔将之覆盖,被遗忘就意味着过气。明星为了使自己不被大众抛弃,演艺生涯更为长久,不得不寻求突破,从美走向丑,或者直接以丑现身,完成一次华丽转身。这种"扮丑",不仅仅限于外表形象,还包括娱乐头版头条的丑闻丑行,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下,各路明星使出浑身解数,各种炒作手段日新月异,幕后推手的暗中操作,将丑夸大,将丑定格,用丑来识别身份,以丑来牟取暴利。影院里、荧屏上,丑星当道的影视作品往往能收视长虹,观众厌倦了"高、大、上"的美好人物,与众不同人物形象,大尺度的情节,才能唤起人们的收看热情。

  在这样的全面攻势下,大众逐渐适应了丑,从消费丑的行为获得了审丑快感。见丑不丑,见怪不怪,美就这样消失,丑却大行其道。

  (二)全球信息的一体化---网络传播成为审美向审丑转化的技术基础

  电子媒介的发明使全球各个角落的人们共处与电子时代,人与人的沟通告别了过去的口耳相传,"点对点"的沟通被"点对面"的沟通取代,沟通前所未有的快捷方便。在网络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地球越来越小,小的就像一个"地球村",借助于四通八达的网络技术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可以即时分享同一信息。重温英国学者彼得·达格伦的"符号环境传媒化",结合我国学者周宪先生提出的"文化的媒介化",虽然他们各自的论题有不同的国情背景,显而易见的是他们都认为新传播技术的突飞猛进给现代文明带来了越来越深厚的影响。今天,大众文化中丑的盛行,同样是网络传播技术推波助澜的结果。成熟的移动互联网技术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使丑的传播途径与速度发生了质的飞跃,电视、电脑、手机一切通讯设备的更新换代,使丑可以大量自发的传播,各种聊天工具、社交论坛、贴吧、MSN、微信等等使资源无限次共享,人们发布、交流信息的方式更快捷、更方便。丑在这种渠道下大量传播轻而易举,只需动动手指,各种丑的信息扑面而来,无论是主观围观,还是被动消费,不可否认的是丑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技术弥漫在人们周围。丑的轰动效应正是在这一次次传播中变本加厉,除了消费丑、传播丑,人们无从选择。

  (三)文化多元时代的来临---道德宽容成为审美向审丑转化的道德温床

  所谓"宽容",在《大英百科全书》中存在如下解释:"宽容(来源于拉丁文tolerare):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念的见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随着国门的打开,现代西方社会文化与传统中国文化激烈碰撞,人们在积极借鉴着西方文化的同时,也唤醒了民众内心深刻反传统道德约束的决心,文化多元时代不可避免的到来。在传统与现在、东方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人们思想的闸门被开启,人们不仅接受着美好、高雅的文化艺术,对低俗、庸俗、甚至劣俗的事物也采取了更加包容的态度。这种包容的态度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借助商业传媒的炒作成为滋生审丑价值取向的温床。

  对于创作者而言,突破了传统思想道德的束缚,创作题材可以更加广泛,创作角度可以更加无限。各种狂欢式的恶搞与肢解,只要不涉及法律,就可以随意的被加入到作品中来。为感官娱乐而创作,力求刺激的最大化,越是惊世骇俗,越是与众不同,越是容易受到大众的喜爱与热捧。对于接受者而言,高速的现代生活节奏,巨大的生活成本压力,多方面的生存困境,都使得人们无暇顾及他人、社会的道德准则,只要能释放压力、缓解焦虑就行,传统道德不在人们考虑范畴之内。丑的流行是对传统审美观念的反叛,人们的身心从繁忙的事物中最大限度的解放,完成了一次最彻底的娱乐。

  三、审丑时代的特征

  (一)碎片化

  碎片不同于部分,在部分之上,尚有整体的约束,碎片脱离于整体,无从约束。大众文化视域下审丑呈现出独有的景观:以破碎分裂构成了审丑的空间占有形态,以迅速发散作为审丑的时间方式,失去了传统文化叙事的宏大风格与厚重感。现代人在微博、微信中消磨时间与生活,一切都力求精短化、碎片化,拒绝复杂化、严肃化,各种丑的现象几乎都具备无厘头、适合恶搞、可随意剪接的特征,这也使得丑具备很高的传播度。没有整体的约束,丑是孤立的,既不与过去相连,也不与未来融合,只存在于当下。对于各种丑的现象,人们不求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只消费当下支离破碎的丑。

  (二)平面化

  在消费主义时代,无内涵、无深度的快速而平面的消费最能迎合大众胃口,人们只要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的现象,不求深厚的文化内涵。各种无目的、无深度的恶搞层出不穷,为视听震撼而恶搞,为恶搞而恶搞。杰姆逊在《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中指出:"可以说,一种崭新的平面而无深度的感觉,正是后现代文化第一个,也是最明显的特征。"[2](p324)大众文化下的审丑作品只是对无内容的形式的表现,不再追问任何意义,不再追求任何深度,只提供一个平面,至于如何解读,不在创作者考虑的范畴之内。对于受众群体来说,人们越来越注重表层的快感,而失去了对世界、对自身更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三)欲望化

