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人生哲学论文 >

《老子》中的人生精神及其人生智慧(2)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10-12 共4664字
三、生命境界论:与道合一,复归自然
  
  现代哲学大师冯友兰曾依据人对宇宙、人生的觉解程度,将人生的境界由低到高分为 4 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及天地境界[ 4 ] 232.而要达到天地境界的人其行为是“事 天”的,在此种境界中的人,要能从知天而知性[ 4 ] 234.而 从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以看出老子的人生境界可谓达到了冯先生的天地境界。从《老子》中我们很容易地看出老子认为人类必须以“天道”去规定“人道”,以“人之德”去效法“道之德”,以达到与道合一、顺道而行的人生理想境界,这也就是老子所要追逐的“圣人”.在老子看来,只有圣人才能以道观之,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 (《老子》第 2 章)于是钱钟书说: “老子所谓’圣‘者,尽人之能事以效天地之行所无事耳。”[ 2 ] 62不仅如此,圣人还需要“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换言之,圣人要能够消除自我之心蔽,超越世俗之束缚,以质朴开阔之心胸去对待身边之万事万物。而这种以道合一之圣人所表现出来的“德”可谓“玄德”.当然,这种理想人格在庄子那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如《庄子·齐物论》所云: “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则是如此。
  
  同时,在老子看来, “玄德”之境界也就是要能够回归自然的状态。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峻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嘁,和之至也。 ” (《老子》第55 章)老子用赤子来比喻具有深厚德行的人,只有他们才能返到婴儿般的纯真与柔和中去,从而达到“精之至”与“和之至”之状态。因此,圣人没有私心只以百姓之心为心,圣人治理天下是以孩童般之心对待人民,以使人民之心归于浑厚纯朴,即“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老子》第 49 章)当然,老子也认识到其所追求的素朴自然之境界由于“天下无道”很难被世俗之人所理解,故老子发出“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老子》第 70 章)的感叹。但无论如何,老子在他一生中所彰显的人格魅力及人生精神都值得发人深省。
  
  四、 《老子》中的人生精神对现代生命教育的启示
  
  在当今这样一个竞争日趋激烈、经济高速发展、物欲肆意横流、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生命意识越发淡薄的时代,当我们再度走进《老子》去聆听老子的心声时,会不禁发现, 《老子》所揭示的人生精神对我们现代生命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第一,尊重生命。以学生为本是现代生命教育的立足点。生命,尤其是人的生命,在老子眼中是位于万物之上的。这也就启示我们现在的生命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智育,更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要看到一个个鲜活生命的内心世界。因此,老师要在尊重学生中去发现学生生命中的闪光点,挖掘学生生命的潜能,提升学生的生命品质。老师要用老子所说的那颗“孩童之心”去滋润学生的心灵,以达到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生命去感动生命之目的。同时,老师需要教育学生不仅要尊重自我的生命,更要呵护他人的生命。
  
  第二,引导学生对欲望的合理控制。开展良性的竞争是现代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物质财富越来越丰富,不少学生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对物质的占有欲也越发强烈,于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及攀比之风随处可见。因此,老子的“清心寡欲”思想以及对“名利”淡泊之境界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资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加之,现在的学生为了升学、就业,彼此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导致了同学之间的关系很容易处于冷漠、紧张之中。因此,老子的“无为不争” “以柔克刚” “为学日益”和“为道日损”的人生精神对我们的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三,珍惜资源,敬畏自然,构建和谐的天人关系是现代生命教育的必要内容。老子的核心思想是以“人道”效法“天道”,人在茫茫宇宙之中并不为最大, “道”才是万物之本源。因此,老子认为,人必须悟道、守道,并且要以道修身,一切行为以自然之法为准则。在科技高度发达近乎无所不能的今天,人们在自然面前为所欲为,并以主人姿态自居,导致污染严重、全球变暖、资源枯竭等生态危机。面对如此恶劣的生态环境,我们的生命教育必须认识到,老子以“道”为本的思想启示着我们必须胸怀一颗敬畏自然之心,在顺应自然与尊重自然中去寻找天、人、物、我的和谐。
  
  参考文献:
  
  [1]欧阳云飞。道德经的智慧全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2]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李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观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冯友兰。冯友兰谈哲学[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哲学与人生论文
返回:人生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