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都反复强调“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安徽当前正处于经济发展关键时期,对比分析安徽与全国、中部各省及江浙两省的经济增长状况,并就安徽经济运行态势进行判断,找寻其背后支撑因素,提出保持安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安徽经济增长的比较分析
(一)安徽经济增长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较
安徽作为改革开放的发源地,率先实施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开放35年间,安徽GDP从1978年 的113.96亿 元 增 长 到2013年 的19038.9亿元,年均经济增长率达10.9%,其中增长速度有26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改革开放初期,安徽GDP增长速度曾低于全国,1991年甚至出现负增长。迈入新世纪后,除2003、2007年安徽GDP增长速度略低于全国外,其他年份均高于全国,2006要2012年安徽GDP增长速度均在12%以上,2008要2012连续五年安徽GDP增速领先全国平均水平三个百分点以上,2013年领先全国2.7个百分点。
(二)安徽经济增长与中部省份的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GDP增长速度在中部地区排名中大多居于中上游。 1979要2013年间,安徽GDP增长速度有22年超过江西省,有19年超过山西省与湖南省,有17年超过河南省,有14年超过湖北省。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后,安徽经济取得快速发展,GDP增长速度分别在2006年、2008年、2010年、2011年、2012年超过山西省、河南省、江西省、湖南省、湖北省,2012年为12.1%,2013年为10.4% ,稳居中部第一位。
(三)安徽经济增长与江苏、浙江两省的比较
安徽是华东六省一市的成员之一,有与江浙比、向江浙看齐的习惯。 1978年江苏、浙江、安徽三省的GDP总量分别为249.24亿元、123.72亿元和113.96亿元,到2013年则分别为59162亿元、37568.49亿元和19038.9亿元,表明伴随着改革开放,安徽与江苏、浙江的差距反而扩大了。
但“十一五”以来,安徽GDP增长速度不断加快,逐渐缩小了与江苏、浙江之间的差距。 2008年安徽GDP增长速度达到12.7%,首次超过江浙两省,且这种领先优势一直保持。
(四)安徽经济总量在全国位次的变化
安徽虽然把握了改革开放的先机,但并没有赢来发展优势。其原因是江苏、浙江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比我们更好地把握了改革开放的机遇。通过1978要2012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国内生产总值排名,我们发现,1978要1993年间安徽省始终保持第13名,1994要1999年在13、14、15名之间波动,2008年至今一直保持在14名。总体看来安徽省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中一直处于中游水平。
同样,对GDP增长速度进行排名,2007年以前安徽GDP增长速度在全国排名中基本处于下游,2008年开始进入中上游,2011年后,进入全国前十。这意味着安徽GDP开始出现加速增长。
(见表1)。
二、安徽经济崛起的原因解析
通过对安徽与全国、中部各省及江苏、浙江两省经济增长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十一五”尤其是2008年以后,安徽经济呈现加速崛起态势。究其缘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业强省战略效果显现
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与其实行正确的发展战略有着必然的联系。
安徽经济发展能够驶上快车道,部分得益于“工业强省”战略的实施。 2006年,“工业强省”首次作为发展战略写入安徽“十一五”发展规划,作为推动安徽经济发展的第一抓手。 2007年8月16日,安徽省委、省政府专门召开工业强省大会,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工业强省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资源大省向新型工业强省的跨越。从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看,安徽工业对其贡献率由2001年的30.9%上升到2012年的缘8援2%。
从与全国比较看,2001要2004年安徽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左右;2005要2012年安徽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个百分点以上,2012年安徽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苑.远个百分点。我们看到“十一五”规划至今,安徽工业化水平大幅提高,产业集群的示范、带动作用日益显著,效果已经显现。 2006要2012年间,安徽工业增加值由1885.63亿元增加到8025.8亿元,工业化率(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30.67%提高到46.6%。
全省工业增长速度由2006年的位居全国第12位上升到现在的全国第四、中部第一。 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470.2亿元,增长速度达11.3%,高于全国6个百分点。
(二)投资持续增长形成有力支撑
投资驱动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典型特征,安徽经济也不例外。从拉动经济增长的消费、投资和净出口这三大需求来看,安徽净出口比例较低,经济的需求结构变动主要表现为消费和投资之间的此消彼涨。进入新世纪后,在拉动安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2001要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数据显示,只有2001年安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年份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见表2)。
2001要2012年的数据显示,在投资持续增长的驱动下,安徽资本形成总额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由2001要2003年的低于全国水平,到除2009年外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增长,为安徽经济稳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2001要2012年这12年中,资本形成总额对GDP增长的拉动(百分点),只有2001、2002、2003、200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年份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近9年有8年对GDP增长的拉动在7个百分点以上。
(三)抢抓承接产业转移机遇安徽投资的持续增长,与抢抓承接产业转移机遇不无关系
安徽具有产业基础好、要素成本低、配套能力强等综合优势,是长三角向中西部产业转移和辐射的最佳区域。 2010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获国务:批准,成为国家战略示范区。安徽省委、省政府制定了示范区建设“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的战略步骤。
