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贸易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国际经济贸易论文 >

中俄扩大产能合作的路径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7-02-17 共2775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 4 章 中俄扩大产能合作的路径

  以上论述的是中俄进行双边产能合作,其实,在推动国际产能合作过程中,中俄可通过在现有战略框架内通过加强与第三国合作,开拓第三方市场,在更广阔的共同利益空间发挥彼此优势,获得更大的利益。本章主要从中俄加强与第三方合作论述。

  4.1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

  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连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亚太地区,途经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但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当前发展水平仍然较低的中亚、西亚国家,向西到达经济技术较发达的欧洲,涵盖区域范围非常广阔,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目标是要实现区域内的互联互通,使发展利益惠及各国。欧亚经济联是由俄白哈主导成立的,其目的在于推动区域内资源的自由流动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协调发展。这两大战略都是为推动区域内资源的流动,实现国家间的有效合作,可以说是目标及利益的契合促使中俄在 2015 年 5 月签署并发表了《中俄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申明》,这标志着双方已经开始从战略层面进行对接,将推动两国在共同经济空间的协作,确保区经济合作来实现区域经济稳定增长。

  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都是区域性的,这为中俄产能合作扩大范围和内容提供了条件,中俄双方可在共同空间范围内寻找利益契合点推进合作。比如,作为欧亚经济联盟主要成员国的中亚国家与俄关系密切,一直被俄罗斯视为战略后方基地,同时中亚又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必经之地,这样自然而然,中亚就成中俄共同利益空间所在地。而且,当前中亚地区也因国际油价下跌加上自身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经济发展受挫,面临谋增长的任务。因此中亚也希望完善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发展,而丝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正能满足其需求。中俄实现大区域范围内的互联互通,扩大并优化生产网络,可在中亚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物流、多式联运等领域推行共同投资开发。除此,中俄也可在该区域共同打造跨境经济合作区和产业园区,实施大型投资合作项目。在推进合作过程中,中俄两国恰能借机突破双边合作,在有共同利益的领域通过协调相关政策,制定共同措施,推进贸易、投资谈判向多边化、全方位发展,促进贸易便利化机制在成熟领域的建立。依照欧亚经济联盟的规划,在其框架内统一的药品市场于 2016 年建立,共同电力市场于 2019 年前建立,统一的天然气、石油及其产品市场于 2015年前建立。如果通过中俄合作,中国能够参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计划,定能实现两大战略有效对接,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目前俄罗斯也已加入中国倡导成立的亚投行,通过亚投行、丝路基金等金融机构中俄可开展金融合作,共同努力为项目的投资融资提供保障。

  4.2 中俄推动大图们江区域物流合作

  开展陆海联运,加强物流合作推动中俄在图们江区域的合作,促进东北亚地区的发展和繁荣是中俄共同的心愿,而且随着中韩 FTA 的签订,中韩两国经贸合作站在新的起点,对物流提出新的要求,加上韩国也是图们江区域开发的主要参与国,所以中俄韩可共同推动图们江区域物流合作。

  目前中俄韩联运通道已陆续开通,2015 年 5 月 22 日一批货物由珲春出发,经扎鲁比诺港,到达韩国釜山港,中俄韩铁海联运通道正式开通[23].2015 年 8月 10 日,列车从哈尔滨启程经过俄罗斯东方港,再转海运到达韩国,哈(绥)俄亚陆海联运线路开通。但当前陆海联运线路的运输量尚小,线路运营尚未实现常态化,这跟三方合作滞后有一定联系也与线路的转载能力有关。中俄韩陆海联运线上的扎鲁比诺港,是天然不冻港,距离珲春市 60 公里,是珲春市借港出海的重要选择。吉林省政府已于 2014 年 5 月与俄罗斯苏玛集团签署了合作建设扎鲁比诺大海港的框架协议[24],该海港计划 2018 年投入使用,投资额约为 30-35亿美元,设计货物吞吐量 6000 万吨/年,它包括粮食专用码头、集装箱码头和多功能海运码头,是一个大型国际货物运输港口,大海港的完工将畅通中俄韩物流通道,促进中俄韩三国间的经贸往来。除此,韩国依靠先进的物流技术及丰富的经验积极加大陆海联运的转载货物量,韩国企业开始在珲春投资共筹物流园区,未来珲春可依靠韩国工业园区和国际物流园区为基地,发展物流贸易,将货物通过俄扎鲁比诺港销往俄远东市场,或转运送达韩国市场。

  在当前合作基础上,中俄韩三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可考虑将运输线上的口岸、港口设施标准化、规范化、一体化,实现商品、人员在区域内自由流动达到通关自由、降低成本的效果。同时,三方建立有效协调机制,及时解决物流通道遇到的问题。

  4.3 海上丝绸之路与北极航线对接

  我国大力倡导的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方向是从中国沿海各港口出发到达南太平洋、印度洋及欧洲,这条线路主要还是依托传统的国际航线。受气候变暖的影响,北极冰的融化速度越来越快,北极航线的开发价值愈加明显,我国可以考虑将北极航线作为海山丝绸之路的重要补充,实现北极航线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对接,南下北上的海洋线路将在推动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与合作中发挥积极影响。作为北极航线重要组成部分的东北航道的开发会便利北极地区资源的开发与出口,且俄罗斯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在国际海洋运输的地位将大大上升。除此,东北航道的开通不仅大大缩短了亚欧海上航运的距离,而且没有传统海运通道的海盗、台风、船舶拥挤等安全风险,这就更加便利了亚太地区与西欧国家贸易的往来。当前中欧经济联系密切,海上丝绸之路与北极航线进行对接,会更便利中欧经济往来。可以说,东北航道的运营对中俄欧都有重要意义。

  但是,北极地区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落后,加上主导东北航道的俄罗斯受制于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及科技水平,其独自开发北极,畅通北极航道可谓是难上加难,因此,中俄欧需在北极地区加强产能合作,各自发挥优势,实现共赢。

  东北航道由于处于寒冷地区,海面冰层覆盖,船舶的航行需要破冰船的引领,船舶的停靠需要陆基服务的支撑,而俄罗斯的这些设施已经老化,难以满足船舶的运行,而且港口水域极狭窄,大型船舶和问题船舶难以在此停泊靠岸与维修。

  为提高东北航道沿岸的助航能力,保障将来船舶的安全航型,我国可以投资打开局面,与俄罗斯一道合作建设港口、灯塔等航行的基础设施。但由于北极生态环境的脆弱,气候条件的恶劣,对港口建设及设备有较高的技术和环保要求,中俄两国受技术水平的局限,合作开发难以保障基础设施的完善达到要求。西欧国家对北极航道开发兴趣浓厚且拥有先进的技术,以德国为例,德国自在北极建立科考站后,通过长时间对北冰洋的深入研究,已经掌握了丰富的北极航道资料,而且积极研究适用于北极航行的船舶及先进导航设备。维思玛北欧船厂为俄罗斯运输部建造了大型北极运输船,为北极的勘测提供大量破冰设备,还列出了海洋矿产资源勘查、深海能源资源勘探、大型抗冰海上钻井平台、水下作业等多项极地技术应用项目[25].中俄积极加强与德等西欧国家合作,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建造能力,更新换代破冰船,完善港口设施。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国际经济贸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