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福斯特生态危机思想探析
【第一章】福斯特对生态危机的认识研究绪论
【第二章】福斯特生态危机理论形成背景
【3.1 3.2】生态危机的产生根源
【3.3】生态革命与生态危机的解决
【第四章】福斯特生态危机观的价值评述
【结语/参考文献】福斯特对生态危机的解读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四章 福斯特生态危机理论的价值评述
福斯特对资本主义历史上工业化过程中造成的环境问题和当代的生态危机进行的反思,对资本主义与生态环境本质上对立的揭示,对现存马克思思想中的生态观的挖掘与阐释,对当前西方各国尝试在资本的框架内解决生态问题的批判以及对中国如何选择生态现代化建设的道路等,不管是从理论的价值方面还是实践的借鉴方面都有着很多有价值的启示。
一、福斯特生态危机理论的贡献。
福斯特并非要通过绿化马克思理论来证明他在生态危机问题上的正确性,而是由于生态危机仍未被现有的社会生态学家所提出的各种绿色理论解释清楚,于是福斯特试图通过重新解读马克思的著作中关键部分来寻求解决生态环境危机的答案,其细致的分析为马克思关于人类、自然、社会成熟的生态观给予了夯实的哲学基础。
(一)对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发展。
传统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主要就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构成。这种划分的方法在特定历史时期和历史条件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也是我们应坚持的基本研究原则,但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提出这三部分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三部分中的有机联系,不能将这三部分视为一个整体思想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么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很可能将会是狭隘的、片面的,甚至是残缺不全、支离破碎的,这样不仅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创造性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主义事业崭新性的建设。这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的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与传统观点不同,福斯特尝试以生态学为线索和枢纽,以古希腊到 19 世纪整个世界的发展为时代背景,从马克思的生平和思想发展史中、从对资本主义历史性和现实性的批判中梳理出马克思的生态理论,并从哲学基础、主要内容、核心范畴和价值取向等方面重构了马克思的生态学。他的这种勇于创新大胆尝试也获得了预期的效果:"即把生态问题作为马克思的主要思想来解释马克思。"[37]
福斯特认为,要从根本上理解马克思关于环境问题的整个思想体系,就要从根本上系统地重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学思想,只有这样才能为生态学运动提供方法指导,从福斯特对马克思生态学思想的重建工作来看,可以说他超越了其他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和生态社会主义者的理论贡献,并推动马克思思想中对于人与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即马克思的生态学发展。
(二)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丰富。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38]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在工业革命的带动下逐步提高,"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也从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形成到八十年代的进一步发展再到九十年代的愈加完整逐渐变成越来越完善的思想体系。开始形成时期其与绿色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主要是对科技发展及资本主义的工业化所引发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的批判,并且不仅仅是对资本的批判,对于社会主义也毫不留情。随着 20 世纪 80 年代的到来,生态运动的迅速发展也使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展现出富有朝气的状态,不仅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理论体系,而且已经具有一定大的影响力,当时最具影响力的是威廉·莱斯、阿格尔和高兹,由于当时受到了生态中心主义的影响,很大一部分的学者将对生态危机的根源集中到了科技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工业化、人类的异化消费或所信仰的基督教以及对自然的控制等,另有一部分学者将生态问题同资本主义的制度结合起来,如高兹、阿格尔,但在如何实现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构未来社会主义的模式上,从他们对工业化增长的反对态度和科技发展的否定态度等可以看出他们仍未能脱离生态中心主义的影响。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更替时期,苏联、东欧等演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事实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希望破灭却又对现状不甚满意,这种情况下让人们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更加感兴趣,这一时期的代表主要是高兹、大卫·佩珀、詹姆斯·奥康纳、福斯特等。其中福斯特对生态危机产生根源的分析最具有独特性,他不仅纵向考察了环境经济史,指出:"资本主义在其每一个发展阶段都造成了环境的破坏,自然的私有化加剧了资本主义环境危机。"[39]
