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常态下以打造城市利益共同体为主题,构建与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创造沿海沿江(河)沿线沿路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新轴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中国区域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区域经济以新战略观为指导,坚持以中高速增长为导向的“速度模式”的定力;坚持创新驱动与中高端结构并举开拓发展空间的“优化模式”;坚持以大国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为主体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坚持经济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城市在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砥柱”性中心作用,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新局面。新常态化新时期,以新战略观指导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表现 出 来 的 大 趋势 之 一 是,承继历史沿革的优秀成果,践行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创造新常态化完整的沿海沿江(河)沿线沿路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新轴带。
(一)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管理结构的沿革和构建与完善大国区 域 经 济 发 展 空 间 新 格局、新实践
新中国建立后,从国土空间行政管理的历史沿革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以中央直辖华北局、东北局、华东局、中南局、西南局、西北局的大区域行政管理阶段,这是由当时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一种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性选择;这种选择直接推动了其时全国 生 产 力 的 恢复 与 发 展,推动了区域经济 社 会 的 稳 定 性 发 展。20世 纪60年 代中期后,中央直辖六大中央局管理国土空间的行政管理体制从瘫痪到撤消,区域经济发展处于由中央直辖省市区的行政管理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 29个省市区调整为31个,实行由中央直辖省市区的行政管理体制;另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由中央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行双重管理, 5个计划单列市由中央和省实行双重的经济管理体制,延续至今。
党的十八大后,随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理论日益成熟,***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抓住历史性的机遇,以伟大的担当和担责精神,以抓住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突破口,坚定地开创以打造城市利益共同体为主题,以实施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为主体的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使中国进入新常态下加快推进以城市圈群为标志的区域协调协同发展新时期,在理论与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
成果一,以新“常态化”经济形态为物质基础,区域遵循“多极多圈多带多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以大中小城市为纽带,国家和大区域中心城市为“顶 梁 柱”,现 代化 城 镇 为 骨架,形成科学的生产力空间布局和合理的生产力配置体系;按照以协同价值理念为引 领,强 化 协 同 发 展 力 度,推动区域协调 发 展 和 城 乡 协 调发 展;以区域发展实践价值与理论价值的统一为基本原则,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新的重大调整,展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创新化、一体化、融合化、特色化(简称“四化”)新格局的鲜明特征。如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大战略,最大化地提升着中国大区域经济“四化”新格局内生性发展水平。据统计, 2015年京津冀全域实现GDP69312.9 亿 元,占 全 国 的 10.2% ;全 域 三次 产 业 结 构 比 由2014年 的5.7∶41.1∶53.2, 调 整 为5.5 ∶38.4 ∶56.1; 第 三产 业 占 本 省 市 GDP 的 比 重 北 京 为79.8%、 天 津为52.2%、 河 北为40.2%; 北京市全年关停污染企业326户,拆并疏解商品交易市场57家;天津市承接非首都 功 能 项 目860个,引 进 京 冀 投 资1739.3 亿 元,同 比 增 长 16.5% , 占 全市实际利用内资的43%; 河北省引进京 津 项 目3621个,资 金 达2748亿 元,取得京津对口帮扶河北经济发展重大成果。
成果二,构建与完善“多极多圈多带多区”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定地走中国特色 社 会 主义 道 路 自 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所进行的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全方位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形象;树立起具有伟大理论与实践意义的 里 程 碑,突 出 表 现 出“十 个 有 利于”:有利 于 牢固 确 立 创 新 的 中 心 地位,在全域创新中建设好创新集聚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完善区域协同协调发展体制机制,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区域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的局面,形成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改革动力,打造成完整的中国经济升级版图;有利于完善城市圈群多层次经济 合 作区 的 层 级 配 置,形成大中小城市理想的一体化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结构;有利于完善区域多领域、跨空间的统筹发展体系,促进生产与消费诸要素自由流动,实现区域综合平衡协调发展;有利于完善现代市场 体 系,建 立 绿 色 经济 体 系,促进区域开拓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特色市场空间;有利于完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区域从根本上解决产业结构“同 构化”问 题,形 成 既 有 分 工、又有合作的现代产业竞争模式;有利于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区域更加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建立特色竞争高地,不断提高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的水平;有利于完善军民融合式发展模式,促进国防资源夯牢坚不可摧地梯次供给配置体系和战略纵深布局体系,提升新质国防资源配给能力,实现技术国防化、力量体系化、能力实战化,以有力应对突发局势;有利于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区域高水平建设主体功能区和特色功能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格局;有利于完善和强化区域经济基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两个“百年目标”中,不断提升各个区域民生幸福指数,增强区域维稳共富的共享经济实力,增强区域经济社会综合安 全 运 行 的 物 质 基 础;有利于完善区域现代经济社会治理结构,建立全方位和谐的区域社会稳定运行体制与机制。
成果三,在践行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实现“东部率先”发展与“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同步推进,创造完善东部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9省市及 大 连、苏 州、杭 州、宁 波、厦 门、青岛、广州、深圳、珠海9个省辖城市与中西部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省区市主体行政空间 对 口 合 作 发 展 新 模 式,大 力 推 广“闽(福建)宁(夏) ”对口帮扶合作取得丰硕成果的范例性模式。
20 世 纪90年 代起始的“闽宁”对口帮扶合作是以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为根本出发点,经过20余年的伟大实践,充分体现唯有发挥我国拥有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才能创新性地有效实施以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为主体的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唯有释放中华民族凝聚起来的巨大能量,才能创造成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共圆中国梦的范例性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