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经济危机论文 >

两次全球经济大萧条的比较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7-14 共9175字
论文摘要

  在大多数经济学教科书中,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是一次规模空前、苦难深重、观念转变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书中描写的那些萧条情景我们没有经历,因而也无法体会、无法感受。它们仅仅是以一种历史知识、一种经济现象而存在。然而,时隔七十余年,惊人相似的一幕再次上演。2008年以来席卷全球的经济大萧条让我们经历着、体会着、感受着经济不景气的困惑、失业与社会问题的烦恼、金融资产大幅缩水的忧虑,也让我们这一代人重新思考经济大萧条这一经济问题。那么,与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相比,2008年以来的经济大萧条又具有什么新特点,发展和变化的趋势如何,我们又应该如何应对呢?通过比较世界历史上最严重的两次经济大萧条,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大萧条,也有助于世界经济尽快走向复苏。

  一、最为严重的两次经济大萧条

  1.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狂跌,“黑色星期四”(Black Thursday)触发了美国经济危机,随后波及许多资本主义国家。1933年3月4日,随着罗斯福新政的推出,政府干预政策开始扭转危机局面。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在此期间,美、德、法、英共有29万家企业破产。资本主义世界失业工人达到3000多万,几百万小农破产,人们生活困苦不堪。经济危机不仅激化了国内矛盾,也加剧了国家之间利益冲突,经济、政治和社会都处于动荡之中。

  其一,爆发原因。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产出大于需求。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自由竞争与技术创新迅速提高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能力,特别是工业生产出现高涨和繁荣的局面,社会财富不断增加。但是,社会财富却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大多数家庭的实际购买能力有限,但通过消费信贷形成虚高的需求规模,实体经济潜伏着产品过剩的危机。当时,人们的经济预期盲目乐观,资本市场活跃,股价暴涨,金融机构信贷活跃,金融泡沫也急剧膨胀。而随着股票泡沫的破灭,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爆发,企业产品积压、经营困难,经济危机随之爆发。

  当然,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爆发的经济大萧条并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作用力相互碰撞、挤压之下形成的。

  其二,影响分析。这场经济危机在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危机使各国经济总产出大幅度下滑,各行各业损失惨重。在工业方面,1929—1933年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等国工业生产分别下降46.2%、40.6%、28.4%、16.5%、8.4%。在金融业方面,实体经济引起金融业信贷紧缩,大量的银行倒闭,信贷活动体系处于崩溃的边缘,各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空前严重的信用危机。其次,经济危机对国内政治、社会生活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经济大萧条产生周期性失业,资本主义国家的失业率大都在25%以上,严重的失业问题使居民生活极端困难,激化了阶级矛盾,失业工人示威、农民骚动、退伍军人游行此起彼伏。第三,经济危机改变了国际经济秩序和国际政治格局。一方面,经济危机使各国放弃了以金本位为基础、以英国为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逐步向以固定汇率制为基础,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另一方面,经济危机使各帝国主义国家展开对国际市场的争夺,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掠夺,从而引发老牌帝国主义国家集团(英、法、美)与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集团(德、意、日)之间的对抗,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

  其三,治理对策。罗斯福“新政”(NewDeal)放弃自由放任主义,借鉴凯恩斯政府干预主义,在危机治理过程中逐步探索政府干预市场经济活动的政策与手段。“新政”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整顿银行和金融业,恢复银行信用。具体做法有:放弃金本位,禁止黄金在国内流通;建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小额存款进行保险;在加强对大银行进行监管的同时,由复兴金融公司在必要时予以贷款支持。二是通过增加转移支付、公共工程投资和农业生产补贴等形式,增加总需求,刺激经济。具体做法有:

  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为老年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推行以工代赈,给失业者提供从事公共事业活动的机会以获得收入。建立工程进展署、公共工程局等机构,督促开展筑路、市政、水利、军用设施及田纳西河流域改造等公共工程。成立农业调查局,调整农产品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为农业生产提供奖励和津贴。三是通过新政立法,推动改革。在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政府先后颁发了700多项法令,涉及整顿财政金融、调整工业生产、节制农业发展、实行社会救济、举办公共工程、调整三权分立体制等六个方面,以推动国家经济、社会改革。

