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危机后美联储强化沟通的主要举措
来源:甘肃金融 作者:彭芸
发布于:2017-06-30 共6055字
【内容简介】 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伴随着多项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美联储通过多种方式不断强化与公众的沟通,在引导公众未来政策路径预期,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文章围绕货币政策目标与策略、未来政策利率路径、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等方面,探讨金融危机背景下美联储沟通的实践,总结了相应的启示。
【关 键 词】 金融危机;美联储;沟通。
引 言。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联储迅速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值降至0~0.25%.在政策利率处于“零利率下限”的背景下,美联储面临两方面的挑战:一方面,通过改变政策利率以影响未来政策行动预期的空间非常有限,而这些预期对货币政策有效性至关重要;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要求其对于新的数据和变化的预测做出不同于正常时期的反应。在此情形下,美联储不仅需要通过语言来引导预期,而且需要告知公众央行的反应函数以特定的方式已经发生变化。
Yellen(2012)[1]运用“革命”一词,来描述金融危机后美联储货币政策操作理念的转变--从过去的“从不解释”转向“对透明度的高度重视”.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美联储沟通出现的一系列变化表现为:2011年,美联储主席开始每个季度举行新闻发布会;2012年,首次发布《长期目标和货币政策策略声明》,正式确立了2%的量化通货膨胀目标;2012年1月,第一次发布“点图”,表明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每位参与者对未来合适货币政策路径的预测;2014年秋,开始发布“点图”的中间值等,这些沟通工具的采用使得美联储的透明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经济面临的挑战使得清晰的沟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在“零利率下限”的背景下,“中央银行沟通”作为一项货币政策工具的重要性和使用频率得以强化。
美联储“货币政策目标与策略”的沟通。
2012年1月,美联储首次发布了“长期目标和货币政策策略声明 (Statement on Longer-Run Goals and Monetary Policy Strate-gy)”[2](以下简称“声明”),阐述了货币政策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策略,在管理公众未来政策路径预期、降低经济和金融不确定性、锁定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美联储通常被认为赋予的是“双重目标”--价格稳定和最大化就业。此次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其并未对“双重目标”的具体含义作出明确的表述。在这份声明中,美联储第一次给出了其物价稳定目标的量化值,认为以“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年增长率衡量的2%通货膨胀率,长期来看是与其法定目标最为一致的。同时指出,“通货膨胀持续高于或低于这一目标,都会引起美联储的担忧”,希望通过沟通这一具有对称性的通货膨胀目标,以更好地锁定公众的长期通货膨胀预期。
但美联储并没有设定一个固定的量化就业目标。美联储认为,与通货膨胀长期内主要由货币政策决定不同,最大化就业水平很大程度上是由影响劳动力市场结构和变化的非货币因素决定,这些因素会随着时间变化,也很难直接量化。尽管美联储未发布量化的就业目标,但却发布对最大化就业水平的预测,而且这些预测也会随着经济前景的变化而调整。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17名参与者对长期正常失业率的预测,会在每个季度的《经济预测概览》中发布。比如,在2016年12月发布的预测中,参与者对长期正常失业率预测的中间值是4.8%.
美联储指出,“最大化就业”与“物价稳定”两个目标通常是相互补充的。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力图降低通货膨胀与其长期目标值的偏离,以及就业水平与委员会最大就业水平预测值的偏离。当两个目标出现冲突时,会充分考虑目标偏离的程度以及回归目标水平所需要的时间跨度,采用平衡的方式来促进双重目标的实现。
美联储“未来政策利率路径”的沟通。
长期利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众对未来政策利率路径的预期,而非当前的政策利率水平。为了更好地引导公众未来政策路径预期与央行期望的路径保持一致,进而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央行需要提供某种形式的“前瞻性指导”.
(一) 正常情形下美联储的“前瞻性指导”.
