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民间文学论文 >

浅谈赫哲族民间故事的传承与保护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1-19 共3935字
论文摘要

  一、赫哲族民间故事之传承

  赫哲族民间故事的传承有两种方式,一是口头传承;二是书面传承。前者和其他民族一样都是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后者由于赫哲族是有语言没有文字所以通过采访记录,而后将其用国际音标记录下来或翻译成汉文出版等方式传承民间故事。

  (一)口头传承

  赫哲族是有语言无文字的民族,因此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只能以口传心授的方法来传承自己民族的文化。口头传承的重点是“传承人”。“传承人”有两层意义,一是“积极传承人”,一方面指的是在现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的传承人。赫哲族伊玛堪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政府对赫哲族优秀的伊玛堪歌手进行筛选、组织评定为“传承人”加以保护。而伊玛堪传承人不仅会说唱伊玛堪,也能讲许多民间故事。因此他们赫哲族民间故事的积极传承人。另一方面是民族文化研究工作者也是积极的传承人。如凌纯声、尤志贤、黄任远、王士媛等,他们在民族文化的研究中记录了文化。这使赫哲族民间故事有了文本传承。

  随着老一辈民间故事家、民间歌手、伊玛堪歌手相继离世,赫哲族民间故事“积极传承人”越来越少。如葛长胜、葛德胜、孙有财等老一辈民间艺人的离世给赫哲族民间文化带来了不小的损失。今年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给赫哲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有益的契机。但是年轻的伊玛堪歌手无论在表演,还是在伊玛堪的数量上远不如老一辈伊玛堪歌手。他们现在大都只能唱伊玛堪片段,能够说唱伊玛堪的较少。然而赫哲族民间故事大部分都是由民间的职业伊玛堪说唱艺人传承。目前能够完整说唱的人已经不多。这些人中,年龄最小的也已经60多岁,因此如何让赫哲族民间故事后继有人,成为一道难题。

  “非积极传承人”是指在生活和生产中无意识中习得民族文化,又在无意当中传(讲)给别人的讲述者。问卷调查 中 有70%的 人 都 不 同 程 度 的 会 讲 民 间 故 事,20%的人则不知道民间故事。当然,这一数据并不能代表整体情况,但无论如何也不同程度体现出赫哲族民间故事在非积极传承人中的传承情况。从讲的故事来看有的是赫哲族传统的故事,有的已经和其他民族的故事融合为一体分不清你我。笔者这一现象同赫哲族的社会生活变迁密不可分的。

  (二)文本传承

  文本传承可分为“有声文本”和“无声文本”。随着学界对赫哲族民间故事研究的深入,许多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人或一些专家学者用文字来记录下来赫哲族民间文学。这对赫哲族民间故事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如凌纯声、尤志贤、黄任远、马名超、王士媛等专家学者不仅在记录民间故事方面有重要贡献,而且在赫哲族民间文学的研究上也都有丰硕的成果。他们的工作不仅仅是研究,也是传承民间故事的一种渠道。然而研究赫哲族民间文学的队伍当中年轻人较少,缺少后备人才的储备。

  (三)其他民族语言传承

  经过地区发展和民族之间的交流之扩展,有些赫哲族人学会其他民族语言或文字来转述自己民族的民间故事,或其他民族或国家的学者、探险家等到当地有意或无意之间带走当地赫哲族的民间故事从而促进其流传与传承。一直使用者其他有文字民族的文字来。这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促进了赫哲族民间故事的传承。

  二、民间故事传承之问题

  赫哲族有着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民间故事都面临着失传的境地。影响赫哲族民间故事传承因素主要有一下几种:

  (一)民族语言的濒临灭绝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和感情的纽带和桥梁,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和平台。赫哲族是有语言没文字的民族,他们千百年来通过口头形式传承着民族历史与文化。当语言面临濒危时,民族文化必然受到严重影响。赫哲语是在赫哲族渔猎生产、社会生活、宗教思想和原始文化交互作用的产物。随着赫哲地区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变化,赫哲语的使用范围越来越窄。从起初的大众语言逐渐转变为家庭语言,甚至在家庭内部使用赫哲语来交流的也越来越少。现在的街津口赫哲族乡的赫哲语实用情况是人口越年轻失去民族语言的情况越严重。在此次调查中的几位受访者,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是使用通用语汉语,甚至在家里都是用汉语。当然,民族文化除了本民族语言也可以使用通用语言来传承,这也是一种传承方法。但通用语言并不是以该民族的生产生活、社会生活、宗教思想为基础的,因此无法完整的表达其意义、思想。

  (二)社会自然环境的变迁

  传统的赫哲族生活环境是上山打猎,下江捕鱼。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人口稀少适合于渔猎生活的发展。如见赫哲族所生活的自然环境已大有变化。他们已不在山上撮罗子,打猎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鱼也少了,不像过去打的鱼又大又多。因此,随着渔猎生产的衰退,当地赫哲族转而以农业生产为主,渔业为辅。

