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黄褐斑,中医学称为“黧黑斑”、“肝斑”,是一种获得性色素沉着皮肤病,表现为色素对称性沉着,呈蝶翅状,轻者淡黄色或浅褐色,点片状散布于面颊两侧,以眼部下外侧多见,重者呈深褐色或浅黑色,多发于女性,是临床上常见而又难以治愈的皮肤病之一。黄褐斑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研究此病的主要发病原因可大致归结为女性内分泌失调、精神压力的加大、一些慢性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妇科病、糖尿病等)、体内缺乏微量元素和外用化学药物的刺激等[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13 年 5 月至 2014 年 10 月,选择 76 例气虚质女性黄褐斑患者进行研究,所有病例均来自柳州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皮肤专科门诊,随机法分为治疗组 38 例和对照组 38 例。治疗组年龄 26 ~ 50 岁,平均 33±5.32 岁;病程 3 个月 zhi 10 年,气虚质积分 69.17±9.80.对照组年龄25 ~ 51 岁,平均 32±6.88 岁;病程 6 个月 zhi 13 年,气虚质积分 68.67±11.73.两组在年龄、病程、气虚质积分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所有入选病例均为门诊就诊的女性患者,临床表现均符合黄褐斑的诊断标准[2],并且符合《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中气虚质诊断。
1.2.1 体质诊断:中医体质诊断标准参照 2009 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来评定患者体质类型,其中患者的气虚质转化分≥ 40 分。
1.2.2 黄褐斑诊断标准:1 面部淡褐色至深褐色、界限清楚的斑片,通常对称性分布,无炎症表现及鳞屑。2 无明显自觉症状。3 女性多发,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后。4 病情可有季节性,常夏重冬轻。5 排除其它疾病 ( 如颧部褐青色痣、Riehl 黑变病及色素性光化性扁平苔藓等 ) 引起的色素沉着。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采用薄之糖肽注射液 1 支,2ml,(北京赛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兑等量生理盐水 2ml,共 4ml.选穴:曲池、肺腧、心腧、肝腧、肾腧、足三里、三阴交、天枢、气海、中脘。取上穴每次四穴,每穴每次 1ml,轮流交替一日一次,十次为一疗程。
2.2 对照组:口服维生素 C 片 200 mg/ 次,维生素 E 胶囊100 mg/ 次,3 次 /d,疗程 3 个月。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判定标准。基本治愈为①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 >90%,颜色基本消失;②评分法计算治疗后下降指数≥ 0.8;③色素沉着区域皮肤图像测量疗效评定单位 ID 值≥ 55.显效为①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 >60%,颜色明显变淡; ②评分法计算治疗后下降指数≥ 0.5.③色素沉着区域皮肤图像测量疗效评定单位 ID 值≥ 15.好转为①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 >30%,颜色变淡;②评分法计算治疗后下降指数≥ 0.3.③色素沉着区域皮肤图像测量疗效评单位 ID ≥ 5.无效为①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 30%,颜色变化不明显;②评分法计算治疗后下降指数≤ 0;③色素沉着区域皮肤图像测量疗效评定单位 ID 值≤ 1.
3.2 评分方法和标准。皮损面积评分为 0 无皮损;1 为皮损面积 <2cm2;2 为皮损面积 2?4 cm2;3 为皮损面积 >4 cm2.皮损颜色评分:0 为正常肤色;1 为淡褐色;2 为褐色;3 为深褐色。总积分 = 面积评分 + 颜色评分。评分法下降指数计算方法下降指数 =( 治疗前总积分 - 治疗后总积分 )/ 治疗前总积分[3].记录治疗前色斑颜色的深浅及治疗前后皮损面积积分的情况。
4 统计方法
采用 SPSS 13. 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x²检验,计量资料行 t 检验,观察资料采用 .
