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是导致中老年人死亡的主要疾病,属于神经系统高发疾病,其“三高”是疾病主要表现[1]。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脑卒中存活率呈逐年增加趋势,但患者发病后伴随的伤残并没有得到减轻。因此早期康复治疗,对减轻患者伤残程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起到显着效果。而且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在14 d内是非常安全的,可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改善神经缺损。现以4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功能训练联合针灸早期介入治疗,其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 般 资 料 本 组 88 例 脑 卒 中 患 者 均 在2012-09—2014-04期间到我院就诊,经颅脑CT诊断与脑卒中诊断标准相符[2];男性54例,女性34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58.4±3.1)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可参与研究(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抗感染、改善微循环及脑供血状况,给予必要营养支持。功能锻炼:14 d内急性期患者训练时保持良肢位、关节被动活动、早期坐位等。瘫痪肢体患者由被动到辅助主动到主动锻炼。患者取仰卧位,于肌肉丰厚处行滚法,上下肢以拿揉法,qd,20 min/次;以上提下降作肩胛胸廓关节被动运动;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掌指、手指关节、下肢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关节屈伸、外展及内外旋转等运动,qd。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肢,使肩、肘关节充分活动;下肢抬臀训练,双下肢屈髋、屈膝,双足支撑床面,十指交叉于胸前,伸展髋关节,屈伸膝关节,上下肢训练反复10次,bid。1个疗程10 d,共3个疗程,期间休息3 d。
观察组患者予以针灸早期介入治疗。针灸治疗时以辨证治疗,半身不遂患者取穴足三里、太冲、昆仑、肩 、曲池、环跳、肾俞、合谷、委中、十二井穴、手三里、三阴交、阳陵泉、外关、大椎等穴;口角歪斜患者取地仑、人中、太冲、合谷、颊车等穴。取1.5寸毫针常规消毒,穴位常规消毒,穿刺入穴位至0.5~1.5寸,提插捻转得气后留针0.5 h,1次/d,1个疗程10 d,休息1 d,继续下个疗程,共3个疗程。
1.3 疗效评价 生存质量[3]:以特定脑卒中生存质量评分(QOL)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内容包括生理、心理、环境、社会4个方面,每个方面25分,共计100分,分数越高生存质量越高。日常活动[4]:以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日常活动,以百分制计算,日常活动基本完成:超过60分;需帮助完成:41~59分;完全需要帮助:小于40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此次研究数据,计量资料(x±s)采取t检验,P<0.05表示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生存质量无显着差异,治疗后生存质量明显提高,与治疗前对比(P<0.05),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对比 观察组Barthel指数(88.3±7.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72.7±5.2)分,两组运动功能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
3 讨论
脑卒中是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病死率高,早期准确及时治疗可有效恢复患者生命安全。
而随着脑卒中生存率的不断提高,临床日渐重视如何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致残率。因此早期功能锻炼,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尤为重要。相关临床研究[5]表明,当脑卒中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进展48 h后可实施功能锻炼,通过功能锻炼,可帮助患者恢复社会功能,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
早期针灸介入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肌力,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通过针灸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肢体血液供应。脑卒中患者脑组织局部供血区缺血缺氧,会导致神经功能缺损,早期针灸介入治疗恢复脑组织血氧供应,使血管新生得以促进,增多脑血管缺血半影区微血管数,促进血流速度,使梗死部位血氧供应充足,改善脑微循环。通过针灸治疗协调阴阳,疏通经络,气血循经脉正常分布,濡养肌肉筋脉,通畅气血,以此促进患者肌力恢复。功能训练联合针灸早期介入治疗,在恢复患者运动功能,促进肌力恢复时,改善脑组织微循环,恢复血氧供应,以此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生存质量、运动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由结果可以看出,患者在早期功能锻炼时联合针灸介入治疗,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独早期功能锻炼,生存质量显着提高。
参考文献:
[1] 潘 素 兰 ,杨 瑞 春 . 早 期 心 理 干 预 对 脑 卒 中 后 并 发 抑 郁患 者 预 后 的 影 响 [J]. 中 国 实 用 神 经 疾 病 杂 志 ,2011,14(17):51-52.