地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6730.8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1396.7亿元,年均增长14.5%,占全省比重达到66.2%;人均GDP由2010年的24727元提高到2012年的41805元;2012年示范区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拉动全省经济增长近10个百分点。
三年间,示范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2737.3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5132.2亿元,年均增长20.4%,占全省比重达到68%;新增上市公司23家,募集资金176.95亿元;累计引进亿元以上省外境内资金8369亿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47亿美元,分别年均增长36.5%、27.2%。
目前安徽正发挥自身相对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参与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不断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积极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其中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与发展具有典型的示范效应和带动效应。
(四)国家战略全覆盖的政策效应开始释放
近年来,安徽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为指导,不断丰富完善区域发展思路和政策措施。2010年1月12日国务:正式批复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曳,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推进皖江城市带与合肥经济圈聚合发展,加快芜湖、马鞍山跨江联动发展。 2009年7月安徽省设立“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2012年8月国务:在叶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曳中明确提出“支持和建立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 2012年11月,国务:批复叶中原经济区规划曳,将皖北的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凤台县以及淮南市潘集区列入其中,对皖北地区发展形成有力支持。
为加快大别山片区扶贫攻坚,2012年12月,国务:正式批复叶大别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要2020年)曳,安徽大别山片区的潜山、太湖、宿松、岳西、望江、临泉、阜南、颍上、寿县、霍邱、金寨、利辛等12个县被纳入扶贫攻坚规划。
至此,安徽省内皖江、皖南、皖北以及大别山片区均已受到国家战略辐射,实现了区域发展国家战略全覆盖。各地区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形成了一个多极支撑、不同类型的国家层面战略规划体系。目前,这一战略的政策效应不断释放,日渐凸显,是安徽经济崛起的重大战略机遇。
(五)创新驱动战略扎实推进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安徽大力实施“科教兴皖”、“创新驱动”战略
为推进自主创新,2008年10月安徽省委、省政府决定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2年员员月国家将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示范区作为“3+1”试验示范区序列,列入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和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上取得显著成效。根据“2013年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公报”,2013年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7149.9亿元,比上年增长16.4豫,占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59.3%;实现增加值1779.3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占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59.1%。在示范区带动下,2013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2053.1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实现增加值3013.2亿元,比上年增长15.7%,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2个百分点。2013年,我省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48家,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2018家,居全国第7位、中部第1位。 2013年我省共申请专利93353件,居全国第6位,中部第1位,同比增长24.7%。
其中申请发明专利34857件,居全国第7位,中部第1位,同比增长79.8%,高于全国平均增幅48.1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国第3位。据科技部叶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2曳,安徽区域创新能力由2011年的全国第15位跃升为2012年第9位、居中部第1位,叶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3曳排名表明,安徽区域创新能力与2012年持平。安徽作为一个有创新传统、创新基础、创新资源的省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继续扎实推进。
三、进一步加速安徽经济崛起的对策思考
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2013曳根据党的十八大新部署、新要求,结合安徽实际,提出到2020年,努力实现经济总量争先进位,人均水平进入中等,居民收入赶上全国,各项工作全面提升,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现上述目标,确保安徽经济可持续发展、超常规增长,势在必行。
(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经济崛起新内核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先导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换具有决定性的促进、导向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市场前景、扩散效应以及引导科技进步的能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安徽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快速崛起的内核。
一是要大力发展“内生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即依靠自主创新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内生型”新兴产业可以进一步分为“新生型”、“派生型”、“衍生型”新兴产业和“融合型”新兴产业。
