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疲劳问题探析
【第一章】基于视觉疲劳的视觉传达优化设计探究绪论
【第二章】视觉的解说
【3.1】视觉的色彩疲劳
【3.2】视觉的形象疲劳
【3.3 3.4】视觉的心理疲劳
【4.1】web端网页视觉疲劳分析
【4.2】移动端手机界面视觉疲劳分析
【4.3 4.4】传统视觉传达设计领域视觉疲劳分析
【第五章】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缓解视觉疲劳的方法
【第六章】眼与心的互动-寻找视觉舒适感与设计的平衡
【结论/参考文献】视觉传达中缓解视觉疲劳的设计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2 章 视觉的解说
2.1 视觉的产生
眼睛是人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它可以识别物体的明暗和颜色,人们通常把它称为视觉。视觉是怎样形成的呢?人的眼球,主要用于成像的是视网膜,视网膜上有两种细胞,一种叫圆柱细胞,另一种叫圆锥细胞。圆柱细胞主要是可以感觉弱光,主要负责辨别明暗;而圆锥细胞则主要是感觉强光,它除了分辨明暗外,还有分辨颜色的能力。
眼球的视网膜在收到外界光线作用时,刺激起了视网膜内的圆柱细胞和圆锥细胞的兴奋,这种兴奋的感觉由人的视神经传入大脑皮层的枕叶,就这样,视觉产生了。
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人脑获取的全部信息中来自视觉的有百分之九十五左右。视觉系统不仅能够感知客观事物存在,还可以扩展空间和时间的范围,通过文字、图片以及电影、电视这些媒介。视觉感知受既往经验的影响。虽然视网膜形成和进入大脑的图像是倒置的,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并没有这样的感觉。
视觉是一种感觉,它只反映了外部对象的个性特征,如形状,尺寸等。事实上,人有其他的感情,如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他们都是其他对象的所有表面特性的反应,将这些感觉彼此相连,能全面反映出整个对象。这就是知觉,人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已被知觉记忆,同时,知觉还和我们感知物体时的条件和环境有关。由于不同的环境、工作、学习、生活习惯的影响,包括某些光、形、色等各种因素的干扰,加上生理上的原因,都能对视觉产生一定的影响。很容易产生视觉疲劳。
2.2 视觉的心理基础
2.2.1 视觉的心理基础-生物性
人的生理功能包括五官感觉、视神经、脑细胞功能以及性本能,都是人体感受世界的生物基础。在生物学家眼里,人的感觉来自一大批神经元的功能,并且还有精确的功能划分。视觉系统就像高超的精密仪器,充分体现了造化的妙用。
人可以精确的识别形状和色彩,在生理反应的基础上形成感觉,还可以校正因环境影响而形成的视觉假象,视恒常现象就是这种功能的体现。 例如,视觉功能有特定的适应范围,也会在视觉心理上产生特定的反应。眼睛在390-780毫微米光波的范围内可以有色彩感觉,由于对色彩不同的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可以形成特定得色觉。正如着名的生物学家克里克所说:“只有你头脑中一定的神经元和分子以确定的方式活动时,你才能感受到红色,这也许说明了,为什么你能体验到鲜明的颜色感觉;为什么某种神经行为导致你看到红色,另一个使你看到蓝色,而不是反之亦然;”[1]现代科学告诉我们,客观的物理性质和人的生物特点是形成感觉的自然基础。以红色为例,它是可见光中最长光波,视觉刺激强度大,醒目程度高,因此常见于警示、振奋精神之用。由红色长久的刺激可以导致视神经疲劳,并产生视觉补色效应(第三章)。这个生理特点决定了色彩的补色原理,色彩的对比与协调关系也由此而来。“万绿丛中一点红”具有美感,说明这种比例的色彩对比适应人的视觉生理,如(图 2),由此可见,所谓人的视觉感官的舒适度,取决于物理特性和人的视觉生理特点在心理上的反应,在这里有心与物的统一。
