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农业经济学论文 >

苹果产业竞争力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7-02-21 共2749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一、基本概念
  

  (一)产业的概念
  
  在对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研究时,产业可以被分为两种,即广义上的产业和狭义上的产业。前一种产业即通常所说的三大产业,而后一种产业则指的是某一种产品和它的替代产品或其相关产品所进行生产销售贸易活动的集合。
  
  (二)苹果产业简述
  
  本文以狭义的产业定义为出发点,把苹果产业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苹果产业指的是围绕苹果而进行的一系列服务活动的集合,包括苹果的生产、贮藏、加工、运输和销售等环节,苹果产业正逐步形成和不断完善,与其它产业相比,苹果产业具有以下特点:
  
  (1)与其它农产品相比,苹果具有耐贮藏和易运输的特点,可常年满足市场需求,保障了产业时间上的延续性。因此苹果比其它水果产品更容易在市场上流通,是商品化程度非常高的农产品,适宜产业化运营。
  
  (2)苹果生产的周期长,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强,随着时间推移及气候条件的变化其易受灾性增强,因此该产业承受较高的自然灾害风险。
  
  (3)苹果生长发育期较长,一般为 5 年,受市场变化影响很大,果农依靠对市场的预判常常会进行植树和砍树活动,从而导致果园面积极不稳定,影响市场供求关系的正常发展。
  
  (三)竞争力的概念
  
  国内外学者就竞争力的定义具有多种不同的解释,但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形成一个能被大家普遍认可的统一定义。一般意义上指的竞争力是综合生产能力的一种体现,它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竞争主体之间为获得稳定持续盈利而进行比较、角逐时所反映出来的。其中竞争力形成的前提条件是竞争者必须进行竞争,而竞争的过程和结果通常又是竞争力的反映[37].
  
  从相互比较的角度来界定竞争力,主要是指竞争者在进行竞争时,其中的某一个竞争者与其他竞争者相比在相对优势、比较差距、吸引力与收益等方面所占有优势的一种综合表现力。简单来说,竞争力实质上就是一种竞争的能力,通常是指竞争者在与他人争夺同一种资源的过程中所拥有的综合竞争能力。一般的竞争发生在个人、企业、产业和国家之间。总之,竞争力的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来定义,它的内在实质实际上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的进行发展、修正和完善。
  
  (四)产业竞争力的概念
  
  产业竞争力是一个比较概念,同时也是一个区域概念,具体是通过比较所表现出的竞争能力。产业竞争力既包括比较的范围,又包括比较的内容[38].产业竞争优势即产业竞争力的比较内容,而比较的范围则指参与竞争的国家或地区。按照空间的方式划分产业竞争力,可以分为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39].就国际方面来讲,一般指的是某国的某一具体产业在国际市场中所具有竞争能力的体现,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而国内方面的产业竞争力,也被称为区域产业的竞争力,表示的是某一产业在国内或某一区域内所具有的竞争力。本文研究的产业竞争力指的是国内层面的,具体来讲是指某一区域内某一特定产业的竞争力[40].
  
  上述定义,虽然是从不同角度考虑的,但综合他们的观点可以发现,综合技术观点、产业效率观点和产业供给、盈利能力的观点,都是从生产力层面,从各个角度突出了产业竞争力是一种综合生产能力的本质特征,并且这种生产能力是以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和管理水平等综合供给能力为基础的,反映在生产的各个环节及产业的各个阶段中,最后在市场竞争中通过盈利能力和价格主导能力来体现的[41-43].
  
  二、理论基础
  
  (一)竞争优势理论
  
  竞争优势理论形成于 1990 年,其标志是迈克·波特的着作《国家竞争优势》的发表。他指出,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中认为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源、劳动力、利率、汇率决定了本国的贸易优势[45].实际证明,一个国家的产业竞争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该国的产业创新能力和产业升级能力。
  
  迈克尔·波特提出的竞争优势理论,实际上就是“国家钻石”理论。他指出:一个国家具有比较优势,但该国却不一定也具有竞争优势。他指出,一国想要某一特定的领域在国际上取得全球性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以下六个基本因素,即生产要素条件,需求状况,相关和支持产业,企业的策略、构造与竞争,时机和政府六个要素共同决定。虽然竞争优势理论提出了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区别,但是它的“国家钻石”理论及其后发展的“波特-珰宁”模型都是为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化,以及如何增强产业竞争力提供了一个研究模式。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也很复杂,并且发达国家的产业是波特进行研究的主要对象,因此在实践应用中,必须结合本国某一产业的具体情况,动态、系统地分析运用波特理论。
  
  (二)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是以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为基础,由英国古典自由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1871)提出来的,他指出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别并不是国际贸易的唯一基础,在生产技术上只要各国存在着相对差别,则相应的就会在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二者之间出现相对差别,进而使各国在生产不同的产品时各自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家贸易成为可能。这一学说则被称之为比较优势学说,亦被称为比较优势理论。
  
  虽然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的存在,但他却认为此种比较优势是由于技术的差异而导致的结果。在 20 世纪初,赫克谢尔和奥林,进一步对比较优势理论进行了研究,这次研究主要是从生产要素的差别方面来解释生产成本的,而不是从生产技术方面的差别来解释生产成本,并最终提出了资源禀赋学说[46].
  
  (三)产业组织理论
  
  贝恩(J.Bain)于 1959 年出版了一部名为《产业组织》的书籍,在这部书中,他对产业组织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同时还提到了由市场结构直接推导出市场竞争结果所对应的结构和绩效的两段论范式。谢勒尔(F.M.Scherer)在两段论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其最终的研究结果得出了由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组成的三段论分析范式,并根据研究结论在出版了《产业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一书。此书的出版标志着SCP 分析范式的正式形成,同时也说明产业组织理论体系获得了初步的发展[48].人们将由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三者构成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框架称为 SCP 框架[49].具体表现如图 2-1 所示:
  
  后来,经济学家对 SCP 原始的基本框架进行了完善和修改,他们提出,在短期和静态的情况下,产业组织结构一般是不会发生太大变化,但是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就会发现它们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由图 2-2 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变化:其中实线表示的是SCP 的作用结果,虚线表示的是其反作用结果。
  
  在产业组织理论模式中有 4 个核心要素,分别是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和产业组织政策。其中市场结构是最核心、最重要的因素,它表示企业市场关系的特征和形式;市场行为是企业为了达到在市场中的目标,所采取的为了适应市场的要求而不断对其自身行为进行调整的行为;市场运行效率的高低则由市场绩效来说明;最终通过产业组织政策使企业达到规模经济,实现产业中各企业的销售费用合理,技术进步加快,产品品种丰富等目的。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农业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