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王府街道办事处山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实考察
3.1 王府街道办事处概况
山东省青州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位于鲁中山区和鲁北平原结合地带,面积 1569 平方公里,人口 94.04 万,胶济铁路、羊临铁路、济青高速公路和长深高速公路在青州市内交叉贯通,309 国道、352 省道等穿境而过,被列为山东半岛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王府街道办事处则位于青州市城区中西部,地处北阳河生态景观带、南阳河历史文化带和城市旅游发展“两带一轴”交汇处,总面积 143.5 平方公里,辖 18 个社区、84 个行政村,人口11.8 万。该街道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北靠胶济铁路、益羊铁路和 309 国道,离济青高速公路 12 公里,胶王路从南郊贯穿东西,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广县城、广固城遗址所在地;旅游资源丰富,范公亭、井唐古村、玲珑山等景点星罗棋布。该街道城乡差异比较明显,其东部城区是青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也是全市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经济发展较快;西部的 84 个山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经济发展较慢,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较差。
王府街道办事处的 84 个山区农村在 2007 年以前属原五里镇辖区,共有 267 个村民小组,1.3 万户,4.6 万人,总面积 130.5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3.85 万亩,人均耕地 0.92 亩。由于该区域地处低山丘陵区,多数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生产生活条件差,尤其是水利、道路、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因此,五里镇一直是青州市贫困乡镇之一。2007 年 8 月,在“以强带弱、以城带乡”理念的指导下,青州市对全市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原先的 18 个乡镇街道被归并为现在的 12 个,其中原五里镇划归王府街道办事处统辖。2012 年以来,为加快辖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综合服务水平,王府街道办事处根据地理位置分布和居民生活习惯,将辖区划为 4 个城市网格化社区和 4 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通过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镇域经济和社会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较大突破,西部山区农村也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3.2、王府街道办事处山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分析
3.2.1、王府街道办事处山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情况
近年来,王府街道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结合辖区实际,深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转型科学发展为主线,以改善民本民生、推进城乡统筹为抓手,恪尽职守,积极作为,稳中求进,务求实效,街道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全街道呈现出经济跨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1)经济发展保持良好态势。一是各项指标稳中有升。2014 年 1-6 月份,全街道预计可完成地方财政收入 6346 万元,同口径增长 31%,总体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 42.6 亿元,同比增长 10.27%。共完成固定资产投入(不含房地产开发)13 亿元,同比增长 17%。二是招商引资成效显着。坚持把招商和转调创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共引进过千万元项目 20 个。截至目前,已有 6 个项目基本投产,7 个项目正在建设,7 个项目已签订协议,合同利用外资 5 亿元。其中,投资 5.5 亿元的坦博尔羽绒服文化产业园项目 1.2 万平方米车间基本完成,投资 1 亿元的大自然环境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正进行土地整平,投资 1.8 亿元的大利群扩建项目主体工程扎实推进,投资 2.6 亿的丰本生物科技项目正在建设中。三是园区配套逐步完善。充分利用国家低丘缓坡第一批试点土地指标,在规范提升民营科技创业园北区和莲花盆电子工业园的基础上,加快创业园南区规划建设,目前水、电、道路等配套已完成,赵河南山打通工程正加快推进。已有金谊纺织、大自然环保等多个项目落地开工,并与惠农机械、同盛电力器材等 7 个项目初步达成落户意向。
