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从社会网络视角看,知识很大程度上通过社会交互进行创造和交流.因此,在一个组织中,组织成员间关系就成为影响知识共享的关键因素.已有研究也表明了组织中社会关系对员工知识共享的重要促进作用.Chow & Chan(2008)通过对 190 位公司管理者的实证研究发现组织成员间的社会网络关系对员工知识共享态度和主观规范都有显着的正面影响,从而对他们的知识共享意图产生作用[1].Nahapiet & Ghoshal(1998)强调生成于社会关系的社会资本对知识资源获取和知识交换的重要性[2].
国内学者刘佳和王馨也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员工之间的社会关系越强,他们进行知识共享的互动频率也越高[3].邱均平等也从网络关系、网络位置和社会资本三个角度肯定社会关系网络对组织内部知识共享的价值[4].组织关系具有多重性,较正式的工作关系和具有非正式色彩的私人关系是其中两种基本的社会关系类型.对组织成员而言,他 (她) 必然根植于组织内的工作关系和私人关系中,其知识共享行为不可避免地受这两种关系影响.然而,已有研究在探讨员工关系与知识共享间关系时,很少对这两类关系加以区分,导致文献对它们与员工知识共享间的作用机制仍缺乏较明确的解释.这两种不同关系类型在员工知识共享中扮演着同样的角色吗?如若不是,它们如何作用于员工知识共享呢?组织知识管理战略有怎样的影响呢?
现有研究不能很好地回答上述问题.基于此,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工作关系、私人关系、员工知识共享以及组织知识管理战略间作用机制的理论框架,并通过实证研究对上述理论框架进行检验.
二、理论和假设
1. 工作关系、私人关系与员工知识共享
现有研究日益强调社会关系与社会网络在知识共享中的作用.Granovetter 着名的"嵌入性理论"以"网络嵌入"这一概念表达:个体不是孤立地行动,而是不可避免地受社会网络中其他人的影响[5]. 在组织中,每个人都会和其他人建立各种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员工间的这种社会交互为知识共享提供了机会.正如 Chow & Chan(2008)所言:"人们更愿意与那些和他们有着紧密关系的人分享想法和资源[1]." Levin & Cross 的研究(2004)也指出,具有较强关系的个体之间更有意愿和能力进行知识共享[6].Hansen(1999)也有类似结论,指出个体间关系质量,特别是面对面交互的时间长短,对于共享复杂知识尤其重要[7].根据 Brass,Butterfield & Skaggs(1998)的分析,关系通常具有多重性特点,即两个行动者之间通过多种关系联结在一起[8].在组织的机构特征之下,工作关系是员工间最显着的一种关系.工作关系具有正式化和制度化特征.在伴随于工作关系的组织规范要求之下,那些和其他成员保持更紧密工作关系的员工往往感受到更大的被要求参与知识共享的社会压力.承载工作关系的组织正式结构和流程也对工作知识的传播和共享提供了有效支撑.Marouf(2007)通过对一个组织 22 个部门的调查和实证研究发现,员工间工作交互的频繁度和工作关系的紧密性对员工间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都有显着的促进作用[9].在基于访谈结论解释这一结果时,她认为该组织集权化的组织结构和有力的横向协调机制促进了员工工作中的知识共享.大多组织都有类似的工作协作和知识共享机制,如通过报告和文档进行信息交流、通过任务规划和进度进行整合、通过明确的角色和职责定义进行协调、通过管理者或核心人员的例行或专题会议进行交流、使用知识共享系统等.正是通过这些机制,工作关系有效促进了员工间的知识共享.私人关系是组织中和工作关系相对的另一种典型关系类型.私人关系隐藏于组织的正式结构和正式关系之后,具有较明显的非正式特征.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现代组织越来越不能忽视组织成员间非正式的私人关系和非正式群体对组织运作的影响.不少研究已经证实员工间非正式的人际交互和由此形成的良好私人关系会促进信任、自我效能感、自信心等动机因素,从而提升个体参与知识共享的意图[10].因此,员工间良好的私人关系是打破知识共享的公共品困境、促进员工合作与知识共享的有效途径[11].基于此,文章提出如下假设:
H1:工作关系对员工知识共享有正面影响.
