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工作论文 >

社工介入失独家庭的策略的探讨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6-19 共467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失独家庭中社会工作介入探析 
【第一章】社会工作在失独家庭中的应用研究导论
【第二章】 “失独家庭”的现状及困境 
【第三章】 “失独家庭”的真实需求 
【第四章】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 
【第五章】社工介入失独家庭的策略的探讨 
【第六章】解决“失独家庭”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结语/参考文献】专业社工服务失独家庭的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5 介入失独家庭的策略的探讨

  5.1 个案工作--正视危机,促进个人成长

  5.1.1 何为个案工作

  在微观社会工作方法中,个案工作的方法对于帮助失独父母澄清自己、重新培养良好的生活心态有着其不同于其他工作方法的优势。个案工作方法是专业的社会工作者运用关于人与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为个体或家庭提供一对一的的支持和服务,目的是帮助个人和家庭认清所面临的难题并最终解决问题,达到缓解家庭压力、促使个人和社会良好和谐发展的状态。针对当前失独家庭所面临的困境,可以对其开展家庭个案工作,为失衡的家庭提供支持和帮助,为其解决难题、恢复失衡前的状态。

  5.1.2 个案工作开展前的准备工作

  在针对社区内的失独家庭开展个案服务之前,需要对其所在的社区进行总体的调查和了解,可以通过与社区相关工作人员的沟通,并在他们的引荐下走入失独家庭进行访问。在对社区内失独家庭的人数、家庭背景、人际关系、生活状况等进行了解后,联合社区部门一起,共同记录和分析调查结果,在此基础上挑选出需要进行个案帮助的家庭和个人,对于需要进行个案介入的个人和家庭,通过社会工作者进行沟通以及社区干部的推荐,鼓励其自主进入机构或主动向社会工作者寻求帮助;对于长期不与外界接触、封闭、孤独的失独家庭和个人,社会工作者应与社区领导一起对其进行劝说和辅导,鼓励其参与个案工作的辅导。由于所面临的失独家庭需求不同,社会工作者在进行介入工作时还需社区各服务部门的配合才能顺利开展服务。

  5.1.3 介入的方法、技巧--危机介入模式

  在对失独家庭进行个案辅导时,可以采用危机介入的模式。危机理论认为,一般情况下,个人可以通过问题的解决、以及自身的调整来维持一种较为平衡的心理状态,而当生活被一些突发的事件打乱时,个人因没有事先做好准备而容易使自己陷入到慌乱、无助的状态中,从而产生焦虑、沮丧、绝望的不良心理因素,这时便产生了危机。

  对于因子女意外死亡的父母来说,孩子的逝去无疑是一次重大的危机事件,心理防线也因此而崩溃,从而产生精神危机和心理危机。而危机理论则强调,眼前的危机并不只是一次单纯的灾难事件,而在灾难的背后蕴藏着新的挑战和希望。危机介入模式的目的就是让案主能够正视危机、促进自决、并重新认识自我。

  社会工作者在正式接案之前,首先要与案主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此时便要运用好沟通的技巧。失独父母一般抱有较强的戒备心理,许多人并不想接受来自陌生人的探访。对此,可以通过电话访谈的方式打开局面,通过同理心、倾听案主真实的想法、需求,逐渐取得他们的信任。在正式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之后,应鼓励案主说出自己所面临的难题,将会谈集中在正在经历的危机事件中,耐心听取案主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初步的评估。在介入工作进入到中间阶段时,还需进一步收集关于案主的资料,以便更好地为案主筹集资源帮助其度过危机。在这个过程中,让案主说出自己的烦恼,以减轻其不适、焦虑的状况,让其改变当前的思考方式,并意识到当前的丧子的危机并不只是绝望的终点,而是一次过程,个人可以通过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以往的消极的想法和行为。在危机介入的最后,与案主共同回顾已取得的进展,并询问其关于未来生活的想法,最终对所取得的工作成果进行评估和反思。危机介入模式在探讨危机对个人和家庭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也蕴藏着“促人成长”的因素,对于失独家庭的个案工作介入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此外,由于每个人及每个家庭都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和生活背景,在开展个案服务的过程中,还应根据不同的需求来选择介入的模式和方法。

