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血管疾病中,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同时也是容易引发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这几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其他方面原因的影响,高血压患病人数逐渐增加,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对高血压病的防治是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这几年来,医学界对高血压病的病理学、病因学及治疗方法都取得了不错的研究成果,不但为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病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而且还为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开辟了广阔的研究思路。本研究对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
1、 在心血管内分泌因子的影响
1.1 在血浆中心钠素的作用:心钠素属于一种活性多肽,它是由心房合成、贮存并进行分泌的。也可以成为心房利钠钛(ANP)或者心房利钠因子(ANF)。心钠素是一组由不同分子量所组成的肽类混合物,从人和大鼠心房里分离出十多种心房肽样物质,它们的基本结构类似。心钠素主要的功能有利尿、利钠,抑制垂体后叶加压素的合成、释放及作用,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以及让血压降低、舒张血管、及对心功能进行改善等。郭明栓等对 20 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血浆心钠素水平进行研究,这些患者血浆 ANP 平均水平都比正常成年人低。这和患者长期血压偏高心房分泌 ANP 消耗太多,导致 ANP 含量降低相关。
1.2 在血浆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方面的作用:血浆内皮素是当前具有最强作用的缩血管物质,它具备由血管紧张素向酶样转化的活性,也有让血管收缩使其血压升高等功能,正常情况下,它都在血管内皮细胞;CGRP 与受体通常存在于全部血管床,存在外周血管的特别多,当前,它是一种作用性非常强的内源性缩血管活性物质。血浆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之间的血管活性是互相拮抗的,高血压病其发病过程估计是造成平衡失调的主要原因。江巍等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使用降脂调压颗粒进行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为 90%。因此,可以说明,降脂调压颗粒可让血浆内皮素释放更少,让 CGRP 含量得到提高,对高血压所致的血管舒缩失衡具有进一步的改善作用,那么,血管张力有效减少了,血压也就降低了。它主要的作用机制就是在患者血压升高时可以保护及调节血管内皮的分泌功能。
2、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方面造成的影响
患者发生高血压病时,RAS 被激活,这个系统在激活过程中的限速酶是肾素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在这两个限速酶的催化下,从而产生了血管紧张素,其作用大多是通过 I 型受体起到升压作用。
而此系统最后的活性物质就是血管紧张素,它不但具有加快醛固酮分泌,让血流量增多的作用,而且小动脉还会收缩造成血压升高。张静等人对舒脉灵冲剂进行了研究,发现这种药物对植物神经功能具有调节作用,对 RAAS 具有抑制作用,可达到降压的效果。
3、 对血流变学和血脂方面中影响
患者高血压病的严重程度可从血流变学直接判断,血脂代谢不正常和患者发生高血压病及病情的发展情况具有直接关系。由于高血压血脂代谢不正常会给血管内皮带来损伤,将身体凝血及纤溶系统激活,红细胞其变形能力进一步降低了,从而增加了血小板的黏附聚集性及释放能力。红细胞的最主要的特征就是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它是给黏度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治疗高血压病时,可以对红细胞变形能力加以改善。唐忠生等人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时,使用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同时使用阿司匹林进行对比,并对患者的血液流变性和血脂影响进行分析,从分析结果可以说明,丹参注射液不仅对患者的血液流变性具有改善作用,而且还具有让血脂降低的作用。但阿司匹林对血脂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它只对高血压患者的血液流变性具有改善作用,因此可以说明,丹参注射液的作用不但和阿司匹林相似,还可以使患者的血脂水平下降,对血液流变性具有改善作用,而且还对血小板聚集具有抑制作用,避免血栓形成,让红细胞保持稳定,降低患者血脂等作用。从而得出,对于高血压患者,使用丹参注射液能改善血液流变性,而且还能让患者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下降。
综上所述,通过采用中医药调节心钠素、肾素-血管紧张素、血浆内皮质系统及血液流变学及血脂,不仅能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缓解患者的病情,还尽量减少或者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为采取中西医治疗高血压疾病开辟了新的思路。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只要做到用药合理、规范、科学,就可发挥中医药副作用少、作用靶点多、效果持久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郭明栓,陈绍宇,李学松,等.高血压病人血浆心钠素水平临床研究[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0,3(6):77.
[2]江巍,张文高,马学盛,等.用降脂调压颗粒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及血管内皮功能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1):18-19.
[3]张静,李泓.舒脉灵冲剂对高血压的作用机制探讨[J].交通医学,2000,14(2):123-124.
[4]唐忠生,王早堂.丹参注射液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液流变性及血脂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12(12):1121-1124.
高血压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和多发的心血管病,其高血压的靶器官损害则往往集中在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且尤以心和脑的损害最为常见。随着抗高血压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高血压的临床治愈程度与控制程度均得到显著的改善,由于高血压所引起的心脏损害和脑卒中...
脑梗塞是目前临床上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最大的三种疾病之一。我国脑梗塞患者的发病率非常高,近年来随着临床诊断和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由于脑梗塞而死亡的患者人数明显减少,但患者的致残率却仍然居高不下,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非常沉重的负担。本研究对...
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自1981年发现第1例艾滋病以来至2013年,全球已经有7000万人感染HIV,约3000万人因艾滋病而死亡[1]。艾滋病的防控工作是一项极其艰巨的公共卫生任务,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利用医学发展的...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为临床多发病之一,患者以眩晕,视物昏花,恶心胸闷,眠差乏力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和学习。近年来,笔者应用自拟平眩汤加味治疗,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2例患者均为本诊...
现代医学防治冠心病取得了长足进步,药物、介入及外科手术等方法日趋成熟,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难点与盲区,如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无复流及再狭窄、药物治疗的耐受性及副作用等。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已显示出疗效优势,总结中医药防治冠心病的临床疗效优势,...
焦树德(1922-2008),男,中日友好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擅治内科疑难重病,疗效卓着。在学术上强调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特别重视辨证论治,主张用整体观和动变制化思想去分析观察疾病发生、发展、传...
缺血性心脏病在心血管内科临床上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多发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头晕、心悸、多汗、心率失常、呼吸短促和脉搏细微等,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晕厥和休克现象,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危害。笔者选择2011年5月~2012年8月在我院应...
周铭心教授为第四批国家名老中医。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工作三十余年,心怀仁术,博览典籍,勤求博采,学验俱丰。笔者有幸成为周教授的学术继承人。侍诊中见其特重治脾理胃,常用补土、培土、保土、护土四法,尤见特色。滋述其要。补土法补土之法主要针...
1、顽固性高血压的定义2010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在改善生活方式基础上应用了足够剂量且合理的3种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后,血压仍在目标水平之上,或至少需要4种药物才能使血压达标(一般人群<140/90mmhg,糖尿...
肝囊肿是临床常见的肝脏良性病变,可分为寄生虫性与非寄生虫性两大类。寄生虫性以肝包虫病为多。非寄生虫性又分为先天性和非先天性两种,后者包括创伤性、炎症性、肿瘤性及退行性四种。临床以先天性肝囊肿最为常见,其病因尚不明确,现多认为起源于胚胎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