H2:私人关系对员工知识共享有正面影响.
对于组织员工而言,他们的工作关系和私人关系经常是重叠的.许多员工通过工作中的接触和交互逐渐建立起他们的私人关系.反过来,良好的私人关系对工作关系有促进作用. 一方面,良好的私人关系通常可以带来更融洽的工作上的协作行为.另一方面,在组织活动中,具有非正式特点的私人关系往往是较正式的工作关系的良好补偿,对正式关系产生促进作用.
不少关于组织知识网络的研究显示,员工间的正式网络与非正式网络通常交织在一起,在这一过程中,员工间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良好私人关系对工作上的协作关系和知识共享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12].Rizova(2007)的分析通过对研发项目团队的社会网络分析发现,那些私人关系与工作关系匹配好的个体或项目团体更有可能取得成功[13].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员工间良好的私人关系有助于增强他们的工作关系,并通过工作关系对知识共享产生影响.基于此,文章认为私人关系对员工知识共享的影响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工作关系的中介作用实现的.由此提出如下假设:
H3:工作关系在私人关系和员工知识共享间发挥中介作用.
2. 组织知识管理战略对工作关系、私人关系与员工知识共享间关系的影响知识管理战略是推行知识管理的组织不可避免要面对的问题.组织通常都在有意或无意地采用某种知识管理战略.根据Choi & Lee(2002)的研究,一个组织的知识管理战略可以按两个维度进行描述:一个维度强调组织共享和使用显性的文档化知识的能力,主张通过正式系统编码和存储知识,这一战略取向可称之为"系统"导向的知识管理战略;另一维度强调通过人际间的接触与互动共享知识,这一战略取向称为"人"导向的知识管理战略[14].组织知识管理战略不可避免地会影响组织成员的知识共享行为."系统"导向的知识管理战略通常在组织正规化、规范化的基础上被采用.因此,在"系统"导向的知识管理战略取向下,工作关系的规范性更强,对知识管理相关活动的执行力较强,可能带来知识共享效果的增强.因此,文章认为当组织有较强的"系统"导向知识管理战略取向时,工作关系对员工知识共享的正面作用可能会更强.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4:"系统"导向知识管理战略对工作关系与员工知识共享关系具有调节作用,组织"系统"导向知识管理战略取向越强,工作关系对员工知识共享的影响越强."人"导向的知识管理战略鼓励通过人际交互共享知识,特别是非正式的知识交流.因此,在"人"导向的知识管理战略取向下,有利于工作运营和知识共享的可信任私人关系通常会被鼓励,可能带来更好的工作关系和知识共享效果.因此,文章认为当组织有较强的"人"导向知识管理战略取向时,私人关系对工作关系及员工知识共享的正面作用可能会更强.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5:"人"导向知识管理战略对私人关系与工作关系间关系具有调节作用,组织"人"导向知识管理战略取向越强,私人关系对工作关系的影响越强.
H6:"人"导向知识管理战略对私人关系与员工知识共享关系具有调节作用,组织"人"导向知识管理战略取向越强,私人关系对员工知识共享的影响越强.
综合上述假设,得到研究模型,如图 1 所示.
三、研究方法
1. 样本和数据
数据收集采用问卷调查法,为了保证问卷设计质量,首先以学术界与企业界人士为对象进行小样本测试,并根据反馈情况对题项进行修正.正式量表形成后,采用方便抽样,以西安理工大学 MBA 学员为调查对象,通过现场填答方式发放问卷100 份,回收有效问卷 94 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 94%.受访者中,60.4% 为男性, 39.6% 为女性;年龄 21~40 岁; 32.3%为中高层管理者,49% 受访者为基层管理者,18.7%的受访者为职员,所有受访者都是大学专科以上学历.
2. 变量度量为了提高量表可靠性,尽量采用前人研究中已被证明行之有效的题项和量表.当题项必须被修改或开发时,则在有关文献基础上,反复讨论修订而成.所有题项均采用李克特 7 级量表,范围从 1 (非常不同意) 到 7 (非常同意).
