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中国辽金文学学会和山西大学文学院共同主办的“第十届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暨中国辽金文学学会第七届年会”在山西太原召开。此次会议主题为“多向交流互动发展:中国多民族文学关系”。来自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文学所、四川大学、南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和学者90余人参加了会议①。会议由山西大学文学院郭万金院长主持。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汤晓青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张晶教授以及山西大学国学院刘毓庆教授作了开幕致辞。
应邀做主题发言的有10位专家。南开大学刘俐俐教授在发言中作出了人类学视野中的故事性理论假设,她将文学的故事性放到人类学、文艺美学、诠释学哲学等境位去考虑,认为文学的走向取决于人类对故事的需求。四川大学徐新建教授提倡从“华与夷”、“古与今”、“文与学”三个方面再次审视文学实践的多民族边界与汇通,审视民族文学的文学问题、民族问题、传承问题。大连民族学院李晓峰教授回顾了10年中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成就,并对多民族文学研究的未来进行了展望。中国社科院刘大先在细数他走上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历程之后,从时间和空间、国家意识和社会历史语境上谈到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发生学背景。与这五位专家的宏阔视野略有不同,后几位专家的发言相对具体。杨镰研究员在忆及《全元诗》的编写过程与研究心得时,认为元诗中隐含了许多元代特有的文化现象,纠正了“元代无文学”的片面看法。查洪德教授谈到元代对宋代科举的放弃以及元人诗学中的“自得”与“偶然”。胡传志教授在宋金文学的关系与交融中专就“遗山多复句”进行了全方位解析。牛贵琥教授论述金元诗歌“温柔敦厚”的美学追求,认为“情性说”是其理论基础,“尊古说”是其实践基础。而薛瑞兆与高人雄两位教授则分别从着述和诗话的角度批评了金代文学和文论的局限与匮乏。
接下来的“多民族文学论坛”分组报告,有27位专家学者参与了交流。交流以民族文学关系为中心,分别从民族文学关系本质、民族文学的区域和时代特性、民族文学文本、民族文学关系研究前景、其他相关议题五个方面展开。
首先,对民族文学关系的认识。关纪新教授以清朝满族文学为例,主张用“中华化”的多民族文学观取代“汉化”的旧民族文学观;涂鸿认为民族文学的“独语”和“对话”都能带来审美价值;史芸芸揭示了古今民族文学关系受制于民族政策的基本事实。
其次,对特定区域和时段的民族文学特征的把握,主要有钟进文教授对藏边社会“英雄祖先”叙事价值的展示,杜国景对地域、区域与少数民族作家的再阐发,唐红梅教授对东部藏区当代藏族文学的地域特征的解读,谢淑玲对东北现代文学的把握。此外还有吴刚阐释不同于中原的辽朝正统观,杨彬反观1950~1970年少数民族小说的书写策略,等等。
在此次会议发言中比重较大的是对具体作家和文本的分析。如李小凤论清代泰州回族俞氏家族文学中体现的江南文化的包容与开放,向虹瑾深入解剖国歌中的文学认同,晁正蓉谈维吾尔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刘洁讲和亲文学,罗宗宇讲田耳作品中族性书写的退却,贾一心讲契合了吐谷浑历史的《阿干之歌》,冯淑然讨论唐诗中的辽西意象。同时,吴道毅和樊义红两人不约而同谈起了阿来的小说民族文学观。而孟庆澍和周肖肖也分别从文本与主体两个角度谈及朝鲜族作家金仁顺:孟庆澍运用空间政治学解读金仁顺作品中的咖啡馆,提炼出金仁顺作品的“小资”特征;周肖肖主要关注作家“边缘”书写的民族性。
对于多民族文学关系研究的走向,此次会议有3位年轻学者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刘家民认为应该重视少数民族文艺理论的研究,并从意义、理路与方法上为少数民族现代文艺思想史的体系建构提出自己的意见。余红艳从中国多民族文学关系研究的意义及内涵推导出多民族文学关系研究的立体性、动态性与整体性特征,认为书写中国多民族文学关系史已经具备了条件。李国太通过对西南山地民族创世神话中“同根”母题的整理和比对,引出有关多民族文学研究中如何落实“多”的思考,提出了板块与层次相结合的方法。
另外,郭明军报告了宋辽金三史中“文学史”书写所体现的多民族特征及其超越性;杨宁宁教授谈到侗族河歌的传承发展现状与困境;张杰等人则对《民族文学研究》30年来的文章作了定量分析,在肯定《民族文学研究》卓然成果之时也对民族文学研究未来发展寄予了热切希望。
总之,为期两天的论坛在多民族文学的“认同”、“关系”、“对话”上取得了一定共识,同时也留下了一些值得探讨的话题和较大的前行空间,如改“汉化”为“华化”还是“中国化”?探究民族文学关系时,各类板块说是否可以不假思索地借用?民族文学研究如何提高理论品味?东西南北的研究如何整合?
最后,作为论坛主持者的汤晓青研究员说,今后的多民族文学论坛在会议布局和议程上还要改进,以更好地利用学术平台,实现学术争鸣,推动多民族文学研究更快更好地发展。
文学民族性作为一个看似简单却又异常复杂的问题域, 它与文学的世界性、现代性、人民性、地方性、民间性等问题密切相关。在当前中国已成话语高潮的多民族文学领域, “民族性”是最为高频的词汇。...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价值研究,推进了整个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对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甚至对整个中国文学在新时代的发展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一、引言我们在对新疆多民族文学的现代性演进历程进行梳理时,把前现代时期的文学启蒙分为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晚清的变法维新思想和辛亥革命时期;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和前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双重影响时期。关...
叙述可靠性问题是研究以小说为代表的虚构叙事性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角度。从中国少数民族小说叙事一百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少数民族小说多为可靠叙述,叙述的可靠性已经成为作家创作、读者阅读的一个潜在条件。...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悠久灿烂的中国文学是多民族作家共同创造的百花园。长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事业。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事业发展势头良好,在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共同进步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
中国小说流行于街头巷尾,语言表达、情节安排、内容意蕴都紧贴广大民众生活,与民众的喜怒哀乐情感相契合.作为中国小说家族中的一员,当代回族小说的发生、传播、定形中的群体心理认同、传承与变异,高度凝聚回族民众原生态的生活文化意识和群体心理,其中反复出...
何为少数民族文学?杨春风在其发表的《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民族性辨析》一文中提出:少数民族文学即中国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的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这样的文学作品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文学。[1]在我国漫长的文学发展史上,少数民族文学和汉族文学之间...
一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应包含各少数民族文学(多以民间文学面目出现),但目前很多高校对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重视不够,更谈不上对少数民族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的重视了。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很多少数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其古代文学在...
少数民族文学概念的生成与确立,在一定程度上是建国后主流意识形态对少数民族文学的一种收编或同化意识的外在显现。从少数民族文学提出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少数民族文学这一概念是我们党以及各族文学工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历史观、文学观来对待少...
文学史是权力和知识共同建构的意识形态。[1]文学史的写作对文学经典和文学身份的确立有着重要的作用。少数民族文学入史的最终目标是融入中华文学史的整体格局之中。在中国的文学史着作中,以国家(中国)、以时代(或朝代)为分野的国别文学史成果最为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