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外国文学论文 >

法国文学论文(热门推荐范文10篇)

来源:学术堂 作者:万老师
发布于:2020-04-10 共12725字

  法国文学是指用法语写成的文学,有时特指法国人用法语写成的文学,也可以指法国文学,法国文学通常都以标志法兰西王国建立的第一份罗曼语文献,即842年的《斯特拉斯堡誓词》作为起源的标志,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几篇法国文学论文,来了解一下这种文学的特征吧!

法国文学论文热门推荐10篇之第一篇:21世纪法国文学的叙事格调与审美取向

  摘要:新世纪的法国作家们继续致力于文学叙事的革新, 打通了文学、历史、哲学、人类学与艺术学之间的通道。他们用符号化的文本写作和虚实结合的艺术想象呈现出纷纭变化的世界, 进一步唤起了读者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对自我存在的探寻, 体现了后工业时代语境下重构人类意志和文学精神的努力。文本叙述的开放性、多义性、游戏性、碎片性、不确定性和审美取向的多元化成为21世纪法国文坛普遍的文学现象。

  关键词:21世纪; 法国文学; 叙事格调; 审美取向;

  Abstract:

  French writers of new millennium continue to work on the innovation of literary narration, which has opened up the channels among literature, history, philosophy, anthropology and art. They present an ever-changing world through symbolic text writing and artistic imagination combining fiction with reality, so as to further evoke the readers' reflection on social reality and exploration of self existence. It shows a great endeavor to reconstruct the human will and literature spirit in the context of the post-industrial era. The openness, polysemy, playfulness, fragmentation and uncertainty of text narration as well as the pluralism of aesthetic orientation have become universal in French literary arena of the 21st century.

  Keyword:

  21stcentury; French literature; narrative style; aesthetic orientation;

法国文学

  在20世纪末的法国文坛, 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全球主义以及后工业社会的消费环境成为当代文学创作的土壤, 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21世纪。法国后现代主义以其特殊的形式美学与解构倾向转化为一股股潜流, 汇入了新世纪文学的叙述策略和主体重塑中。新世纪的人们依然生活在不确定的、危机不断的世界里, 当今法国文坛已放弃了依循统一模式创作的努力, 没有固化的流派区分, 既有新新小说、新寓言小说的持续发展, 也有反战文学、生态文学、社会心理小说、传记文学、族裔文学的多元绽放和互相交织, 囊括了政治批判、文明批判与人性批判等多重维度。本文将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 针对21世纪法国文坛的叙事格调与审美取向进行概括性的分析和总结, 法国作家们在作品中努力构建一个人与世界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

  一"文本写作"、碎片化叙述与语言游戏

  20世纪70年代之后, 法国新小说呈现出衰落趋势, 菲利普·索莱尔斯 (Philippe Sollers) 、让-菲利普·图森 (Jean-Philippe Toussaint) 、让·埃什诺兹 (Jean Echenoz) 等作家以更激进的方式发起了对传统小说的挑战, 被称为"新新小说派".索莱尔斯和让·里加尔杜 (Jean Ricardou) 等创办先锋理论杂志《原样》 (Tel Quel) , "原样派"的文学观就是以文字主义来对抗现实主义, 里加尔杜的格言为:"小说不是历险的文字, 而是文字的历险" (1) , 意味着作家要在文本中进行语言游戏。索莱尔斯宣称:"曾称为文学的东西是属于一个封闭的时代, 它正让位于一门新生的科学, 即文字科学" (2) , 他提出了"文本写作"的概念, 认为世界就是一部不间断的、开放的文本, "任何文本都处在好几个文本的结合部" (3) , 相互渗透的文本是所有时代的产物。文本写作否定了传统叙事和文本的终极意义, 文本被切割成碎片, 人物只是包含文化内涵的语言符号。

  索莱尔斯善于运用中国文化的数字和汉字元素来建构叙事空间, 用实验性的文本形式对人类存在发起探询式的思考。新世纪以来他的小说《恒定的激情》 (Passion fixe, 2000) 、《恋之星》 (L'étoile des amants, 2002) 、《时光的旅人》 (Les Voyageurs du temps, 2009) 融合了汉字、古典诗歌、道家思想等中国文化符码元素, 借东方来反诘西方。《恋之星》毫无传统小说情节的逻辑性, 叙述了一对恋人为了逃遁世事烦扰来到一座孤岛生活, 人物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和文化想象来感知自我和世界, 整部小说转化成了语言符号的狂欢。书中还描述了一位公元8世纪中国诗人的信步闲游和所见所思, 实则参照了中国古代诗人王维诗歌中自由恬淡的自然意境, 契合了孤岛爱侣淡泊豁达的心境。可见中国文学的智慧火花在索莱尔斯的文本中穿越了时空, 为西方人带去了精神的慰藉。

