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与庄子的人生境界对比(2)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10-14 共7261字
可见,在达到人生至境的通途上,亚里士多德通过“沉思”使人成为“超然的观察者”,充分发挥人类最高的天赋---理智以达于理想的“闲暇”至境; 庄子则通过“心斋”进达“坐忘”之功,实现“无己”、“物我两忘”以及与“万物冥合”的“逍遥”至境。两者都立足于人自身的、秉持内在性的纯化之路,对至境的追寻都发端于“心”,因为亚氏的“沉思”中枢是“心”[13]198,469a11-18而非“脑”.当然,亚氏的“沉思”更具有鲜明的主体性,而庄子的“坐忘”则蕴含了对主客体界线的超越,达于“无己”、“物我两忘”.换言之,亚里士多德是从“有”而庄子是从“无”的角度达到人生的巅峰境界。
三 至境的价值旨趣:“至乐”与“无用之用”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闲暇是令人快乐的,但不是俗世的消遣之乐。“闲暇自身能带来享受、幸福和极度的快乐。忙碌之人与此无缘,只有闲暇者才能领受这份怡乐”[2]273,1338a2-4.
可见,对于亚里士多德而言,人生至境即休闲的价值彰显并不是外在的获得,而是内在快乐的拥有,是人生所能获得的最大快乐。处于人生至境闲暇中的人,才能获得有理智沉思活动所产生的最大快乐。同时,在通往至境的沉思之途中,人过着最为幸福的沉思生活,而与此幸福所伴随的快乐也无疑是最真切的快乐。在至境中,理智的沉思活动是自足自在的,是完满且完善的生活。因为“沉思的活动,它在自身之外别无目的的追求,它有着自身的快乐”[1]228,1177b20“一个沉思者除了沉思之外一无所需”[1]228,1178b4.因此,沉思不仅是为了自身的缘故而从事,而且就在活动进行中臻于圆满,它没有明显的开始,也没有从前提到结论的发展,它就在进行本身当中全然完美地达成[14].这就是说,处于闲暇至境的人,历经着有理智沉思活动而获得最纯正而又确实的快乐[1]227,1177a25-26.而除了至乐之外,从更为实践的角度上看,闲暇也是德性生成与政治行为或活动所需要的[2]247,1329a2.
而对于庄子而言,在逍遥的至境中,所达到的是无用之大用。诚如《逍遥游》所道出的: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人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 卑身而伏,以候敖者; 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6]29-30,《逍遥游》世人也有许多想如惠子那般,执着于俗识俗见,宛若狸狌,极尽自以为机巧之能事,往往因此陷己于困境、绝境而不自知。世人好“大”喜“功”,殊不知,“大”若垂天之云的斄牛也不得尽捕捉“小”耗子之“功”.惠子有大树,还要愁它“无用”; 世人也如此,只见眼前事物,眼光极为有限,自然无法体会庄子的“无用”之“大用”,当然也就无法获得“逍遥”的门道,更别想要领略“逍遥”之乐。因此,我们常常陷入日常的琐碎之中,而无视对境界的提拔,自始至终,无法体会到人生至高境界的乐趣。所以,唯无用能堪大用。
可见,亚里士多德和庄子,均立足于人生至境,澄明其价值彰显与世俗价值体系之间的距离。因为,在世俗的功利价值中,直接、明显的实用价值则被当作衡量的基本甚或唯一标尺。而实际上,世间万物的价值并非表象的功用价值,而常常具有某种更为幽深的、间接而隐含的意义。因此,若以世俗的功利价值来审视,无论“闲暇”还是“逍遥”,无疑都会被视为“无用”或“虚”.然而,在亚里士多德看来,“闲暇”所带来的是内在性的至乐,而在庄子看来,“逍遥”所把握的是“无用之用”
,这都非世俗的“有用之用”的价值标准所能揭示的。这种超越世俗性的价值指向,在某种程度上为人追求人生的至境提供了形而上的价值导引。也就说,人生至境的追求是一件“值得”的事情。
四 至境的理智角色:“崇智”与“去智”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理智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关键所在。理智是人所独有的,且可进一步区分为主动理智与被动理智,而主动理智更是所有灵魂能力中的至高者[13]78,430a14-18.在人生至境追寻中,无疑更是将这种人的本质规定性发挥到极致。哲学的智慧是闲暇者所必备的条件[2]262,1334a22.因此,在人生至境中,智慧特别是理论理智将处于完满的状态。对理智纯化过程,就是对闲暇至境的求索过程。正因如此,如果将“沉思”作为通达闲暇的途径或手段,那么理智纯化则是其实质性的内涵。事实上,作为达到闲暇至境的“沉思”活动,不仅是人之理智灵魂的最高级状态,也是对宇宙万物的无上智慧求索过程。强调并推崇理智是纯粹的理智活动---沉思的必然要求。因此,亚里士多德强调了人类将自己独有的天赋---理智发挥到极致,才能真正达于闲暇。换言之,“闲暇”至境绝非无所事事,而是与求知、崇智密切关联,是在洞察了宇宙万物的“真”之后所获得的精神自由。无疑,作为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对理智的推崇是对希腊理性主义传统的延续与升华。
