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害岗位实现安全管理必要性
要害岗位生产管理、工艺技能操作从安全危险系数、劳动强度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等各方面较之其它行业都具有很高的责任性、承受性、技术性和责任心。因此,要害岗位安全管理应考虑对人所从事工作性质所引发的精神、心理、思维意识波动、压力等因素。
二、要害岗位安全问题分析
1.人在安全中存在“虚假安全”问题
所谓“虚假安全”,指的是人在高度紧张、戒备过后,一旦外界刺激消失,人的心理所产生的一种几乎不可抑制的放松倾向,于是安全事故便由此发生。
2.人的思维意识问题
(1)混沌型。认为目前安全水平还过得去,浑浑噩噩地生产工作,思想深处存在“生死由命”想法,这种安全意识与文化水平低下有直接关联。
(2)自恃型。此类型多为技术熟练,专业工作年头多的“老”字辈员工,自恃久经沙场,经验丰富,在工作中无所顾忌,他们发生事故可能性和经常性最大、最多。
(3)任务型。为了保生产,赶任务,加班加点连续作业,超负荷运转,以致安全意识每况愈下,导致发生事故。
3.人的安全心理问题
第一,已知道的不安全行为:①有意违反安全规程;②无意违反安全规程;③破坏或错误地调整安全设备;④安全操作能力低,工作缺乏技巧;⑤超负荷工作,力不胜任等。
第二,可能成为直接人为事故原因:①没有经验,不能查知事故危险;②缓慢心理反应和心理上缺陷;③找工作“窍门”,认为不安全的方法方便;④注意力不集中,心不在焉等。
第三,心理上影响行为不利原因:①培训、教育不够、无上进心;②涉及家庭原因、心境不好;③未受重用等。
4.安全用人管理机制问题
该站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基于要害岗位在生产进展中男性员工与女性员工比例失调,基于要害岗位性质所需要的责任心、细腻心,对参与安全管理的人员提出了更高更深要求。
三、要害岗位实现安全管理模式探讨
1“.强制度”要害岗位安全管理根本保障
该站在要害岗位制度的制定、实施和执行方面,先从“级级明确职责,层层承担风险”入手,将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做到责任逐级明确,压力层层传递,风险全员承担,从该站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到下属运行长、岗位长及员工各有分工、各负其责。
2“.精培训”要害岗位安全管理实效保障
在培训内容选择上,注重与要害岗位生产实际相吻合,紧跟生产工艺改进步伐,适时作出相应调整;在培训周期确定上,强调操作人才自身保值,与新知识、新技能发展同步,开展周期性培训。
3“.抓操作”要害岗位安全生产前提保障
该站针对此项工作重点检查和完善要害岗位各岗操作指导卡是否齐全,操作指导卡是否覆盖每个岗位、每个工种,操作指导卡内容是否符合现场操作实际,操作指导卡是否具有很强可操作性。
4“.严巡检”要害岗位安全生产基础保障
该站首先在设备方面加强做好常规维护和保养,并根据不同季节气候变化和设备使用年限及运行特征进行防护;其次调动要害岗位门卫积极性,做好所有进站人员及车辆检查工作;最后对要害岗位重点部位员工和重点防范部位制定了严管措施,检查并监督到位。
5“.反三违”要害岗位安全生产安全保障
“管龙头”:管理好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能力。
“抓源头”:各生产单位针对各自工作性质,对责任范围内危险源进行排查,对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进行补充和完善。
“治苗头”:经常了解员工工作以外生活情况,及时掌握员工心态,对思想上有负担、工作上不专心、安全上不进心的人进行重点帮教,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6“.重预防”“、演预案”要害岗位安全生产后续保障
加强对危险点进行重点控制和预防,首先对现场生产重点、难点、危险点做到心中有数,就可以从整治人的思想上的危险点入手,克服思想上麻痹和行动上习惯性违章行为。另外制定相关应急演练方案,对要害岗位开展应急事故预案演练活动。
四、培养安全文化,实现人性化最根本管理
1.突破常规安全用人管理机制,“潜挖掘、重培养、后重用”为有潜能员工提供施展平台。
首先由要害岗位运行长进行推荐;其次在技能学习、技术操作、安全知识掌握以及管理等方面在现场生产中由岗位长或技术人员和安全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和帮带;最后根据本人工作表现及能力再考核是否让其担任工作重责。
2.打造企业安全文化精神,提升要害岗位员工良好工作作风和积极向上工作态度
第一,设计发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智教小报,打造具有综合素质的新形势员工。
第二,以健康、快乐为主题,打造具有阳光心态员工。
3.注重要害岗位员工思维意识动态变化,突出抓好人“减压、卸负”工作
第一方面重点围绕要害岗位员工在安全生产中思维意识动态为主展开。重点在要害岗位生产出现异常状态时、新的技术投入使用时、新工艺或设备投运时这些方面加强和引导、消除员工思维意识紧张状态。
第二方面针对要害岗位员工因非生产因素而出现思维意识波动而展开。具体分三类工作层次进行。
第一类工作层次即对身体健康状况不好、有身孕等员工安排到照顾岗位。
