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政府已经意识到消费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而且把扩大国内需求、保证经济增长作为今后政府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提出,想通过相应的政策措施来有效的促进消费,以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安徽省也不例外。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一起构成了总的消费。政府消费指政府部门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消费性支出和免费或以较低价格向住户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净支出;居民消费指常住住户在一定时期内对于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除了直接以货币形式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支出外,还包括以其他方式获得的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支出,即所谓的虚拟消费支出。其中居民消费又分为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有学者认为政府消费对经济增长重要,但有些学者认为居民消费重要,其实二者都极为重要。我们不应当深陷这种问题争辩之中,需要弄清的问题是政府消费、城镇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和经济增长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对于调整农村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与政府消费之间的关系,以最大限度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对于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非常多,但由于研究的对象或时间区段不同,至今尚未形成定论。徐小鹰以我国1978~2008年间的全国数据为样本,利用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乡居民消费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互为因果关系,二者相互影响,而且城镇居民消费对经济影响更为明显,政府消费会使经济出现负的增长,以及会对城乡居民消费有挤出效应,对农村居民的消费挤出效应比城镇居民消费大。
王朝晖、李成进通过检验广东省1978~2008年政府消费、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广东的经济增长是居民消费的格兰杰原因,但居民消费并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非农村居民消费对广东省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但是农村居民消费对非农村居民消费和经济增长具有负向的冲击作用;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和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断加大。
类似上述的文献很多,但是目前对于安徽省的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非常少。具有代表性的是王倩等基于2007年安徽省的投入产出表来研究安徽省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至于从宏观层面将消费分为政府消费、城镇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三个方面来研究安徽省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还没有。安徽省作为主要的农业大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实力、市场环境得到了大幅提升和改善,近几年来,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趋势,呈现出速度加快、结构优化、效益提升、民生改善、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所以当前研究安徽省的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具有很现实的意义。
一、安徽政府消费、城镇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现状
如表1所示,安徽政府消费、城镇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绝对值从1995年的178.55亿元、642.33亿元、353.77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609.20亿元、1625.22亿元、4368.88亿元。
其中,政府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在1995~2011年期间一直保持增长的趋势,但是,城镇居民消费在2005年减少较多,之后保持增长。
衡量宏观消费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消费率,消费率又称最终消费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的最终消费(用于居民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的总额)占当年GDP的比率,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生产的产品用于最终消费的比重,是衡量国民经济中消费比重的重要指标。
如图1,安徽政府消费率一直保持在0.100左右,其中在1998年以后又一段稍微增长的阶段,但在2006年之后又保持平稳状态。农村居民消费率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95~2005年,一直保持在略高于0.200的水平上,但2006以后一直保持接近0.300的水平,而城镇居民的消费率一直持续下降,从1998年的最高点0.381下降到2011年的0.106。另外,安徽省整体消费率也是下降的,从1995年的0.649下降到2011年的0.497。城镇居民消费率这种持续的下降以及农村居民消费处于较低的水平的状态对于安徽省的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都是不利的。
二、数据说明及实证分析
(一)数据、样本、实证方法
本文以1995~2011年间安徽省数据作为样本空间,选择GDP作为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记作GDP,选择政府消费(ZFXF)、农村居民消费(NCJMXF)、城镇居民消费(CZJMXF)的消费额作为消费的指标,为了减小数据的波动,分别对它们取对数,记作LNGDP、LNZ-FXF、LNNCJMXF、LNCZJMXF。数据来源于1996~2012年安徽省统计年鉴,且以1995年为基期的消费价格指数和GDP平减指数分别对消费和GDP进行平减。
文章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来具体分析安徽政府消费、城镇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实证结果及分析
1.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本文采用计量软件EVIEWS5.0,先对各个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鉴于格兰杰因果检验的前提是各个变量是同阶差分平稳的,本文先使用ADF检验来检验各个变量的平稳性,其中滞后项是根据AIC最小原则来确定的,检验结果见表2。
由表2的ADF单位根检验结果可以看出,1995~2011年安徽省的GDP、NCJMXF、ZFXF、CZJMXF的对数均是(1)序列,故可以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各变量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的检验结果如表3。由表3的结果可得出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为:经济增长是农村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变动的格兰杰原因,而农村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政府消费不是GDP变动的格兰杰原因。
2.使用VAR脉冲响应函数检验考察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如图2,对于安徽经济增长,来自城镇居民消费的正向冲击作用最大,且在第四期后逐步增强,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冲击,政府消费冲击作用平稳。这表明,通过增加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方式来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较为明显;相反,采用增加政府消费来促进经济增长效果不明显,增加农村居民消费反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作用。对于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冲击的解释可能是:与城镇居民消费相比,农村居民的消费更多地依靠于政府的转移支付,是以政府的支出为代价的消费,这也可能是导致政府消费对经济增长作用不明显的原因。
如图3,对于安徽政府消费,经济增长和城镇居民消费所带来的冲击都比较大,但是城镇居民消费所带来的正向作用在第四期后逐渐平稳。这表明安徽经济增长是政府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是农村居民消费给政府消费带来巨大的负向冲击,而且逐渐增强,这种现象验证了农村居民消费的增加会使政府消费减少。
如图4,对于安徽城镇居民消费而言,经济增长能带来较强的正向冲击,而农村居民消费反而会挤占城镇居民消费的空间,给其带来负向冲击;政府消费给其带来的冲击作用方向不定,说明政府消费的增加不一定能够带动城镇居民的消费。