  "最流行,最畅销的大众文化产品总是与人的最原始、最根深蒂固、最具有普遍性的欲望联系在一起,如性、暴力、恐惧、发财等最古老最强烈的原欲。"[3](p16-18)大众文化背景下审丑趋势不可阻挡,背后书写的是人们对生理欲望的宣泄,从传统文化对生理欲望的禁锢到大众文化对情色的强调,人们的审美选择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各种暴露的词汇充斥在影视、娱乐、传媒中,语不惊人死不休,满足了人内心深处的猎奇心理、窥视心理。丑带来了刺激,在消费丑、传播丑的过程中,大众体验到了宣泄的快感,但紧随这种快感而来的是过度宣泄之后无尽的空虚。
  
  (四)狂欢化

  几千年来,人们在欣赏美表现美的活动中,形成了固有的审美心理模式,也难免会出现"审美疲劳".今天,人们面对突如其来的丑的大潮,必然会对传统审美观念进行反叛,这种反叛是突发的,也是强烈的,而反叛的形式就是狂欢,以狂欢的形式表现丑的内容。在西方文化中,狂欢最早出现于人们对酒神狄奥尼索斯的祭祀活动中,人们头戴面具,身披羊皮,载歌载舞,缅怀酒神狄奥尼索斯。最初,人们假设酒神狄奥尼索斯在场,后来直接由人来扮演他,在这种狂欢中,每个人不仅是欣赏者,同时也是参与者,共享狂欢盛宴。今天,以表现丑的狂欢形式有如生理癫痫病症的发作,癫痫是大脑神经元的异常放电,具有突发性、短暂性、间歇性的特征,狂欢就是一种社会群体癫痫症。人们一次次对丑的狂欢,就是一次次的癫痫,每一轮丑的出现,总是来势汹汹、铺天盖地,紧接着就是精疲力竭,在短暂停歇之后,又迎来下一轮丑的狂欢,这表面无尽热闹喧哗之下隐藏的是精神的贫困。

  四、大众文化视域下审美形态变迁的价值与缺陷

  (一)释放压力的渠道

  毫无疑问,刺激是审丑时代的关键词,现代人需要这样一种叛逆,去满足作为都市人不可逃避的压力与焦虑。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获得了质的飞跃,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高速发展促成了快节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置身于其中,现代人常处于崩溃的边缘。如今,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一座座"睡城"拔地而起,工薪一族奔波于工作单位与"睡城"之间,宛如上足了发条的机器,人生的意义也消磨于整日的奔波。激烈的市场竞争、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残酷的优胜劣汰法则、困难重重的创业等等,这些因素都使大众逐渐丧失了幸福感、满足感和安全感。而审丑的出现能让观众在边娱乐边批判的过程中释放压力,从而逃离高压生活,哪怕是暂时的逃离,也不能忽视其减压阀的积极意义。

  审丑往往伴随着狂欢的特征,人的精神若是长久处于一种紧绷状态,势必需要狂欢来舒缓压力。放眼如今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综艺节目,大众可以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的参与其中,以观看、互动、交流等多种方式表达内心的情感,在肆无忌惮的狂欢中消解了身心的疲惫,缓解了高压生活所带来的紧迫感,同时也让个体增强了对社会的归属感。

  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说:"发达工业社会的显著特征是要有效地窒息那些要求的需要。"[4](p7)工业文明愈发达,对人的压迫也就愈加充分,马克思所言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犹如海市蜃楼,遥不可及,社会中满眼皆是"单向度的人",这样的人与工厂流水线上的机器又有什么区别?人们迫切的需要各种途径来释放内心的压力。约翰·菲斯克在其著作中《解读大众文化》中谈到,"恶作剧和诡计是弱者的艺术,这使得他们利用他们对这种体系规则的解释,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优势。"[5](p18)不可否认,各种审丑现象中不乏对人类原始生命意志的肯定,其实这个世界从来没有忘记美,只是在长期麻痹生命力的当下社会,人们迫切的需要一种渠道来实现反叛和挑战。

  一个社会只有提供各种丑,与美并生,才能使大众通过多样化的途径更真切的感受生活,从而释放压力,直面生活,生活的本质也许就在于当我们发现它的各种不完美之后,却依然热爱生活。