而且横向考察了生态帝国主义的全球性扩张,指出落后的地区成为廉价资源、劳动力的来源,并且中心国家把污染产业、污染物转移到边缘地区,破坏了全球的生态,造成了全球的新陈代谢断裂。福斯特还概括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反生态特性,指出资本主义的财富积累就是靠掠夺人与自然,资本主义扩张的本性决定了生态的不可逆转的退化趋势,他还透过种种导致危机的表面现象,批驳了人口、技术、增长、人性、现代性等各种危机根源说,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内在逻辑、思想文化根源以及世界体系令人信服地论证了为什么资本主义制度才是生态危机的根源。鉴于资本主义本身就是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因此,不从根本改变这一制度,只想通过采用绿色技术、改善环境管理或者把生态环境纳入市场等方法解决生态危机,其结果可能会使我们失去挽救地球命运的宝贵时间。毫不夸张地说,在所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中,福斯特对资本主义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对生态危机根源的批判性认识是最透彻、最深刻的,他不仅仅丰富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还为人类文明的延续、生态危机的解决、地球命运的进程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二、福斯特生态危机理论的局限性。
福斯特对马克思的生态学、生态革命以及社会革命突出的贡献引起了学界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当然,赞赏的同时也不乏批评,通过对其著作的深入研究,提出观点如下:
(一)淡化资本主义的主要矛盾。
福斯特在论证垄断资本和环境恶化的森林案例中提到,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对原生木材的开采已经在生态和经济需求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一方面,由于人们对后继森林生态系统的认识更加科学深刻;另一方面,当时经济停滞的现实对资本重组以及它与劳工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形成了新的压力,加快了资本对两者进行盘剥的速度,资本经常通过"就业胁迫"迫使工人保持反环保的立场,使工人不得不将追求利润融入自己的生活当中。通过对森林问题的简单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福斯特过分地强调生态系统问题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并用人与自然的矛盾代替了资本主义的主要矛盾,把经济问题、政治问题用生态问题来替换,过分强调生态问题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而忽视资本主义的主要矛盾,即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所产生的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二)简化生态危机的解决办法。
福斯特认为应对生态危机,创造新的未来,从政府到企业再到个人各有其责,人人责无旁贷,通过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全球环境革命的失败使他相信,仅同精英集团的对话并不能产生拯救环境的妥协办法,所以他主要诉诸于下层民众,主张:"环保主义者要与工人阶级劳动者联合起来,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权力机构,生态革命要彻底地变革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仅仅要恢复地球的生态系统,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且要改变社会的发展方向,真正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建立一个以人为本而不是以利润为追求的社会,它涉及生产力、生产关系、观念形态、社会关系等方方面面,是全方位的社会革命,是真正的革命。"[40]
但这仅是福斯特美化后的生态社会大改革,简化后的人与自然大回归,现实的社会状况如要完成他所谓的真正革命,需要的不止是一代、两代人的努力,也许将会是人类世代的不懈努力。
三、福斯特生态危机理论的当代启示。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与世界都面临着如何解决工业科技发展与生态环境破坏这一矛盾的严酷问题,如何汲取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对中国来说既是一个实践问题,又是一个理论问题。福斯特对资本主义、技术魔杖、生态帝国主义的揭露和批判,为发展中国家应对全球生态危机的南北博弈提供了有力武器,并为我国科技、社会、生态道德观揭示了一种新的发展思路。
(一)福斯特生态技术观对我国科技发展的启示。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挑战,许多人寄希望于现代的科学技术,他们相信这个困扰人类发展进步的问题终将被现代科技解决,所以技术的魔杖倍受欢迎,似乎有了新型能源及提高能效的新科技就能战胜一切困难,"万能的科学技术成了人们征服并占有一切的魔杖,人们心中的'神',人们顶礼膜拜的'宗教'."[41]
