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学文体下《经典常谈》的考察(3)
来源:未知 作者:原来是喵
发布于:2016-11-30 共9920字
前面一句作者用肯定、否定的“只有”、“没有”二词简洁明了,后面一句用关联词“一面……一面”清晰干净。
当然,除了语言通俗易懂、活泼生动以外,更令人称道的是在他虽然采用一种闲话方式来讲古典文化,可是他在陈述学术观点时用词却准确而有分寸,显得十分严谨。在表达不确定的推断时,朱自清大量使用估量意义的语气副词,如“好像”、“仿佛”、“似乎”、“也许”、“大概”、“大约”、“说不定”等等。
我们可以“诗经篇”为例。乐器在中国似乎早就有了。①
以史证诗,似乎是《小序》的专门任务。②
《小序》每篇一条,大约是大、小毛公作的。③
至于搜集的歌谣,大概在二南、《国风》和《小雅》里。④
雅也 就 是“夏”字。古 代 乐 章 叫 作“夏”的很多,也许原是地名或族。⑤
此外,我们还要说一下写散文如画工笔的朱自清的修辞工夫。他常常在文中使用大量“譬喻”,如把太师说成是戏班子老板,把使臣赋诗称作是请客点戏。这些比喻生动形象,饶有趣味。甚至,还有人总结出他行文时最擅“顶真”,如“他们大概是乐工,乐 工 的 植 物 是 奏 乐 和 唱 歌,唱 歌 得 有 词 儿……”⑥这是用现代汉语组织成的宽式顶真格。全句结构严密,上下衔接,语势贯通,读起来很有一种音律美。
从语言方面来,朱自清可谓是真正做到了语言的“畅晓”,但是在“普及古典文化”的“通俗”这个任务上,笔者却认为此书仍有其不足之处。
三、《经典常谈》的美中不足
在《经典常谈》的《序》中,朱自清提到,民国以来,经典教育自然偏枯失调,学生食古不化,“徒然摧残了他们的精力和兴趣”,而教育部规定的初中国文课程标准里却“使学生从本国语言文字上,了解固有文化”,高中的标准更有“培养学生读古书,欣赏中国文学名着之能力”的说法。但是,我们可以从笔者上文所引的材料来窥探一下朱自清是怎样“以书为纲”介绍经典的。比如“尚书篇”整个是在讲真《尚书》如何消失,假《尚书》如何存世,后人又通过什么方式来排伪辨真的;“周易篇”则更甚,讲到儒家借着阴阳、道两家学说来给周易的卦爻做新解释,以发挥自己的哲学,然后有了《易传》。如果学生不具备一定的学养,了解《尚书》有关的文史知识,可能很难有兴趣去看这样一个考据过程; 朱自清把“诸子篇”放在了第十篇,如果学生不了解各学说的核心思想,根本就无法读懂朱自清在解释《易传》中“彖辞”、“象辞”中的“天命”思想,甚至就这两个“辞”本身就一无所知。民国时期虽发生了“白话文运动”,推行“言文合一”,新文化运动的闯将们更是对文化进行“革故更新”,我们很难具体准确地估计当时中学的古文水平,但想来对于东方正典“四书五经”的了解必定比百年后的今人要深入得多。这样一本语言畅晓又深入浅出的国学论着于当时的学生来说定是非常难得且珍贵的。然而就现在的教育情况而言,一般的学生如若不是对古典文学有特别的兴趣,不读到大学本科的中文或者历史等相关专业,都很难有机会见识这些国学经典的完全面目,因此这本书到了今天似乎只适合有一定文史哲基础的大学生来读。如果它在眼下还算是一本古典文化普及书,那这个普及的人群远比民国时期的受众小得多。
其次,最后的“诗”、“文”两篇,朱自清先生一改前面的“以书为中心”而写成了“文体专史”,专门叙述“诗”、“文”的源流、发展、嬗变情况。虽然吴小如先生给予这两篇文章以高度评价,说它是“清晰而精到”的文学史。这个评价自是所言不虚,然而笔者以为这个“精到”二字放在初中生与国学普及这两个层面而言似乎又有点过于“精到”.这两篇文章在论述文体变化时是以诗人、文人作品风格为中心的,但朱自清每每简明扼要地概括风格却不举例,即缺乏作品的支撑。遇到了如陶渊明、李白、杜甫这种人人耳熟能详的诗文大家,一般读者多少读过一些作品,根据自己脑中所记诗词大抵对他们的风格能有一种切实的体会和轮廓性的认知。然而,像他论述谢灵运的山水诗如何雕琢,开了工笔之风,使得此后的诗人都照着这条路子延宕开来,永明间“声律说”大盛,到了梁简文帝时,又加新变,专咏艳情,而成“宫体”.在叙述整个衍变过程中只用寥寥几句话,三五个词语就将一个时期的诗风嬗变情况说清楚了,我们一方面要赞叹其精辟的语言概述能力,另一面却认为倘若朱自清能稍微引用几句诗词为论述增加一些骨肉,这于不熟悉文学史的人来讲,特别是中学生来说,或许更能起到窥斑见豹的认知作用。目前这样“经济”的论述从文化普及的角度来说于普通民众多少还有些距离。
最后,有关传统文化的普及性畅销读物在“新文化运动”过去近百年的今天,其作用比百年前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言文合一”、“”教育分科“的政策实施使得古书于今人( 一般民众) 如阅天书。那些历经千年沉淀下来的文化经典不惧时间的淘洗又渐渐显出自己的光芒,”国学热“、”读经潮“一波接一波,大家乃至教育部重新开始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大学里专攻古代文学的教授们亦开始了新世纪的古典文化普及工作。《经典常谈》作为最早的传统文化普及畅销书,其在学理上的严谨和行文上的活泼皆可成为现在的同类书籍撰写时可以借鉴和吸取的宝贵经验。
