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图书档案学论文 > 图书馆学论文 >

定量分析和评价图书馆资源聚合系统

来源:学术堂 作者:刘老师
发布于:2014-06-12 共2490字

论文摘要

  构建资源整合系统的评价体系,可以更好地衡量评价图书馆资源整合系统的优劣,推动和促进资源整合系统不断发展,使其能够更好地为图书馆服务.

  1 层次分析法

  20 世纪 70 年代初,美国数学家萨蒂 ( T. L. Saaty) 教授提出了一种用于解决无结构决策问题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建模方法---层次分析法 (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简称 AHP[1].AHP 对定性问题进行定量分析,该方法的程序: 通过对复杂系统进行分析,建立分层递阶结构模型; 在模型的每个层次,按某一上层次准则 ( 即父层)对该层次 ( 即子层) 要素逐一进行比较,形成判断矩阵; 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相对应的特征向量,将特征向量标准化后作为该层次对该准则的权重; 将各层次权重综合,计算出各层次要素对总目标的组合权重,从而确定可行方案权值作为决策依据.

  判断矩阵的构造是以上层中某元素为准则进行下层元素之间的两两对比,按 9 级评分体系评分,具体见表 1,它是确定下层次元素对上层次元素相对重要的基础.

  通常以一致性指标、平均随机一致性和随机一致性比率等指标来衡量判断矩阵的准确度,来检查人们判断思维的一致性.

  一致性指标 C. I. 和随机一致性比率 C. R. 的计算方法为论文摘要其中 w 为所求权重,即特征向量,通常采用和法或方根法取得.

  论文摘要

  C. R. =C. I.÷R. I.,其中 R. I 值根据所构造的判断矩阵的阶数,从表 2---平均随机一致性 R. I. 的值表中选择,对于矩阵阶数小于 3 阶时,C. R. 不需要计算,可直接判定具有较好一致性.根据层次分析法的规则,当 C. R. 计算值小于0. 10 时,则可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符合层次分析法要求; 而当 C. R. 计算值大于或等于0. 10 时,则需要调整和修正判断矩阵的相关数据,使其 C. R. 的计算值达到层次分析法的要求.

  论文摘要

  2 评价指标的确定

  任何评价体系的确定,都离不开必要的评价指标,确定合理的评价指标,将有助于评价体系的建立.随着图书馆资源整合系统的兴起和发展,图书馆界开始不断对其展开评价,涵盖了理论、技术、应用等诸多方面,如瑞士联邦洛桑理工学院图书馆制定的评价指标是内容与相关度、检索功能、检索结果的处理与利用、用户管理、专业界面共 5 项指标; 美国学者 Brian Con - lan 等提出的评价指标包括智能检索、结果显示与定制性、管理、安全、支持; 加拿大学者 Cai 等提出的评价指标包括体系架构、整合深度、资源覆盖度、元数据质量、用户界面及其他附加指标[4].但以往的分析评价更多的是建立在定性的基础上,很少有量化指标.随着各种图书馆资源整合系统的出现,仅依靠定性分析,显然很难衡量各资源整合系统的优劣,使图书馆很难做出选择适应本馆需要的资源整合系统的正确判断,因此建立一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来评价分析资源整合系统优劣,是非常有必要的.

  2. 1 软件体系的三层架构理论

  在软件体系架构设计中,分层式结构最常见,通常意义上的三层架构就是将整个业务应用划分为表示层( UI) 、业务逻辑层 ( BLL) 、数据访问层 ( DAL) .区分层次的目的即为了 "高内聚,低耦合"的思想.数据访问层主要是原始数据 ( 数据库或者文本文件等存放数据的形式) 的操作层,是对数据的操作,具体为业务逻辑层或表示层提供数据服务; 业务逻辑层主要是针对具体的问题的操作; 表示层用于显示数据和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为用户提供一种交互式操作的界面[5].

  2. 2 确定评价体系指标

  基于这种软件体系架构设计思想,结合层次分析法,在评价分析整合系统时,将资源整合系统分为数据内容层、服务处理层、用户体验层,并对每一层分别设计了相应的评价指标.其中数据内容层主要是指资源整合系统所涉及的馆藏信息资源,包括本地的和远程的,及其展现给用户的相关内容信息,评价指标有覆盖范围、去重性、关联性、数据质量; 服务处理层主要是指整合系统提供给用户的服务情况,包括对相关内容的具体处理,评价指标主要有基本功能、容错性、交互性、安全性、特色服务; 用户体验层主要是整合系统涉及的用户操作、交互内容,其评价指标主要有界面友好性、结果相关性、访问延时.各指标具体含义如表 3.

  论文摘要

  3 建立分层梯阶结构模型,计算各指标权重

  3. 1 建立结构模型

  分层梯阶结构模型是层次分析法的核心和关键,它由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组成,因此基于对图书馆资源整合系统分析,在指标选定之后,图书馆资源整合系统的分层梯阶结构模型的构造如图 1 所示.

论文摘要  

  3. 2 计算各层次指标的权重向量及检验指标值根据萨蒂提出的 "1 ~9 标度方法"表,属于同一阶层的各指标两两之间相互比较,比较的依据是相对于上一层指标的重要性,即子层指标相对于父层指标的重要性,根据重要性的比较判断,建立判断矩阵,由相应的计算公式计算出各层次指标的权重向量及检验指标值,由检验指标值来判断矩阵是否符合要求.

  A - Bi的判断矩阵、权重及一致性检验指标计算如下:

  论文摘要

  从各矩阵的 C. R. <0. 1 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指标层的判断矩阵符合层次分析法的构造要求,因此通过判断矩阵得到特征向量是可以接受的,各权重可以作为各对应指标的权重.

  同理,对于方案层,可以采取同样的方式构造判断矩阵,因为涉及具体的整合系统,在此就不再详细列举,其过程思路可以概括为: 在相同的既定指标下,各方案进行比较,采用 "1 ~9 标度方法"进行打分,然后在构造好的矩阵基础上,计算各自对应指标下的权重,最后各方案所得指标权重乘以评价体系对应的指标权重再求和,比较各方案所得和值的大小,按从大到小排列,则和值最大的即为最佳方案.

  4 结束语

    参照软件体系架构设计中的三层架构理论,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层次分析模型,通过指标赋权,实现了对资源整合系统的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结合,为图书馆选择适合本馆的资源整合系统提供了比较可靠依据.当然,由于评价表现结果是针对既定的准则层、指标层的权重进行,因此在实际的操作中,本文所选指标仅供参考,图书馆应该根据各自实际情况,或增加、或减少、或修改相关指标,以使选择的系统尽可能满足本图书馆的实际需要.

  注释:

  [1][3]董肇君编着 . 系统工程与运筹学[M]. 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59 -61.

  [2]赵焕臣等 . 层次分析法: 一种简易新决策方法[M].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6.

  [4]三层架构理论[OL]. 百度文库 .

  [5]项英 .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评价研究[J]. 情报探索,2013 ( 4) : 116 -119.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图书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