工作关系和私人关系的度量改编自 Huang(2009)[15],各由四个题项组成.员工知识共享的度量采纳自 Lu,Leung & Koch(2006)[16]的研究,由 5 个题项组成.组织知识管理战略的度量采纳自 Choi & Lee(2002)[14]的分析,由八个题项组成,其中四个题项度量"系统"导向的知识管理战略,其他四个题项用来度量"人"导向的知识管理战略.具体量表如表 1 所示.(表1略)
四、分析和结果
1. 信度和效度
本研究尽量采用已有的成熟量表或在参考已有量表的基础上反复论证修改而成,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保证问卷的内容效度.为了进一步检验本研究构想及变量测度的信度、构面性和区别效度,对样本进行 Cronbach's α 分析、因子分析和项目总相关系数分析.根据经验判断方法,保留在变量测度题项中的问题项对所有题项的项目总相关系数应大于 0.5,并且测度变量的 α 值应该大于 0.7.通过项目总相关系数分析,删除了系数低于 0.5 的 3 个题项,在此基础上计算的各变量 α 值均大于 0.7(如表 1 所示),总量表 α 值达到 0.911.效度采用因子分析进行检验 (KMO 检验值为 0. 781,表示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各题项的因子负荷均大于 0.5 (如表 1 所示),累计解释变异量 76.154%,表明问卷各变量及其题项具有较好的构面性和区别效度.
2. 假设检验
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假设进行检验.在进行具体的回归分析之前,计算了变量均值、方差以及变量之间的两两简单Pearson 相关系数,具体如表 2 所示.
(1) 工作关系、私人关系与员工知识共享间的关系简单线性回归分析被用来验证假设 H1 和 H2,即工作关系和私人关系对员工知识共享的影响.分析结果如表 3 所示.回归模型 M1 显示,工作关系对员工知识共享具有显着的正面影响(β=0.676,p<0.001,AdjustedR²=0.447).因此,假设 H1 被支持.
回归模型 M2 显示,私人关系对员工知识共享有显着正面影响(β=0.511,p<0.001,AdjustedR2=0.247).因此,假设 H2 被支持.为了分析工作关系在私人关系和员工知识共享间的中介作用,参考 Baron & Kenny(1986)推荐的方法[17],三步骤回归分析被执行,分析结果表 4 所示.在第一步的回归模型中,私人关系对员工知识共享有显着的正面影响(β=0.511,p<0.001);在第二步的回归模型中,私人关系对工作关系有显着的正面影响 (β=0.583,p<0.001);第三步的回归模型显示,在同时考虑工作关系和私人关系对员工知识共享的作用时,工作关系对员工知识共享仍有显着的正面影响(β2=0.573,p<0.001),而私人关系对员工知识共享的影响则变 得 不 显 着 (β1=0.177,n.s.).说明工作关系在私人关系和员工知识共享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因此,假设 H3 被支持.
(2) 组织知识管理战略的影响层次回归分析被用于检验组织知识管理战略的调节作用.
表 5 检验了"系统"导向知识管理战略在工作关系与员工知识共享间的调节作用,模型 M1 显示了工作关系和"系统"导向知识管理战略对员工知识共享的直接效应(Adjusted R2=0.439,F=22.896, p<0.001).模型 M2 在模型 M1的基础上,考虑了工作关系和"系统"导向知识管理战略对员工知识共享的交互效应,结果显示二者的交互效应不显着(β=0.118,p=0.243).因此,假设 H4 未被支持.
表 6 检验了"人"导向知识管理战略在私人关系、工作关系及员工知识共享间的调节作用,模型 M1 显示了私人关系和"人"导向知识管理战略对工作关系的直接效应(AdjustedR2=0.389,F=18.844,p<0.001).模型 M2 在模型 M1 的基础上,考虑了私人关系和"人"导向知识管理战略对工作关系的交互效应,结果显示二者间的交互效应显着 (β=0.176, p<0.1).因此,假设 H5 被支持.模型 M3 显示了私人关系和"人"导向知识管理战略对员工知识共享的直接效应 (Adjusted R²=0.288,F=12.333,p<0.001).模型 M4 在模型 M3 的基础上,考虑了私人关系和"人"导向知识管理战略对员工知识共享的交互效应,结果显示二者之间的交互效应不显着 (β=0.112,p=0.326,ΔR2=0.000).因此,假设 H6 未被支持.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除了假设 H4 和 H6 以外,其他假设均获得支持.