  《时光的旅人》以"我"与几位女性的相遇为线索, 以正文援引其他作品选段和脚注为铺垫, 借助小说体的形式梳理了西方宗教文化与文学发展的历程。作者以碎片化方式构建了与数十位"旅人"的跨时空相遇和交流, 其中有但丁、夏多布里昂、兰波、波德莱尔、荷尔德林、庞德、巴赫、尼采、巴塔耶、本雅明、毕加索、普鲁斯特、克洛岱尔、卡夫卡、萨特等, 还有东方的老子、道元。小说援引了众多文史哲人、艺术家的著作和人生, 引申出作者对人类处境的反省和对现代社会的评判。时光流逝, 精神财富却能永生, 读者从"旅人"们身上看到了不同思想所投射的镜像, 获得无穷的启迪。

  索莱尔斯的散文集《情色之花》 (Fleurs, 2006) 堪称"文本写作"的完美示范, 他信手拈来数朵文学与艺术之花, 撷成花束, 书写成集。该书从一位鲜为人知的荷兰植物学家谈起, 力图以碎片化文本重现百花世界在18世纪构建的人文景象以及亘古历史中的花朵物语, 这部即兴作品涵括了诗歌、文学、绘画, 甚至包括玄学与神学, 其中花的语言从象征维度、爱情维度和色情维度体现出来。作者重访了但丁、龙萨、卢梭、波德莱尔、马拉美、普鲁斯特、蓬热和马奈等文人、艺术家笔下的花朵。其中有龙萨歌颂的爱情玫瑰, 普鲁斯特比喻性爱的卡特莱兰花朵, 波德莱尔的恶之花, 莫奈的睡莲, 马奈的紫罗兰等。灵秀的花朵插图与内涵隽永的文字相得益彰, 盛开在文学与艺术记忆中的精神之花和艺术之花涵括了动人的故事和浪漫的情怀。可见索莱尔斯的小说和散文都由思想的碎片构成, 好比一个吸聚着无限灵感火花的巨大磁场。

  文论家吕西安·达朗巴赫 (Lucien Dllenbach) 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法国文学叙事风格称作"拼图" (puzzle) 风格, 而把80年代称作"马赛克" (mosa6que) 风格, "拼图"旨在将碎片重组为完整的图像, 而"马赛克"以分裂为特征, "碎片之间可以互相交换位置, 因而有广阔的游戏空间" (1) .让-菲利普·图森的碎片化写作正是马赛克风格, 21世纪他的小说有《自画像 (在国外) 》 (Autoportrait (àl'étranger) , 2000) 、《做爱》 (Faire l'amour, 2002) 和《逃离》 (Fuir, 2005) 等, 这些小说截取生活的偶然片断和庸常的"非事件", 情节不过是碎片化场景的无序叠加, 体现了分裂的世界和迷失的主体。他的《自画像 (在国外) 》用自我虚构的文字为自己画了一张在国外度假时的"自画像", 琐碎的描写透露出"我"对于旅行的一贯焦虑。《做爱》对琐碎日常的断片书写也反射出人物断裂无根的生存状态, 漫不经心的淡然叙述蕴含着男主人公想与女友分手却又犹豫不决的困惑心境。主体的自我疏离和情感的弱化正是后现代社会的精神现象, 迷失而疲倦的主体越来越不能认知自我和世界, 分裂的世界被陌生化。

  让·埃什诺兹广泛涉猎侦探小说、冒险小说、地理小说和传记小说等不同题材, 在小说中混合各种文学类型的特点, 其文字叙述呈现出碎片化与体裁游戏等风格。新世纪以来他的传记小说《拉威尔》 (Ravel, 2006) 、《奔跑》 (Courir, 2008) 、《闪电》 (Deséclairs, 2010) 分别以真实的音乐家、运动员和发明家为主人公, 用虚实结合的方式演绎了被裹挟在历史洪流中的个体命运。《弹钢琴》 (Au piano, 2003) 以怪诞离奇的风格讲述了钢琴家马克斯在一次强盗抢劫中丧生, 他的灵魂在一个好比炼狱的机构中接受审判, 然后被判去往"城区"地狱, 即巴黎, 前提是他放弃昔日的身份。返回巴黎的马克斯过着乏味空虚的生活, 体现了现代人西西弗斯式的命运。埃什诺兹不时在悲观氛围中加入一些讽刺幽默的琐碎话语, 使小说叙述带上了游戏性和讽喻性。

