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内科论文 >

神经内科论文(8篇优秀范文)

来源:学术堂 作者:王老师
发布于:2020-04-18 共4342字
  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医患关系形势愈来愈紧张,其中神经系统疾病带来医患事故也凸显出来。由于神经内科治疗过程中往往出现各种突发性状况,护理安全在治疗过程中起到重要意义。下面是搜索整理的神经内科论文8篇,供大家借鉴参考。
 
神经内科论文第一篇: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介入疗法的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 对神经内科脑血管病采取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本院神经外科2017年7月~2019年10月收治的9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并均分为采用传统开颅治疗和采用介入疗法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 和对照组患者临床聊下相比,研究组患者明显较好(P<0.05)。结论 神经内科脑血管疾病采用介入法进行治疗,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以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关键词:神经内科; 脑血管病; 介入治疗;
 
  作为神经内科常见的一种疾病,脑血管疾病近些年在我国的发病率不断增加,该类疾病具有较大的影响性,如果延误治疗可能给患者留下较大的隐患,甚至导致死亡。当前临床上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常采用介入疗法,患者的病情可得到改善,对其尽快恢复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1,2]。为对神经内科治疗脑血管疾病采用介入疗法的积极作用进行研究,本院选择仅一年多来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分组比较了介入疗法和传统开颅方法的临床疗效,希望为脑血管临床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以本院神经外科2017年7月~2019年10月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90例为例,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这些患者中男女比例为43∶47;年龄从45~75岁不等,均龄为(55.2±1.3)岁。对比不同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颅手术进行治疗,即麻醉后对患者实施开颅,引流或清除患者的脑部血肿。
 
  研究组患者采用介入法进行治疗,重要包括:(1)如果患者为椎动脉或颈内动脉狭窄情况,应该先选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遵医嘱术前3 d服用,并采用局麻方式,按照常规措施对引流管进行放置,并根据造影的结果合理使用微导丝进行引导,在狭窄的位置安放自彭式支架并使其自动打开,使血液可以有效通过,术后采用肝素对患者进行24 h治疗,并辅助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连续治疗4~6周后改为阿司匹林单服;(2)如果患者为椎动脉动脉瘤病症,可先进行双侧椎动脉造影检查,对其疾病的实际情况加强了解,如果检查得出椎动脉、对侧血管管径血流没有异常情况,应把导引导管安放在椎动脉下端,在载瘤动脉侧的椎动脉近心端对可脱性球囊进行闭塞处理,通过对侧造影得出无显影的瘤体结果,且其他结果也没发现异样,便可进行拔管;(3)如果患者是前交通及后交通动脉瘤,应该在手术中选择全麻醉方式,并接受全身肝素治疗,在患者颈内动脉C2水平中放置导引导管,并应用微导管超选择在动脉瘤体中外1/3处,把另一个Y型阀连接导引管的尾端Y型阀侧孔,对其加压进行滴注,在动脉瘤囊内使用微导管把电解可脱性弹簧圈填塞入内,直到症状得到缓解。
 
  1.3 统计学方法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本文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和x2为表示和检验单位,P<0.05表示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相比,研究组患者(97.78%)比对照组(82.22%)优势显著,得出<0.05的差异结果。
 
  3 讨论
 
  脑血管病在我国的发病率近些年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该病具有较高的致死致残率,较大程度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3]。经研究,许多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都存在椎颈动脉狭窄的情况,患者受其影响不可忽视,假如没有及时治疗或选择了不合理的治疗方法,患者可能会因此致残,甚至死亡。
 
  传统的对脑血管疾病进行治疗时主要选择开颅手术,可使患者的疾病情况得到有效的控制,但是开颅手术属于具有较大创伤性的手术,手术部位也比较特殊,存在的危险性较大,且术后护理不良还可能引发其他严重的并发症,如颅内感染、静脉血栓、肺部感染等[4,5]。神经介入治疗方法作为一种具有较强的适用性的科学的临床治疗方式,主要是利用静脉或动脉插管方式治疗患者的脑部血管疾病,采用介入疗法不会对患者造成明显的创伤,对患者身体尽快恢复也有利,而且对患者脑部神经功能影响较小,降低了其发生脑水肿的概率。因为其是微创性的,在对老年患者进行治疗时其优势得到充分体现,受年龄的限制,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都明显退化,因此和年轻患者相比在承受能力方面明显降低,对其实施有效的介入疗法,患者身体可少承受各种负担,临床不适感减少也对其临床疗效的提升起保障作用。
 
  本研究对采用介入疗法的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实施传统手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进行了对比,两者的82.22%与97.78%的临床效果数据存在较大的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介入治疗方法安全性高、疗效好。
 
  综上所述,在临床治疗神经内科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过程中,对介入治疗进行有效的应用,可使其临床治疗效果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可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大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地娜拉木·巴克尔.曾海波.介入疗法应用于神经内科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0):31.
  [2]杨昊.邓小容.汪静,等.介入疗法应用于神经内科脑血管病的临床分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7(5):137-139.
  [3]郝忠臣.刘晓会.荆涛.神经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1):184-185.
  [4]熊峰.唐思治.罗伟神经介入疗法用于脑血管疾病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6(34):41-43.
  [5]金荣.神经内科开展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效果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4):211.
 