人所喜欢的节奏,其中包括音乐节奏和视觉节奏与人的生物节奏密切相关,人的喜怒哀乐可以在不同的节奏感中体现出来,体会一下人的生物节奏在不同的情绪下的变化就不难认识这一点。视觉节奏与生物的心理特征是相通的,在外界的刺激和生物适应的基础上,各种形式感可以在适应心理的过程中产生不同反应,生理和心理的反应是形成好恶感的生物基础。教堂的钢架结构形成的节奏感,把视觉引导向十分神圣的空间,使人产生一种肃穆、敬仰之情。例:库珀教堂(图3)、中国哈尔滨的圣索菲亚教堂(图 4)外一个钢架结构的塔体回廊也给人美的视觉节奏。
孟子说:“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口之于味,有同嗜焉》出自《孟子》的《告子章句上》)这里说的是人的生理上的共同性。人有大致相同的自然环境和生理特点,也有感官上的共同的喜爱和厌恶。例如,大家都不喜欢过强的光线、混乱的色彩刺激、还有苦涩的味道等等,这就有了基于生物性的,人的感官共同心理基础。
2.2.2 视觉的心理基础-生态性
如果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放到生活中考察,会发现生活中也有对自然的体验,即人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体验。这种体验可以充实人的感受,视觉经验的积累会影响人的视知觉,生活中的耳濡目染可以诱导审美感受。根据视觉心理学家格列高利的考察,祖鲁人(南部非洲民族之一)生活在没有直线感的原始环境中,棚屋是圆形的,耕地是环绕山势和地形的自然曲线,家用器具也多为不规则的圆形,所以他们对直线透视的缩短现象根本无从体察,因而看不出透视变化[2].另一方面,祖鲁人生存在原始环境之中,又磨练出特别敏锐的其他感觉和生存能力,诸如规避危险的灵敏感觉、寻找猎物的能力等等,这些能力也叫我们现代人自叹不如。随着生存状态的改变,人类一些在原始生活中练就的直觉开始退化,在现代培养的某些心理反应得到加强。大量事实说明,人的感觉和心理反应并非一直固定不变的。丰富的视觉经验使感知能力格外发达,能够”一目了然“,同样的道理,对于没有体验过的东西则有可能”熟视无睹“.如果两人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生活体验差别很大,对同一现象的感受和心理反应也会有差别。人的视觉爱好就像味觉中的个人爱好一样,与自己的生活阅历密切相关。
不同的视觉经验直接影响心理感受。例如,(图 5)北方山势雄奇,山石纹路裸露,滋生了刚健的北方山水画气质;而南方山水秀美,植被茂密而且外形多变,也会影响南方人的审美感觉。这是环境影响心理的表现。丁绍光的装饰画(图6 图 7)在最早期步入美国的时候,鲜亮的画作在美国北部相比较南部卖的更好。这个原因我们也可以从当时美国北部的天气情况,生活环境分析得来,北部的环境相对乌霾,没有那么明亮,人们反而心更向往鲜艳,明亮的画作。
2.2.3 视觉的心理基础-社会性
社会性是人类有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马克思有一个着名的论点:”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后来的理论发展中,众多学派又提出了很多大同小异的观点,但基本明确一个道理:人的本性,本能是客观存在,社会性影响是后来的叠加,不能互相替代。
人与人的个性是有差别的,有的时候这种差别很大,即使在相同的区域相同的年龄段,由于性格、经历、经验和想法的不同,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
社会的强大影响毋庸质疑。政治、宗教、经济、文化的影响,对客观视觉世界的心理反应也有不同的影响。在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最为明显。在当时的城乡之间,红色装饰成了普遍基调,名为”红色海洋“(图 8)。红色的象征性可以满足当时的政治心理需要,大家同在红色之下激昂亢奋,做欢欣鼓舞状。这就与我上文提到的人们本性趋向”万绿丛中一点红“就相悖了,原因是政治体制和舆论导向通过从众心理决定了这一切。但是理论形式上,我们依然要承认红色客观情况带给我们的视觉刺激。
人类是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其中包含生物基本功能和社会化重塑的重要影响,倘若其中任何一点被忽略,都不能正确理解人的需求和行为。生物本能的潜在作用贯穿于心,这是基本的、恒久的,重新塑造的社会可以赋予人丰富的社会内涵,人的思想和情感,生活态度还有审美感受。所以在设计中除了遵循考虑到视觉和心理因素之外,我们仍然不能抛开社会的影响因素,就好像我们设计师也是一个跑销售的业务员,时时刻刻要迎合受众,有些时候,同一种商品不能满足多类型的人群,这里面的影响因素也包含着中国的国情,在后文我会重点分析。
