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人生哲学论文 >

贺麟对人生哲学的体察与考释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10-12 共12373字
  摘要

        人生哲学是贺麟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然而,由于贺麟本人在人生哲学方面并未以系统的方式予以展开,学界也少有研究者关注其人生哲学的基本架构,因此缺乏对其人生哲学的整体认知,进而使得其人生哲学长期以来隐而不彰,阻碍了其“新心学”的理论视野。本文通过对其人生哲学的体察与考释,挖掘其内在的一贯性与丰富性,以期彰明贺麟在人生哲学上的深度思考。
  
  一、理想的人生
  
  对于人生来说,理想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人用以安身立命的大问题。苏格拉底认为,“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德莱赛言,“理想是人生的太阳”.作为一个理性主义哲学家,贺麟对理想进行了更为系统的哲学解读,在理想的来源、理想的价值、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等方面,均有出色的见解,为人生的理想性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贺麟看来,人之所以具备理想,根源于人类的理性本性。“理性乃人之本性。而理性乃构成理想之能力(Reason is the faculty of ideals)。故用理想以作认识和行为的指针,乃是任用人的最高精神能力,以作知行的根本。”[1]6人之所以与禽兽不同,就在于禽兽被现实所束缚,而人则能够主观地创造出一个理想的世界,“由此足见理想乃超越现实与改造现实的关键,且是分别人与禽兽的关键”[1]6.人类只有借助于自己的理性,建构起一个理想的世界,指导自己的实际生活,才能改造现实、彰显人类的精神和心灵。伟人与常人之间的差别,就在于理想的高低之分。
  
  同时,理想是从自由通向人格的前提和基础。“无理想就无自由的标准。行为合于理想,就是自由,不合于理想,就是不自由。”[2]103犹如射箭必有鹄的,若无鹄的,而任意乱发皆可谓之中,也可谓之不中。自由如果失去了理想的标准,人就可以随遇而安,也就无所谓自由。因此,要成为一个有人格的人,就首先要成为一个有自由、有理想的人。
  
  理想是认识现实的主观条件。“没有理想,就无法认识现实。”[2]103例如,科学知识首先需要科学的假设,而假设本身也是一种理想,只有树立科学的理想,才能求得科学的事实。人生一世,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很多人由于没有理想,往往在人世厮混、随遇而安、随波逐流,最后虽然奔走了很多地方,但是最终并没有获得真正的认识。
  
  理想还是征服现实的指针。“理想是陶铸现实的模型,是创造现实的图案,是建立现实的设计。现实是理想的材料,是理想实现其自己的工具。现实是被动的、受支配的,理想是主动的、支配的。”[2]104在这种意义上,理想和现实不可决裂。离开理想,不仅在认识现实、应付现实上存在问题,而且在理论上也说不通。
  
  然而,理想与现实之间毕竟存在差距,“理想和现实的合一,并不是垂手可得、不劳而获的”[2]104.贺麟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要现实理想化,需要有一定的气魄、胆量、决心和毅力,在智识和行为方面进行努力。
  
  第一,在智识方面而言,我们需要以理想去解释现实,现实之中,肯定有很多不如意之人和不如意之事。以理想去解释现实,就是要对现实给予最好的解释。对人而言,要从善意出发,对其行为动机报以同情的理解,且以君子的态度真诚对待、耐心感化,小人也许也会由此转变。而对于自我人生的苦难、困顿等不如意,则抱着一种“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多难兴邦”“否极泰来”的心态。第二,从行为方面看,要认清现实的盲目性、不合理性,具备反抗现实的力量,寻找反抗现实的途径: 通过吸收历史经验教训和设定将来的目标来反抗目前现实的压迫; 通过希冀实现全体的理想来反抗当前部分的压迫; 通过维护人格的尊严和良心的命令来反抗外界现实的压迫,最终求得理想与现实的合一。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哲学与人生论文
返回:人生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