神经内科论文第二篇:综合性康复治疗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的价值探析
 
  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给予综合性康复治疗的偏瘫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在本院诊治的120例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基础治疗的60例为对照组,基础治疗联合康复治疗的60例为观察组,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给予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运动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结论 给予神经内科偏瘫病人实施综合性康复治疗措施后,偏瘫部位的运动功能障碍得到一定程度改善,效果较好,患者生活质量被明显提高。
 
  关键词:神经内科; 偏瘫; 综合性康复治疗;
 
  神经内科偏瘫是临床中常见的脑血液循环功能障碍疾病脑卒中所导致的后遗症。随着科技发展、治疗技术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脑卒中的病死率显著降低,但是存活率和致残率却日趋上升,偏瘫患者活动受限、身体运动功能严重降低,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导致抑郁、焦虑、暴躁等不良情绪,甚至心理疾患。因此,给予综合性康复治疗就越发显得至关重要。现将我院相关研究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信息
 
  收集2014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在本院诊治的120例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基础治疗的的60例为对照组,基础治疗联合康复治疗的6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男、女分别为38例,22例,平均年龄和平均患病时间分别为(57.05±7.68)岁和(8.57±1.84)天。观察组男、女各为36例和24例,平均年龄和平均患病时间分别为(56.23±8.84)岁和(8.49±1.72)天。经分析,两组病例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衡可比(P>0.05)。
 
  1.2 治疗方案
 
  研究对象均由同一组医师团队完成治疗措施。①对照组病例给予营养神经、舒张血管和改善微循环等常规神经内科治疗。②观察组患者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之上加用综合性康复治疗措施包括:中药熏蒸和针对功能障碍肢体进行针灸、穴位按摩等中医康复治疗;针对行走、指关节活动和肌肉牵伸等日常生活能力功能训练的作业治疗和物理治疗;以及鼓励、沟通、令患者心情愉悦、帮助病人建立疾病康复的自信和勇气等心理治疗等[1]。
 
  1.3 临床疗效评价指标
 
  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治疗康复后,详细记录患者各方面功能恢复情况,按照以下标准进行评价。分为:无效、有效、显效三个层级。总有效数=有效数+显效数,总有效率=(有效数+显效数)/病例总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25.0软件包对相关数据资料进行汇总,计量资料用平均值± 标准差描述,并进行t分布检验。采用χ2检验对计数资料分析比较。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经不同方案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73.33%(44/60)和95.00%(57/6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偏瘫是神经内科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时的并发症之一,该病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心理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常规的神经内科治疗只是针对疾病进行治疗,没有考虑人文关怀和患者心理需求。综合性康复治疗提供给神经内科偏瘫病人的是包括躯体治疗和心理治疗的全方位的服务,更能够帮助患者尽早实现身心康复的心愿。综合性康复治疗是以人文关怀和心理辅导为重点,按照现代医学中“健康”的概念,为偏瘫患者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治疗方法和措施,结合我国传统医学治疗方法中的中药熏蒸、穴位针灸、按摩和拔罐等,能够有效、快速地使患者运动功能得到改善和恢复,达到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能够获得患者和家属的高度肯定和认可,医患关系也较为和谐[2]。
 
  综合性康复治疗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比较人性化的治疗措施,针对病人具体情况开展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康复信心和生活信念,使其能够欣然接受偏瘫部位的康复治疗,能够更加全面配合医护人员提供的作业治疗、物理治疗和康复治疗和功能锻炼措施,进一步实现偏瘫部位相应功能恢复锻炼,加倍发挥康复锻炼的全部作用,为患者偏瘫部位功能能够尽早恢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中,对照组研究对象给予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的神经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研究对象给予常规治疗联合综合性康复治疗,按照治疗方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偏瘫部位运动功能康复和生活自理能力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由此可见,神经内科给予综合性康复治疗的偏瘫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具可行性,应尽早开展。
 
  参考文献
 
  [1] 冀书娟.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疗效及不良心理的作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22):42~43
  [2] 商敏,王玉凤,杨凤梅,等.系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3):6551~6553
神经内科论文(8篇优秀范文)
第一篇: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介入疗法的疗效分析 第二篇:综合性康复治疗神经内科患者的价值探析
第三篇:神经内科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发生因素 第四篇:遂宁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患者头晕临床特点
第五篇:神经内科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CT血管造影运用 第六篇:神经眼科的一般临床规律探析
第七篇:急诊内科高血压引起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方式 第八篇:神经系统损害引起的眼科疾病探究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内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