  除了"新新小说"作家们, 帕斯卡·基尼亚尔 (Pascal Quignard) 也是碎片化写作的实践者和体裁的跨界者, 他徘徊游移于小说、传记、评论与随笔之间, 新世纪以来他的小说《罗马阳台》 (TerrasseàRome, 2000) 、《游荡的影子》 (Les Ombres errantes, 2002) 、《阿玛利娅别墅》 (Villa Amalia, 2006) 、《眼泪》 (Les Larmes, 2016) 等作品糅合了各个民族的格言警句、文化玄思和寓言传说, 上承古希腊罗马作家的文论风格, 下接法国的散文传统, 在碎片化的文本布局中构建出了壮阔的人文图景。例如《游荡的影子》这部大杂烩小说在散文体中汇集了历史传说、诗歌、寓言和哲学思考, 不仅有关于历史人物和文学典故人物的参照, 也援引了中国老子出生的传说和《金瓶梅》经典人物温必古、西门庆的故事。全书五十五个章节主题各自独立, 有的以历史人物命名, 有的以时间、空间命名, 有的以动物命名, 突兀的主题造成语言的陌生感。包罗万象的内容碎片都围绕影子在游戏:"影子, 就是那些古往今来的圣贤, 那些远离尘世的隐修者, 那些超凡脱俗的思想家。" (1) 作者既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余地, 也解构了现存的秩序, 突破了精神的囚禁, 揭示出历史圣贤们的深奥思考, 从而获得诗意的栖息。

  二文学叙述与电影美学、音乐美学的交融

  让·埃什诺兹曾创作电影剧本, 他在小说叙述中也大量运用蒙太奇、镜头推移等电影美学技巧, 他指出:"写作手法既近乎绘画又近乎摄影机的工作, 还近乎对准焦距、画面清晰、画面发虚等问题。……对我而言, 电影已成为小说体的补充培养层。" (2) 他的叙述视角宛如摄像机般取景与追踪镜头, 各个画面被灵活地剪辑和组合起来。其小说《拉威尔》讲的是法国作曲家莫里斯·拉威尔 (Maurice Ravel, 1875-1937) 的生活, 一开头便如电影镜头般展现主人公躺在浴缸里, 如纪录片般展示着人物的生命历程, 使读者获得直观的感悟。《弹钢琴》还将电影明星改编成小说人物, 马克斯与酷似好莱坞女明星德瑞斯·黛 (Doris Day) 的女护士发生了一夜情, 还结识了酷似电影明星迪恩·马丁 (Dean Martin) 的男仆迪诺, 形容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马丁式地微笑着" (3) .

  21世纪的勒克莱齐奥 (J.M.G.Le Clézio) 已摈弃了他初期晦涩难懂的新小说风格, 文字更加简练隽永, 兼具了客观描绘、零散叙事、情节淡化、意识流描写、象征主义特色以及虚实结合的奇幻想象。他一直在探索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融合的可能性, 曾出版《电影漫步者》 (Ballaciner, 2007) 一书探讨文字与影像的关系。其小说不仅实现了图像化的写作, 利用镜头推移、光线等电影语言呈现人与环境的关系, 而且设置了大量的音乐舞蹈场景, 文体语言和叙事结构也颇具音乐性。其小说《饥饿间奏曲》 (Ritournelle de la faim, 2008) 将作曲家莫里斯·拉威尔的管弦乐曲《波莱罗》置于二战背景下进行演绎, 讲述了法国女孩艾黛尔在德占时期去巴黎歌剧院观赏《波莱罗》演出, 该曲特色在于回旋重复的主旋律乐句随着不同乐器的组奏而逐渐增强, 然而结尾处在高潮中戛然而止、震耳欲聋, 这意味着人物的结局并不圆满, 艾黛尔最终无法回到祖先居住的毛里求斯岛, 而是逃往了加拿大, 暗示着她对身份认同的渴求和饥饿永不停歇。因而《波莱罗》乐曲与小说题目形成了一种呼应与互释的关系, 其旋律的演化正是艾黛尔家庭从盛到衰历程的映射, 也影射了欧洲社会的混乱和战争。