  民间故事是在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产生的,她与民族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自然环境的改变导致生产方式的转变,而生产方式的转变必然影响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及传承。在赫哲族民间文学表演中很多是即兴表演,高水平的讲唱者随讲随加即兴创作。即兴创作,有的随时加上身边的事物或大家熟悉的现实情景,有的信手拈来某个现成模式,拼加其中,发挥开去等等。总之,所添加的总是些活生生的东西。

  从现存的一些赫哲族民间故事来看,即兴创作已大大减弱了,代之以注重叙事结构和对一些情节的细致加工。这在故事中是显而易见的。即兴创作是构成民间故事的一种方式。即兴创作的减弱,乃至丧失,不能不说这种艺术发展已近尾声。这也是赫哲生活变迁的结果。赫哲族传统民间文学中的即兴创作成份,几乎都是传统生活素材。然而传统生活离今天的赫哲族渐行渐远。尽管他们至今仍然从事捕渔作业,可生产工具、生产环境、生产组织完全变了模样。过去的生产方式、社会组织、生态环境只在人们的头脑中留下记忆,这种记忆一般只局限在中老年人那里。以不存在或不熟悉的生活内容为现今民间文学创作的即兴创作,必然很困难。

  (三)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

  现今的赫哲族生活面貌已经大变。广播、电视、流行歌曲、网络等,不仅影响着新的一代,也感染着老一代。“皎洁月光下伴着节奏鲜明的现代音乐的欢快舞姿已经取代了前辈们抒情、勇健、神秘的狩猎舞、萨满舞”。各种文学艺术书刊常常伴随人们的业余生活。民间文艺,只是偶尔地被人念及,年轻一代的继承者、传播者更是难觅了。口头传承是漫长的,经过传承人的多次讲述才能够流传或传承部分内容,而且不免在传承的过程总出现变体。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下这种传统方式已经不大适应也跟不上历史发展的脚步。故此笔者认为社会生活的变迁也是赫哲族民间故事衰退的又一因素。

  三、赫哲族民间故事的传承与保护建议

  (一)形成自上而下的推动民间故事的保护与传承的工作

  在主流文化影响越来越大的环境下,弱小民族的文化显得更加脆弱。如果政府不对少数民族文化加以扶持和发展,单靠少数民族自身很难发展本民族的文化。

  国家在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方面出台许多政策和措施,做了许多工作,这对赫哲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面对濒危的赫哲族语言、文化,显然还不够。我们现在实行的政策及措施贯彻至今,对衰退的赫哲族语言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效果不大。因此笔者认为政府的政策和措施还有完善的空间,要进一步研究保护方法和措施,并落实到最基层。

  (二)加强教育和宣传

  学者刘魁立认为“如何增强民众的自觉性是个大问题。而要唤醒民众的文化自觉,加强宣传教育尤其是在青少年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根本”。在目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政府比民间积极,民众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这在赫哲族民间故事的传承问题上也有体现。在现代化与全球化的时代人口较少的民族文化是非常脆弱的。弱小民族的文化在主流文化的影响下,无形中会被同化或消亡。如果本民族没有意识到或者说对本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淡薄,这种消亡的脚步将会更快。因此社会要通过教育和宣传加强少数民族对本民族语言文化的教育和宣传,激起他们的热情,形成一个自下而上的学习和传承氛围。

  (三)经济发展拉动民族文化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

  应利用好这把剑推动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否则会加速衰退和消亡。要借助市场经济手段展示赫哲族传统历史文化。例如建立赫哲族风情园,保存和发扬赫哲族文化,成立赫哲族研究会挖掘整理传统的赫哲族历史文化,举办赫哲族旅游节,提高赫哲族在国内及世界上的知名度等等。这样可以使当地旅游业健康发展,带动相关第三产的发展。既可以使文化的传承者得以维持相应的经济收入,同时又达到避免少数民族文化的消失,让民族文化继续传承下去。

  总之,在现代化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要想保护与传承赫哲族民间故事并非易事。笔者认为在政策和经费得到保障的基础上,利用电视、广播等媒体大力宣传赫哲族文化,调动赫哲人对本民族文化的热情以及学习和传承民族文化的积极性,并通过适度利用市场经济为赫哲文化提供发展的平台,通过民族语言、文化教育让赫哲人从小就学习、继承和传承赫哲族文化。

  [参考文献]

  [1]凌纯声.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

  [2]《赫哲族简史》修订本编写组.赫哲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3]《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赫哲族社会历史调查[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4]都永浩,姜宏波.黑龙江赫哲族文化[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8.

  [5]黄任远.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英雄叙事诗(赫哲族卷)[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2.

    [6]王士媛,等.赫哲族民间故事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7]孟慧英.赫哲族民间文学概貌[J].民族文学研究,1987,(3).

  [8]隋书今.赫哲族民间文学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1989,(2).

  [9]徐昌翰,黄任远.赫哲族文学[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0.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民间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