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是光的艺术,光是摄影的生命。优秀的摄影师善于利用各种光线服务于自己的摄影作品。文物摄影是利用现代摄影技术揭示文物的科学、历史、文化、艺术内涵的一种摄影形式。在文物摄影中,光线的运用尤为重要,正确成功的用光可以充分反映出文物的时代特征和艺术美感,反之失败的用光则难以有效表现文物的历史文化特征,破坏文物的美感。
相对于其他摄影形式,文物摄影大多数在人造连续光源的条件下拍摄,因为人造连续光源在刻画造型,表现器物质地上较自然光有很强的优势。文物摄影通常采用 5500K 色温的人造连续光源,其色温接近日光,可以更准确还原器物的色彩原貌。文物摄影用光的六大基本要素是光度、光位、光质、光型、光比和光色。下面着重从文物摄影中常用的光位、光质、光型和光比三方面进行探讨。
光位是指光源相对相机与被摄体的位置,即光线的方向和角度。同一对象在不同的光位下就产生不同的明暗造型效果,归纳起来主要有正面光、前侧光、侧光、后侧光、逆光、顶光等六种。
正面光,就是光线来自被摄体的正面,随角度高低分别平射光,顺光和高位顺光。正面光照射的被摄体照度明亮,但是立体感较差,缺乏明暗变化。因而适合平面文物布光采用,如字画古籍碑帖契约等文物;前侧光,指 45 度方位的正面侧光。前侧光照射的物体富有生气和立体感。用前测光可以突出表现质地粗糙和有凹凸纹的器物,如铜器上的纹饰,陶器上的蕉叶纹、石器骨器上的刻字;侧光,又称 90 度,侧光下被摄体呈现阴阳效果,它能突出明暗强烈对比。侧光适合表现表面起伏凹凸变化很小的器物。由于测光角度较高阴影相对较小,可以把器物暗部的细节刻画出来;后侧光,又称侧逆光,光线来自被摄体的侧后方,能使被摄体的一侧产生轮廓线条,使主体和背景分离,从而加强画面的立体感和空间感。在文物摄影中后侧光的使用较多,能够起到隔离光的效果,更好地勾勒出器物的轮廓,使器物与背景有效区分;逆光,又称背光,光线来自被摄体的正后方。逆光与侧逆光有着类似的画面效果,在文物摄影中也有广泛的应用;顶光,光线来自被摄体正上方。顶光主要用描绘于器物顶部的造型和饰件。在青铜器的拍摄中,顶光可以使器物底座的周围产生浓重厚实的投影,充分展示青铜器的厚重和威严;脚光,光线来自被摄体的下方,可以照亮器物底部的纹饰造型。在神兽、护法等特殊器物的拍摄中可以采用,有助于渲染其恐怖,凶猛的感情色彩。
光质是指光线聚散、软硬的性质。人造光源主要有散光灯和聚光灯两种,这是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光源。散光灯光照广泛、均匀,强度在区域内衰减均匀,而聚光灯光照集中、强烈,强度在区域内衰减不均匀。拍摄文物大多数情况下用散射光,因为它的光强性质接近于自然光,符合人的视觉习惯。瓷器、玻璃器、玉器和金银器等在散光灯下拍摄器物反差适当,阴影小而富有立体感。物件在在某些特点情况下,文物摄影采用聚光灯也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针对某些石器玉器上的打磨加工痕,青铜器凹凸有致的铭文等,采用聚光灯侧光位来照明,能够更好地突出表现局部特征,强化立体感。
光型是指各种光线在拍摄中的作用。主要分为主光、辅光、修饰光、轮廓光以及背景光等。主光,又叫塑形光,指用以显示文物,表现质感,塑造形象的主要照明光;辅光,又称补光,用以提高主光产生的阴影部亮度,表现阴影细节,减小影像反差;修饰光,又称装饰光,指对被摄文物的局部添加的强化塑形光线;轮廓光,指勾画被摄器物的轮廓光线。逆光侧逆光通常都属于轮廓光;背景光,光源位于被摄器物后方朝背景照射的光线,用于突出主体或美化画面。根据光型的特点,文物摄影一般采用多只电子闪光灯进行拍摄,电子闪光灯是冷光源,基本不会对文物产生伤害。布灯的数量原则上不少于4 只,即主灯、辅灯、顶灯和背景灯。可以根据不同器物的特点,在拍摄实践中可以增加一定数量的修饰灯和轮廓光。例如在玉器的拍摄中,可以在适当增加逆光和侧逆光,这样可以把玉器晶莹通透,宛然温润的特点充分表现出来。光比是指被摄体主要部位的亮部与暗部的受光量的对比情况。
