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青州市城镇化建设问题探究
【第一章】青州市城镇化发展的问题及建议研究绪论
【第二章】城镇化相关理论概述
【3.1】青州市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措施
【3.2 3.3】青州市城镇化发展的几种模式分析
【第四章】青州市城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5.1】高起点做好城镇化发展规划
【5.2-5.6】健全机构,完善城镇管理体系
【结论/参考文献】青州市城镇化建设的困境及策略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6 结论
近几年来,青州市提出了全域城市化的发展战略,城镇化发展进程明显加快。本文以城镇化建设理论为依据,在借鉴国内外城镇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青州市城镇化发展现状和模式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并提出促进城镇化发展的对策措施,从而促进青州市城镇化发展,同时也为其他地区的城镇建设,特别是与青州市处于类似情况的区域城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本文得出结论如下:
(1)青州市城镇化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青州市通过实施全域城镇化战略,积极打造打造不同模式的城镇化发展格局,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城镇化水平。城镇规划布局不断优化,城镇规模不断扩张,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2)青州市城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二元双重结构较为严重,城镇化发展特色不明显,城镇二、三产业发落后,政府重建设轻管理,城镇规划布局与功能定位不合理等等。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产业结构不合理;城镇化发展底子薄,投入不足;整体规划与执行不到位,监督不力;制度上的缺陷等。
(3)要提高青州市城镇化水平,更好的促进青州市城镇化建设发展,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高起点做好城镇化发展规划;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做大做强支撑产业,拓展发展空间;创新投融资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后劲;不断深化制度改革创新;健全机构,完善城镇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 刘传江,郑凌云:城镇化与城乡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89-92.
[2] 张秀生主编:中国县域经济发展[M].中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9
[3] 冷御寒。小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 费孝通。小城镇、大问题[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
[5] 马晓河,胡拥军。中国城镇化的若干重大问题与未来总体战略构想[J].农业经济问题,2010(11):39-40
[6] 钟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析学社会科学版),2011(12):27-28
[7] 张扬,河南省实现农村工业化的制约因素及其政策选择[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3(01):19-20
[8] 郭超利。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基础及制约因素[J].农村经济,2010(3):48-49
[9] 戴子刚。当前农民集中居住面临的困难与对策--以江苏为例[J]:现代商业,2008(04):39-40
[10]李志明。城乡二元化发展与三农问题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2(01):14-15
[11]苏明。中国农业财政政策的回顾与展望[J].财政研究,2009(2):55-56
[12]董亚珍,鲍海军。家庭农场将成为中国农业微观组织的重要形式[J].社会科学战线,2009(05):40-41
[13]张祖柱。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思考--以永泰县城市总体规划为例[J].海峡科学,2011(07):47-48
[14]刘新生,郑少锋,崔百胜。农业经济效益评价的综合指数法探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36-37
[15]徐祥临。进一步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J].学习月刊,2010(5):59-60.
[16]柳思维。关于发展农村小城镇与加快中国城市化的若干问题[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9(05):32-33
[17]刘镇伟。城镇化发展需把握的几个问题[J].农村工作通讯,2010(9):49-50
[18]郭超利。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基础及制约因素[J].农村经济,2010(3):55-57
[19]王斌,陈雨曦。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新发展[J].农村经济与科,2009(1):43-44
[20]马晓河。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需要农业补贴[J].中国金融,2010(6):13-14
[21]黄延廷。家庭农场优势与农地规模化的路径选择[J].重庆社会科学,2010(5):60-61
[22]叶常林。城市化的关键:要素结构的整合[J].财经科学, 2011(03):34-35
[23]徐文明。吉林省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2 年:21-23
[24]赵丽丽。吉林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统筹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18-19
[25]贺姣。新型工业化背景下的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发展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2年:29-31
[26]和强。新泰市城镇化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20-21
[27]沈坤荣,余吉祥。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居民收入的影响--基于市场化进程中城乡劳动力分工视角的研究[J].管理世界,2011(03):47-48
[28]武均琰。河南省统筹“三化”协调发展的复合型城市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21-22
[29]孙超。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30-32
[30]丁芳。农村基础建设融资决策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2011:36-37
[31]谢倩。河北省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36-37
[32]郑慧玲。基于城乡统筹视角的城市化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39-40
[33]侯衍鹏。青岛市小城镇建设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52-53
[34]姜太碧。城镇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22-24
[35]王先锋。“飞地”型城镇发展:基于落后地区城镇化道路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42-43
[36]刘永红。我国城镇化中的制度变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2:30-32
[37]赵春淦。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26-27
[38]韩俊,中国城镇化峰值将达 75%[N]:第一财经日报,2013
[39]Hank Van Den Berg , Janice Juggins , Investing in Farmers-The Impacts ofFarmerField Schools in Relation to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World Development,Volume 35(2007),pp.663-686.