(2)镇域转型科学发展不断加快。一是工业发展异军突起。积极争取国家低丘缓坡试点土地指标,突破发展空间瓶颈,初步形成民营科技创业园南区、北区和莲花盆电子工业园“三足鼎立”的工业发展格局。突出抓好创业园南区建设,加快完善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配套,进一步加大招商力度,聚力引进机械加工、电子等劳动密集型项目,并实现农民就近就地就业。二是现代农业上升档次。立足山区优势,大力发展有机循环农业,着力抓好井塘蜜桃、郑家蜜桃、南闫山楂、冯旺樱桃和莲花盆柿子等有机农业品牌建设。省桑蚕新品种繁育中心上半年已建成投产,计划年内建成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土地流转,规范提升喜洋洋养殖合作社,拉动产业富民。三是商贸旅游蓬勃发展。加快推进张家峪“画家村”建设,完善井塘西山旅游设施配套,形成“三村一山” 和驻地城镇化片区乡村旅游特色品牌,增强产业发展竞争力。四是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以办事处驻地城市化为核心,突出自身特色,明确功能定位,做强产业支撑,完善设施配套,片区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影响力全面提升。目前,已形成既自成体系又与东部城区无缝对接的四纵四横“井”字形路网,省级规范化中心幼儿园近期启用,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正进行内部装修,海岱惟青石安村安置区、王府养老休闲中心、污水处理厂、群众文化广场正加快建设,南阳河上游河道综合治理工作正扎实推进。
(3)民生事业全面繁荣发展。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集中力量为农民群众办成一批实事。目前,农村安全饮水、镇村社会治安监控、镇村道路“三化”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辖区内 84 个山区农村都喝上了放心水,共安装路灯 1600 盏,监控 578 套,改造提升道路 100 多公里,造林 3 万亩,植树 600 万株,并实现了管护常态化。在“以孝治村”方面,已拿出具体方案,普遍设立善行义举四德榜,并以管区、学校为单位集中宣讲孝文化,实现了宣传常态化。在城乡环卫一体化方面,结合全域环境综合治理,成立环卫公司和环卫所,配齐设施,拿齐人员,实现了垃圾处理常态化。为做到标本兼治,在全市率先以“文化上墙、文明入心”为主题,以“四德工程、以孝治村、生态环保”为内容,通过与高等院校无偿合作、联合举办农村手绘“墙体画”
大赛等形式,弘扬了文明新风,放大了社会效应,青州和潍坊媒体分别作了重点推介。在环境保护方面,驻地污水处理厂基本完工。在河道整治方面,在完成南阳河涝埠、温圈段河道整治的基础上,继续向南延伸治理,向北与湿地公园衔接,打造一条完整的生态景观水系。在村级民主管理方面,出台了单项实施细则,每月一考核,实现了考核常态化。在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方面,村卫生所改造提前完成,市残疾人康复中心预计今年 10 月份建成启用,王府养生休闲中心和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正紧张施工。在镇村文化活动方面,辖区村组建了文艺队伍,“农民画”协会正筹备成立,群众图书馆和文化广场已开工建设。在山区教育方面,已完成辖区内 2 所初中和 3 处小学校安工程建设任务,并依托西部 4 个山溜,新建莲花盆、中心、刘井和赵河 4 处省级规范化幼儿园,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向幼教延伸,同时深入实施贫困生结对帮扶活动,共联系结对 116 个孩子,发放爱心基金 4.5 万元,保证了辖区内没有一名学生因为贫困辍学,使辖区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
3.2.2 王府街道办事处山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做法
自 2012 年以来,王府街道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自身实际,发挥山区优势,大力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镇域经济和社会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山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在财税压力加大、可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近年来重点实施了通水、通电、通路、住房、环境治理、校舍改造等一大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有效解决了山区农村群众行路难、吃水难、住房不达标、居住环境差、教育资源匮乏、医疗覆盖面窄等一系列民生难题,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使他们得到了真正的实惠。山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由此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也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互动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统筹城乡互动发展
①定城乡发展总体规划
2012 年,王府街道立足自身实际,充分发挥环境和资源优势,以办事处驻地城市化为核心,不断加大科学投入,统筹城乡互动发展,全力建设生态文明、和谐一体的王府街道。充分发挥机关驻地的“节点”作用,聘请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院高标准编制驻地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对镇区产业发展重新规划布局,按照“发展项目化”的原则,把镇区发展战略细化成项目,为镇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重点抓好王府民营科技创业园、杜仲研发和种植基地、桃源养生谷等一批大项目建设,实施差异化错位发展。结合镇区重点地段控制性规划,积极构筑“井”字形路网框架,充分发挥积聚辐射作用,东控、西跨、南扩、北优,吸引产业规模和人口规模的聚集,彻底改变镇区产业“一条路”的发展格局,以办事处驻地的城市化拉动周边区域大发展。
