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人生哲学论文 >

浅析陶渊明田园诗中超然处世的人生哲学

来源:产业与科技论坛 作者:朱佳欣 高春燕
发布于:2021-03-05 共3374字

  摘要:陶渊明的田园诗虽写田园,但其现实意义早已超脱了田园本身,人们可以从诗人由积极出仕到归隐田园态度的转变中,看到其冲和平淡的人生境界,可以从诗人的田园诗中,读出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其通达的生死态度。本文旨在浅析诗人在其创作的田园诗中所体现出的超然处世的人生哲学。

  关键词:陶渊明; 田园诗; 人生哲学;

  众所周知,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末期的着名诗人。其现存诗歌一百二十五首,诗歌大体依题材内容可分为五类: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行役诗和赠答诗。其中,田园诗则是他的独创,以新颖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为诗歌的创作及发展开创了一片崭新天地,在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历史地位。长久以来,人们诵读陶集、追和陶诗,在世人的心中,他早已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诗人,更是逐渐演变成人们抒发人生理想、寄托生命情怀的一个载体。人们在反复传颂的过程中,也对陶诗中的哲学进行了探索和思考,探寻其中纯澈、澄明自然美,并触及了“被物欲笼罩心灵的人类命运”这一永恒的哲学问题。在物质文明越来越发达的今天,陶渊明的诗歌,对于人们思考人类的精神世界、为人类的现实世界做指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冲和平淡的人生境界

  现存陶渊明的田园诗约三十首,从他的田园诗中可以读出诗人在恬美静穆田园风光中闲适自得的心情,如《归园田居·其一》中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而在其《移居二首》“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中,又可以读出诗人在田园生活中与淳朴的农民之间产生的深厚情谊;还有一些对村民的贫困生活及农村凋敝现象的反映,在其《归去来兮辞·并序》中“幼稚盈室,瓶无储栗”也有体现;还有他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等,这些情感及精神在他的田园诗中表现的特别清晰。他承袭了前人在农事诗创作中的优点,并在其基础上敢于进行突破和创新,亲身躬耕于田垄之间,使之不单单只是对自然景物的单一描摹,而是加入了诗人更多的对于人生的理解和感悟,这也是在当时那个玄言诗风盛行的时代,陶渊明的创作却能够脱颖而出,独树一帜的原因。

  要理解陶渊明的田园诗,就要从他的归隐入手,探寻诗人归隐的内心和对田园生活的追求。“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人们可以看到,陶渊明思想最初受家庭环境熏陶和儒学的影响颇深,一腔豪情壮志,满怀天下苍生,但后期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又激发出“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的闲情逸致,那么这两种本就是对立的情趣,陶渊明又是如何做到统一的呢?显然,他逐渐偏向了后者。陶渊明的归隐究其原因,本性使然做主导,加之社会现实的使然更加深了他对田园生活坚定的向往。在那样一个动荡不安、争权夺利,门阀制度达到顶峰的年代,佛教广泛传播,玄学盛行,儒学没落的时代背景下,文人士族普遍思想消极、意志颓废、生活糜烂,常常通过道家的归隐来寻求精神上的寄托,逃避残酷的现实。而此时的陶渊明在深切体会了官场的世俗黑暗之后,深知“大济苍生”的壮志难以实现,但面对官场的风波险恶、世俗的污浊伪诈,他既无力改革时弊,又不愿与之同流合污,因而他决心归隐,选择了一条洁身自好的道路。正如他在《归园田居·其一》中所写的那样,“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自此,诗人又再次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

  “举世皆浊”、“众人皆醉”,所以归田躬耕的他,的的确确拥有了一段美好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田园时光,劳动是在“开荒南野际”,所居住的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再伴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此时,诗人的笔下无一不在写着乡村平凡的事物、乡间闲适的生活,处处洋溢着诗人自由、欣喜之情。

  人们可以看到《归园田居·其一》中,充满了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及对自然的热爱。他追悔自己“误落尘网”、“久在樊笼”的压抑与痛苦,而又庆幸自己终“归园田”、复“返自然”的欢喜与惬意,他终于身处在属于自己的平静安详的小世界中,诗人真诚率直的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共鸣,田园对于诗人,就像一位阔别许久、情谊深厚的老朋友,结尾处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恰恰是诗人见到老朋友之后的解脱和放松,给人一种自然而然的如释重负,就如同长久困在笼中的鸟儿一样,重新回到大自然怀抱中的舒畅淋漓,让人看到了一个充满希望的鲜活人生。

