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中风认识的朦胧阶段
在秦汉唐以前,中风病机认识比较混乱,如《灵枢·刺节真邪》认为“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认为中风以正气虚又感外邪,邪留于内是其发病机理,其中外邪多指外风。又如《素问·风论》提出“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各人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再次认为风邪自外中内而发病。又言“偏枯者,半身不遂也”为中风的外在表现,而《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苑于上,使人薄厥”,是指由外界精神刺激过度导致血随气逆所产生的突然昏厥,再次说明本病为有外因而诱发。到汉代医圣张仲景在《金匾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中认为“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首次提出“中风”之名,其病机认识多为真中风,又涵盖所有脑血管病,故认识仍未离开外风,但此名对后世医家延续至今,唐代伟大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翼·论杂风状》中称:“中风大法有四:一曰偏枯,二曰风痱,三曰风懿,四曰风痹”,又认为“诸急卒病,多是风”。再次以风立论,是病机还为外风与内风不分。妇科圣手陈自明在《妇人大全良方》中称“中风”为“偏风”,认为其病机“由血气衰损,为风所客,令血气不相周荣于肌,故令偏枯也”,此为典型外感风邪,经脉受阻的痹症,实为外风说。综上可见,在此时期多以见到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半身不遂、或口眼歪斜、或语言蹇涩等一类症状特点,只是以风命名,但病因病机并未阐述明了。
2、 中风认识的转折阶段
宋金元时期,以刘河间、李杲、朱丹溪三家为代表,开始对中风的重新认识,并提出了中风由内而起,但各执一说。如刘河间《河间六书·素问玄机原病式》云“由乎将息失宜,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不能制之,则阴虚阳实而热气拂郁,心神皆冒,筋骨不用而卒倒无知也”。认为中风多为阴虚阳亢所致,其阳盛多为热,内热为根本,卒倒为症状,故提出“以热为本,以风为标”的病机认识;李杲在《东垣十书·溯洄集》云“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病也”,认为正气虚是其发病根本,否定外邪所致,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朱丹溪《丹溪心法》云“东南之人多是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又云“西北气寒有中风,东南气湿非真中风,皆因气血先虚,湿主痰,痰生热,热生风也”。提出“痰热生风”的病机理论。本时期开始否定中风外风所引起,虽认识不同,在本病的认识上有了很大转折,为后世进一步正确认识本病奠定了更多的基础,进一步明确中风非风理论。
3、 中风非风说形成阶段
明清时期,明代王履在《医经溯洄集·中风辩》云“殊不知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
从而看出他对中风有了更新的认识,并提出“真中”和“类中”,其中“真中”为外感六淫之邪,而“类中”是以卒倒、昏迷、半身不遂,或口眼歪斜,或语言謇涩等一类相似“真中”症状而矣,具体病机为阐述明了。从中可以知道他所提“类中风”更接近于现代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病”。薛已在《明医杂注·风症》时明确提出“此风非外来之风邪,乃本气病也”,已经开始否定外风的病因,特别注重肾肝亏虚为中风之本。此时期的医家虽然继续使用“中风”病名,但是都已认识到中风之发病与外感六淫的“风邪”没有直接关系,只是取类比象借其起病迅速、发展较快之意。再到明代大医家张景岳,倡导“非风”之说,提出卒倒,昏愦皆由“内伤积损”的论点。他在《景岳全书·非风》中说:“非风一证,实时人所谓中风证也,此证多见卒倒,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而古今相传,咸以中风名之,其误甚矣”。又想“余欲易去中风二字,而拟名类风,又欲拟名属风,然类风,属风,仍与中字相近,恐后人不解,仍尔模糊,故单用河间、东垣之意,竟以非风名之”。更加明确提出中风之发生与风无关,否定本病非外来风邪也非内风致病,而是提出“内伤积损,颓败而然”的病机,使中风病因病机认识更接近本质。
清代王清任以尸体解剖为基础,更加直观的研究中风病机,认为中风为体内淤血所致,这与脑血管病现代认识相同,创立“五逐瘀汤”更是延续至今,对后世影响很大,但因科技有限,未能进一步阐明血液和血管的病变。从上可以看出,明清时期对中风的认识达到了一定的深度,更接近中风的本质,为近现代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从而确立了中风非风说。
4、 近现代,揭示中风病本质
随着现代科学及诊疗技术的引进,对中风病因病机演变做了深入研究,认为其病因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正气虚弱,在情志过急,劳倦内伤,饮食不节,劳力过度,气候骤变的诱因下,导致瘀血阻滞,痰热内生,心火亢盛,肝阳暴亢,风火相煽,气血逆乱,上冲犯脑而形成本病,其病位在脑,涉及心、肝、脾、肾。其病机为“风(肝风)、火(肝火、心火)、痰(风痰、湿痰、痰热)、瘀(血瘀)、虚(气虚、阴虚、血虚)、气(气逆)”6 个方面。6 个方面可单独致病,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又可合而为病,其病性为本虚标实,上盛下虚,在本为肝肾阴虚,气血虚衰;在标为风火相煽,痰热雍盛,气逆血瘀。基本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现代医学认为脑血管病病因复杂,多有动脉硬化、血管炎、先天性血管病、外伤、药物、血液病及各种栓子和血液动力学改变都可引起脑循环障碍,使脑的供血供氧不足,或破裂、或梗塞,进而造成脑组织变性坏死,形成局限或全面脑功能缺损,造成偏瘫或昏迷或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等一系列症状。