注释(按出现顺序):
①朱自清:《经典常谈》,北京: 三联书店,2013年。
②朱自清日记,1938年9月21日载曰:”下午访沈及今甫,定教科书目录。“日记中”沈“即沈从文、”今甫“就是杨振声,”定教科书目录“即商定”教育部教育委员会“委托编写的教科书具体内容。这回是编写一本介绍中国古代文化精华的教科书,写作任务由朱自清担任。引自龚明德:《写于昆明和成都的〈经典常谈〉》,《长城》2003年第4期。
③1942年8月,重庆国民图书出版社出了《经典常谈》的初版本,后又于1946年5月改在重庆文光书店出版。至1947年《经典常谈》在该社出了”沪版“,1963年香港太平书局翻印此书。据台北林庆彰教授《当代伪书问题》一文介绍,台北的经纬书局亦曾翻印,不过书名已改为《中国经典常识》,作者也换为吴云鹏,这大概是台湾当时高压政策下的畸形产物。引自徐雁平:《从〈经典常谈〉到〈金石丛话〉》,《出版广角》2000年第1期。
④一直以来学界认为”治学“之得失成败,关键在政治立场、文化趣味、专业知识以及时代风潮; 至于”述学文体“,似乎无关紧要。但是,在陈平原先生看来,如何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学养及思考,乃现代中国学者亟需锤炼的基本功。一般的写作要求,至多达成主旨明确、思路清晰、文字简洁的目标。而他所关注的”述学文体“,牵涉整个现代学术生产机制,比如,什么才叫”论文“、需要”专着“、”教科书“意义何在、”演说“能否成为文章、”引文“的功能及边界、”报章之文“与”学者之文“如何协调、能否”面对公众“而又不失”专业水准“等,这一系列难题背后,牵涉到整个教育体制以及知识生产方式。从2001年起,他在《文学评论》上发表了第一篇”述学“角度的文章---《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以”引经据典“为中心》。此后10年,他先后撰写并发表了《学者的幽怀与着述的体例──关于〈陈寅恪集·书信集〉》《学问该如何表述---以〈章太炎的白话文〉为中心》《胡适的述学文体》《兼及”着作“与”文章“---略说〈国故论衡〉》《”元气淋漓“与”绝大文字“---梁启超及”史界革命“的另一面》《分裂的趣味与抵抗的立场---鲁迅的述学文体及其接受》《有声的中国---”演说“与近现代中国文章变革》等。上述诸文,有以问题为中心的,也有针对特定学者的,大都刊载在颇有影响的学术刊物上。引自陈平原:《”如何“述学,怎么”文体“---”学术规范与研究方法“引言》,《文史知识》2012年第11期。
①顾炎武:《答李子德书》,《顾亭林诗文集》,北京: 中华书局,2008年。
②朱自清:《经典常谈》,第3页。
③吴小如:《旧时月色: 吴小如早年书评集》,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1页。
①李少庸:《朱自清先生古典文学研究的贡献》,《文学遗产》1991年第1期。
②吴小如:《旧时月色: 吴小如早年书评集》,第21页。
③何清谷:《〈史籀篇〉初探》,《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④王国维:《王国维全集》第五卷,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年。
⑤潘玉坤:《〈史籀篇〉年代考》,《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⑥李锐:《由新出文献重评顾颉刚先生的”层累说“》,《人文杂志》2008年第6期。
⑦邓乔彬、王晓东:《〈经典常谈〉与”整理国故“》,《文史知识》2009年第1期。
⑧崔述:《丰镐考信录》,《崔东壁遗书》,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⑨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古史辨》第一册,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59 - 66页。
⑩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古史辨》第一册,第60页。
①顾颉刚:《论〈诗经〉所录全为乐歌》,《古史辩》第三册,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646页。