  二、委运顺化的处世哲学

  陶渊明不仅是诗人,也是哲人,正是他的诗中体现出的深刻的哲学思考,使他卓然于其他诗人之上。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他的田园诗中体现的最突出的哲学观念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陶渊明虽然不追求大族别业的豪华与宏大,却同样向往那种集山水、田园、宅居于一体的理想生活环境,同样回荡着对闲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在诗人长期的田园生活和参加农事劳动的过程中,早已成为了自然的代言人,“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归园田居·其四》,他的自然哲学体现在对于原始生活状态的追求。他能够在他归隐的地点“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中去探寻此间的真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里的“真意”其实也是对人与自然的思考,崇尚自然、返朴归真,处处彰显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观念。

  当前的社会在不断地进步,而进步的同时也需要人们保持纯真淡然的哲学观点。外在,人们要时刻亲近大自然的绿色胸怀,在陶渊明主张的“田园生活”中暂时脱离快节奏生活的疲惫。内在,人们要用陶渊明所宣扬的“自然哲学”来维系心灵的纯净和开放。在现实中保持对理想的向往,在黑暗中看见一孔明亮的希望。

  (二)通达的生死态度。

  在陶渊明的创作中,对生死也有着自己的态度。他所生活的魏晋时期充满了战争、饥馑和残杀,是我国历史上最残酷、最混乱,也是最黑暗的时代。文学史上通常把魏晋时期看做是文学自觉的时代,但是就其根本而言,文学的自觉应该归结于生命的觉醒。这一时期的文人基本承接着汉末生命意识潮流,且由于社会的大混乱、大伤亡,使他们对生命的悲剧有了切身的体验,更加深了他们对于生命内涵的理解。社会动荡、命途多舛等因素,使作家们普遍感受到了死亡的不可避免,进而对人生的短促进行感慨,引发了对待生死的思考,因此,生死便成了当时文学创作的一大主题。

  陶渊明正处在魏晋时代整个生命思潮的背景中,自身又遭遇了各种的生命矛盾,这就促使他对生命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并以此来寻找适合自己的行为准则和生存方式。他一边珍惜生命的存在,叹息人生的迁逝,“欢来苦夕短,已复制天旭”———《归园田居·其五》,一边又能委身大化、坦然地面对死亡,“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酬刘柴桑》,所以说,陶渊明的生命意识与当时的玄学家相比,显得更为自觉,更为理性。陶渊明在经历了丧妻、丧母,弟、妹离世、幼子夭折等生离死别之后,在受到了莫大打击的同时,也使他开始了生命的思考。他在《归园田居·其四》中感慨“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还旧居》中他说“常恐大化尽,气力不及衰”。他的诗中,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因无法把握命运,而生出的无限悲哀以及想要把握自身命运的强烈渴望。生命的一次性让他忧心忡忡,生命的短暂和脆弱也会使他焦虑不安。但他受道家思想影响颇深,对生死的态度也很通达,悦生而不恶死,主张及时的享受现世的欢乐,平静的对待死亡。因此,他在生死的问题上并不显得那么极端,反而有着更为理性的态度。

  无论是从陶渊明对待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还是他对生命的思考上来看,无一不体现了他委运顺化的处世哲学。

  三、结语

  如果说“风姿潇洒”、“心定气闲”是对他作品的写照,从他辞官归隐的如释重负,到田园耕作的自得其乐,都可以看到他远离世俗尘嚣,安贫乐道的洒脱与闲适。然而,当人们仔细品读诗人作品时,又会发现诗人展现的不仅是一段平淡又真实的人生,更是诗人在无边自然风光中广袤的情感世界。人们可以追随诗人的脚步,在脚踏实地的生活中去寻觅一些真诚和灵感,在心与心交流之时去获取几分朴实和执着,在诗人冲和平淡的人生境界和委运顺化的处世哲学中去体味、感悟自己的人生态度。

  参考文献

  [1]李长之.陶渊明传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12~18

  [2]曹明纲.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诗文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23~26

  [3]赵沛霖.陶渊明的诗歌创作与人生哲学[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133~136

  [4] 龚斌.陶渊明的人生选择[N].南方周末,2014-1-1

  [5]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3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 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原文出处:朱佳欣,高春燕.陶渊明田园诗中超然处世的人生哲学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06):176-177.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人生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