为拉近城乡距离,王府街道办事处先后规划了三纵三横、总长达 22 公里的“井”字形道路框架,并规划建设了商业区、行政办公区、居住区等功能分区,逐区落实控制性详规,重点对工业园区、集中居住区进行了详细性规划。同时,成立城镇化专业投资公司,具体负责推进城镇建设,加快基础、公共设施建设步伐。据统计,仅 2012 年,王府街道办事处城镇化建设综合投入就达到了 10 亿元。其中,由城镇投资公司牵头对辖区道路进行了硬化美化和改造提升,安装路灯 150 盏,并安装了电子监控系统;投资 5000 多万元规划建设了 4 个为民服务中心;投资 260 万元对计生服务大楼进行了扩建改造;投资 1.2亿元扩建改造了五里初中、莲花盆小学、赵河小学、刘井小学等 6 所中小学校,在全市提前一年率先完成校安工程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农村教育教学条件;投入 3000 万元建设中心敬老院,有 120 多名老人顺利入住,等等。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辖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以城带乡、互动发展的城镇化建设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②泛开展城乡结对帮扶活动
2013 年 3 月,王府街道党工委立足辖区实际,深入开展了“党心连民心,城乡一家亲”结对帮扶活动,通过创新接对方式,加大帮扶力度,拓宽帮扶渠道,扩大帮扶范围,使一批后进村和弱势群体逐渐走出困境,探索出了一条基层组织强基固本的新路子。活动以社区与农村“手拉手”、企事业单位与农村“面对面”、党员与群众“心连心”为主要内容,通过以强带弱,以城带乡,实现城乡互动,共建共赢。社区与农村在党的建设、村级事务等方面实施资源共享,互派干部挂职锻炼,帮扶期限为 2 年;企事业单位采取“1+1”或“X+1”的形式,为经济薄弱村发展提供思路、信息、项目、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帮助,帮扶期限为 3 年;党员则通过送政策、送资金、送项目、送技能、送岗位等多种措施,帮助特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活动开展以来,取得了良好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展思路进一步理清。由于结对帮扶单位大多是经济发展好、群众基础好的单位,在发展经济方面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与后进村一起分析潜在优势和制约因素,帮助制定发展规划,为其找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路子;二是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各帮扶单位针对结对村和群众在生产、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从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抓起,从农民群众最希望办又无力办的事情做起,在交通、水利、文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据统计,2013 年,结对单位共帮助新上项目 51 个,整修道路 20 多公里,安装路灯 280 余盏,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1200 余件;三是自身“造血”功能大大增强。各帮扶单位结合结对村实际,科学论证,选准选好帮扶项目,帮助培育主导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步伐。
活动开展以来,北联集团、坦博尔服饰、教管办等单位已向帮扶村提供 70 万余元的物资支持,受益于资金、项目的注入,结对农村“造血”功能不断增强,集体经济收入开始由无到有、由小变大。四是实现资源互补、互利双赢。通过活动开展,结对双方实现了党建、技术、信息等方面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③大力推行村级目标量化管理机制
在推行目标量化管理之前,一些村级班子战斗力不强,核心作用发挥较差,成为导致各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2013 年以来,王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积极探索推行村级工作目标量化管理,大力实施强基固本工程,使一批后进村跨入先进行列。一是因村制宜,科学设置目标。结合辖区实际,制定下发了《实施细则》,共分 5 个方面、30 项考核指标。实行每月一考核,年底统一汇总,并与村干部工资、社区办公经费和年终评先树优挂钩,通过推行村级工作量化,真正拉开差距、分出档次,解决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进一步夯实了基础层基础。主要表现在:一是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增强。量化管理机制的推行,有力扭转了基层工作拖沓的局面,使目标更加明确,职责愈加清晰,体制更为理顺,有效调动了村级班子尤其是党组织书记抓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村级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不断提高。通过推行目标量化管理,共整顿后进村 12 个,党员队伍各项指标得到全面优化,干事创业能力大大增强;三是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通过推行目标量化管理,村干部工作添了劲头,前进有了动力,努力有了方向,带动和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实力的增长,山区“空壳村”数量减少了 9 个;四是农村社会稳定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坚持把“保稳定”作为考核重点,使农村社会稳定局面得到有效扭转。东赵、西闫、西套等村都曾是远近有名的“问题村”,通过抓目标管理,强班子素质,目前已逐步向先进村靠拢,并逐步走上强村富民的道路。
