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书法与建筑在创作模式、构成元素上,具有一定的共通之处,均由“点”、“线”、“面”组成,古民居建筑强调建筑形态的多样性、建筑空间的差异性、建筑部件的组织关系。文章分析了我国书法艺术的独特性与古民居建筑的空间形态,并针对书法艺术在古民居建筑空间中的文化进行阐释与分析。
关键词: 书法艺术; 古民居建筑; 空间文化; 研究;
书法是我国的特有艺术,迄今为止,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书法艺术亦与其他艺术形式融合,形成了全新的艺术形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书法与建筑的结合,让我国的古民居建筑有了其不可比拟的文化元素与内涵,充分彰显了建筑空间的物质功能与精神文化。
1、 书法艺术的独特性
书法是基于汉字艺术发展而来的书写艺术,属于汉字书写的核心内容,从狭义角度来看,书法属于用毛笔书写的汉字规律和汉字方法,包括点画、布局、对比、结构等,从广义角度来看,是表达语言符号的一种书写法则,也是基于文字的涵义和特点,让汉字成为具有美感的艺术品。我国书法的发展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从书法发展历程来看,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发生了演变,逐步进入包括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并存发展的阶段。
尽管在时代的发展下,我国书法艺术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但总体来看,书法从古到今一直处于稳定发展状态,以单纯的线条、黑白颜色的搭配传递出最为简洁、本真的道理,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我国的书法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其原因在于书法是对自然现象的模仿与重现,丰富且生动;其次,书法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个人的思想和情感可以通过书法来抒写,呈现在书法作品之中,代表作如颜真卿的《寄侄稿》,王羲之的《衰乱贴》等。
2 、古民居建筑空间形态分析
在古民居建筑的空间形态上,倡导地、墙、柱、门窗、屋顶之间的协调,构建出和谐的外部空间,一个古民居建筑,往往包含多元化的内部空间,通过内外空间的搭配,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奠定了场所支持。在古民居建筑中,空间是其中的重点内容,古民居建筑往往将建筑作为造型艺术、空间艺术,在我国的传统观念中,完美的建筑要做到“时间”、“空间”之间的融合。综合来看,古民居建筑的空间构成要素包括几个方面。
2.1、 空间限定
在我国古代建筑中,强调“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建筑空间的构成需要利用实体界面来完成,较为复杂,其空间限定的构成要素如天覆、地载、竖断、合抱、夹持等。
建筑的初衷是为人们构建宜居环境,也是承载个体记忆、生活的容器,具有鲜明的人文元素,其涉及时代、艺术、哲学、民族、地域等多个方面,包含民俗、道德、社会、情感等多元化的人文元素。
2.2 、空间构成
在古建筑中,通过相互穿插的点、线、面、体元素之间的搭配组合来呈现情感。其中,点是最为简洁的形式,建筑物中的装饰及构件,大多采用点的设计形式呈现;线是决定古建筑的基本形式,也是决定建筑呈现形式的主要元素;面比起线来说,更具空间占用感;而体则能够构筑出截然不同的建筑空间。
3、 书法艺术表现与古民居建筑的关系
书法艺术的核心在于“书”、“法”、“势”的表现,之所以书法无比灵动,与书法形式的变化息息相关,若只采用简单的笔画来分隔空间,书法艺术很难具备应有的感染力,正因书法文字特殊的载体,才使之区别于其他国家的文化艺术,成为一门独领风骚的语言。在书法中,提按力度不同,笔画的虚实空间、粗细变化也各有不同,这与古建筑在形态和体量上,都形成了鲜明对比,造就出虚实各异的空间。书法中的笔画结构,彼此之间相互穿插,特别是草书、行书,在很多时候,都采用变形、夸张的表现手法让字体的呈现更具个性和流畅感,在古民居建筑中,这一表现形式也得以借鉴和运用,采用交错、连贯的表达形式形成极具个性化的古民居建筑。
同时,书法中笔墨的深浅也对古民居建筑空间表达产生了新的影响,书法是黑色墨迹在白纸、黄绢等载体上的流动轨迹,在书写时,用墨力度不同,颜色深浅也各有差异,因此,书法有着黑、白、灰的格调,充分彰显出我国古代的文化内涵。以古代皖南徽派建筑为例,灰白的墙体、高耸的山墙、浓黑的瓦片,均表现出黑、白、灰之间的虚实关系,主体与底层建筑的颜色差异形成了强烈对比,使其空间关系变得更为明确。因此,古民居建筑的变化,一方面与建筑本身的功能有关,另一方面则受建筑师自身的修养影响,一名优秀的建筑师,能够博采众长,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挖掘出对建筑创作有益的元素,为建筑创作奠定基础。