五、结论与讨论
文章通过实证研究考查了组织中员工间两类典型的关系类型-工作关系和私人关系,对员工知识共享的影响以及组织知识管理战略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主要发现:其一,工作关系对员工知识共享有显着的正面影响,并在私人关系与员工知识共享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其二,当组织的"人"导向知识管理战略取向越强,私人关系对工作关系的影响越强,即"人"导向知识管理战略在私人关系与工作关系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上述研究肯定了组织中员工间关系在促进知识共享方面的重要意义,这与已有文献的相关研究论断是一致的.上述研究结论有别于已有文献之处在于,突显了工作关系的重要性,研究显示工作关系不仅是员工知识共享的重要使能因素,也在私人关系与员工知识共享间扮演中介者的角色.研究还进一步揭示了组织知识管理战略的影响.上述发现有助于丰富组织内工作关系、私人关系与员工知识共享间作用机制的理论解释.
文章研究对企业知识管理实践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工作关系和私人关系等不同关系类型对员工知识共享的影响机制并不相同,管理者在试图调节相应关系来促进员工知识共享时应采取由针对性的措施,在营造良好工作关系和私人关系的同时,更要注重引导和发挥私人关系对工作关系的正向促进作用,因为私人关系对员工知识共享的促进作用主要是以工作关系为媒介发挥的.
另一方面,不同导向的知识管理战略对组织内关系与员工知识共享存在影响,文章验证了"人"导向知识管理战略在私人关系与工作关系间的正向调节作用,表明在"人"导向知识管理战略取向下,良好的私人关系对提升工作关系更有价值,从而也间接地促进了员工知识共享.因此,在"人"导向知识管理战略取向下,管理者应该重视培养开放、信任的组织氛围,促进组织内良好互信的私人关系的形成,来为员工知识共享提供助力.
文章研究的主要不足之处在于:第一,以 MBA 学员为调查对象,虽然满足方便抽样原则,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结论的外部效度,研究结论对于其他组织和员工群体的适用性还有待进一步证实.第二,工作关系、私人关系与员工知识共享的关系也可能受其他关键变量的影响,如信任、组织文化等.由于研究目的与范围的限制,文章对这些变量暂未予以考虑,有待后续研究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Chow W S,Chan L S. Social network,social trust and shared goals in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sharing [J].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08,45(7): 458-465.
[2] Nahapiet J,Ghoshal S. Social capital,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 [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23(2).
[3] 刘佳,王馨. 组织内部社会网络联系对知识共享影响的实证研究 [J].情报科学,2013,31(2): 105-109.
[4] 邱均平,许丽敏,陈瑞. 社会网络视角下企业内部知识共享机制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0): 25-29.
[5] Granovetter M.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5: 481-510.
[6] Levin D Z,Cross R.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you can trust: Themediatingrole of trust in effective knowledge transfer [J].Managementscience,2004,50(11): 1477-1490.
[7] Hansen M T. The search-transfer problem: The role of weak ties in sharingknowledgeacrossorganizationsubunits [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9,44(1): 82-111.
[8] Brass D J,Butterfield K D,Skaggs B C. Relationships and unethicalbehavior: A social network perspective [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23(1): 14-31.
[9] Marouf L N. Social networks and knowledge sharing in organizations: a casestudy [J].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07,11(6): 110-125.
[10] Quigley N R,Tesluk P E,Locke E A,et al. A multilevel investigation of themotivational mechanisms underlying knowledge sharing and performance[J]. Organization Science,2007,18(1): 71-88.
[11] Cabrera A,Cabrera E F. Knowledge-sharing dilemmas [J].Organizationstudies,2002,23(5): 687-710.
[12] Phelps C,Heidl R,Wadhwa A. Knowledge,networks and knowledge net-works a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 [J].Journal of Management,2012,38(4): 1115-1166.
[13] Rizova P S. The secret of success: the double helix of formal and informalstructures in an R&D laboratory [M].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14] Choi B,Lee H. Knowledge management strategy and its link to knowledgecreation process [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2,23(3).
