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篆刻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书法篆刻论文 >

标志设计中书法艺术的直接表达与抽象表达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3-20 共2005字
论文摘要

  书法在中国古代艺术中处于核心地位,是我国民族审美的一种载体。书写者借助笔墨特性,在线条中体现情感、意蕴,融个人情感和艺术情感于一体。书法无色而有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具有崇高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境。毕加索曾说过:“如果我是一个中国人,那么我一定不是画家,而是一个书法家,我要用笔来写我的感情。”书法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受到各国、各民族的敬仰和崇拜。

  但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促使书写工具随之改变,以键盘为工具的输入方式渐渐代替了书写,使传承了数千年的汉字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局面,对于书法而言也是一种危机。书法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特性。怎样使书法艺术在现代设计环境中涅盘重生,并与现代思维、现代观念相融合,设计出具有东方文化内涵的标志图形,是文章的探讨重点。

  一、中国书法艺术与标志设计的共性分析

  书法可谓“造型之造型,抽象之抽象,动静之交汇,时空之凝聚,自我之至深至微的表现”。书法艺术是中国人在二维空间中的视觉传达手段,体现着从具象描绘向图案、纹样元素结合符号、文字元素表现变化的特点。中国书法的演化历史,是中国人运用线形设计艺术的历史,中国书法从内容到形式再到精神层面,与设计都存在共性因素,而且在诸多方面都能给予设计实际意义上的借鉴与指导。

  中国书法是利用笔墨技巧和线条造型表达作者的意境和情趣的艺术形式,是一种高度概括和抽象的艺术。书法既是文字又像图画,既有实用性又有艺术性。

  标志设计以各种精练的形象表达一定的含义,并借助人们对符号的识别、联想等思维能力,传达明确而特定的信息和寓意。标志设计和书法艺术从外在形式到文化内涵上都有互通之处,两者都是通过强化其构成成分的符号意义而突出所要表达的含义。因此,书法和标志能够在形式美感和精神内涵方面取得和谐一致。

  二、标志设计中书法艺术的直接表达

  书法通过点、线、面的组合、变化、抽象等手法,表现点的灵动或古拙,线的飘逸或苍劲,体现一种内在的神韵之美。书法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变化,字体各样,变化万千,这些都为标志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元素。设计者可将这些素材运用到新的领域,使书法固有的特质与标志设计相结合,在标志领域放大书法的形式美感。书法艺术在标志中的直接表达方式有以下几种:

  1.书法字体即形象标志书法从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和大篆开始,到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历经千载,形成了不同的字体样式,其艺术形式多姿多彩,每一种字体所表现的主题、情感、风格都各不相同。不同的书法字体与不同类型的标志可以做到相得益彰。

  我国白酒的历史十分久远,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酒文化,白酒也成为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之一。书法与白酒的特性在此形成了交点。白酒类产品多采用书法字体作为标志或标准字体,以体现其产品内在的文化韵味。如水井坊、山西汾酒、郎酒、孔府家酒、仰韶窖香等品牌,借助书法字体的内在气韵,体现产品或高雅悠远或纯净淡雅的特质,提升了产品的档次和文化内涵,成就了中国白酒的东方情怀。

  2.部分书法元素在标志中的运用书法中的各种笔触,为标志设计作品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隶书的古朴、行书的情趣、篆书的高雅、楷书的刚直、草书的灵动,为标志提供了丰富的情感内涵。汉字不仅是一种语言符号,也是一种艺术语言。将书法应用于标志设计时,可通过夸张、变形等手法,将其作为一种设计元素。

  三、标志设计中书法的抽象表达

  书法作品是点、线、面等元素的抽象表达,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特征的艺术,在点画纵横之间,传达着引人入胜的张力。书法作品的构成、色调、行文特征等同样是现代标志借鉴的重点。

  今日集团的标志采用抽象的、偶然的、自由的处理,使得汉字“今”高度抽象化,其形态处于似与不似之间。这种高度抽象化的处理在满足人们心理、视觉需求的同时,借助书法的笔势将企业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使标志内涵与企业的执着追求与创造美好未来的决心相契合,成就了标志外在与内涵的统一。

  标志中的水墨效果是对书画中水墨肌理变化的借鉴。曙光泊岸的标志运用中国传统的表现手法,将水墨效果与汉字相结合,有一种绘画创作的感觉,使此款标志更有书法的灵动性和绘画的创作之美,书法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之一。技术的进步,改变的是汉字的表现形式,但书法的精神内涵与表现形式历久弥新。设计者有义务也有责任传承书法艺术,使书法艺术在新的形势下焕发新生。设计者可以从书法艺术中获得标志设计的创意源泉,深入挖掘书法的线条、字形、大小、墨色、结体等元素,把握书法篇章布局的疏与密、动与静、迟与速、张力与引力等因素,在融合中焕发书法的生命力,体现标志的民族性。

  参考文献:
  [1](法)皮埃尔·戴.毕加索传.唐嘉慧,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2]尹定邦,邵宏等.设计学概论(修订本).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3](美)丹尼·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的矛盾.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书法篆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