5、 小 结
综上所述,中医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从秦汉唐以前,认识中风以外因为主,多以外风所致,对中风认识处于朦胧,混乱状态;到了宋金元时期,特别刘完素、朱丹溪,李杲等医家开始重视内因的研究,使本病认识发生了转折;再到明清时期,王履区分外风所致为“真中”与“类中”,开始否定了外风之说,对本病的认识进入成熟阶段;到张景岳确立“内伤积损,颓败而然”为病机,再到王清任以尸体解剖为基础,认为中风为体内淤血所致,越来越明确外风非本病之因。现代医学借助实验室、影像学等辅助检查,对脑及脑血管进行直观研究,对其病因病机本质已日益清晰,对急性脑血管病所造成的偏瘫或半身不遂或语言謇涩称之谓脑卒中,偏瘫只不过是本病的外在表现,一个症状,并不是风邪所致,从而更加明确了中风非风说观点。
脑梗塞是目前临床上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最大的三种疾病之一。我国脑梗塞患者的发病率非常高,近年来随着临床诊断和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由于脑梗塞而死亡的患者人数明显减少,但患者的致残率却仍然居高不下,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非常沉重的负担。本研究对...
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自1981年发现第1例艾滋病以来至2013年,全球已经有7000万人感染HIV,约3000万人因艾滋病而死亡[1]。艾滋病的防控工作是一项极其艰巨的公共卫生任务,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利用医学发展的...
失眠,中医所谓不寐,是由于阳不入阴所引起的经常不易入寐为特征的病证。轻者入寐困难,有寐而易醒,有醒后不能再寐,亦有时寐时醒等,严重者则整夜不能入寐[1]。正常的睡眠依赖于人体的阴平阳秘,脏腑调和,气血充足,心神安定,卫阳能入于阴。《素问阴阳应...
在心血管疾病中,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同时也是容易引发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这几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其他方面原因的影响,高血压患病人数逐渐增加,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对高血压病的防治是人们共...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属中医腹痛、泄泻、便秘等病证范畴。随着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生活多不规律,IBS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自1994年IBS罗马Ⅰ诊断标准定稿后,国内相关研究积极开展起来,中药治疗I...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一项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在全球范围内CAG年发病率在0%~10.9%之间。...
甲状腺结节指甲状腺组织异常聚集而形成的结构。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检查如彩色超声、CT和磁共振检查的广泛运用,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日益增高。由于西医学对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手段有限,对于恶性结节(甲状腺癌)进行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及TSH抑制治疗...
在中医学里,没有扩张型心肌病的说法。根据该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中医认为,其属于水肿、心悸、心痹、喘证、怔忡、积聚的范畴。针对该病的病因机制,古医家都有自己的见解,正如《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中所谈:心水者,其身肿而少气,不得卧,烦而燥,其...
现代医学防治冠心病取得了长足进步,药物、介入及外科手术等方法日趋成熟,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难点与盲区,如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无复流及再狭窄、药物治疗的耐受性及副作用等。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已显示出疗效优势,总结中医药防治冠心病的临床疗效优势,...
焦树德(1922-2008),男,中日友好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擅治内科疑难重病,疗效卓着。在学术上强调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特别重视辨证论治,主张用整体观和动变制化思想去分析观察疾病发生、发展、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