  帕斯卡·基尼亚尔以碎片式书写糅合文化玄思、艺术感悟和寓言传说, 其小说和随笔融艺术审美、历史想象和哲学思辨为一体, 也大量参照了古拉丁文学以及中国、日本的文学、音乐与绘画艺术, 既拓展了文体范畴, 也探寻了语言的幽深之境。他还多次主办音乐会, 他曾演奏的乐曲《游荡的影子》出自法国巴洛克音乐家弗朗索瓦·库普兰 (Fran9ois Couperin, 1668-1733) 之手, 该曲名也成为其小说《游荡的影子》的书名。17世纪的巴洛克音乐是音域丰富、激情跌宕的艺术, 小说《游荡的影子》叙述时序混乱, 时空和记忆的碎片穿越了古希腊罗马时期、中世纪和当代, 且跨越了欧洲、美洲和亚洲, 书中奇特丰富的想象力、震撼的情感、碎裂的文字与天马行空的跨时空叙述节奏契合了巴洛克音乐扭曲夸张、激昂亢奋、音域宽广的艺术特质。

  捷克裔法籍作家米兰·昆德拉 (Milan Kundera) 善于以音乐般的复调叙事反讽后现代社会的战争、极权、媚俗和异化。他始终忧虑着屡遭文化劫掠的捷克民族被世界遗忘的命运, 其小说《无知》 (L'Ignorance, 2000) 以多声部叙事、变奏曲、反讽等叙事手法论证了流亡者们回归祖国的矛盾性, 故乡不再有亲切感, 反而带给他们冷漠和疏远感。另一小说《庆祝无意义》 (La Fête de l'insignifiance, 2014) 的七个章节宛如一曲多重奏, 主要人物在序曲第一部分出场, 带着各自的处境与探究, 几条线索纷呈并进, 其中包括对苏联集权的嘲弄、对个人成长史的追问、对男女之事的戏谑、对媚俗的讽刺等, 多声部的线索旋律经过中间的展开与深化, 最终汇入第七部分的"庆祝无意义"这一尾声, 体现了庆祝是存在之境。人们置身于表演的社会, 庆祝正是从媚俗中汲取力量, 那么不如学会去爱上"无意义", 从中获得智慧的启示, 这是对人类惯性思维的一种拒斥。主题共振与跨时空共鸣正是昆氏复调诗学的音乐性特征。

  三自我虚构、创伤叙事与心理关怀文学

  在21世纪, 自我虚构 (autofiction) 书写成为法国后现代主义文学流变的一种典型形态, 其特征为作者、叙述者和主人公同名或拥有相同的经历背景。不少作家采用虚构的方式创作自我的传记或以亲身经历来虚构小说作品。此类作品内容介于自传的真实和小说的虚构之间, 给读者一种亦真亦幻的感觉。法国当代女作家安妮·埃尔诺 (Annie Ernaux) 的小说《悠悠岁月》 (Les Années, 2008) 荣获法国杜拉斯文学奖, 这部自我虚构作品堪称传记文学的创新, 以"无人称自传"著称, 从头到尾都不用第一人称, 而是采用第三人称, 即无人称的法语泛指代词"on"来表示"我们", "实际上在自己回忆的同时也促使别人回忆, 以人们共有的经历反映出时代的演变, 从而引起人们内心的强烈共鸣", 最终写出了法国人的"集体记忆", 所以亦被称为"社会自传" (1) .小说通过对一些旧照片的印象和感觉缔造了影集式的文本结构, 构建出一个女人从小到老的人生图景:父母的贫困、求学、成为教师、堕胎、生孩子、离婚、患癌、情人、衰老, 丰富的生活经历中穿插着她对阿尔及利亚战争、1968年五月风暴以及法国总统大选等政治事件的看法, 实现了大历史与小历史、世界与内心的多重交织, 表达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历程的审视。

  勒克莱齐奥的许多小说也将自传与虚构融合在一起, 大量借鉴自己的家族故事, 例如:《革命》 (Révolutions, 2003) 的主人公马洛是作者的化身, 他的人生经历与作者经历几乎完全重合, 他以丰富的想象力探索不同历史背景下的神秘家族史, 构建了一部现代史诗;《非洲人》 (L'Africain, 2004) 叙述了作者父亲在非洲尼日利亚的生活经历;《饥饿间奏曲》是作者关于母亲的回忆录式小说, 通过女性的视角描述了二战时期巴黎的社会景观。这些自我虚构小说皆以作者亲人为原型, 以虚实结合的手法将家族历史与宏大历史叙事交错呈现, 再现了战争年代的家族命运, 讴歌了人间真情。作家的家族故事、个人经历通过文字虚构呈现给读者, 是新世纪诸多作家的共同诉求。