(2)多方筹资解决难题
在推进山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政府投资应发挥主导性作用,但在地方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应建立起以政府为导向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为解决资金不足的难题,王府街道办事处结合自身实际,近年来主要采取了四种筹资模式;一是积极争取国家和上级有关部门资金扶持一部分;二是协调办事处财政拿出一部分;三是引导企事业单位支持一部分;四是发动社会各界捐助一部分。通过多方筹集资金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水、路、电等问题,收到良好成效。在 2013 年底的民主测评政府工作中,群众满意度由 2012 年的 72%攀升至 89%。
①大兴水利工程建设
2012 年以来,王府街道办事处积极争取上级投资 122 万元,自筹 189.89 万元,用于山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共解决 35 行政村的群众饮水问题。其中,东赵村安全饮水项目总投资 130 万元,由中央投资 10 万元,省发改委配套 12 万元,街道自筹 101.73 万元,共完成管网延伸 40 千米,自来水入户 963 户、7 个村、970 户,受益群众达 3370 人;莲花盆集中供水工程于 2012 年 5 月份开工,总投资 188.16 万元,办事处自筹 88.16 万元,工程涵盖莲花盆、丰山、石门、坞头、张崖顶、宋旺等 8 个行政村,共解决 1100 户、4005人的饮水问题。同时,投资 182.9 万元,对库容 136 万方的琵琶水库实施除险加固工程,其中,办事处自筹 45.9 万元,用于土地征用、地上附着物清理、施工道路建设及其他辅助设施。2013 年,由于本地区持续干旱无雨,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面临极大困难,王府街道办事处克服财力不足的难题,又多方筹资 120 余万元用于抗旱保苗,共打井 96 眼,深度在 200 米以上。修建蓄水池 46 个,塘坝 6 处,共解决 33 个村、9375 人的人畜吃水问题,同时,积极推动农村集中联片供水,推广节水技术面积 1200 亩,有效缓解了旱情。
②狠抓农村道路建设
为切实解决行路难的问题,王府街道办事处多方筹资 204 万元用于山区农村道路改造和建设。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为 45 万元,占 22.1%;办事处财政拨款和民间筹款 159 万元,占 77.9%。截止目前,已完成下黄峪、东赵、杨家山、李家崖、吴井、南康术、西刘家庄等 7 个村的道路建设工程,总长 10.2 公里。在争取上级扶持和街道的自身努力下,西部山区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油路”的目标。而且在上级扶贫单位的大力扶持下,村内道路硬化率达到 90%以上。2012 年 11 月,全长 2.7 公里的桃源府路建成通车,大大缩短了城乡距离,进一步加快了城乡统筹互动发展的步伐。同时,将纵贯辖区南北的 2 条主干道五孙路、五文路列入全面整修计划,并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明确责任单位和建设主体,增强工作透明度,加大社会监督力度。其中五孙路总长 15.1 公里,总投资 4500 万元,2013年 6 月底已试通车,五文路五里至赵河段改造工程正在扎实推进中。另外,将五文路五里至赵河段,五孙路至井塘段、西套至北魏南段、益文路等 11 条镇村道路列入近期道路改造计划,总长 27.65 公里,前期拆迁清障、规划设计等工作已全面铺开。
③加强山区电网建设
2012 年以来,王府街道办事处与辖区供电部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 240 万元,自筹 120万元,用于山区农村电力改造和网络建设。其中,投入 140 余万元为白店、东刘井、大王堂、宋旺、刘家崖、郑家、邓河等 15 个村庄进行了高标准电网改造,更换了电杆、绝缘导线,新上变压器 15 台。投入 50 余万元为前石皋、西刘井等 32 个台区更换 32 面配电盘;对变电站 1#主变由 12600 千伏增容至 22300 千伏;迁移 10 千伏大郇线路径,对赵河工业园线路进行改选,进一步优化了山区农村供、用电网络格局,有效解决了负荷量大、配电容量不足的问题,为山区农村的信息化、电气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条件。在 2013 年 8 月份供电部门组织的山区农村用电情况民意测评活动中,农村群众反映较差的比例由 2011年的 17%降至 6.8%,反映较好以上的比例上升到 74.9%。