福斯特则坚决批判技术决定论,强调制度的决定性作用和对技术的影响。他认为,如果不改变生产关系,只想诉诸于技术魔杖来解决生态危机根本不现实。福斯特的技术观可总结为如下几点:首先,生态问题的产生根源不是科学技术,而是社会经济制度本身。人与自然在经济发达的社会生活中不是不可以和谐可持续共存的,使其不可共存的原因在于现有的生产关系。其次,技术既然不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那么开发新技术也无助于我们应对现有生态危机。我们要么选择杰文斯悖论,要么就去寻找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法,即创建社会主义社会改变现有的社会生产关系,在这样的社会体制下无限度的渴望利益将会被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等的真实需求所替代并引领走向可持续和谐生态发展的社会。最后,由于生态问题的相互关联性和生物圈的整体性,新技术的开发必须考虑到对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追求无限的利益增长不可能在有限的自然资源条件下实现,在现有的生产框架内研发出更高效率的技术就好像是连同生态破坏、异化消费和阶级剥削一同提升了一个等级一样,对于生态问题的彻底解决没有任何的帮助。对于解决问题的终极方法,改变现有的社会经济制度是我们唯一的希望,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稍加改革,而应该彻底改变盲目最求利润积累的本质。基于以上叙述可以得知福斯特的科技观给我国科学技术及的未来发展走向提供了很多启示。
其一,坚持科技的发展创新,重视科技对环境的影响。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国家,在科学技术上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具有相当大的差距,尽管在改革开放的 30 多年来,中国的科技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甚至在个别领域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从整体而言,中国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在当今充满了各种矛盾和竞争的世界中,科技已成为一个国家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的象征,国际竞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较量。在发达国家起决定作用的世界贸易体系中,我们用"中国制造"的上亿双鞋子、上亿件衣服才能换回一两架波音飞机,这样的现实时刻提醒着国人,坚持创新科技的发展、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坚持以科技强国是我们执行并且仍然要贯彻执行的战略决策。
但是福斯特的技术观对于开发何种技术、服务于什么样的目的及技术的环境后果的分析值得我们深思。在他看来,技术自身对生态不会产生破坏的作用,而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才产生了生态环境的危机。"虽然技术本身是"中性"的,没有姓"资"和姓"社"之分,但是却有逆生态技术和与生态相适应的技术之分,在为什么开发上有以利润为本还是以人为本的区别。"[42]
这就要求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对技术的开发、引进、推广考虑利润的同时,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时刻谨记人民群众的真正需求;提高物质生活质量的同时,不能以自然和人民群众的健康为代价,加强对技术环境影响的评估,提升预见性。
其二,深化体制变革及制度创新,努力掌握生态环保的核心技术。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西方发达国家有所不同,既有资本逐利的原因,也有技术落后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与管理和体制问题直接相关。福斯特的技术观启示人们,必须把技术进步与体制变革、制度创新相联系来应对生态危机。现存有的一些能耗较高产品,就因为利益链,没法淘汰,很多对能源、资源和环境有好处的利用方式都因种种原因无法推广,地方政府也处于对财税和就业等方面的考虑,对本地落后技术、落后产能淘汰的积极性不高。只有通过深化体制改革为生态技术的推广扫清前方障碍,才能真正的掌握生态环保的核心技术,淘汰能耗较高产品,政策上的支持,也是技术进步的基础。
其三,建立生态环保技术的法律和管理体系。环境技术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和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支撑。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虽然经济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但仍需加大力度推进科技的进步。为了引导技术服务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各级政府需要通过财政补贴、项目支持、转移支付等方式,增加对生态技术的研发投入等。同时,要"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建立环境保护技术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将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等具有强制效力的规范性文件纳入技术法规管理体系,将其他自愿采用的规范性文件纳入标准管理体系。"[43]
通过以上几个相关体系的的不断完善,引导规范技术的开发,鼓励生态技术的研发和推广,逐步淘汰逆生态技术,为转向生态现代化提供强大的技术和法律支持。
(二)福斯特生态社会主义道德观对我国生态环境伦理观的启示。
人类在神奇的自然界中诞生,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逐渐对自然有了认识,并开始对自然进行改造也就被当作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按照福斯特当代观点,地球并不是属于人类的,人类仅对地球拥有使用的权利而没有剥夺其所有的权利,而人类为了生命的延续一定要对其加以保护。目前资本主义在生态危机严重的影响下出现了一种病态的不正确的价值与道德观,其原因并不在于人性的善恶,而是"深层不道德"的资本主义制度使然。即将成功定义为更多的财富,使得对于财富的无尽追逐影响着个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在这个无限追逐利润的社会中,人们不得不开发和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换取财富,也就是都在追求的成功。我们所居住星球上的一切-山川河流、矿产树木都已经成为人们手中的商品资本用来交换所需的金钱,即人们所要得到的成功与地位。面对这样一种个人利益、金钱至上、无限度追求财富的"结构性不道德"现象,福斯特主张进行一场人与自然关系上的"道德革命".