  具有犹太血统的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Patrick Modiano) 在二战结束后的巴黎出生成长, 二战余震的负面影响、孤独的童年和父爱的缺失等亲身经历都汇聚于他的笔下, 使其作品带有自我虚构色彩。他始终关注二战阴影下人们的生存困境和心理危机, 其小说以零散化、象征化的诗性叙事演绎了遗忘、记忆、身份、寻根等存在命题。例如:《夜半撞车》 (Accident nocturne, 2003) 男主人公在二战废墟的精神重压中长大, 一次神秘的撞车事故将他从麻痹中唤醒, 在理清撞车事件的过程中, 他完成了自我的救赎, 治愈了二战带来的心灵创伤。《青春咖啡馆》 (Dans le caféde la jeunesse perdue, 2007) 中的神秘女孩露姬生于二战期间, 在孤寂和恐惧中长大, 对生活充满激情和不满, 最终难逃孤独空虚的宿命、跳窗自杀, 其悲剧源于深层历史风暴的侵袭。《地平线》 (L'Horizon, 2010) 再现了二战残留的悬疑, 男主人公一直找寻昔日模糊的记忆, 诸如恋人为何失联、亲生父母是否因战乱逃难把他抛弃等。这些融诗思史为一体的小说写作体现了莫迪亚诺对二战后人文精神生态的忧虑、思索和建设。

  战争创伤叙事在世纪之交依然大放异彩, 近年来又涌现出许多表达心理关怀的反战小说。马尔克·杜甘 (Marc Dugain) 的《幸福得如同上帝在法国》 (Heureux comme Dieu en France, 2002) 通过一个年轻人的二战经历控诉了战争的荒诞, 也从人道主义角度显示了人性的美德。弗朗兹-奥利维埃·吉斯贝尔 (Franz-Olivier Giesbert) 的《美国佬》 (L'Américain, 2004) 和皮埃尔·贝茹 (Pierre Péju) 的《妖魔的狂笑》 (Le Rire de l'ogre, 2005) 都记述了战争的残暴带给人们的心理创伤。阿莱克西·热尼 (Alexis Jenni) 的《法兰西兵法》 (L'art fran9ais de la guerre, 2011) 通过一位老兵的讲述回顾了法国的二战、印度支那战争、阿尔及利亚战争和海湾战争, 并藉此审视当今的种族和移民问题。

  新世纪以来法国频遭恐怖袭击, 例如2015年的巴黎《查理周刊》恐袭事件、巴塔克兰剧院恐袭事件以及2016年的尼斯恐袭事件等。正如杨金才教授所指出的, "全球性的反恐和后冷战思维逐步催生了一种具有反思生命意义、深度观照历史并使历史与现实交融的文学文本, 或称之为后'9·11'文学" (1) , 同样在当今的法国文坛, 涌现出大量的后恐袭时代的书写。例如:艾尔诺·卡特纳 (Arnaud Cathrine) 的《在心的位置》 (A la place du cur, 2016) 讲的是《查理周刊》悲剧在人物内心引发的混乱, 朱利安·索奥多 (Julien Suaudeau) 的《不是火焰, 不是雷电》 (Ni le feu ni la foudre, 2016) 描述了恐袭当天在巴塔克兰剧院相遇的五位主人公的命运。电台记者安托尼·莱里斯 (Antoine Leiris) 在巴塔克兰剧院恐袭中失去了自己的妻子, 年幼的孩子因而也失去了母亲, 他的日记体作品《你们无法得到我的恨》 (Vous n'aurez pas ma haine, 2016) 通过回忆妻子来表达思念和忧伤, 同时发出了用爱来延续生活的呐喊, 他们将以幸福和自由来羞辱那些愚昧狭隘的恶行。这些后恐袭时代文学揭示了遭受恐怖袭击后普通法国人的创伤记忆、心理承受和救赎历程, 对其痛苦萎靡的精神起到了一定的治愈作用。

  新世纪的法国文坛有较多关于情感关怀的心理现实主义作品。彼埃蕾特·弗朗狄奥 (Pierrette Fleutiaux) 的《要短句, 亲爱的》 (Des Phrases courtes, ma chérie, 2001) 讲述了母女两代人之间的代沟, 记录了女儿在母亲从衰老到去世期间的疲惫、焦虑和困惑, 对老年人的心态和死亡问题也进行了思考。黛尔菲娜·德·维冈 (Delphine de Vigan) 的《没什么能对抗黑夜》 (Rien ne s'opposeàla nuit, 2011) 描写了抑郁症母亲自杀后给女儿带来的心理创伤。米歇尔·施奈德 (Michel Schneider) 的《如影随形》 (Comme une ombre, 2011) 讲述了早年夭折的哥哥给弟弟带来的无形压力。