[40]Steven Block,The Decline and Ris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in Sub-Saharan Africa Since 1961,NBER Working Paper NO.16481(October 2010)
[41]Victor Nee,Ivan Szelenyiand Eric Costello,An Outline of an Institutional Theory of Social Inequality in Transitional Societies,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n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Economic Sociology,Cornell University,1994.
[42]John C.H. Fei Gustav Rains , Growth and development From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1999,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43]Hazari J. and Mtodaro Migration,un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A Two Sector Analysi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40,pp.126-142
[44]WANG Yang,Income Uncertainty,Risk Coping Mechanism and Farm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Decision:An Empirical Study from Sichuan Province,Agriculture and Agricultural Science Procedia,1(2010),pp.230-240.
[45]Gregory Veck , Rural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Farm Household Income in Jiangsu,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Volume 13,Number 41/November 2004:801-817
[46]John Gile,Rural-Urban Migration in China Asian Economic Journal,Volume 16 Issue 3 Page 263-December 2002.
[47]D. Gale Johnson Can Agricultural Labor Adjustment Occur Primarily through Creation of Rural Non-farm Jobs in China? Urban Studies Volume 39,Number 12/November 01,2002 2163-2174.
[48]Steven Zanier The Determinants of Temporary Rural-to-Urban Migration in Chin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Volume 15,Issue 8,Pages 939-955
[49]Scott Rozelle,Labor Market Liberalization,Employment and Gender in Rural China,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September 2003,vol.55,no.5,pp.323-335
致 谢
通过这一阶段的努力,我的毕业论文《青州市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终于完成了,这意味着研究生学习生涯即将结束。在此学习阶段,无论是学习上还是思想上我都倍觉受益非浅,这除了自身的努力外,与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
在此衷心感谢陈盛伟教授对我的精心指导,您的言传身教将使我终生受益,不胜感激!从最初的定题,到资料收集,到写作、修改,到论文定稿,严格把关,循循善诱,他给了我无私的帮助和耐心的指导。陈盛伟教授放弃了自己的节假日休息时间,为我们指导毕业文,这种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令人钦佩,在此我向他表示我由衷的谢意。同时,感谢山东农业大学所有任课老师和同窗给自己的指导和帮助,是他们教会了我如何学习,教会了我专业知识,更教会了我如何做人。正是由于他们,我才能在学习和生活中让自己得到完善和提高,在此向他们表示我诚挚的感谢,并祝所有的老师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桃李满天下!
写作毕业论文是一次系统的再学习的过程,毕业论文的完成,同样也意味着新的学习生活的开始。我将铭记我曾是一名山农学子,在今后的工作中把山农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感谢各位专家的批评指导同时也感谢同学们的热情帮助和支持!
感谢经济管理学院老师和同窗们的关心和支持!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们!
结论发展农业产业集群既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战略,对于促进河北省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河北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只要合理引导就能推动集群的跨越式发展。本文经过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运用相关模型,分...
4、青州市观光农业SWOT分析4.1、优势分析(Strengths)4.1.1、青州发展区位优势明显,潜力大青州市位于北纬36度4分至36度8分,东经118度0分至118度6分,地处山东半岛中部,胶济铁路中段,东接风筝都青州,西临工矿重镇淄博和化工基地齐...
第6章赣州市茶油产业发展战略选择及对策6.1赣州市茶油产业发展战略选择通过对赣州市茶油产业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我们可以根据该市茶油产业发展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一个矩阵分析,根据矩阵分析得出的结论再进行一个战略选择,有利于更...
第4章赣州市茶油产业发展现状4.1林权放开,产业基地建设初见规模在没有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之前,赣州市茶油林木大部分是农村集体所有,茶油林木大部分是低产林,农民群众生产经营分散,茶油产量低,经济效益不佳。2007年底,江西省推进林权制度改革...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理论分析2.1、农村基础设施的概念界定农村基础设施,是支撑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以及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总和,主要包括了农田水利、供水供电、交通邮电、商业服务、园林绿化、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事...
第一章绪论一、研究背景及意义(一)研究背景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其作用不仅体现在定国安邦,而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其经济意义更加凸显。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的快速推进,传统的农...
荆州市农资价格总体上涨,农民投入持续增加。为及时掌握农资市场价格现状,全面了解农民农资购买情况,近期荆州市物价局组织专班对全市20个农户的农资购买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自今年开春以来,荆州市农资价格总体上涨,农民购种备肥踊跃,...
第三章兰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一、研究区域概况兰州是甘肃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北纬353420~370707,东经1023558~1043429之间,地处黄河上游,西部三大高原交汇处。兰州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平均海拔约1500-1550米,属温带大陆性气...
我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下称“三农”问题)由来已久。早在一万年前,农业和农民就已在中国大地出现,随着聚落稳定化,农村随后产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在经济上充分关心农民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切实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
休闲农业贯穿农村三大产业,将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互相融合,是一种紧密联结农业、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的新型农业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