然而,庄子则认为一旦过于强调理智,就会妨碍人真正地达到逍遥。因此,理智反而成为人通往“逍遥”的障碍,“天下脊脊大乱,罪在撄人心……绝圣弃智,而天下大治”[6]274,《在宥》。逍遥者必须超越理智的障碍,也就是“无待”于理智,才能进入“与道冥合”的“逍遥”境界。因为智慧使人失去纯洁的天性,成为争斗的“凶器”,“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轧也; 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6]108,《人间世》。庄子的“坐忘”使自己得以与万物消融为一体,需要“绝圣弃智,无知无欲”,“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6]205,《大宗师》,即抛掉自己的聪明,忘却所有的“知识”,在精神领域内毁弃自身的形体而完全融合于无所不为的“道”中。因此,“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15]250,第四八章换言之,庄子所追求的逍遥至境下的思维,是超越了理智思维的、“非对象化的”、整体把握式的、直觉“体道”式的思维方式。诚如冯友兰先生所言,庄子是凭借“以理化情”的精神摆脱生死之忧,而达致“适性、逍遥”的理想精神境界[16].当然,庄子并非是在反人类、反文明意义上的去智,而是说在人生至境层面,智慧对于逍遥者而言无疑是一种“有待”的累赘。在终极的意义上,庄子指明了“智慧不一定使人幸福,相反,从根本上来说,智慧正是人的悲剧性之所在,因为智慧使人具有意识,而意识是人类悲剧的根源”[17].
相关内容推荐
-
《论语》中的五种人生境界
孔子是我国古代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说的开创者,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司马迁称赞孔子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
-
庄子如何面对人生中的负能量
本文拟从庄子本人的人生际遇谈起,探讨庄子在逆境中消解负能量的方式方法,以期对当下的社会与人生有所裨益。大家在相关论文写作时,可以参考这篇题目为庄子如何面对人生中的负能量的哲学与人生论文。原标题:论庄子消解负能量的方式方法---从庄子人生际遇...
-
从意义的角度探析冯友兰的人生境界
哲学不能脱离人的生活,应该不断反思人生的意义。对此中国现代着名哲学家冯友兰(1895-1990)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说:假使我们只用一句话,说出哲学是甚么,我们就可以说:哲学是对于人生底,有系统底,反思底,思想。[1](页142)他的人生境界说就是专门探讨...
-
老子和庄子的自我人生哲学思想探析
老庄建构了由为而不恃、无己虚己的无我忘我观,守柔谦下与反对自伐的自我克制观,自化自正、不为物驭、独立遗世和与世俗处的自为自由观,贵己贵身与保身全生的重视生命观所组成的四大自我人生哲学。...
-
庄子人生哲学的内涵与重要意义
老子侧重于弱者的生存智慧,而庄子更加倾向于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当今时代,老庄人生哲学中的精华依然可以启发世人的处世之道,为精神家园的重建提供某种借鉴。下面由学术堂为大家整理出一篇题目为庄子人生哲学的内涵与重要意义的哲学与人生论文,供大家参...
-
老子《道德经》中人生态度
一、道法自然和婴儿境界《道德经》的逻辑架构,是以道家的人性论为基石。道家的人性论,既不讲性善,亦不讲性恶,而是超善恶的自然人性论。所谓自然人性,是指人与生俱来的自然本真之性。道家认为恬淡素朴虚静寂漠自然无为等皆是人性的基本内涵。老子指出:...
-
庄子关于人生之困和人之逍遥的形成背景
庄子哲学具有丰厚的时代土壤, 对这一背景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深入把握庄子思想的根源, 进而对其进行现代解读, 为我们更好地解决当今社会面临的世态、心态和生态方面的困境提供传统文化的资源。...
-
王龙溪的人生境界学说研究
反讽是一种古老的文化现象。一般地,我们往往从修辞学的角度去研究反讽。事实上,反讽也是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以及国内可见的《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编)、《外国哲学大辞典》(冯契编)、《伦理学大辞典》...
-
庄子人生困境思想的时代背景分析
庄子哲学的核心是对现实人生的深切关注。庄子认为, 人的一生都遭遇着命运、社会、自我和环境等方面的困境, 这些困境与人如影随形。如何摆脱这些困境, 做到逍遥其心就成了庄子所追求的人生目标。...
-
庄子处世哲学中的人生境界
庄子是我国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生活在战乱时期,虽然一生穷困潦倒,但庄子却能做到超脱自然,乐在其中,庄子看破功利,坦然面对福祸,庄子的处世观对中国文化有很大的影响。下面由学术堂为大家整理出一篇题目为庄子处世哲学中的人生境界的哲学与人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