  四全球化视野下的生态寓言、政治寓言与文明反思

  许多具有全球化视野的作家活跃在新世纪的法国文坛, 他们的跨国题材探讨了过度膨胀的人类中心主义、西方中心主义所引发的生态危机和文明冲突。勒克莱齐奥的生态寓言小说旨在昭示人们重返人与自然的和谐, 建立世界意识、平等意识、后代意识。他以地球流浪者和世界主义者的身份对西方工业文明进行了批判, 其小说人物多是在域外文明和原生态自然中找寻归宿感的旅人:"不断追寻人物身份的同时重拾失落文明, 在异质文明中捡拾思想、经验、价值和意义的碎片, 构建与现实世界平行的梦与神话、梦与诗的世界" (2) .其小说《乌拉尼亚》 (Ourania, 2006) 的主人公幼时从妈妈讲述的神话故事中创造出梦想国度"乌拉尼亚", 藉此度过艰难的二战岁月。多年后成为地理学家的他在墨西哥发现世外桃源坎波斯王国, 这里的人顺应自然、安居乐业。然而这个纯净的乌托邦式国度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围攻中被迫迁移, 揭示了西方殖民主义给地球生态、弱小民族造成的灾难。《燃烧的心》 (Cur br0le, 2000) 、《脚的故事》 (Histoire du pied, 2011) 、《暴风雨》 (Tempête, 2014) 等短篇小说聚焦孤独寂寞的老人、无家可归的孩子、备受摧残的女性等社会边缘人, 探讨了移民问题、种族问题、女性问题、儿童问题, 揭露了消费社会和技术社会导致的人的异化与孤独, 体现了勒克莱齐奥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怜悯和同情。

  米歇尔·乌勒贝克 (Michel Houellebecq) 一直致力于揭示和反思资本主义发展与科技文明带来的不良后果, 并通过对"性"的解构来批判西方消费社会的物欲横流和精神弊端, 最终探讨人类未来出路的崭新可能性。例如:小说《平台》 (Plateforme, 2001) 中性旅游事业的繁荣、跨国营销和随之而来的恐怖袭击实质上揭露了全球化经济秩序不平等引发的社会混乱与文化冲撞。小说《一座岛的可能性》 (La Possibilitéd'une le, 2005) 以科幻的思维探讨了技术经济的发展与社会伦理、宗教观念的冲突, 克隆人惟一的乐趣是揣测先辈人类的情感。小说《地图与疆域》 (La Carte et le Territoire, 2010) 围绕一位画家的经历对爱情、金钱、艺术与政治进行了深刻揭露, 并勾勒了一幅性爱的社会风化图, 性成为与金钱等值的权力话语, 人类对性的过度消费导致了自我精神的空虚。小说《屈从》 (Soumission, 2015) 是乌勒贝克建构的一部政治寓言, 虚构了伊斯兰政权上台后的法国社会, 既尖锐地反讽了当下法国社会的症结, 表达了政治改革的渴望, 也体现了对伊斯兰教入侵法国的恐惧和担忧。该小说中的两性关系成为种族关系的隐喻, 男主人公是普通法国人的代表, 他对犹太女友、阿拉伯女友采取强硬专制的态度, "至少影射了'西方中心论'下的基督教文明对自我的定位, 它将自我视为占领者和臣服者, 由它来定义自我和他者的关系" (1) , 然而他又被逃回以色列的女友抛弃, 陷入悲观失望的情绪, 这意味着西方在主宰与他者的关系时, 又将自己置于被损害、被压抑的地位, 这正是西方社会的矛盾所在。

  聚焦殖民征服、反思文明冲突是让-克里斯托弗·吕芬 (Jean-Christophe Rufin) 创作的主要内容。他的历史小说《红色巴西》 (Rouge Brésil, 2001) 以历史与虚构结合的笔触和生态学视角讲述了16世纪法国人先于葡萄牙人在巴西建立殖民地的成败经历, 揭露了殖民主义对印第安文明的破坏以及欧洲文明与美洲土著文化之间的冲突, 展现了美洲殖民背景下复杂的人性和伦理冲突, 夹杂着对不同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多元思考。吕芬认为西方人应向印第安民族学习, 他指出:"欧洲文明是征服性的、普遍性的, 它自称是自由的, 但实际上是谋杀性的;而印第安世界, 以它的感性、和谐性和神圣性, 是对幸福的永恒召唤。" (2)