4 、书法艺术元素与古民居建筑空间中的文化研究
4.1、“笔画”与古民居建筑空间文化
书法是基于汉字为载体而诞生,除了汉字本身的笔画之外,汉字的形态也会为建筑空间赋予不同的文化。在书法中,相同的字,位置不同,写法不同,结构安排也各有不同,所表现的形态各异、大小有致。在建筑空间中借鉴这一元素能够将复杂的空间关系简单化,避免建筑空间的生硬、呆板。在书法的笔画中,包括了“点”、“横”、“竖”、“捺”、“撇”等元素。
以“点”为例,在我国书法中,“点”是基本元素,可以顺锋直入、抢锋逆入、聚拢笔锋,在写点时,要做到用气沉实、轻松用力,不断变化,使点与周围融为整体,组合应用。而古民居建筑中的“点”,是与“线”、“面”等元素不同的形状,是无法量化的,有2种呈现形式,一种是建筑平面中的点,主要是建筑物表面的装饰,二是空间中的点,协调的是建筑单位,如采光孔、窗户、建筑体块、建筑肌理等,这些点之间通过形态对比、大小错落、光影变化,形成了具有空间节奏的符号。
在“横”的表达上,书法中的多数汉字,都有“横”的笔画,长短不同,如同支架一样将字支撑起来,书法中“横”的呈现,具体使用略笔、连笔,还是平稳的表达方式,是根据具体章法要求来决定。而“横”在古民居建筑中,也时常可见,无论建筑的形式怎样变化,都离不开“横”的结构,这是建筑的支架,如,女儿墙、窗户、层板等。
“竖”的表达,也是书法的重点,甚至是书法的支撑点,如果竖的表达不慎,会影响整个字体的稳定性,因此,在“竖”的研究上,也是书法内容的关键,在古代书法研究中,人们强调字体结构的平衡。古民居中建筑的“竖”包括3个作用,分别为承重作用、装饰作用、美学作用。
4.2、“笔顺”与古民居建筑空间文化
在书法结构中,字的书写有严格的顺序需要遵循,在书写时,需要掌握全局,做到胸有成竹,一般情况下,与古民居建筑的空间文化也有密切关系。在整体的建筑形式上,要把握好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科学设置建筑功能,这便是从外向内的过程。在古民居建筑群位置的设定上,要把握好布局,先考虑中轴线主体建筑,再考虑周围辅助建筑,从中间到两厢。在单体古建筑的设计上,先考虑屋顶,如亭子、大殿等,亦与书法的书写原则一致。当然,古建筑空间关系的设置并非异常不变,常常会因时而异,只要达到既定的设计目的即可,在书法的书写上,也是如此,书法家们常常打破固有写法,反其道而行之,也常常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3、“笔锋”与古民居建筑空间文化
在书法中,无论是形式章法的安排,还是书法的结构布局,都需要以笔法作为其中的关键,优秀的书法作品,都需要灵活运用笔画,而笔画是由形式不同的笔锋构成,或快或慢,具体呈现形式因人为宜。在古民居建筑中,部分建筑整体稳重方形,建筑的造型轴心没有过多变化,只是在边缘位置,做出了虚实处理,这与书法中中锋的厚实感是一致的;而也有部分古民居建筑中大量使用了锐角、圆弧,或者将其变换为长条体,这与书法中的折锋、转锋是一致的;抛除前两种情况,古民居建筑往往也会采用各种体块堆砌而成,不同形式的体块之间对比统一、相互碰撞,极具书法表现中的露锋与藏锋。
我国的古民居建筑色彩丰富,但是,其空间形式的生成并非完全依靠想象,基本都可在书法中找到理据。
4.4、“法则”与古民居建筑空间文化
书法中的“法则”强调错落呼应、对比统一。在错落呼应上,书法的顺序有其独特之处,书写过程是从上到下、从右到左,在字体的组织上,要做到错落安排、相互穿插,这种特殊的艺术形态,让人们能够通过书法得到心灵、精神上的熏陶。古代书法大家,常常不会对作品进行整体编排,而是随心着笔,字貌稳定、线条凝重。在古民居建筑中,建筑师们也会遵循“错落有致”的原则,让空间组合更具艺术感、形式更为丰富,在交叉、叠加、过度的表现形式中,让空间变得灵动,打破规则的形体结构。同时,我国的书法倡导“对比统一”,这种形式之美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对书法美学规律的总结,在古民居建筑空间上,设计师们常采用“顺坡就势”、“化整为零”的呈现方式,这一灵感即来自于书法中的“对比统一”。
5 、结语
书法属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直至今天还熠熠生辉,书法既具有历史性、文化性的特征,也兼具装饰性和艺术性,极具美感、形态万千,符合大众对于审美的要求。而我国的古民居建筑在各方面均吸收了书法艺术的呈现形式,融入了书法艺术的创作元素,为建筑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使古建筑的布局达到实与虚、显与隐、有限与无限的高度统一,使欣赏者得到美的再创造的想象,获得无穷之趣、不尽之意。
参考文献
[1]朱慧平.浅谈陶瓷书法与书法之比较[J].陶瓷研究,2018,33(01):37-40.
