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人生哲学论文 >

生活中理性的反思--哲学的来源探讨

来源: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作者:陈宇
发布于:2021-11-30 共2854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生活中的哲学论文范文第五篇:生活中理性的反思--哲学的来源探讨

  摘要:哲学是什么?这是哲学研究中绕不开的一个基本问题, 然而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 可谓是众说纷纭, 至今尚无定论。本文跳出前人对于哲学本质的回答, 认为哲学可以这样来描述:生活中理性的反思--生活是哲学的来源, 理性是哲学的基础, 反思是哲学的存在方式。

  关键词:哲学;生活;理性;反思;

  作者简介:陈宇 (1993-) , 男, 汉, 江苏淮安人,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哲学、语言哲学。;

  哲学是什么?这是哲学研究中绕不开的一个基本问题, 然而这又是一个很难回答清楚的问题。自哲学诞生以来, 人们对此问题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 可谓众说纷纭, 至今尚无定论。而正是基于此, 对此问题的探讨永远不会过时, 我们只有不断探索与思考, 才能无限接近"哲学是什么"的答案。

生活中的哲学.png

  1 生活是哲学的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哲学源于实践。事实上, 这句话的另一种表达为生活是哲学的来源。因为, 人类的现实生活是一切实践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马克思认为人类历史的存在和发展的第一个前提就是"必须能够生活".马克思本人曾多次强调他的哲学就是建立在现实生活中的, 他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现实生活在马克思哲学中的重要地位, 甚至有学者基于此称马克思哲学在根本上为"生活哲学", 我们暂且不讨论这种说法是否准确和严谨, 至少有一点, 是我们不能否认的, 那就是马克思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源于现实生活的。

  事实上, 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的一切哲学都是源于现实生活的。亚里士多德说:"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 都起源于对万事万物的惊异"柏拉图也有在《泰阿泰德》篇中说过:哲学始于惊异。惊异介于知与不知之间, 是从无知到知过渡的桥梁。如果没有惊异, 那么人们将处于完全无知的状态, 而当惊异产生的时候, 人们开始从无知到知, 随后才会产生哲学思考。因此, 我们说哲学起源于惊异, 事实上是一种逻辑上的先后关系, 即先有惊异, 后才有哲学。哲学始于惊异, 而惊异的对象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 是"万事万物", 而这"万事万物"首先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万事万物, 也就是说, 人们只有在现实生活中, 才能产生惊异。所以, 我们说生活是哲学的最初来源, 没有生活就没有哲学。不仅如此, 在哲学发展的过程中, 生活还为哲学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和"养料", 一切哲学思考或间接或直接地取之于生活。因此, 在某种意义上, 我们可以说生活乃哲学的全部来源。

  2 理性是哲学的基础

  哲学源于生活, 然而动物也"生活", 不过动物却没有哲学, 哲学只是人类的专属。这在根本上是因为人是有理性的存在物。理性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的概念"逻各斯" (logos) .在今天, 我们一般认为理性指我们形成概念、进行计算、推理、归纳、进行判断、分析、综合、比较等方面的能力, 而这些能力正是进行哲学思考所必备的基本能力。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本原"的命题, 这说明他已经在试图从千变万化的自然万物中, 概括出万物的本原。正是基于此, 我们称泰勒斯为西方哲学的始祖, 他是有文献记载最早对自然进行哲学思考的。试想, 如果泰勒斯不具备归纳、综合等理性能力, 又怎能提出"水是万物的本原"?再进一步, 我们说哲学始于惊异。但是, 是否有了惊异, 哲学就产生了呢?显然不是, 如果只有惊异而没有一定的理性思考, 那么我们依然只能停留在惊异的阶段而无法从无知到知。因此, 好奇心再强的儿童, 也不能称其为哲学家, 因为他不具备相应的理性能力。

  理性是哲学的基础, 但理性不是哲学的全部, 哲学亦有其非理性部分。哲学毕竟不是科学, 试图让哲学成为科学, 或"科学之科学", 亦即纯理性或绝对理性的哲学, 是不可能的。这种绝对理性的哲学观是不可取的, 19世纪以来兴起的实证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就是对这种绝对理性的哲学观的一种批判。然而问题是, 在实证主义和非理性主义那里, 对理性的态度似乎有点矫枉过正, 理性的基础作用都受到质疑。伽达默尔对此就持批判的态度, 他批判这样一个实证主义和非理性主义泛滥的时代, 是理性缺失的时代。他在其著作《科学时代的理性》中就如此写到:"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 它更原把哲学算做旧时代神学的遗物。或者它从不怀疑那些依赖于神秘或无意识兴趣的东西, 反而怀疑对纯理论和为知识而知识的理想"就是说, 在这个时代, 理性被当作怀疑的对象, 而感觉经验和非理性却无可置疑。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理性在他眼中的重要地位。进而言之, 我们认为, 哲学的基础最终只能是理性, 而永远不会是其他的"那些依赖于神秘或无意识兴趣的东西".

  3 反思是哲学的存在方式

  反思是哲学的存在方式, 哲学通过且只通过反思的形式存在。黑格尔就指出:"哲学的认识方式只是一种反思, --意指跟随在事实后面的反复思考"需要指出的是, 这里的"反思", 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指字面上所理解的跟随在事实后面的"反复思考", 更深一步还指后思、反省之意, 即以思想的本身为对象, 自觉地对思想进行思想。

  首先, 一般性的思考不能算作哲学思考, 只有跟随在事实后面的"反复思考"才是哲学思考方式。依照黑格尔的观点, "哲学的任务或目的在于认识事物的本质", 这个观点在今天看来或许不是那么准确, 因为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显然, 哲学的最终任务或目的不是黑格尔所说的"认识事物的本质", 即"解释世界", 而是马克思所认为的"改变世界".然而, "改变世界"的前提是"解释世界", "解释世界"是"改变世界"的必要条件。因此, "解释世界"或"认识事物的本质"的确是哲学的任务和目的, 只是不是根本任务和最终目的罢了。简单地、一般性的思考是无法完成哲学的任务和目的的, 而只有反复思考"万物的本原是什么"或者像苏格拉底那样不断的追问和思考"什么是美"、"什么是勇敢"等问题才可能做到很好地"解释世界"和"认识事物的本质", 只有这样的认识方式才是真正的哲学的认识方式。换言之, 只有通过跟随在事实背后的"反复思考", 才可能达到哲学的任务和目的。因此, 我们说反复思考是哲学的存在方式。

  另一层面来讲, 哲学不仅以一般的客观事物和事实作为认识和思考对象, 更以整个世界 (包括现实世界和人的精神世界) 作为认识和思考对象。因此, "解释世界"还包括解释人的精神世界, 也就是说需要以人的思想作为对象, 对其进行认识和思考, 即"对思想的思想".当我们在思考"哲学是什么"或"什么是哲学"的时候, 就是一种"对思想的思想".而且在今天, 哲学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对思想的思想"乃至对思想的思想进行再思想, 而不仅仅是对某个事实的"反复思考".总之, 哲学的发展就是反思的不断深化, 反思是哲学唯一的存在方式。

  参考文献

  [1]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57, 73.

  [2]亚理士多德形而上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4.

  [3]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M]薛华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 1988.

  [4]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7, 242.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原文出处:陈宇.哲学:生活中理性的反思[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04):3-4.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人生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