  结语

  总而言之, 21世纪的法国作家们将目光投向当今人类重大的社会、历史、文化、种族、文明冲突等问题, 致力于解构现实、感悟生命、探寻自我、建构寓言, 表现危机不断的外部世界和扑朔迷离的历史记忆, 并体现出语言主体、叙事零散、碎片化写作、体裁游戏、反讽叙事等文体特征, 拥有多样杂糅的文本结构、艺术化的审美、跨文化的思维、虚实结合的自由想象以及后现代主义语义学逻辑, 体现了人文关怀意识、生态危机意识和全球整体意识。

  注释
  1 张容:《法国新小说派》, 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2年版, 第11-12页。
  2 柳鸣九:《新小说派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第656页。
  3 刘成富:《20世纪法国"反文学"研究》, 江苏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第218页。
  4 (1) Lucien Dllenbach.Mosaques:un objet esthétiqueàrebondissements.Paris:Seuil, 2001, P56.
  5 (1) 帕斯卡·基尼亚尔:《游荡的影子》, 张新木译, 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第2页。
  6 (2) Minh Tran Huy.Le roman, mode d'emploi.Magazine littéraire, 2007, 462 (1) :91.
  7 (3) Jean Echenoz.Au piano.Paris:Minuit, 2003:104.
  8 (1) 吴岳添:《新世纪的法国小说创作---从21世纪法国年度最佳小说的评选谈起》, 《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第4期。
  9 (1) 杨金才:《21世纪外国文学研究新视野》,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
  10 (2) 张璐:《试论勒克莱齐奥的文学观》, 《外语学刊》2017年第1期。
  11 (1) 赵佳:《政治寓言中的"他者"形象和西方的危机---评乌勒贝克的〈屈从〉》, 《当代外国文学》2017年第2期。
  12 (2) 余中先:《〈红色巴西〉和当今法国历史小说的几个特点》, 《外国文学动态》2008年第6期。

  文献来源:刘海清。21世纪法国文学的叙事格调与审美取向[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1(02):39-44.

法国文学论文热门推荐10篇之第二篇:法国文学成就根源及对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影响

  摘要:法国文学在世界文坛的地位举足轻重, 他们拥有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为世界文学史贡献良多。法国如此伟大的文学成就必然会影响到其它国家, 这其中就包括中国。中国近现代文学深受法国文学影响, 例如在文学小说翻译领域、革命文学创作领域等等。本文将简要阐释法国文学成就的基础根源, 并尝试探讨它对于中国近现代文学的诸多影响。

  关键词:法国文学; 成就根源; 中国近现代文学; 影响; 小说;

  对法国文学的发现、译介与研究影响了中国近现代文学发展走向, 启发了一代中国作家的创新实践和自我突破, 这也使得我国文学能够从晚清民初逐渐实现变革, 开辟"五四"新文学运动道路。所以说法国文学是对中国文学转型过渡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的。

法国文学

  一、法国文学的成就根源

  (一) 丰饶且富有深厚哲学底蕴的土壤

  在罗素的《哲学-数学-文学》这一部作品中就深刻阐释了法国文学与哲学之间千丝万缕的微妙关系。而像萨特这样的哲学家也写出了诸多富有哲学意味与文学丰富内涵的作品, 影响深远。对于文学的理解萨特也有自己一套独到的见解, 他认为文学若死, 文学为人类所带来的一切文明成果也将不复存在。这种将文学视为是生命的深刻哲学思想让法国文学成就根源变得深邃且有韵味, 孕育了一方土壤。

  (二) 持续不断创新的文学创作过程

  法国文学自古以来都在持续不断创新, 它不断汲取前人经验, 吸纳他国文学创作经典与创新理论, 这也是法国文学能够一直昌盛发展的原因所在。举个例子, 法国文学家自古以来就从未放弃过对古希腊、古罗马文献的研究, 但在研究古籍典故的过程中, 他们还依然在思考如何传承创新、丰富自身文学表达形式, 将更多现代人文文学主义内涵加入到作品创作中。