②朱自清:《经典常谈》,第18页。
③朱自清:《经典常谈》,第18页。
①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古史辨》第一册,第12页。
②胡适在《〈国学季刊〉发刊宣言》中讲到三大系统整理国学的方法中的一种。其意思是:”字典辞典者,当以结账为主义,举数千年来一切事物训故,为之归纳,为之断制,不可偏举一家之说及为游移两可之词,俾检查者如习算数,得其答数,无烦更为之复核。“详见胡适:《胡适日记全编( 三)》,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97页。由于朱自清在北大求学期间曾参与新潮社,邓晓彬、王晓东认为《经典常谈》其实是朱自清在胡适的”国故运动“下有力的实践成果,这是有一定道理的。见邓乔彬、王晓东:《〈经典常谈〉与”整理国故“》。
③朱自清:《经典常谈》,第1页。
④朱自清:《经典常谈》,第104页。
⑤朱自清:《经典常谈》,第31页。
⑥朱自清:《经典常谈》,第33页。
①朱自清:《经典常谈》,第32页。
②朱自清:《经典常谈》,第37页。
③朱自清:《经典常谈》,第37页。
④朱自清:《经典常谈》,第38页。
⑤朱自清:《经典常谈》,第38页。
⑥高云海:《也谈”顶真式衔接“---以〈经典常谈〉为例》,《阜阳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
诏令类文体的流变探究
诏令体制在汉代正式确立,在此之前,命令体制经历了一番由口头下达到书面形式命令的漫长发展过程,亦为诏令体制的确立奠定了基...
-
《尚书》文体的分类、释名及影响
近年来,学界将《尚书》文体研究提升到了文化的层面上来考量和阐释,这开创了《尚书》文体研究的新途径和新局面。下面由学术堂为大家整理出一篇题目为《尚书》文体的分类、释名及影响的文体学论文,供大家参考。原标题:《尚书》文体研究综述摘要:《尚书...
-
浅析诗学意格下文体的本质
本文作者从中国古代的诗学话语--意格的形成入手,对文体的本质进行了探析,指出:文体就是主体之意与格相摩相荡的外显形态。大家在相关论文写作时,可以参考这篇题目为浅析诗学意格下文体的本质的文体学论文,供大家参考。原标题:文体:意格摩荡的文本定格...
-
《文章源流》文体学著作的特点探析
高步瀛的《文章源流》是一部效仿《文心雕龙》而作的文体学着作。此书不仅吸收了自挚虞、刘勰、吴讷、徐师曾、姚鼐、曾国藩等以来的文体学观念,而且在此基础上又有新变。下面由学术堂为大家整理出一篇题目为《文章源流》文体学着作的特点探析的文体学论文,...
-
探求序文的文体内涵
序字的文字学本义为东、西墙,但并非仅指单纯物态的墙壁本身,而是与《周礼》的坐席息息相关,有着前后次序、内外亲疏之别的文化意蕴。下面由学术堂为大家整理出一篇题目为探求序文的文体内涵的文体学论文,供大家参考。原标题:基于文字学意义的序文文体内...
-
语料库下研究张爱玲小说的文体特点
本文对张爱玲小说通过语料库检索和分析,再与同时代文人的现代小说语料库进行对比研究,大家在相关论文写作时,可以参考这篇题目为语料库下研究张爱玲小说的文体特点的文体学论文。原标题:张爱玲小说的语料库文体学分析摘要:对张爱玲小说通过语料库检索...
-
奏疏的几项基本内容及其举例
奏疏是古代重要的应用写作文体,其作品多出自精英之手,值得重视和研究。下面由学术堂为大家整理出一篇题目为奏疏的几项基本内容及其举例的文体学论文,供大家参考。原标题:古代奏疏之文体奏疏是古代重要的应用写作文体,其作品多出自精英之手,值得重视...
-
《文心雕龙》中行政文书的诗性文化
刘勰《文心雕龙》对6世纪以前的行政文体都有论述,主要集中在诏策、章表、奏启和议对等篇章。下面由学术堂为大家整理出一篇题目为《文心雕龙》中行政文书的诗性文化的文体学论文,供大家参考。原标题:《文心雕龙》论行政类文体的诗性特征摘要:受浓厚的诗...
-
功能文体学流派的理论成果与展望
1.引言文体学发端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语言学理论在文学文本分析中的应用,目前已经成长为一个以文学研究和语言学研究为母学科的交叉学科(Leech2008:1)。功能文体学是文体学的一个流派,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功能文体学是相对于形式(主义)文体学...
-
研究现代文体学的主要方法综述
现代文体学的发展促使文学研究由依赖直感走向科学化,其中研究方法的科学化是根本。下面由学术堂为大家整理出一篇题目为研究现代文体学的主要方法综述的文体学论文,供大家参考。原标题:现代文体学研究方法的新发展提要:现代文体学的发展促使文学研究由...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