(3)探索社区整合模式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中发[2009]1 号文件精神促进我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意见》中提出: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有规划、有步骤开展村庄合并工作,以中心村为载体,建立新型农村社区。加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大力推进以公共服务、经营性服务、农民互助服务为基本内容的社区服务体系建设6。在王府街道办事处西部山区 84 个村中,人口不足 100 人的有 2 个,200 人以下的 5 个,200-500 人的村 18 个。2012 年上半年,王府街道办事处组织人员对参与抽样的 8770 户农户的进行实地摸底调查发现,有 750 户属危房,危房面积达 9286 平方米,房屋均为土坯式结构,另有无房户 85 户。结合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程,王府街道办事处结合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对人口少、居住分散的山区村庄进行适度撤并,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推广“迁村并点”模式。截止 2012 年 12 月底,闫家崖村全部评估完毕,石安村基本拆迁完成,王家崖村安置区动工建设。已建成农村住房 939 户,整村迁建 1304 户,危房改造 401 户。作为“迁村并点”集中安置点之一的锦绣家园项目,一期占地 40 亩,7 栋多层楼房已于 2013 年 6 月底全面交工。同时,王府街道办事处还结合辖区实际,根据群众居住习惯和生产生活方便,积极推行“大社区”制,即在原有 4 个管区的基础上,设立了莲花盆、赵河、刘井、五里 4 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并在办事处驻地建设了为民服务大厅,为群众提供卫生医疗、治安维稳、计划生育、文化就业等“一站式”的便民利民服务。
(4)大力实施土地整理
自 2012 年底至今,王府街道办事处先后成立了土地专业合作社组织 37 家,依托国家投资对西部山区土地开展综合性整理开发,效果良好。其中,五里土地整理项目计划总投资 1873.4 万元,共涉及贾庄村、埠前村、观音沟村、许家崖村、寨子崖村等 20 多个行政村,15000 亩土地;八里洼矿坑改造项目投资 1800 万元,新建高档房地产开发项目,目前正在实施当中;2013 年,利用赵河、冯旺、张尹等村周边废弃的矿坑、砖厂,一期协调、整理土地 300 亩用于建设镇级工业园区,目前园区已有 23 个项目入住并建成投产。另外,在莲花盆社区和刘井社区,利用土地整理分别建立了电子工业区和新型建材工业区,这些在废弃的矿坑、砖厂上建立起来的工业园区,主要引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高新技术企业落户,逐渐发展壮大成为王府街道办事处的重要财源之一,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增强了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使各村有能力、有资金去集中解决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问题。截至目前,王府街道办事处利用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已整理土地 149 块,复垦村庄耕地 220 多亩,1201.86 公顷。
(5)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①集中开展路域环境整治
2012 年下半年以来,王府街道办事处以治山、治路、治村、治河为重点,在辖区定期集中开展路域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累计投入达 1.8 亿元。其中投资 2000 万元完成机关驻地提升改造,立面改造 1.2 万平方米,设置生活垃圾箱 40 多个,铺设人行道 8000 多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 20000 多平方米,办事处驻地面貌焕然一新。同时,组织机关干部和周边群众,重点针对新西环路、胶王路、五孙路、夏逄路和胶王路等 5 条主干道沿线,集中开展了以整顿店外经营、清理“三大堆”和户外广告,落实门前“五包”等为内容的路域综合整治,辖区道路周边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②积极改善村庄生活环境
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和工作标准,王府街道办事处每周末都定期组织机关干部和各村干部群众开展义务劳动,对辖区主干道和村内街巷开展治理,共与群众签订《门前卫生五包责任书》5000 余份,设置临时垃圾存放点 370 多个,增强了群众保持环境卫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同时,投资 300 万元建设垃圾压缩中转站,购置配备厢式垃圾收集车,在辖区按村庄规模、人口划分为统一处理区和分类处理区,在 64 个村设立 255 个统一处理垃圾池,在 22 个村设立分类处理垃圾池 189 个,并依托胶王路、五文路、五孙路灯主干道划分为 8 个片区,设立专管员,进一步明确责任,并包干到村、到户、到人,做到垃圾日产日清、集中处理,进一步加快了城乡环卫一体化进程,有效改善了山区农村人居环境。
③坚决关停非煤矿山企业
2007 年 8 月,王府街道办事处与原五里镇合并时,西部山区共有非煤矿山 234 家,当时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占财政总收入的 17.3%。但是,非煤矿山也是造成山区生态环境逐年恶化、安全事故频发的“罪魁祸首”,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
为此,2009 年以来,王府街道办事处不断加大整治力度,对辖区 165 家石灰土窑,20 家粘土砖厂和 49 家矿山开采企业实行逐年压减,有效规范了矿产资源开采秩序。尤其是自2011 年至 2013 年,王府街道办事处顶住各方压力,对辖区内的石灰窑、粘土砖厂、矿山企业全部实施关停取缔,山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根本性改善,也大大缓解了镇村道路的交通压力,增强了周边群众的安全感。