  (三) 法国政府对文学创作的支持

  法国政府历来对国家文学界发展都是持肯定与支持态度的, 早在1959年, 法国文化事业部就专门指出要求绝大多数法国公民都有机会接触到杰出的文化文学作品, 保证他们始终对法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都保有兴趣, 甚至激发他们自身创作文学的热情。为此, 法国文化部也特别设立了面向文学界领域与国民领域的法国艺术文学勋章, 用以激励那些每年为法国文学作出突出贡献的法国国民。可以看出, 法国人对于文学的热爱是根深蒂固的, 他们甚至为文学设置规章制度, 将文学视为是自身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而那些获得过政府支持的文学家群体也自然拥有了顺应时代发展、积极创作优秀文学作品的动力。

  二、法国文学对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影响

  (一) 法国爱情小说对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影响

  晚清民初, 中国文学对法国文学的借鉴多以译介为主, 而法国爱情小说原著进入中国文学市场明显是对当时中国社会文学文化意识形态的一大冲击。因为一些人担忧甚至恐惧法国爱情小说对中国现代文明伦理行为的不良影响, 像金松岑的《论写情小说与新社会之关系》中就道出"今吾国民党蜕化之际"的担忧。而像小仲马的《茶花女》对中国近现代文学冲击最大, 这种爱情文体是中国文学创作者所闻所未闻的, 这也成为它被中国读者与新一代文学创作者所接受和模仿的根本原因。在当时, 许多洋务新知就认为《茶花女》是极大偏离了中国古典传统小说文学特征的, 而中国文学创作者也就此创作了《新茶花》。这部作品并非像《茶花女》一样叙述爱情故事, 它主要以爱情故事作线索来描述当时动荡的晚清社会危机景象, 因此《新茶花》在叙述方面分支偏多, 对于叙事、情节等内容并不追求, 而更注重伦理与社会, 是典型的借鉴了法国文学框架的中国化文学创作模式。作者钟心青在《新茶花》的第30回中也写到"马克虽好, 我还嫌他决绝亚猛一层, 并不是十分不得了的事情"从文学叙述上来看, 它是有刻意模仿《茶花女》之处, 但在叙事语言、文体蕴含方面还是存在诸多重要的创新要素的, 这些要素渗透于作品中人物的心理与情感方面。即将法国文学内涵转化为中国古典抒情化叙事传统, 带有一点复古倾向, 并未完全向法国爱情文学敞开, 有一种欲就还还的暧昧情绪在其中, 非常微妙。

  (二) 法国革命文学对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影响

  法国大革命对中国晚清影响颇大, 像康有为、梁启超乃至章太炎、孙中山都受到法国大革命中理想主义与革命形象的影响, 他们在作品译介上表现出了对革命肯定的解释。这种异域形象通过文学媒介传播到中国, 为中国近现代文学所接受是相当神奇的。在1900年梁启超的《致康有为书》中就提到"而先生屡引法国大革命为鉴。法国革命之惨, 弟子深知之。"这一席话让人们了解到法国大革命就是十九世纪全世界向前推进的原动力。而当时法国大革命背景下的法国文学理想主义、激进主义等等思想虽然略显模糊, 但依然成为中国晚清革命者的重要理论武器, 他们通过译介法国革命文学作品来学习、引入法国文学思想, 为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变革而用。在当时, 一些重要的文学刊物如《新小说》、《小说时报》等等就都刊登了法国革命文学中比较典型的"虚无党"小说, 这种小说体裁均认可了作品中主人公的革命思想, 是一种对革命肯定的态度。中国的文学译介者将它们借鉴过来, 译介作品的同时也创作作品, 成为了中国近现代文坛上的一种独特文学现象, 它在某种程度上也激发了近现代中国对于未来社会发展的远大理想与渴望。

  三、总结

  法国文学拥有自由创作的环境与不断探索求新的意识, 这是他们能够成功、能够影响到世界文学以及我国近现代文学的原因所在。长久以来, 我国都深受法国文学独有的魅力影响, 甚至在中国文学中隐约能够看到法国文学的影子。在未来, 这种借鉴与学习还将继续, 而我们更多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将法国文学精髓转化为中国文学创作的灵感, 由此创新出具有中国风格的优秀文学作品。

  参考文献
  [1]陈亚红。法国文学成就根源及对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影响[J].艺术科技, 2015 (2) :144-144.
  [2] 钱林森。寻求现代中国"才智"--20世纪中国文学在法国的译介和接受[C].//"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南京大学, 2011:81-91.
  [3]彭建华。晚清民初的法国文学接受[D].福建师范大学, 2009.

  文献来源:李砚芳。法国文学成就根源及对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8(05):19.

法国文学论文(推荐范文10篇)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外国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