通常是指主光与辅助光的差别。光比大,反差就大,有利于表现刚的效果,光比小,反差小,有利于表现柔的效果。在文物摄影实践中,玉器、瓷器、陶器以及漆木器等器物适合采用小光比布光,可以表现上述器物的质地和表面特征,同时可以避免光斑和光晕的产生。青铜器、铁器等表面粗糙,器型粗犷的器物适宜用大光比布光,主灯,辅助灯摆放在被摄器物前方左右 45 度的位置,可以产生较为浓重的阴影,明暗反差强烈,凸显铜铁器的质感和厚重感,表现文物的本质特点。
参考文献
[1]颜志刚。摄影技艺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普查藏品登陆操作手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
自从外国现代广告的引进,再加上视觉和文化的发展趋势,整个20世纪的广告作品中满足不同性别的感官诉求已经成为行销的一部分。今天,很明显,含有色情内容是媒体和广告的一个普遍的形式。而且此内容的强度在近几年增多。我有兴趣研究性别凝视在广告摄影中的...
1掌握并理解数码观念,加深并延伸创作思想在传统摄影创作中,客观事物是创作的主体,拍摄的要点是以表达作者本身的审美观和对事件或事物本身的典型瞬间为出发点的,所得到的画面都是摄影家对生活中美的理解,数码创作于这种传统的创作形式有着很大的不同,...
小品一词本属佛教用语,最初由来据说是鸠摩罗什翻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将较详的二十七卷本称作《大品般若》,较略的十卷本称作《小品般若》。自此之后,小品引申为篇幅短...
笔者近两年提出来一套理论,叫元影像理论.这是一种从全新的角度研究摄影的理论,同时可以付诸实践.这两年来实践元影像理论的人,有一个团队,影响也非常大,包括影像实践方面的王征先生等很多人.这样做有一个好处,可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以前的理论,即使...
在我国艺术领域的发展过程中,摄影艺术的发展因其特有的艺术与审美特点,成为了我国社会领域中较为重要的艺术形式。但是新媒体时代的来临,由于各类新型媒体技术的影响,社会艺术特别是影像视觉艺术发展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摄影艺术发展研究中,我们以...
让我们从最近的事情说起。2013年重阳节,安徽省宁国市副市长与当地民政局的官员为表示对于老人的关怀,一起去看望当地的百岁老人。这种政绩型工作,当地政府官方网站当然要报导。不过,当政府官网上出现了经过PS处理的众官员看望老人的照片时,却引起了各...
导言影像的基本功能是记录和纪实,是对现实生活的实体进行客观真实的记录。技术客体造就了影像的发展,自1837年达盖尔发明了达盖尔铜版摄影术起,摄影就在视觉经验的传达上成为了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图像呈现方式。一、研究背景纪实摄影是一个复杂的范...
自媒体时代手机新闻摄影得到了大力发展,人人都可以成为摄影师,都可以发表自己所在意的信息、图片并与大家互动。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虚假信息盛行也给人们带了很多困扰。...
自摄影术发明以来,摄影艺术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技术发展与流派变迁。在此过程中,摄影构图技法从早期对绘画构图的直接借用,到后来形成自己独特的构图语言,经历了一个继承、发展、革新的过程。一、摄影构图继承绘画构图中传统的形式美法则摄影发展早期人们...
新媒体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手机网络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