④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王府街道办事处作为青州市植树造林和绿化主战场,近年来,先后完成植树造林 7490亩,建成苗木基地 15 个,1035 亩。尤其是对以前因开采矿山破坏严重的山体实施了重点复垦和绿化。同时,成立 320 余人的专业护林队伍,实行 24 小时巡逻监控,认真落实“两防两控”各项措施,狠抓封山禁牧和护林防火,确保经济林成活率达到 95%以上,荒山造林成活率达到 90%以上,连续多年未发生森林火灾和林木病虫害事故。另外,按照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和目标责任书要求,王府街道办事处把树木全部确权到人、到户,不栽无主树,保质保量地在全市率先完成林改任务,有效巩固了前期绿化成果,使辖区森林覆盖率由 37.5%提升到了 50.1%。
(6)全面加强社会事业
从 2012 年开始,王府街道办事处加大了农村广播电视、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群众生产和生活条件明显改善。2013 年上半年,山区农村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 9176 元。
①教育投入力度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王府街道办事处不断增加教育投入,兴建了一批校舍,改造了一批中小学危房,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如 2012 年,王府街道办事处筹资 7000 万元高标准建设了北关初中、五里初中和五里小学,并完善了配套设施,达到省内一流学校水平;2013 年,又多方筹资5000 万元对莲花盆小学、赵河小学和刘井小学 3 处校舍进行了改造建设,2013 年 10 月份已全部搬迁入住,塑胶操场、监控、绿化等配套工程已全部完成,在全市提前一年完成校舍安全工程建设任务。同时,规划建设 4 个省级标准化幼儿园,实现了基础教育延伸。另外,抓好职业教育,大力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带富能手,起到了以点扩面、辐射带动的积极作用。
②在文化卫生广播电视等方面的投入进一步加大
从 2012 年开始,王府街道办事处 84 个山区村中,85%以上都建立了农家书屋和文化大院、卫生所等便民服务设施,使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和就医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王府街道办事处还组织实施新一轮“村村通”数字广播电视工程,共投入 1.2 亿元,帮助 50户以上的 80 个村开通数字电视;2013 年底,王府街道办事处参加新农保、新农合的农民4.2 万余人,参合率达 99.75%;社会福利保险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增强了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有效解决了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2013 年,王府街道办事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扎实推进,新型农村医疗合作覆盖面不断扩大,参保率达到了 97.2%。
1、引言1.1、研究的目的意义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临朐县城关街道办事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发展的措施,以期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
3、城关街道办事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效、问题及其原因分析3.1、农民专业合作社取得的成绩3.1.1、农民收入增加城关街道办事处月华大樱桃合作社以其较为成熟的种植技术与管理模式,受到诸多学者的认可。2013年,合作社还迎来由林水木带队的台湾考察团。可...
6、结论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临朐县城关街道办事处自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后,步入正式发展时期。截止至2013年底,临朐城关街道办事处共拥有10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总资产达到17986.6万元。2009年,城关街道...
3.4、王府街道办事处山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3.4.1、山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成本高王府街道办事处西部山区属典型的鲁中山区地形地貌,整体自然条件较差,由于地形破碎、沟壑纵横、构造复杂,地貌以沟壑、丘陵为主,海拔400米以上的山峰...
3.3、王府街道办事处山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2012年以前的情况来看,由于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经济收入等因素影响,王府街道办事处西部山区农村基础设施发展较为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3.1、水利设施不健全表3.1:王府街道办事处...
2、临朐县城关街道办事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状况分析2.1、城关街道办事处农村经济发展基本情况城关街道办事处位于临朐县城,面积90平方公里,辖66个村,25335户,农业人口83641人,耕地面积25000亩。随着临朐县社区建设发展,2010年,城关街道办事处将所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