5 临床结果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008,总有效率分别为 92.11% 和 52.6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着性 ( P < 0. 05)。详见下表。
6 讨论
体质是在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4],与疾病的发生、转归、预防、治疗等密切相关。黄褐斑发病与中医体质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即患者个体体质的差异性使其对某些损美性疾病有着易罹性、倾向性[5].气虚质黄褐斑多为长期劳累、情志不遂等原因,致中气损伤、气血虚衰、血脉凝涩、不能荣华于面部所致。发病机理以脾胃虚弱为根本,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脾虚不能生化水谷精微而清阳不升,浊阴不降,颜面肌肤失养,血运失畅而凝滞成斑。
薄之糖肽注射液是由 GC1 菌株经液体发酵培养法制得的灵芝属薄树芝干燥菌丝体粉末中提取制得的灭菌水溶液,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灵芝具有补气养血的作用[6],《本草纲目》“疗虚劳”,《神农本草经》“紫芝味甘温,主耳聋,利关节,保神,益精气,坚筋骨,好颜色”,薄芝糖肽注射液有改善患者气虚质状态的作用。本研究从患者体质出发,选取曲池、足三里分别为手足阳明经之合穴,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故两穴合用共奏益气活血之效;天枢、中脘、气海调理脾胃,益气补血。背俞穴是人体内脏气血状况于背部经络的反应点,肺主皮毛,心其华在面,肺腧、心腧为面部疾病的引经穴,肝腧、肾腧补肝血滋肾阴,三阴交乃足三阴经之会,具有调理肝脾肾三经气机之功,诸穴共用可以调节脏腑功能,健运脾胃,益气补血,行气活血,祛瘀消斑,美容驻颜。
参考文献
[1] 周颖华 . 黄褐斑病因及发病机理 [J]. 中外医学研究,.2011,9(34):163-164.
[2]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 . 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及疗效标准 (2003 年修定稿 )[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07):440.
[4] 王琦 . 中医体质学 [M]. 第 1 版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8.
[5] 王相东,樊西玲,郭小青。从中医体质角度调治黄褐斑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2,33(10):1353.
[6] 高学敏 . 中药学 [M]. 第 1 版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332.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色素沉着性疾病,目前认为与日照紫外线、体内雌激素水平、妊娠、口服避孕药、睡眠时间和质量、情绪变化、慢性疾病等相关因素有关。笔者旨在评价射频联合光子嫩肤治疗黄褐斑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科收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自古就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所谓的美,不仅包括可见的外表、形体、容貌之美,更包括人的气质,即精、气、神的综合体现。一方面,在美容学逐渐普及的今天,鉴于西医美容方式的副作用日益明显,很多顾客转向于风险...
黄褐斑是一种难治的慢性色素增加性皮肤病,其发病原因和产生机制比较复杂,至今尚不完全清楚。目前中西方医学都无疗效确切的良药。因此,寻找高效且对人体无副作用或副作用小的美白祛斑制剂已成为药学和化妆品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我科自制祛斑散是用纯中药制成...
黄褐斑,古称面尘黧黑斑.是指颜面部出现不规则片状淡褐色或黄褐色斑块,斑块不高于皮肤,但影响美容的一类色素沉着性皮肤病.本病多发于中青年女性,男性亦可见.本病一般无自觉症状,常呈对称分布,日晒后加重,病程较长.祖国医学针对本病在内治法方面,有疏肝、补肾...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颜面部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以面部前额或脸颊不规则分布淡褐色或深褐色斑片为特点,多对称分布,无自觉症状,日晒后加重。中医称之为黧黑斑、肝斑、蝴蝶斑、面尘等,常见于中青年女性,病程长,难以治愈。隋代《诸病源候论》:面黑...
黄褐斑是一种颜面部出现局限性淡褐色或褐色色素改变的损容性皮肤...
黄褐斑,是一种发生于面部的色素沉着斑,无自觉症状,是由于面部皮肤色素改变而呈现出局限性或浅或深的褐色斑的面部皮肤...
黄褐斑是一种面部出现褐色斑的色素异常性皮肤病,好发于中青年女性,特点是面部对称性色素斑,无自觉症状,常于日晒后加重。中医文献中又称之为黧黑斑、面皯、面尘。由于黄褐斑发于面部,影响面部美观,给部分患者带来了严重的思想负担。现代医学对此病尚无...
黄褐斑俗称蝴蝶斑孕斑,属中医面尘黧黑斑范畴。笔者自2011年以来运用化斑汤和白冰膏内外合治黄褐斑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一般资料.50例病人均来自我院中医外科门诊。5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0~43岁,平均38岁;病程3年以内18例,3~5年26例,5年以上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