[2] 王 伟 敦 ,丁 自 勤 ,陈 慧 珍 ,等 . 功 能 训 练 联 合 针 灸 早 期介 入 对 脑 卒 中 患 者 生 存 质 量 的 影 响 [J]. 中 国 康 复 医 学杂志,2012,27(2):147-149.
[3] 潘 先 明 . 脑 卒 中 早 期 实 施 功 能 训 练 联 合 针 灸 治 疗 的 体会[J].医学综述,2013,19(3):571-573.
[4] 彭 海 燕 . 观 察 早 期 介 入 针 灸 配 合 功 能 训 练 对 脑 卒 中 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4,27(5):537-538.
[5] 孙 会 芳 ,倪 朝 民 ,韩 瑞 ,等 . 社 区 康 复 治 疗 对 脑 卒 中 患者 生 存 质 量 的 影 响 [ J ] . 中 国 康 复 医 学 杂 志 ,2007 ,12(2):33-34.
糖尿病为燥热阴虚,津液不足,应及时滋阴清热,补肾益精。平衡针灸是中医治疗的一种方法。糖尿病病变脏腑主要为肺、胃与肾,选择肺俞、胃俞与肾俞进行针刺,可以有效降低血糖,调节胃肠功能。我们使用养肾益精方联合平衡针灸治疗糖尿病,获满意疗效,与单纯...
反流性食管炎(RE)是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炎症性病变,内镜下主要表现为食管黏膜的破损,即食管糜烂或食管溃疡,临床以胸骨后烧灼感、反流和胸痛等为主要症状,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病症。相关研究表明[1],该病可发于任何年龄的人群...
随着现代社会饮食结构及生活节奏的改变,功能性便秘发生率逐年增高。在老年人发病尤为多见,随着我国老年化社会的来临,其发病率将越来越高。功能性便秘在结肠癌、早老性痴呆等疾病的发生中有重要作用。六味能消胶囊为治疗便秘疗效肯定的中成药[1],敷脐疗法治...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现在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胃肠道疾病,常见的临床症状为消化不良,主要变现为上腹部的不适以及疼痛,出现烧灼感及早饱、恶心呕吐、嗳气等症状。因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并未出现实质性器官的病变,所以在进行常规检查时不会发现有所异常,但...
三焦少阳能调节肺的气化功能,三焦相火能温养固护肺脏,三焦与肺经络相连气血相通,若三焦功能失调易引发肺失宣降,导致肺病证的发生,故可从通畅三焦角度论治肺病证,以确保肺病证的有效诊治。...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是一种常见的以胃肠道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特点的证候群,其临床特点是上腹部不适、疼痛、腹胀、嗳气、早饱、恶心、反酸、烧心等,临床症状持续时间至少6个月或近3个月每周至少发作1次[1].行影像学检查排除上消化道腔...
银杏叶提取物(EGB)主要含黄酮类、萜类内酯化合物、酚类、生物碱类、钙、镁、钾、磷、锶、铁等元素和17种氨基酸等,具有调节血脂、消除自由基、抗血小板活化因子、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管阻力及增加血流量等多种药理活性。已广泛用于糖尿病合并缺血性心脑血...
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constipation,FC),也称单纯性便秘、习惯性便秘或特发性便秘,是由非器质性原因所引起。国内外调查均显示,FC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到现在为止,FC的病因仍不明确,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涉及胃肠道动力紊乱...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在中医学中属于胃脘痛、肝胃气痛和心痛等范畴。消化性溃疡的常见病因主要是胃酸和胃蛋白酶过度分泌,导致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的保护作用下降,此外幽门螺杆菌长期大量存在...
腹部非胃肠吻合术后的胃肠恢复功能障碍会给患者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及急性胆囊炎患者因炎症刺激,术后出现肠麻痹情况较多,多表现为腹胀、腹痛、恶心等不适症状。通腑汤为我院院内制剂,经临床验证其经口给药和经肛肠给药均可有效促进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