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供给,土地做为有限的资源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尤为重要,在以往的经济发展中,过多的重视经济的发展速度而忽视了资源的消耗程度,特别是一些不可再生的资源渐渐的显得捉襟见肘,所以国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改变了以往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如何做好土地这一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的管理、协调好土地管理与经济的发展关系成为土地管理中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关于土地管理与现代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成果
我国经济学者与社会学者对土地管理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已经有一段历史了,并取得了一些成就,其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当前的土地政策、土地价格、土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三个方面。
1.当前的土地政策
目前,一些经济学者研究的结果普遍认为土地政策可以像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一样具有宏观调控的作用,可以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不违背经济发展本身的规律的情况下,通过土地政策的调控来调控经济的发展,这一理论在土地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中已经得到了经济学家的普遍认可,特别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土地的公有制形式,使土地的所有权掌握在政府的手中,这就增加了以土地政策调控经济发展的可操作性,所以通过土地政策调控经济发展在我国十分具有可行性。
2.土地价格
无论是什么样的市场体系,价格都是市场的重要因素,也是人们最为关注的因素,目前已有的研究结果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政府垄断土地供应造成了土地价格虚高不下,开发商的成本增加了,从而造成了相关产业,例如房产的价格虚高;另一种观点认为房价过高与土地价格无关,是受房产市场本身的供求关系的影响。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市场运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是相互关联的,其中任何一个链条都会影响到其他的环节,所以土地相关的行业受到土地市场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3.土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这一研究的过程必然要采用数理计量的方式来研究,将土地与经济的增长数值化,再进行数值的比较,从而使比较更加直观化。以上海市为例,经过一系列的数值化换算,最后得出土地对上海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4%,资本对上海的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25%,劳动对上海的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40%,由此可见,土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资本与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大。
二、土地管理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三方面结合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土地的传统功能也在发生变化,土地的功能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土地最初的生存手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化水平的提高,土地的功能渐渐的转变为保障的手段,再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日渐丰富,土地的功能也已经转变为增值的功能,所以,越是经济的进步越要重视土地的功能开发,而不能仅仅把目光局限在土地形态的开发上。
1.要将土地的形态开发与功能开发相结合
土地的开发要从经济发展的目的出发,做好土地的功能定位,以项目的开发为主导,以项目发展模式的转变以及土地的功能开发为主,这样才能在土地开发的过程中,目标明确、稳步推进,与经济同步发展。
2.将土地开发与产业开发相结合
土地开发的目的就在于为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使经济的发展与土地的开发相结合,使土地的开发与产业结构的调整有机的结合起来,以土地开发为基础,结合周围的环境,从最基本的房地产开发再到其他配套设施的组团开发,然后拓展到金融业、商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等的开发,形成土地资本与产业资本多功能区域联动开发的格局。
3.应将土地资源管理和土地资产管理相结合
在土地管理的过程中应将土地的资源管理和资产管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不能只注重土地开发过程中的收益,还要用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使土地资源效益最大化。
三、土地管理与经济发展关系中的土地使用权的问题
我国的土地所有制是公有制形式,其中包括归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国家所有制的土地所有制模式主要体现在城市中,土地归政府所有,土地转让所得到的利益也归国家所有,由于城市的居民大多有自己的职业和收入,所以对土地的依赖不大,土地的使用问题对城市居民的影响不大,所以城市土地的转让可以使政府增加收入,推进经济的发展。相对于城镇的土地制度而言,农村的土地所有制采用的是集体所有制的制度,土地以村为单位归村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出租、转让、承包、抵押等权利归集体和国家所有,所以农民只是形式上的拥有土地的使用权,并没有实际上的土地支配的权利,当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通过转让、出租等形式改变其使用权的时候,农民只能获得很少的补偿,而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土地,尽管被转让的土地经过开发商的规划与开发,创造更大的经济利益、带动局部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农民失去了生存之本,仍然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所以,要加强农村土地的制度创新,拓宽农村发展的融资渠道,加快农村城镇化的建设,让农民即便进城之后也能保留对原有的宅基地和承包的土地的处置问题,在土地转让的过程中征求村民自身的意见,使村民自愿出让和出租,并给予相应的补偿,这样,有助于推进土地管理与土地集中、人口聚集、城镇化、产业聚集和经济联动的发展。
总之,土地的管理与现代经济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合理的、符合时代发展的土地政策,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祥元.关于土地经济问题的思考[J].齐鲁学刊,2007,(2):142-145.
[2] 郭力群.土地经济浅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规划,2005,(3):54-55.
[3] 辛文.土地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支撑基础[J].天府新论,2004,(5):40-41.
土地整理监管是依据土地整理立法保障机制中相关法律规范进行的监管,是土地整理立法保障的实施活动。土地整理监管机制即是各种有序化、规范化土地整理监管活动的统称。德国、俄罗斯、荷兰、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等典型国家和地区依据相关立法所实施之有效土地...
一、浙江省农村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一)农用地产出对农民收入贡献度不足,土地经济乏力农村经济归根结底是土地经济.据浙江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浙江省生产总值中三大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第一产业4.8%,第二产业50.0%第三产业45.2%.由此可见,土地产出值远低...
1、概述天帮忙、地给力、人勤奋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本支撑,而其中土地整治是地给力的重要措施。在耕地后备资源匮乏的现状面前,我们只有挖潜内部潜力来缓解吃饭和建设的矛盾。农村建设用地在土地利用中所占比例较大,其中不仅农村宅基地面积普遍高于国...
0引言我国虽然地域辽阔,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但是我国的人口却是世界第一,可用耕地人均0.09hm2,还不到世界人均的1/2.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我国大力发展建设,使得耕地减少超过0.07亿hm2,人们对耕地的需求日益突显,人地矛盾日益尖锐.目前是中国工业化、城镇...
十一五以来,德令哈市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大步前进,2010年底城镇化率已经达到45%,但由于前期发展过程中,不科学、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导致了德令哈市城镇土地利用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势必会对其今后的城镇化发展造成影...
一、土地规划利用节约用地即是在土地建设的过程中,有效地合理地利用土地,不出现土地浪费的现象.狭义的概念主要指具体的土地建设项目,用一些措施来保证土地的利用效率.从国家的角度,土地的有效利用,可以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又可以保护生态环境.二、土地规划...
20世纪90年代后,国家越来越重视土地规划与管理的作用,为了改善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相关部门先后引入了土地资源宏观调控政策,通过土地规划与管理能够显著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水平,提高土地利用率,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形成有力保障。但同时需要注意...
自1978年以来,中国的土地制度与政策备受关注。80年代初的焦点是关于包产到户问题,那次是农村道路之争:农民把地分下去了,到底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社会主义道路?后来由于农业增产就把反对的人辩回去了。到了九十年代,实际上主要讨论的是耕地保护问题:农...
0、引言我国虽然地域辽阔,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但是我国的人口却是世界第一,可用耕地人均0.09hm2,还不到世界人均的1/2。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我国大力发展建设,使得耕地减少超过0.07亿hm2,人们对耕地的需求日益突显,人地矛盾日益尖锐。目前是中...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各地区城市化、工业化进程迅速推进,建设用地扩张不断侵蚀农用地,耕地总量日趋减少,耕地保护问题已经成为区域社会稳定、粮食安全、环境保护的重要瓶颈。同时,耕地保护问题也成为政府部门、学术领域的研究热点。学术界关于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