[15] Huang C C. Knowledge sharing and group cohesiveness on performance:An empirical study of technology R&D teams in Taiwan [J].Technovation,2009,29(11): 786-797.
[16] Lu L,Leung K,Koch P T. Managerial knowledge sharing: The role ofindividual,interpersonal and organizational factors [J].Management andOrganization Review,2006,2(1): 15-41.
[17] Baron R M,Kenny D A. 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onceptual,strategic 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6,51(6).
[18] Wenpin Tsai. Social structure of "coopetition" within a multiunitorganizaton: Coordination, competition and intraorganizational knowledgesharing [J].Organization Science,2002.
[19] Hansen MT. Knowledge networks: explaining effective knowledge sharingin multiunit companies [J].Organization Science,2002.
[20] Wasserman S,Faust K.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J].1994.
[21] Tsai W,Ghoshal S. Social capital and value creation: the role of intrafirmnetworks [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8.
[22] Morten T Hansen,Marie Louise Mors,Bjorn Lovas. Knowledge sharing in-organizations:multiplenetworks,multiplephases [J].AcademyofManag-ement Journal,2005.
[23] Kilduff,M,D Krackhardt. Bringing the In dividual Back in:A StructuralAnalysis of the Internal Market for Reputation in Organizations [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4.
[24] Marouf Laila. Social Networks and Knowledge Sharingin Organizations:ACase Study [J].Journal of KnowledgeManagement,2007.
[25] Sparrowe,Raymond,et al. Social Networks and thePerformance of Individuals and Groups [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1.
大学组织中的许多现象都可以归结为大学的组织行为,如教师的教学与研究行为、大学的管理行为、资源配置、大学与外部的联系、大学的制度建设、组织变革等等,因此制定大学组织的各种内部政策不仅要了解大学组织的特性,更为重要的,还要把握大学组织内部的组...
实达是国内一家高科技企业,曾创造了10年间从16个人到16个亿的神话,凭终端、外设、PC、网络等颇具竞争力的产品打拼出含金量不俗的实达品牌。后来,高速发展的实达面临很多管理层面的问题,于是斥资300万元从着名的麦肯锡公司买来了一个洋药方.麦肯锡的咨询...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领导科学、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应用和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深入人心,情商在日常工作中的作用日益显现,成为有效推动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情商已经成为衡量管理者能力强弱和自身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组织情商近年来也逐渐被学界研究,被一些...
6.结论与建议6.1研究结论本研究通过以往文献的梳理,理论模型的构建和检验,最终得出如下结论:6.1.1不当督导对组织公民行为有显着负向影响在以往领导行为研究中,对积极的领导行为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备受追捧。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近些年来,...
当前,企业主要采用耗费大量资源的手工管理形式进行管理,随着采购量和库存品种的日益增加,这种管理方式就会导致信息传播不流畅、透明度不高、更新不及时,给物资供应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为了提高物资供应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物资供应管理水平,符合企业...
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国内外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来愈激烈。企业能否创新,关系到一个企业的成败。在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诸多因素中,领导者的作用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而领导风格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研究领导风格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不...
开发领导力和建立优秀的团队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领导者不断地学习和反思。经过观察和总结,我发现团队是组织提高运行效率的可行方式,它有助于组织充分发挥每一个队员的才能。事实表明,如果某种工作任务的完成需要多种技能、经验,那么由团队来做通常效...
题目:基于组织行为学分析沃尔玛企业文化目录摘要(详见正文)一、尊重个人(一)公仆领导(二)开放式管理(三)共享利益二、服务顾客(一)总目标--顾客就是老板(二)以顾客为导向的服务战略三、追求卓越(一)价格更低廉(二)服务更满意(三)不断创新...
组织管理者要有效地运用愿景激发和驱动员工的敬业行为, 与员工就组织的发展愿景与个人目标进行充分沟通, 帮助员工清晰地了解自身价值与组织使命, 使员工将个体的职业前景与组织发展蓝图相关联, 构建个体成长与组织成长的命运共同体。...
一、组织行为学及其相关概念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目的是应用这些知识改善组织绩效。组织行为学关注的是人们在组织中做什么以及这种行为如何影响组织的绩效。在个体层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情绪。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