二是要努力引进“植入型”战略性新兴产业。 “植入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分为“技术引进型”、“引智型”和“招商引资型”三种模式。我省的产业基础相对比较薄弱,新兴产业发展也不足,这就更需要围绕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努力引进“植入型”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做到“无中生有”,推动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爆发式增长”、跨越式发展。如合肥的新型显示产业就是通过京东方、鑫昊等离子、彩虹、友达、芜湖长信、华东光电等骨干企业发展起来的。
三是要积极培育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是“人无我有”的产业。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制高点,谁率先在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有所作为,就意味着在技术创新竞争中抢占先机。从安徽现有的基础看,在当前要积极培育智能语音产业、量子通讯产业以及未来网。
(二)壮大民营经济,搭建经济崛起新支点民营经济是安徽经济崛起的重要支点,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占到“半壁江山”,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新格局。 “十一五”期间,安徽非公有制经济年均增长16.2%,增幅高于全省GDP2.8个百分点。 2011年安徽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为57.5%,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以上,其中,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到经济总量的50.9%,2012年更是高达56%。
虽然安徽民营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但与江浙等发达地区的绝对差距还在进一步拉大。从民营企业数量上看,全国每千人拥有企业是11个左右,而安徽仅为6.6个,全省私营企业数量只相当于江苏省的五分之一、广东省的四分之一、浙江省的三分之一、山东省的二分之一。全国工商联2012年公布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浙江有142家企业进入,江苏有108家,而安徽仅有4家,在中部六省中,我省进入500强的民营企业数量最少。从以上分析看出,安徽民营经济还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为此,一是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向产业链高端攀升,在研发、设计、物流、供应、品牌等产业链上实现突破。二是贯彻实施安徽省委、省政府叶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曳(皖发﹝2013﹞7号),从优化发展环境、加大财税支持、加强生产要素保障、激发主体活力、加强督察、改善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三是消除歧视性政策,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平等宽松的市场环境。四是鼓励全民创业热情,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的氛围,强化对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家人身安全的保护,出台民营经济奖励政策,建立相应的监督考核机制。
(三)做大“合芜马”,培育经济崛起核心增长极国内外发展经验表明,中心城市发展有利于产业集聚,对周边地区有很强的辐射带动作用。
在中部地区崛起和“三个强省”建设过程中,做大做强中心城市至关重要。
一是做大合肥。近几年,合肥较好发挥了“增长极”的带动作用。 2012年合肥市生产总值(GDP)4164.3亿元,同比增长13.6%,高于全国、全省5.8和1.5个百分点,继续保持省会城市前列,居中部省会城市第一,占全省的24.2%。 2013年,合肥市生产总值4672.9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增幅分别高于全国、全省3.8和1.1个百分点,占全省比重上升到24.5%。
要通过在规划、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合作及园区共建、农业、旅游业、人力资源等方面深化合作,推动合肥经济圈良性发展,支持合肥建成1000万以上人口规模的区域性特大城市。
二是芜马同城化。芜湖与马鞍山,虽然是安徽省目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城市,但由于体量不够大,单独一个城市很难成为带动安徽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如2012年,芜湖市的GDP是1873.63亿元,马鞍山市的GDP为1233.94亿元,两市GDP相加只占全省的18%,合肥市的三分之二。与此同时,一个是皖江连接长三角的桥头堡,一个是连接皖江和江淮的中转站;一个是工业城市,一个是轻工业城市,产业的互补性很强。随着区域综合交通体系不断完善,芜湖、马鞍山的空间距离不断缩小,经济发展的关联性不断增强,可以说同城化的条件已具备。
所以,要通过推动芜湖与马鞍山同城化发展,使其成为推动安徽经济发展又一增长极。
(四)培育新消费热点,深挖经济崛起内需潜力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也是投资和就业增长的动力。 2012年,安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85.6亿元,同比增长16%,增速居全国第二。
安徽要坚持扩大消费需求政策,不断开拓新的消费领域,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保证消费“马车”稳步快跑。首先要加快医疗制度、住房制度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一卡通”的应用范围,消除居民对未来生活的担忧,放心地投资消费。
其次,扩大新兴服务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模式。政府要陆续制定刺激居民消费的新政策,着重启动住房、汽车、旅游等潜力大且对相关产业有较强带动作用的消费项目,优化消费结构,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网上购物、远程服务等新型服务业态,创新消费模式。最后,还要改善消费环境,完善消费者及消费者保护的规章制度,确保消费安全。
(五)激发县域经济活力,夯实经济崛起基石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城镇化发展要以“县城为中心,大中小城市结合”的发展道路。十八大以来,“新型城镇化”成了研究的热点,县域城镇作为城市之尾、农村之头,无疑成为新型城镇化最重要的着力点。 2012年,安徽62个县(市)GDP总量突破8000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48.8%,增速13.3%,快于全省1.2个百分点,自2005年以来已连续八年快于全省经济增长速度。县域经济在安徽实现经济崛起过程中作用不可估量。为此,全省要坚持内培外引,为县域经济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培育完善的县域资本市场,深化县域内国有企业改革,吸引更多的投资主体,让县外优质金融资源流入县内,以解决县域经济崛起的最大障碍要要要资金缺乏;要发展优势经济,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引进先进技术,形成与县域发展基础相适应、与县域优势相关联的差异化支柱产业;同时,还要着力提高县域经济的科技含量,把优秀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推到关键性岗位,逐步提高工业和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