美联储过去一直保持着“隐秘性”的传统。直到1994年2月,美联储才开始在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值发生变化时,通过发布“会后声明”告知货币政策取向已经发生改变;在此之前,公众需要根据市场状况去推测货币政策决定。1999年5月,美联储尝试在“会后声明”中使用“政策偏倚”来传递其货币政策态势信号,但这些措辞的时间跨度比较短,仅仅只是针对下一次政策决定的可能变动。“政策偏倚”的实践只有几个月,美联储并不满意金融市场对“政策偏倚”的反应。
经济正常时期,美联储“前瞻性指导”的重点应该是货币政策决定的理由,而非特定的未来政策路径。通过“指导”,有利于向公众解释货币政策将如何对经济状况变化作出反应,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政策制定者应对经济变化的系统性反应方式,以更有效地引导和管理公众预期。
原文出处:彭芸. 金融危机背景下美联储沟通的实践及启示[J]. 甘肃金融,2017,(05):24-27.
相关内容推荐
-
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形成与应对研究结论与参考文
结论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掀翻了整个华尔街,同时也席卷了全世界,其发展速度之快、蔓延势力之广、影响范围之深让人瞠目结舌。经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的原因有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但总的来说美国金融监管体系的缺失以及金融性政...
-
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启示
第四章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启示。4.1信用风险防范制度建设非常重要。之所以次级贷款存在很高的违约率,主要是由于贷款机构在放贷中没有坚持三C的原则。所谓的三C原则即是对借款人基本特征(Character)、还贷能力(capability)和抵押物(collateral)...
-
全球金融危机对主要经济体的影响
第三章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3.1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2008年9月,由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金融危机,最终演变为一场波及全球金融市场的海啸。华尔街一次再一次陷入恐慌之中。这是一场百年不遇的巨型金融危机,其影响与破坏程度史无前例。全球金融界的...
-
金融危机后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扩张与正常化
对于世界其他国家来说,取决于不同国家市场完善程度,新兴市场或许可以通过资本控制和宏观审慎政策来调节这种溢出效应,发达经济体由于市场比较完善,所受到的溢出效应并没有新兴经济体那么强烈。...
-
理论界对世界金融危机的经济学原因分析
1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动国内的一种观点认为,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是由美联储货币政策改变和房地产市场大幅下滑所导致的,即由于利率波动和房价下滑引起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赴美考察团(2008)即持这种观点。首先看美联储利率政策及贷款利率的变化。美联储从...
-
美联储银行在金融风暴后的调控和监管建议
几年前,各国央行面对了大萧条以后最艰难的金融危机。幸运的是,强有力的协调政策避免了全球经济的崩溃,从那时起,通过政府一系列的援助计划,财务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不过,尽管避开了最糟糕的金融和经济结果,然而根据全球经济衰退的深度和就业率下降的程...
-
美国次贷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过程及启迪
通过对美国金融危机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规避或者尽量减少在以后国家经济发展中遇到类似的问题和情况,更好地增强我国金融产业及资本市场的抗风险能力。...
-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背景及原因
第二章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背景及原因2.1金融危机爆发的背景。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不是突然性的,在金融风暴之前,一系列的经济不良后果已经呈现出来,对经济危机的爆发带来了一定的暗示。这主要起源于2006年美国的次贷危机。2007年的2月份,随着美国...
-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成因与影响探析
摘要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肆掠全球的金融危机,其直接原因是美国国内的产业、金融政策错误,以及华尔街的贪婪与金融监管失误,而深层次原因是全球经济失衡与技术创新的周期性。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巨大冲击,信心信用危机...
-
金融危机对郑州制造企业的资源分配情况的影响
本文是对一项调查结果的实证分析,该调查于2011-2012年在江苏和河南两省的两个城市进行,内容是2008-2010年这段关键时期的情况。企业问卷调查在河南郑州市445个国有、非国有、大中小型制造企业中进行,并以笔者之前在常州的调查作为补充。根据2008年销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