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文化下我国社会保障的发展进程
(一)家庭式保障
在我国历史长久的价值体系里,家庭最能体现传统中国人的权力与义务观念。家庭是中国社会最早的社会组织,也是最基本的构成单位。每当人们受到天灾人祸的时候,传统的中国人大多是依靠家庭的帮助,“中国文化全部都从家庭观念上筑起。《礼记·礼运》有云:“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子其子,货力为家”这就说明了家庭养老保障的思想从古自今就有。与早前原始人讲老者丢弃或处死的做法,以及美国家庭对老年人不管不顾,只指望政府救助的做法,体现了我国传统家庭观的优势。我国家庭保障主要表现在老人养老上,传统的孝道文化也大力的提倡家庭养老,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政策都不断强化了我国家庭保障的作用,这也是古代家庭养老根深蒂固的原因。
中国传统社会以至现家庭一直是至关重要的,以致于家庭本微观的形成。家庭本位观念构成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最核心的福利文化。而这种福利文化也由此形成了中国人口数量、如何规避处理风险、获得保护等方面,大多是在家庭内部和亲戚、宗室内部处理。
(二)宗法保障
宗族,又被称作家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宗族有以下等特征:必须是拥有同一个男性祖先,相互有血缘关系、长期居住一起或相邻,生活有一定的章程,例如宗法、家规等特征。中国古代人大多都是整个宗族一起生活,人们依赖宗族的保障,这也体现了宗族保障功能。古代的典型“家庭 -- 宗族”保障文化,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产生、发展有着深刻烙印,也是其体系的主要价值理念。在中国我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宗族社会的发展进程共分三步:春秋前的宗法制度,魏晋两朝到唐朝的世家大家族制度,宋代后祠堂族长的族权式家庭制度。各个时期的宗族因人口和时代发展而各不相同,但有些特征每个时期都会出现,例如父权中心制,成员有血缘关系等特点。
(三)国家保障
虽然在中国传统的社会保障中家庭和宗族有着重要作用,这也并不代表国家对社会保障置之不理。在古代,当大的天灾出现时,家庭 -- 宗族救助功能微弱就有所体现,而且毕竟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家庭和宗族保障。这时国家就显示了其作用,尤其是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有巨大作用。政府必须负担有国民公共福利这一思想从古代到现在一直存在。《周礼》中的“荒政”、“保息”思想,与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救助有异曲同工之意。国家提供人民基本的社会保障从古代社会到现在,一直存在。即使在古代,国家也能行使除了家庭和宗族保障以外的保底“安全网”作用。
二、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社会保障思想
(一)儒家的“仁爱民本”思想观
在我国,尧舜时期便有了社会保障思想,舜在处理国事时曾提过“安民”的思想。而比较成系统的社会保障思想则在百花齐放的战果时期成立。儒家的思想从汉朝后就一直受君王推崇,而儒家思想中蕴含的社会保障理念,也对历朝历代制定政策由重要影响。即使现在儒家思想也对我国的发展有所启迪。儒家思想核心为“仁”,讲究由仁向善。儒家思想在政治的主要主张是“仁政”,对君王要求“民重君轻”,在实际行动中提出“苛政猛于虎”。
时至今日,儒家思想的仁政、民本思想也影响着我国政府的政策制定、实施,对我国社会包装建设有很大帮助。在古代,大同社会理论、仓储后备政策、社会互助理念,都体现了儒家思想对古代社会保障思想的影响。不仅对社会保障建设有很大帮助甚至有普世价值。
(二)佛教的“慈悲”文化
佛教于西汉末年始传入我国,构成了我国文化的重要的一部分。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一直劝导人们要从善去俗,主张人们要保留善良遏制作恶。在古代,慈善活动的星期多半是由寺院和僧侣所组织、推动。信仰佛教的人,都相信佛陀的“慈悲心”,慈能让人幸福,悲能化解痛苦。信奉佛教之人,要布施行善,要有同情之心、怜悯之情、慈悲情怀。正是佛教这种普世的信仰,使人们行善完全没有利己目的,完全的利他行为。行善不仅能够帮助他人还能够消除罪孽和积德萌阴儿女。虽然这种想法有些自我安慰,但这也推动了我国古代慈善事业的发展,对我国传统社会保障建设有重要影响。佛教的慈悲文化,使古代人们在物质上帮助穷人,精神上形成了帮助他人的教化,一直占有主导地位,有着深远影响。
(三)道家的“善恶观”
春秋时期,老子是道家的代表,后经庄子发展,与儒家并道而驱。到了东汉后期,道教兴起,在魏晋时代更有所发展、在隋朝唐朝、宋代元代的道教发展后,道教与佛教、道教三组鼎盛,影响源远流长。道家思想中有深刻的人生思考,值得人深入研究。
道家讲究“赏善罚恶、善恶报应”,这种善恶观思想也是我国社会保障文化的又一价值理念。《道德经》云:“天道无常,常与善人”。善恶报应是一种必然的伦理律令,在道家经典中得到反复申述,这无形中教导人们要摒弃恶的行为,积累善果。道家的善恶观,不仅影响了我国社会保障文化,也影响着中国人千百年来的为人处世哲学。
三、传统文化对社会保障建设的启示
(一)孝道的弘扬
《诗经 雅廖羲》中曾经提到“哀哀父母,生我幼劳”;《孟子历章上》也论证过“孝子之至,莫大于尊亲”也体现了从古至今中国将孝敬父母作为人生重要之事;墨家提出的“孝,利亲也”也为我国尊敬老人提供标准。我国传统文化中孝道思想,为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建设中的养老问题提供重要的价值理念,也为我国解决养老问题提供了方法。孝道的弘扬,人们不仅孝敬自己的父母、亲人,也进一步使尊老爱幼思想深入人心,这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积极的影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以及养老体制的不健全,家庭养老仍是主流。不仅是养老问题,在医疗和失业保障方面来自国家和社会的社会保障作用仍较为有限,人们在失业、患病时,相当程度上仍然依赖家庭及亲戚,家庭化的社会保障仍然在中国具有核心的地位我们应提倡传统文化,既注重做好老人的物质保障也兼顾精神保障,做到尊、养、顺。传统孝道的回归,不仅能够完善养老保障,也对国民素质的提高就、建设和谐社会有很大帮助。
( 二 )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文关怀