  (二)张扬个性的途径

  奥斯卡获奖影片《美国丽人》中有一句经典台词:绝不甘于平庸。这或许能很好的诠释现代人的心理状态:崇尚自由,更要标榜个性。然而,现实并不尽如人意,受外部强制力量与内在的限制,往往会导致个体行为缺乏个性。当人们试图压抑内心的张扬个性的冲动时,就会不知不觉的陷入"奴役"的状态。失去了精神的自由。现代人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厌倦了这种固定的人生格局,想要有所突破,他们选择各种方式,甚至是惊世骇俗的另类方式来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

  自从国门打开以来,各种价值观随之涌入,三十多年的历练沉浮,现代社会早已抛弃过去的二元对立,成为一个多元化的时代。文化、经济、教育的多元化等等无不改写着现代人的价值观念,在多元化的背景之下,审美趣味不可能永远单一,都市大众对审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审丑趣味的风靡也恰恰说明了这一点。现代人在物质上可以无限丰富,但在精神上却往往陷入贫乏,这一点矛盾必然造就丑,大众有诸多机会接触丑,丑可以成为标识自我的标签,丑也可以证明自我的存在。

  具体到各个艺术门类当中,无论是建筑设计、影视娱乐、服装设计、产品设计等,越是丑的产品越显得别具一格,这一方面,可以让创作者尽情自由的表达自我,另一方面,在物质极为丰富的时代,消费者审美眼光也越来越挑剔,尽管设计者们绞尽脑汁的想要设计出符合人们要求的产品,但受后现实主义影响的年轻人们更喜欢张扬个性,他们宁可以选择那些不被传统眼光所认可的丑,也不甘于平庸。

  (三)审丑的无底线导致精神空虚

  审丑时代已经不可避免的来临,每一个置身于现代社会的个体都不可避免的面临着丑的冲击,丑广泛而迅速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说,我们既在是丑的消费者,也是丑的制造者。受商品经济的影响,丑的出现存在着盲目娱乐化和过度商业化的倾向。为了吸引大众,很多影视节目利用低俗、空洞甚至扭曲的内容来不择手段的提高收视率,曲解了娱乐的本意,他们本着盲目娱乐的初衷甚至喊出"娱乐至死"的口号,为了一己利益不惜重金制造毫无内涵、内容肤浅的审丑娱乐活动。

  这限制了大众的想象力,很多审丑的内容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尽管可以满足人们一时的新奇,但新鲜感一过,便会让人感觉索然无味,于是,受利润的推动,这些逐利者又竭力制造者下一波审丑的潮流,周而复始,一切严肃的事情都可以嘲弄,这种过度娱乐的生活势必会腐蚀人们空闲生活,人们的精神追求越来越少,除去必要的维持生存的工作以外,就是剩下娱乐,如今的"低头族"们能很好的说明这一点,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如此不切实地,仿佛虚拟的网络世界才是真实的,人与人缺少真正精神上的沟通和交流。

  (四)审丑的盲目性引发意义缺失

  人既是自然人,也是社会人。单从生理层面上来说,人具有如同动物一般的本能冲动和原始欲望,在文明社会,受各种规则制度的严密监控,这种本能冲动与原始欲望被压抑,大众文化中丑的大行其道对这些本能冲动和原始欲望有一定的释放作用。但凡事过犹不及,一旦超越"度"的限制,事物就会发展到自身的对立面,随着娱乐文化的加深,在商业利润的驱动下,某些审丑产品忽略了人文关怀,仅仅流于表层愉悦。这种只为娱乐的审丑往往具有彻底盲目的颠覆性,大众一旦受此影响,便会萌发调侃嘲弄一切的态度,但是在经历这种无目的颠覆之后,只会带来更多的空虚及失落。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娱乐不单单是为了充盈闲暇时光,娱乐已经发展为一种经济产业,在取悦大众的同时,娱乐更注重产生商业价值和经济利益。在美学史上,有关美是否具有功利性的争论时起彼伏,今天,学者们已基本达成这样的共识:审美具有非功利性的本质。要想感受美,必须放弃功利性的心态,而专注于审美态度。大众文化的娱乐性和商业性对审美的非功利性本质进行了全面结构,它的主要功能和价值是为了最大限度地牟取金钱,而不是塑造健康全面的人格。大众文化中的审丑趋势仅仅崇尚感官娱乐,单纯的追求视听感官上的震撼,这势必导致精神价值和人生意义追求的缺失。

  1735年,美学之父鲍姆嘉通在创立美学时,其初衷是要创立一门与逻辑学、伦理学相并列的感性学科。美学即为感性学,就不应该仅仅包括美,也不应该排斥丑,在大众文化背景下,审美逐渐走向审丑,理性的看待丑,引导大众树立正确的审丑观,唯有如此,才能营造一个多元健康的美学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徐鹰.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审美探索[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2][美]杰姆逊.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M].陈清桥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
  [3]陶东风.新"十批判书"之三---欲望与沉沦[J].文艺争鸣,1993,(6)。
  [4][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5][美]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M].杨全强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