[2] 顾军.建筑设计中空间构成元素的应用浅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1):594.
[3]张立军.中国书法艺术的传统文化精神[J].传播力研究,2018,2(14):184.
[4]周庆,张海琪,陈丽丽.现代主义建筑与书法艺术的时空关联性探讨[J].天津城建大学学报,2016,22(04):237-241.
[5]魏峰,唐孝祥.中国传统建筑与书法艺术的审美共通性再探[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06):102-107.
[6]汉宝德.明清建筑二论·斗拱的起源与发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保存在太原市双塔寺文物保管所碑廊中的四条屏证、释读、整理,故撰写本文,仅供同行学者参考借鉴。《子史粹言》石刻为清嘉庆年间进士、着名书法大家祁隽藻所书祁隽藻(1793一1866),字叔颖、淳甫,号观斋、息翁,溢号文端,山西寿阳县平舒村人。清嘉庆进士,...
从《书谱》看孙过庭的书法写意观唐代杰出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孙过庭的不朽名篇《书谱》不仅是他的书学观和美学思想的集中反映,更为唐代书学乃至整个中国古典书学理论的建构奠定了基础,堪称书学理论发展历程中的一座丰碑,具有开创性意义。《书谱》以王...
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具有无与伦比的视觉美感和文化内涵,而茶产品是我国茶文化的物质载体,通过包装设计将二者有机结合,能够提升茶产品的美学价值、文化价值、商品价值和时代价值,服务国家经济和文化建设事业。...
陶渊明的道德与文章在其身后逐渐得到认同,地位渐趋崇高。喜欢书画艺术的人会发现,在中国历代书画艺术中有着诸多的陶渊明元素,书画艺术成为接受与传播陶渊明的新载体。历代书画艺术家追慕陶潜之人格,或追和、书写陶诗陶文,或绘制山水田园图画以及渊明图...
提起扬州,许多人都会想到李白的一句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的古典园林是融合了中国的文学、书法、绘画、雕刻、建筑、工艺等多门艺术精华的成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灿烂结晶。中国园林的独特性集中体现于其中悬挂或雕刻的楹联。形式各样的楹...
一、书法与数字媒体之间的关系世界朝着经济化发展,数字影像技术慢慢走进人们的生活。阅读年代已变成历史,当前社会是一个以数字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时代,从信息资源的角度来看,数字媒体艺术是社会发展的潮流,把它放在影像艺术中进行观察,采用合理化、完善...
法国艺术家丹纳说:自然界有它的气候,气候的变化决定这种那种艺术的出现。精神方面也有它的气候,它的变化决定这种那种艺术的出现。①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最为混乱,经济遭受很大破坏,社会又十分动荡的时代,然而却又是思想上十分解放,艺术十...
书法技能训练是书法艺术教学的重要内容。常见的书法技能训练往往只注重对范本的临摹,其结果是学生即使是把范字临得很像,但也是依葫芦画瓢式的被动模仿所致,而非得于心应于手的主动把握,学生的临摹能力虽有提高,但运用能力非常薄弱,他们一旦离开范本,...
傅山在我国的书法史上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在当时书法的大变革时期对书法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当时占据着重要地位。他也有自己独树一帜的书法理论引领者当时书法的变革。可以说傅山的书法理论开辟了明清时期书法的新时代。但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和当时的社会背...
书法,是兼具古老与年轻特性的艺术,在新时代新形势下不断地吸收各种创新元素而继续自我深化和扩展,其艺术功能亦获得了更大限度的展现,作用和意义日益重大,愈来愈成为社会文化整体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书法的艺术功能审美的需要是艺术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