我国古代文化中的民本、仁政,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不仅影响对我国古代得封建社会君王的统治和管理,对现阶段我国政府制定和实施政策也有很大作用。“民重君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都说明了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运行中,必须考虑以人为本。人道主义,应该是政府考虑民生问题的出发点之一。以人为本也不止体现在我国社会保障建设方面,在任何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必须都应该以群众得利益为根本。以人为本的社会保障就是让人们平等的、幸福的生活,能够居有其屋、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人道主义关怀,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主要特征,也是人类社会文明的特征。当社会保障赋予了人文关怀,就不再简单冰冷的制度,而是维护了人的基本自由和尊严,体现了执政者的民主和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思想贯穿了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如今也指导着我国现阶段的发展。古代传统社会所蕴含的以人为本思想,告诉我们社会保障工作不是简单的救济穷人或者老人老有所养,而是把需要保障的对象当成完整的人,一个自由的、有尊严的人,给予完整的尊重和关爱。以人为本的社会保障不是政府或社会的恩赐和怜悯,而是作为公民而应有的权利。
( 三 ) 建立德法兼用的社会保障机制
德法兼用,一方面以德服人。即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无论是儒家的仁爱还是道家的善恶观或是佛教的慈悲情怀,人民应友爱和自爱,政府应仁爱。以德服人、以德治国,提倡人们奉献社会、友爱他人的精神,鼓励利他行为和慈善活动。只有这样社会保障才能发挥更大的力量,帮助更多的人。另一方面,依法治国。单是用道德约束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法律的规范。
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当道德无法解决纷争时,法律的约束和规范能够解决矛盾和问题。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立法缺失,相关法律不健全,必须加快社会保障立法进程,做到有关社会保障问题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德治与法治二者缺一不可,没有责任和道德的支持,社会保障制度也不能顺利的建立和发展,法治工作也不能全面的展开。没有了法治的约束,光靠德治也无法解决所有问题。只有德法兼用,才能既能体现奉献、友爱、互助的精神,也能构建我国和谐、民主、平等的社会。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古代人们的智慧超群,传统文化不仅指导着历朝历代的统治和管理,也指引着我国现代社会保障建设的发展方向。无论是仁爱还是孝道,都体现了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的价值诉求。我们在解决社会保障问题中,应该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国情,加快我国社会保障立法进程,坚持以人为本、德法兼用,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
[1] 礼记 · 礼运 .
[2] 钱穆 . 中国文化史导论 [M]. 商务印书馆 ,1994.
[3] 周秋光 . 中国慈善简史 [M]. 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 .
[4] 魏书 · 释老志 .
[5] 钱宁 . 从人道主义到公民权利 [J]. 社会学研究 ,2004(1).
长期以来,非公有企业拒缴、欠缴劳动者社会保险费的问题比较普遍,严重地侵害了劳动者的财产权和社会保障权,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阻碍了非公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也困扰着政府人社部门、社保经办机构、社会保险费...
一、引言国际上行业收入差距是一个持续讨论了60多年的话题,在对行业间存在工资差异达成共识后,后来的研究者主要讨论行业工资差距的来源,包括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个人异质性(SumnerSlichter1950),行业生产率、产出增加、资本密集度(Gitt...
"三农"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未来一个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政策目标....
第三章法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中的家庭社会保障及其借鉴法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汲取了德国和英国两种社会保障模式的优点,以社会成员的团结互济、家庭间的相互连带、平等普遍的收益和慈善赈济为基本理念,结合普及型社会保险制度和多项社会福利制度,具体内容涵盖...
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市场经济体制模式下的社会保障模式也是不一样的。它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而产生,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化而不断做出适应性的调整与改革。社会保障模式的建构其实是特定市场经济模式的寓示与展示,它从一...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但对于退役运动员社会保障方面机制的缺乏影响了我国体育事业的良性发展。体育是一项高风险、高投入的事业,对于运动员来说,退役后,运动员必须面对就业、求学、生活等各方面的问题,所以建设完善的退役运...
回顾社会保障的起源和发展,无论从其早期的理论渊源还是从现代社会保障实践的实施方式来看,都离不开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助,如早期的宗教社会思想、大同社会思想以及社会互助论等,还有现代社会保障实施的互助共济原则,都体现的是社会保障实施的风险和责任共担...
完善社会保障管理是解决流动人口社会保障问题的必要途径。本文根据流动人口动态监测和社会保障相关数据, 从行政管理、基金管理、对象管理等方面对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管理现状进行梳理。...
第4章山东省财政社保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社会保障是保民生、促发展的一项大工程,其中涉及到多项仅以财政投入为收入来源的项目。合理分配财政社会保障资金,将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用,将不断优化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结构作为当前促进社会保障体...
一、引言自从2012年3月22日《新华每日电讯》以《失独之痛需社会抚慰》为标题对失独问题进行报道以来,失独问题开始引起社会的关注。然而,失独问题真正进入政府与社会公众的视野始于2012年6月5日全国100多位失独父母联名上书原国家计生委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