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人们在日常工作中面临极大压力,同时也养成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精神障碍疾病、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极大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双心医学”模式从心血管疾病和心理疾病两方面“双管齐下”进行治疗[1].
本文基于此研究“双心医学”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伴抑郁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临床提供一定指导和帮助。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3 年 8 月至 2014 年 8 月收治的 60 例慢性心力衰竭伴抑郁障碍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病情均与 WHO 心衰诊断标准[2]相符,同时经患者健康问卷(PHQ) -2、PHQ-9 测评,分数均不低于 5 分,提示合并抑郁障碍。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中,男 17 例,女 13 例; 年龄46 ~ 77 岁,平均(56. 1 ±6. 5) 岁。观察组中,男 16 例,女 14 例; 年龄 47 ~ 76 岁,平均(55. 9±6. 4) 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接受扩冠、营养心肌、抗凝以及强心利尿等常规药物治疗,其中 PHQ-9 评分大于9 分者则口服 10mg 黛力新 2 次/d(早晨及中午各 1 片) 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双心医学”干预模式,主要包括心理干预、行为干预以及放松训练三个方面,每周 1次,单次干预时间为 30 ~ 60min,每疗程为 4 周,治疗三个疗程后评估两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
1. 3 排除标准: ①伴有意识障碍或严重自杀倾向; ②因各类因素影响而无法完成问卷调查; ③合并肝肾功能严重障碍、甲状腺功能减退者; ④既往存在精神病史者。
1. 4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观察两组 PHQ -9 评分[3]、左室射血分数(LVEF) 、C 反应蛋白(CRP) 以及 B 型钠尿肽(BNP) 改善情况。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6. 0 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珋±s) 表示,组间比较行 t检验。计数资料以(%) 表示。用 χ2检验,P<0. 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 1 两组患者 PHQ-9 评分对比: 观察组 PHQ-9 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两组患者治疗后 PHQ-9 评分,优于治疗前(P<0. 05) ,见表 1.
2. 2 两组患者的 LVEF、BNP 和 CRP 指标改善情况对比: 观察组的 LVEF、BNP 和 CRP 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 两组患者的 LVEF、BNP 和 CRP 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治疗前(P<0. 05) ,见表 2.
3 讨 论
我国著名的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4]早在 2000年提出了“双心门诊”,他发现有器质性心血管疾病同时又有心理疾病的病人发病率很高。针对这个问题,胡大一教授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双心医学”.第一个“心”是指心脏,第二“心”是指心理,力图从心血管疾病和心理疾病两方面“双管齐下”进行治疗。由于巨大的压力和不良的生活习惯,令精神障碍疾病、心血管疾病成为人类的两大杀手。有调查研究[5,6]发现,35%的心脏患者合并有焦虑症状,34% 的心脏病患者合并有抑郁症状,对患者造成极大的危害。目前我国心血管医师对心理障碍的识别率低,造成在心脏科看病的许多有心理障碍的患者做了大量检查,却没有查出疾病而得到相应的治疗。“双心医学”干预模式下,医师在诊治躯体疾病的同时,对患者的心理疑虑进行咨询,对存在明显焦虑或抑郁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此外,医务人员适当的关注患者的心理问题,给予引导治疗,会有利于躯体疾病的治疗,由此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病人的痛苦,减轻家庭压力,直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是十分明显的。作为医生,除了要知道患者躯体疾病外,还要关心患者的心理问题; 作为患者,了解基本的心理学常识有助于维护健康和选择就医。作为专科医生,掌握心理学专业知识才能及时识别患者心理问题并加以处理。作为普通医生,除了要知道患者的躯体疾病之外,也要关注患者的心理问题。
本次研究对慢性心力衰竭伴抑郁障碍患者实施“双心医学”干预,结果表明,双心干预模式下的观察组患者的 PHQ-9 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 <0.05) ,说明其抑郁状况有明显缓解; 而 LVEF、CRP 以及BNP 均是心衰的临床评定指标,并与心衰患者预后存在密切关联。而观察组 LVEF、BNP 和 CRP 指标改善情况更优与对照组(P<0. 05) ,则说明双心医学模式有利于心衰合并抑郁障碍患者的心功能改善,其可能机制为纠正了因抑郁状态所造成的交感神经刺激过度以及血管紧张素Ⅱ分泌过量的问题,从而避免了血管收缩、水钠潴留所致的心衰恶化现象[5].这主要归功于:心理干预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决心,改善其抑郁和焦虑等不良情绪; 行为干预帮助患者纠正酗酒和抽烟等不良习惯,同时给予心理保健教育帮助患者调节睡眠状态,保证优质的睡眠,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放松训练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
参考文献:
[1] 冷敏,姜少燕,刘爱敏。“双心医学”模式在心肌梗塞伴情绪障碍病人中的应用[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1,20(3) :211 ~214.
[2] 秦晓毅。 2010 年 NICE 慢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更新的解读[J]. 心血管病学进展,2011,32(4) :490 ~492.
[3] 袁雪云,王营。“双心医学”模式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指导与应用[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10) : 1705 ~1706.
[4] 胡大一。 心血管疾病和精神心理障碍的综合管理-“双心医学”模式的探索[J]. 中国临床医生,2006,34(5) :2 ~3.
[5] 李剑颖。“双心医学”及“双心疾病”的中医干预[J].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7) :180 ~18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又称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扩张、肥大,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心脏病[1].有研究发现,肺心病多由于患者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后没有得...
采用四联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显著,且用药安全性高,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使其临床症状得到尽早改善,并且降低疾病复发几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矽肺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二氧化硅粉尘所致肺间质弥漫性纤维化的一种疾病,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职业...
我国慢阻肺患病率居高不下, 且呈进行性上升, 成为民众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 吸烟、空气污染、人口老龄化是疾病主要危险因素, 减少危险因素和推广肺功能检查是今后慢阻肺防治的重中之重。...
对CRF患者采用PGE1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肾功能,延缓疾病进展,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
在临床上,抗生素类药物是治疗呼吸内科患者的一类非常重要的药物。不管是哪种抗生素,使用时都必须非常的谨慎,对于呼吸内科医生来讲选择使用好抗生素至关重要,若应用不恰当,后果将不堪设想。下面是呼吸内科论文8篇,供大家借鉴参考。 ...
支气管哮喘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最主要的慢性肺部疾病,它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经济及心理负担,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下面由学术堂为大家整理出一篇题目为浅析支气管哮喘现状及治疗方法的慢性病学论文,供大家参考。原标题:支气管哮喘治疗现状摘要:支气管哮喘...
血液透析的目的之一是清除水分,保持体内水平衡。大量研究表明,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相关疾病是使终末期肾病患者患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的常见病因之一。透析脱水可降低有效循环血量,因此血压节律性变化和心功能损害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透析并...
目前对于慢性咳嗽往往不采用抗生素药物治疗,均取得了明显的疗效。临床上遇到此类患者需先采集病史、根据经验制定治疗方案,如情况无好转及时调整方案,多方面综合考虑疾病可能性,这更加有助于对慢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也可避免过多使用抗生素及抗病毒药物。...
在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快速增加。我国首次调查糖尿病患病率是在1981年,调查了1979年至1980年十年我国成人糖尿病的患病情况,糖尿病成人患病率为1%,并与1994年至1995年进行了第二次调查,糖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