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纪实摄影的概念
1.纪实摄影的概念
一般意义上的纪实摄影应达到对社会现实的陈述和唤醒人们关注的行为,这两个目标。纪实摄影通常不是一幅照片,而是一组照片。
广义的纪实摄影包含,关于社会百态、历史事件、民间风俗等摄影。纪实摄影是摄影家深入人类真实生存世界,以无比毅力的献身精神,秉承人道主义精神和善良准则,怀抱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用抓怕的方法将情景真实再现。纪实摄影作品无论美好或是丑陋,都为了唤起社会良知、引起社会关注,将真实的世界纪录下来,为后世留下宝贵的历史财富。
2.纪实与真实
纪实中的“纪”并非一般的拍摄,它是选择、提炼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典型影像。“实”亦并不非都是“真”,存在的不一定是真的,它是一系列视觉幻象实际,尤其身处数字化的信息时代。
摄影的现场性决定拍摄源于摄影师主观所见,但摄影的纪实并不等同于真实。由于摄影者的素养、阅历、性格、观念的差异,即便拍摄场景相同,每一个拍摄者对画面的理解均不尽相同。纪实摄影看似真实,但却带着摄影者强烈的主观判断。因此纪实摄影中的“实”不是完全绝对的真实,只是相对真实。
二、纪实摄影的功能
“真实"是纪实摄影的基本原则,镜头前的景物应具有真实性,作为传播信息的媒介,纪实摄影具有其独特的功能.
1.纪实摄影是人类认识和发现世界的手段
纪实摄影既是记录审美的视觉艺术,也是传播文明的视觉文化。它能关注到现代社会生活的任何角落, 准确地记录由无数细节构建起来的丰富的信息,并替后世保存大量相关的历史文献,成为一种文化的载体,促进着人类文化的发展。
纪实摄影要求摄影家捕捉、记载、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纪实摄影的目的在于针贬时弊、保存文化、纪录历史,引起社会关注和良知重现。如非洲干旱造成赤地千里、饿殍遍地的惨景引发世人震惊和同情。我国摄影家解海龙的《希望工程》和卢广的《关注中国污染》这类作品所引发的社会反思,对中国的社会改革也起到重要的作用。纪实摄影的对社会的或褒扬或批判都是人类认识和发现世界的手段。
2.纪实摄影蕴含着人类 “真善美”的诉求
纪实摄影要求摄影家秉承人道主义精神和善良准则,怀抱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无比毅力的献身精神和高深的文化素养。战地纪实摄影师卡帕说过:“照相机本身并不能阻止战争,但照相机拍出的照片可以揭露战争,阻止战争的发展。”摄影家史密斯为揭露日本水俣病而致重伤仍不屈不挠等等此类事件,都足以为后世楷模。纪实摄影真实反应社会现状可以达到感人、育人的作用,解海龙的《我要上学》纪实作品中大量真实的图片反映了中国贫困山区的儿童教育问题,引发了全民开展“希望工程”的活动,帮助了数以百万计的失学儿童重返课堂。纪实摄影作品具有的感染人、打动人、陶醉人的特点,能产生影响人、教育人、改造人的目的,纪实摄影将真善美结合统一,让事实的说服与艺术的感染结合起来,创造了迥异于传统的艺术样式。纪实摄影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体现非常明显。
三、纪实摄影的价值体现
1.社会价值
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纪实摄影家利用镜头将鲜少被关注的、隐藏的现象展现在世人面前。抱着积极向上的动机为改善人类的生存状态做出努力。他们用摄影画面去影响他的观看者,以此让欣赏者了解真相,促进社会进步。由此,纪实摄影也就有了它的社会价值。
美国摄影家海因对童工的纪实拍摄引起的关注,伴随着美国制定关于童工的劳动法的诞生,体现了摄影纪实的社会价值。解海龙反映失学儿童和边缘教育状况的《希望工程》系列,引发了强烈的社会效应,社会开始关注贫困山区儿童的教育事业,并相继为此出台了相关政策。曾引起人们对铁路发展广泛讨论的《火车上的中国人》是王福春通过自己的感受记录的一段20世纪中国铁路史。《自贡盐井》是纪实摄影家孙明多次赴云贵川的科考摄影,所带给我们生动形象的历史视觉文本具有高度的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一幅幅纪实的画面反映了现实的社会形态,揭露了“真善美"和“假恶丑"。这些纪实作品,都是纪实摄影社会价值的体现。
2.艺术价值
(1)纪实摄影作品是主观表现与客观再现的结合纪实摄影要求摄影者从现实生活中获取创作素材并以非虚构的方式从事创作。纪实摄影在真实再现的同时,兼具审美性和典型性,体现出摄影者的思想情感,不仅在主题上震撼人心,同时在形式表现上也感染了观众。形式的创新连接着摄影者的主观表现。摄影师兼具主观选择与创造意识。纪实摄影虽然以纪实为主要表现特征,但主观感受仍然无法逃脱摄影师的内心。纪实摄影要求摄影师充分发挥创新思维,站在全新的角度去感悟真实的情景。一副画面,不管是题材的选取还是画面的经营,都会产生题材与形式的创新与表现。纪实摄影创作虽源自现实题材,但经过摄影者独具个人风格的改造与加工后,呈现出来的视觉形象已经是具有审美意识的作品。因此,纪实摄影作品中的主观表现与客观再现,是辨证统一的,切勿忽视或割裂关联性。