2.3 本章小结
视觉可以把物象摄入眼睛,这一点犹如照相机的光学功能,但是,视觉心理的反应机制却是照相机所不具备的。视觉心理反应不同于固有的生理功能,其中还有生活体验和视觉经验的影响,与生俱来的生物功能会因生存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对视觉上的感受也会因人而异,这些审美差异的原因可以再自然属性与心理反应的关系中寻找,也可以在心理科学的基础上找到可靠的依据。(图略)
网页设计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表现形式可谓是多种多样,它不仅涵盖了平面设计的传统优缺点,还具备了在融媒体时代的便捷性和个性化,是一个相对综合要求较高的设计。...
结论多数人在确定某个网站的设计是好还是坏的时候,有两种标准。从严格的可用性角度来说,这种判断集中于功能性,信息呈现的有效性及效率。还有一种是纯美学的角度,这是关于设计的美学价值和视觉吸引力的。有些人沉迷于美学和图像中,而忘记了用户,而...
互联网已然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部分。网页作为互联网的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 其所含内容、网页布局和风格具有影响着人们的视觉感受和审美品位的作用。...
第3章视觉疲劳产生的原理何为视觉疲劳?从互联网或书上,查阅很多资料,对疲劳一词的解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医学科学家认为,疲劳是机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应,或者说是因为过度活动而造成暂时性机能降低时生理和心理状态的综合性变化。我们这要说明的则是...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崭新的传播媒体--因特网诞生了。在因特网这个世界里,国界的概念消失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由天涯变成咫尺。因特网世界发展变化之快,的确让人难以预测。由于网络媒体独有的特殊性,人们已经不能满足简单地在网页上获取...
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设计改变生活,我们的生活中时时被设计包围着。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视觉设计的覆盖面从纸质媒介转向了多媒体媒介。信息正以时效性、范围广、同步化、互动性等特点发生着变化。1970年,美国学者阿尔文托夫勒提出了信息超载的...
摘要摘要内容:在现代科技文明技术的影响下,传媒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媒体的崛起及其对视觉文化领域的全方位介入,深刻改变了视觉语言的文化语境和发展格局,极大地转变了视觉传播主题的身份和地位、受众的视觉接受心理和习惯。网页作为一种信...
3.3视觉的心理疲劳3.3.1视觉选择积极的选择是视觉的一种基本特征。视觉倾向选择环境中时时变化的东西。有机体的需要是经由眼睛加以调节的,对于运动变化的东西相对比不懂不明白的东西更为感兴趣。当某种东西出现或消失时,当它们从一个定点移向另一个定...
1、版式编排设计的特征1.1静态版式编排1.1.1模块化基本的静态网页版式都会将版式模块化的分布于页面中,如同报纸当中的编排一样,犹如一个个的屏幕和窗口.从版式的整体而言,规则有序;从局部而言,更加便于读者分别进行阅读,从而避免了版面中各个组成部...
3.2视觉的形象疲劳3.2.1图形变形现象所谓图形变形现象,也有人叫它方向错觉,是指由于其他线形各种方向的外来干扰或者互相干扰,对原来线形造成歪曲的感觉。如本来平行的线变得不平行了,本来方的形状也变得不方等等。这类的视觉感官变化经常出现在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