第二类即对年龄偏大、家庭有困难、心理承受能力低这类员工按照员工不同情况在确认情况属实前提下安排在现场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岗位。
第三类即对各方面综合性能比较平稳的员工按照每个人的工作特点和能力进行工作岗位配置。
结语
该站在要害岗位安全管理方面正是基于以上前提,把对人的管理列为安全管理首重,注重要害岗位员工在生产中思维意识动态变化,再结合生产中对“物”的操控,有目的性的实行了人与物的动态管理,从而形成了要害岗位特有的安全管理模式,为要害岗位安全生产提供了安全基础保障。
前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生产效益的最大化已是各企业的共同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向管理要效益已成为各企业家的共识。为此,我国确定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并颁布了一系列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目的就是为了...
随着烟草企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烟草企业的安全标准化规范不断完善,传统的消防工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加强烟草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是确保烟草企业安全生产的头等大事。1加强烟草企业消防管理工作的重要...
0引言我们知道航母作为飞机的海上起降平台,其甲板无疑是最繁忙的地带,在飞机轰鸣的巨大噪声当中,如何去辨别人员的分工?如何组织飞机起降?据军事专家介绍:分工靠颜色,即甲板上的人员必须按职责任务穿戴指定颜色的服装或佩戴不同颜色的头盔或穿着特殊记...
1目前南水北调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1.1机构不健全没有专门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相关工作人员配置不足,影响安全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或者即使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但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淡薄,未能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影响施工顺利进行,对提高安全...
搞好安全生产管理,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各级政府和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安全生产管理不仅具有一般管理的规律和特点,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方法.对于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建章立...
1存在问题(1)理念误区。当前在我国煤矿行业发展过程中,煤矿行业存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现代化安全管理理念上存在错误认识,这是一个科技含量非常高的现代化采购过程,但是在当前我国各地的很多中小型煤矿的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仍然比较重视生产...
电力工程发展至今,国家电网公司对各个供电单位提出统一规定,利用南网策略总览全局,全面遵循南网公司的制度,从工程的各个方面强化安全生产的管理,尤其要对加强变电站安全生产的管理重视程度,由此总结电力工程的安全管理问题。但是从人员的培训工作...
一、引言1.电力生产企业引入风险管理的背景。电力工业是基础产业,电力工业的安全不仅涉及行业本身,而且涉及社会稳定和各用电行业的安全,电力工业的安全关乎国计民生。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对电力供应的经济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行业尤其是发电企业发展迅猛,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总发电装机容量已达到136019万千瓦,成功的解决了电荒等问题,保证了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随着电力企业的逐步发展壮大,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也逐步提高,但是纵观近年...
1、砖厂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某砖厂粘土矿位于巴楚县西南方向约8km处,有县公路和简易公路直通矿区,交通方便。矿区地理中心坐标为:东经83212,北纬393212。矿区属于民生渠中下游的洪冲击平原上,地势变化较小,气候干燥,年降雨量少。未开采区块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