(2)纪实摄影中的艺术表现不以扼杀真实再现为主要原则摄影诞生自今,摄影界从未停止关于纪实与艺术相关性的讨论。纪实是摄影的根本,而摄影又具有艺术性。纪实摄影中的艺术表现是服务于客观再现的。纪实摄影家对被摄对象带有很强的审美性。摄影艺术家以光线、影调、线条和色调等构成作为语言来构筑摄影艺术的美。纪实摄影家结合独特的审美直觉和敏锐的观察力,利用其对于瞬间的把握、影调与色彩的控制、画面的合理经营等摄影语言,瞬间对事件形成图片与摄影语言的高度和谐统一,达到为主题思想服务的目的。原本平淡、直白的画面,在这些摄影元素的映衬下更具可读性,客观真实的形象显得鲜活生动,升华了主题内容。多种瞬间现象,被摄影师通过瞬间抓拍,在不干涉被摄对象的前提下给被摄体以完美的形势,布列松的《巴黎穆费塔街》正是这类经典作品。作品中小孩子兴高采烈地漫步在回家的路上,天真自然的表情,仿佛述说着他似乎刚完成了一件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作者对瞬间的敏感、对构图尺度的把握,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儿童的天真无邪,体现了摄影的艺术价值。可见,优秀的纪实摄影作品不仅具有记录真实的作用,同时还具有艺术的特征,摄影的纪实性与艺术性往往是相互统一存在的。反之,如果纪实摄影的破坏了客观的真实性,那么纪实失去了纪实摄影的本质,就不能称为“纪实”,而应是其他摄影形态。
参考文献:
[1]于贝尔·达弥施着,董强译.《落差:经受摄影的考验》[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2]苏堋·桑塔恪着,黄灿然译.《论摄影》[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
自从外国现代广告的引进,再加上视觉和文化的发展趋势,整个20世纪的广告作品中满足不同性别的感官诉求已经成为行销的一部分。今天,很明显,含有色情内容是媒体和广告的一个普遍的形式。而且此内容的强度在近几年增多。我有兴趣研究性别凝视在广告摄影中的...
1掌握并理解数码观念,加深并延伸创作思想在传统摄影创作中,客观事物是创作的主体,拍摄的要点是以表达作者本身的审美观和对事件或事物本身的典型瞬间为出发点的,所得到的画面都是摄影家对生活中美的理解,数码创作于这种传统的创作形式有着很大的不同,...
小品一词本属佛教用语,最初由来据说是鸠摩罗什翻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将较详的二十七卷本称作《大品般若》,较略的十卷本称作《小品般若》。自此之后,小品引申为篇幅短...
笔者近两年提出来一套理论,叫元影像理论.这是一种从全新的角度研究摄影的理论,同时可以付诸实践.这两年来实践元影像理论的人,有一个团队,影响也非常大,包括影像实践方面的王征先生等很多人.这样做有一个好处,可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以前的理论,即使...
在我国艺术领域的发展过程中,摄影艺术的发展因其特有的艺术与审美特点,成为了我国社会领域中较为重要的艺术形式。但是新媒体时代的来临,由于各类新型媒体技术的影响,社会艺术特别是影像视觉艺术发展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摄影艺术发展研究中,我们以...
让我们从最近的事情说起。2013年重阳节,安徽省宁国市副市长与当地民政局的官员为表示对于老人的关怀,一起去看望当地的百岁老人。这种政绩型工作,当地政府官方网站当然要报导。不过,当政府官网上出现了经过PS处理的众官员看望老人的照片时,却引起了各...
导言影像的基本功能是记录和纪实,是对现实生活的实体进行客观真实的记录。技术客体造就了影像的发展,自1837年达盖尔发明了达盖尔铜版摄影术起,摄影就在视觉经验的传达上成为了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图像呈现方式。一、研究背景纪实摄影是一个复杂的范...
自媒体时代手机新闻摄影得到了大力发展,人人都可以成为摄影师,都可以发表自己所在意的信息、图片并与大家互动。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虚假信息盛行也给人们带了很多困扰。...
自摄影术发明以来,摄影艺术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技术发展与流派变迁。在此过程中,摄影构图技法从早期对绘画构图的直接借用,到后来形成自己独特的构图语言,经历了一个继承、发展、革新的过程。一、摄影构图继承绘画构图中传统的形式美法则摄影发展早期人们...
新媒体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手机网络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