如图5,对于安徽省农村居民消费而言,经济增长、政府消费冲击都能带来正向冲击,经济增长的作用最大、政府消费的作用次之。这表明,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最大的还是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收入增加效应最大;不过城镇居民消费也能间接通过增加消费需求,来带动就业以增加农民收入的方式来促进农业居民消费的增加,但是在第四期之后才有正效应,作用有滞后期。政府消费从长远来说不能够明显的带动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长,虽说有促进作用,但只是短期的。
三、主要结论政策建议
通过上面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本文得到以下的重要结论:(1)安徽省整体的消费率处于较低的水平,且不断下降;其中农村居民消费率处于稳中上升的趋势,总体消费率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城镇居民消费率正逐步下降。(2)从格兰杰因果关系上,目前安徽省经济增长能够促进政府消费、农村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的增加,但是三者却不能直接引起经济的增长,这可能与安徽省当前主要以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的发展方式一致。(3)从安徽省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上看,城镇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作用比农村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大;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政府消费、城镇居民消费都具有负向冲击作用,这种现象表明:农村居民消费的增加是以牺牲城镇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和经济增长为代价的;政府消费对经济增长、农村居民消费也都有正向的冲击作用,但作用不强。
目前安徽省的整体消费水平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而且消费率不断下降,如何尽快提升安徽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今后一个时期内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建议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安徽省经济增长从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消费、投资和出口协同拉动上来,使得消费成为安徽经济增长的新的增长点。这就需要政府扩大消费需求、发展消费经济、调整消费结构。具体来说,扩大消费需求的根本是培育消费能力,改善消费环境;发展消费经济需要消费者行为的改变、企业的创新来共同推动消费的多样化;调整消费结构即需要分析经济形势,适时的调整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使消费与经济增长形成良性互动。
第二,努力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积极发挥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虽然目前宏观层面农村居民消费率比城镇居民消费率高,但是这主要是由于农村居民人口庞大导致消费率较高,实际上农村居民平均消费水平和质量仍然比较低;另外,目前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还有负向冲击作用。首先,政府应当通过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继续深化和推进医疗、教育、住房等关乎民生的领域的改革,以有效降低农村居民的不确定的预期。其次,千方百计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如提高农村的补贴水平、创造就业机会等方法。最后,改变农村消费环境。
第三,注重城镇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正向冲击作用,继续提高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和质量。目前安徽省的城镇居民的消费率不断降低,所以首先应当解决城镇居民消费低的问题。这同样需要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来降低不确定的预期。
第四,在适当的提高政府消费量的同时,把握和控制消费量上升的幅度,以减小政府消费占最终消费的比重。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适当提高政府消费的相对量,这是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是政府消费上升的幅度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因为整个社会的最终需求由最终消费而构成的,而最终消费是由居民消费与政府消费构成的,政府消费的增加必然会使居民消费的数量的减少,对居民消费形成挤占。
参考文献:
[1]陈彩虹.政府消费支出与扩大内需[J].财政研究,1999(8):7-9.
[2]徐小鹰.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政府消费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0(6):92-94.
[3]王朝晖,王成进.政府消费、居民消费与广东经济增长[J].华东经济管理,2010(12):33-37.
[4]王倩,黄春,吴悦,等.安徽省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基于2007年安徽省投入产出表[J].合肥学院学报,2011(5):84-88.
[5]许光建,赵宇,戴李元,等.我国居民消费率变动状况分析及扩大消费的价格措施[J].价格月刊,2009(11):8-11.
[6]洪银兴.消费需求、消费力、消费经济和经济增长[J].中国经济问题,2013(1):3-8.
[7]林深.中国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关系的实证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1(4):56-60.
第一章绪论一选题依据和意义。(一)选题依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尤其是近几年,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但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和问题,比如环境污染、能源消耗过大、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其中最受人关注...
第2章区域经济差异及相关理论2.1区域经济差异的相关概念。2.1.1区域的概念。目前为止,经济学中对区域的定义尚未统一。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艾德加M胡佛指出,如果把区域看成一个整体可以对研究人员所需处理的数据和事件进行很大程度上的降低,这样就可...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服务业的作用和影响逐渐由弱变强,并最终占据主导地位,目前世界上发达经济体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大多在70%以上。与农业和工业不同,服务业部门不仅对经济增长的产值方面的贡献会越来越大,而且对经济增长的劳动力就业方面的影响也会越来...
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等系列国家战略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极大地改善了经济社会发展面貌,但由于区域间经济基础、资源禀赋等方面的差异,区域经济不平衡问题依旧突出。...
5行业层面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产业结构开始呈现出由工业主导型经济向服务主导型经济转变的趋势,使得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逐渐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程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然而,在...
本文中将对人力资源管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简要分析, 从而提出如何通过调整人力资源管理结构,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 希望能够对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努力推进新兴产业发展进程,逐渐完善服务业体系,提高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质量,并在生产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条件下,达成有效供给避免资源浪费的模式,进而使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本文主要从东北亚区域概况角度出发,阐述了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叙述了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途径,并从不同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题目:我国区域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方案目录摘要(详见正文)引言1我国城市化的发展现状及基本分块1.1我国城市化现状及分块1.2我国各区域城市化的特点2我国区域城市化的问题2.1我国城市化评价体系的建立2.2我国城市化共同存在的问题2.3我国各...
临空经济企业也可以称之为空港经济。这种新兴高端区域发展模式首先是以机场的正常运营为主要依赖。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率先在发达国家出现。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与国家先进生产力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经济发展模式也正向多元化、现代化发展。各大机场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