  这些法律主要包括:《紧急银行法》和《银行存款保险法》(1933年3月9日)、《联邦证券法》(1933年5月27日)、《银行法》(1934年2月2日)、《全国工业复兴法》(1933年6月16日)、《农业调整法》(1933年5月12日)、《社会保障法案》(1935年8月14日)和《全国劳工关系法》(1935年7月5日)等。

  美国实施新政以后,英国、法国等国家政府也效仿美国政府,采取赤字预算政策、放弃金本位、实施关税等贸易保护政策来缓解本国经济衰退。自此,政府干预在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推广并普及。

  2.21世纪初期的经济大萧条

  2008年9月15日,以雷曼兄弟公司宣告破产和美林证券公司被收购为标志,美国次贷危机升级为全球金融危机,进而演变为全球经济大萧条。2009年美国第三季度GDP增长率重回正增长(2.2%),美国政府经济刺激措施引发经济复苏。然而,各国非常规经济救助计划也引发了通货膨胀、主权债务危机,为全球经济复苏蒙上了阴影。进入2013年,发达经济与新兴经济增长疲软,复苏前景不容乐观。

  21世纪初期的经济大萧条是自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后,全球经济遭受的又一次大范围、大规模的危机。大多数国家经济萎靡不振,企业经营困难重重,社会矛盾激化,国家主权债务高筑,一些地方政府甚至进入破产边缘。失衡的国内经济问题又引发国际军备竞赛、国际领土争端等国际政治问题。

  其一,爆发原因。21世纪初期的经济大萧条的直接原因是次级房贷危机。进入21世纪,在美国政府不断降低利率政策的刺激下,美国信贷市场异常活跃,次级贷款人也顺利获得购房贷款,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次贷规模与房地产价格互相推高,从而形成金融泡沫。同时,美国的住房专业银行及储蓄机构以这种信贷资产的现金流为基础,通过金融市场发行住房抵押贷款债券(MBS),从而达到融资与分散风险的目的。但从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的两年时间中,美联储转而连续17次加息,使利率由1%提高至5.25%,很多次级贷款人不能按期偿还借款,贷款银行或金融机构出现盈利预警或大量的坏账。2007年4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破产标志着美国次贷危机爆发。

  此后一年,次贷危机通过MBS链条迅速由房贷市场传导至投资银行,引发信贷市场的连锁反应。2008年9月,美国华尔街的两大投资银行巨头雷曼兄弟公司和美林证券公司等大型金融巨头相继倒闭,标志着美国爆发金融危机。由于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加之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推进,这种资产证券大量地流向世界各国的投资机构与个人,美国金融危机也迅速蔓延至全球。随着全球信贷紧缩,实体经济资金链断裂,严重的经济衰退席卷全球。

  其二,影响分析。21世纪初期经济危机对美国和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都产生沉重的打击。一是美国经济受到重创。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一蹶不振,在2008年第三季度到2009年第二季度的一年期间,美国GDP都处于负增长状态,其中2009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降低至-6.4%;虽然,2010年GDP增长率曾一度上升到3.0%,但从2011年开始GDP增速明显放缓,徘徊于2.0%。而美国的失业率水平在2009年下半年达到峰值(10.2%)后,一直维持在高位。其中,2009—2011年期间,美国失业率均维持在9%以上。消费者和投资者悲观预期蔓延,难以在短期提振信心。二是全球经济萎靡不振。以欧元区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金融业、房地产业等虚拟经济遭到重创后,又缺乏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支撑,加之主权债务危机的干扰,经济陷入崩溃的边缘。

  以中国、巴西等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传统制造业受萎靡的国际市场的影响相当严重,而且在欧美市场上获得资金的途径和数额都大幅减少,加之通货膨胀的威胁,大多数国家的经济也面临停滞。

  三是国内、国际不稳定因素上升。一方面,各国国内失业与政治压力不断上升,引发一系列的示威游行,欧洲一些国家政府因此垮台。另一方面,危机转嫁引发国家之间的汇率战、贸易战此起彼伏,甚至引发领土与资源的争端。

  其三,治理对策。面对21世纪初期经济危机,各国政府依据比较成熟的宏观经济政策理论,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工具,恢复信用信心,提振实体经济。主要政策包括:扩张性财政政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产业结构调整政策、金融监管政策和国际关系策略等。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经济危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