通过对福斯特道德观的总结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首先,利用有限的资源追求无限的财富的价值观是生态问题产生的思想根源。因此摒弃金钱就是成功的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健康价值观既不极端以生态为中心又不极端以人类为中心是我们首先应追求的。这也就要求我们结合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中形成了自己的生态环境伦理观。"自汉代起,人类就以 12 中动物配以 12 地支与人的出生年份相联系,给每人以属相,且把每人的性格、聪慧与相应的动物相隐喻。"[44]
在人肖动物中就具有广义生态环境伦理的含义,即人与动物的息息相关,中国古代思想中有着丰富的伦理资源,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姓名起源的姓氏上很多也源于自然界,体现着中国人对自然的崇敬,意味着人类自身的发展不能以破坏自然以及动植物的生存为代价,而是应与他们和谐共处,协同进化;不仅仅从本国的文明文化入手,而且要提倡代内平等,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已然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和谐发展之理。其次,要用生态社会主义的道德观来指引当代人们的消费观。福斯特彻底地批判了生态帝国主义单纯地只顾及经济利益而逐渐地将污染型企业及产生的废料强加给不发达地区的不道德行为,也揭示了资本主义市场为创造利润不顾及人们的真实需求而扩大加强对其产品的宣传来误导人们进行不必要的消费这种不道德的贸易。因为我国是拥有 13 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同样是近 20 年来经济政治等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所以我们国家制造出的工业以及生活垃圾影响也比较大,这就更加要求我们不得不转变发展的方式,也要建立生态的生产消费模式,确保生产企业加强生态伦理观的学习,落实建设人格化企业,从而确保生产商品本身的绿色性,加强对消费者正确的消费理念以及环境道德教育的培养,使生产者和消费者从根本的思想意识上真正地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严重性及迫切性。
人类的发展史告诫我们,文明的发展往往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生态坏境的破坏又会反过来导致文明的消失,因此,要想拥有持续的和谐的发展,我们需要借鉴以及总结自己或他人优秀有益的观点,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华文明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长久繁衍不衰,世代盛世永存。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崭新的事业,需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福斯特的思想也行在有些方面有失偏颇,但从大方向上给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新的角度,并且也符合我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战策,为我国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生态社会主义国家提供值得借鉴的新思路。
第二章福斯特生态危机理论形成的背景随着生态危机对人类生活的步步紧逼,越来越多的学者把生态纳入了自己的研究范畴,美国学者福斯特也从关注战争、经济不平等和第三世界落后等问题转向对生态问题的研究,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使他转向了对生态的研究?又在...
蔬菜大棚土壤生态环境安全是大棚持续安全利用和提高蔬菜品质的重要保证。在长期连续使用中,由于不断施用化肥、农药,使土壤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出现土壤板结、酸碱化、盐渍化、营养成分失衡、土传病虫害严重等现象,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
一、全球环境问题现状20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规模的扩大和全球市场的形成,自然环境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恶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开始由地区局部环境问题上升到全球性环境问题。现在地球圈的各个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土圈,都出现了严...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人类对自然界的干扰日益剧增, 导致自然生境加速地丧失和破碎化, 越来越多地物种不得不生存在片断化斑块生境中。许多研究都证实:生存在很小的生境片断中的种群具有很高的灭绝风险。...
生产与消费属于同一个范畴,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探讨了关于异化劳动的问题。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学者从现实出发,认为异化消费属于异化劳动的对立面,认为异化消费对于环境、社会发展都有很大的负面作用,提出要改变异化消费,做到绿色消费、...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开展,人与自然的矛盾也日益凸显。人类为了满足不断膨胀的私欲,不断地侵害自然、掠夺自然、消耗自然,这让本就脆弱的自然生态雪上加霜。如今的地球每天都有生物从世界上消失,每天都有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到自然中去,思考人与自...
因地制宜发展多样性特色农业,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农村振兴不该走城市化的老路,而农业生态园兼具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定位准确,因地制宜,符合国家战略。...
网络健康信息因具有获取便捷、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已经成为公众获取健康信息的重要途径,2013年1月皮尤研究中心(PewResearchCenter)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12年59%的美国成年人通过网络资源获取医疗健康信息,网络健康信息在公众的个人医疗保...
阿勒泰地区由于受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农业生产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但是随着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与使用,推动阿勒泰地区的农业发展,给农民带来了不错的收益。...
新一轮的教学改革正在我国教学界蓬勃开展,如何提高教师素质、促进专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并已成为我国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国内外不少学者对此进行过深入研究并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少有研究者关注教师发展的生态环境.教师发展的生态环境是教育质量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