(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塑造经济崛起新引擎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安徽“十二五”时期的重大发展战略。据测算,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每增加一个城镇人口,可带动10万元的建设投资。
近年来,安徽城镇化发展正处于加速阶段,2007至2012五年间年均增长1.56个百分点,2012年达到46.5%。但与全国相比,低6.1个百分点;与中部六省平均水平相比低1.44个百分点。安徽城镇化水平的相对滞后,同时也说明安徽城镇化发展提升潜力巨大。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首先,要构建新型城镇体系,推动合肥、芜湖、安庆、蚌埠、阜阳、黄山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加快合肥都市圈和芜马都市圈(两圈)、皖江城市带和淮蚌合芜宣发展带(两带)、皖北城市群和皖南城市群(两群)空间结构建设,加快形成一批经济实力较强的中小城市。
其次,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进一步加强综合交通体系、生态环境体系、防灾减灾体系、资源供应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城镇信息化水平,推进城市智能化管理,建设“智慧城市”。最后,促进产城融合。以新型工业化为基础,结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互动发展,以产业兴城镇,以城镇促产业,实现产业集聚与城镇布局相融合。
参考文献:
[1]于桂艳,牟荣康.欠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探析[J].长白学刊,2012,(03):158-159.
[2]王强.皖江示范区建成三年成效显著[N].中国联合商报,2013-4-8( F02).
[3]张可云,项目.安徽省各地区GDP增长的空间计量研究[J]. 江淮论坛,2012,(01):19-23.
[4]洪功翔等.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研究要要要以安徽省为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5]朱门添,杜欣怡.基于省域面板数据的区域税负与税收竞争之空间考察[J].求索,2013,(01):26-28.
[6]石峰援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差异性及收敛性[J]援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6):766-771
[7]王嘉.城镇化不只是农民进城[J].中国人大,2010,(18):6.
[8]魏学文,刘文烈.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发展路径研究[J].齐鲁学刊,2012,(06):82-87.
[9]陈立泰.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要要要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西部论坛,2012,22(02):95-101.
第一章绪论一选题依据和意义。(一)选题依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尤其是近几年,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但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和问题,比如环境污染、能源消耗过大、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其中最受人关注...
第2章区域经济差异及相关理论2.1区域经济差异的相关概念。2.1.1区域的概念。目前为止,经济学中对区域的定义尚未统一。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艾德加M胡佛指出,如果把区域看成一个整体可以对研究人员所需处理的数据和事件进行很大程度上的降低,这样就可...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服务业的作用和影响逐渐由弱变强,并最终占据主导地位,目前世界上发达经济体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大多在70%以上。与农业和工业不同,服务业部门不仅对经济增长的产值方面的贡献会越来越大,而且对经济增长的劳动力就业方面的影响也会越来...
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等系列国家战略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极大地改善了经济社会发展面貌,但由于区域间经济基础、资源禀赋等方面的差异,区域经济不平衡问题依旧突出。...
5行业层面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产业结构开始呈现出由工业主导型经济向服务主导型经济转变的趋势,使得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逐渐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程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然而,在...
本文中将对人力资源管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简要分析, 从而提出如何通过调整人力资源管理结构,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 希望能够对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努力推进新兴产业发展进程,逐渐完善服务业体系,提高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质量,并在生产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条件下,达成有效供给避免资源浪费的模式,进而使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本文主要从东北亚区域概况角度出发,阐述了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叙述了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途径,并从不同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题目:我国区域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方案目录摘要(详见正文)引言1我国城市化的发展现状及基本分块1.1我国城市化现状及分块1.2我国各区域城市化的特点2我国区域城市化的问题2.1我国城市化评价体系的建立2.2我国城市化共同存在的问题2.3我国各...
临空经济企业也可以称之为空港经济。这种新兴高端区域发展模式首先是以机场的正常运营为主要依赖。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率先在发达国家出现。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与国家先进生产力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经济发展模式也正向多元化、现代化发展。各大机场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