  5.1.4 个案工作的优点和缺点

  个案工作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理论范式,在方法技巧上也较为成熟。其最大的优势便是与案主进行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对于封闭自我、孤独、寂寞、无人倾诉的失独父母来说,有利于其与社会工作者建立起信任的关系,并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同时,在一对一的交流和帮扶中,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工作者个人的成长,更好的为案主提供服务。

  个案工作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所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也越来越趋于复杂化与多样化,在许多情况下单凭个案工作还不能够帮助案主解决问题,需要小组工作与社区工作进行配合才能顺利完成。另外,由于个案工作的开展还需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的投入,还不能大范围的进行开展,而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正好弥补了个案工作这一缺陷,使社会工作能够在介入失独家庭工作中更好的开展。

  5.2 小组工作--开展小组活动,恢复人际交往

  5.2.1 小组工作的目的

  在针对失独家庭的帮扶工作中,社区方面也陆续开展了许多爱心活动,目的是让失独父母走出家庭,与外界进行互动和交流。但是,在种类繁多的活动中,却很少有针对失独父母的需求来开展活动。许多失独父母对于社区、街道举办的活动和项目并不想参加其中,原因在于,一是身处热闹的环境中,容易出境生情,看到欢乐的情景便想起悲痛的过往,使原本就悲伤的情绪更加难过。二是,长期不与外界交往,很难再与他人进行互动、沟通;三是即便参与活动,在活动结束后回到家中,孤独、空虚感又会再次袭来。因此,许多失独父母宁可足不出户,也不愿意参与活动。而小组工作的目的就是根据失独父母的需求,组建小组,让有类似经历的失独者汇集在一起,通过小组活动一起分享彼此的经历、诉说彼此的烦恼,并在这个过程中共同进步和成长。

  5.2.2 小组工作的功能

  一个人是无法独立于社会单独存在的,而是时刻处于各种各样的社会联系中,当人脱离了社会环境便会产生孤独、寂寞等许多问题。很多失独父母将自己封闭起来,并不代表着他们的内心不渴望社会交往,而是有太多的因素压抑着自己,使他们看似不愿与外界交流,其实可以通过开展小组活动,让他们重新适应与社会中的人的沟通和交往,恢复“社会人”的身份。小组工作的功能之一便是影响小组个人发生转变,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群体的经验,当人们出现各种问题及心理偏差时,可以通过小组过程恢复原有的能力,最终达到社会化。通过成立互助小组,将有相同经历的失独家庭组成小组,在小组中,有的失独者保持着较为乐观的心态,通过相互诉说和分享,可以帮助组员打开彼此的心扉,也能从其他组员身上学习摆脱困境的经验和方法。小组工作的功能之二便是使组员再社会化,在小组活动中,通过帮助组员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观以及相应的知识和技巧,使其成为更加适应社会的重要一员。在当前小组工作介入失独家庭的实践中已经有类似的案例:丰台区西罗园街道某社区的七户失独家庭成员在社会工作者的鼓励和支持下组建了亲情互助小组,通过开展小组活动,组员们由陌生到熟悉,并相互成为了好朋友。在平时的生活中,小组成员也主动帮助有困难的组员,如组员中的老李因为身患残疾行动不便,每次参加活动都有其他成员搀扶而行。同时,在小组活动中通过讲述自己曾经的美好,组员间相互感染和支持,渐渐冲淡了丧子带来的伤痛。经过长期的小组活动,组员间都有了不同的成长和进步,生活态度也由消极向积极转变,组员们也慢慢充当起社会需要的积极角色。

  5.2.3 小组工作的优势

  相比较个案工作,小组工作有着改善人际关系、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等优点。个案工作强调帮助个人进行自助,而小组工作则注重组员间相互沟通和帮助,更有利于帮助失独家庭重新融入社会生活。通过小组活动,组员间可以相互结识和借鉴。

  在小组活动结束后,已经成为朋友的组员们可以为对方生活照顾方面提供相应的支持。

  在小组活动中,社会工作者根据不同的需求设立不同的目标和内容,意在让组员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共同配合、团结,也为以后相互支持、慰藉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帮助失独家庭适应社会生活、扩大社会交往、获取精神慰藉的方法,小组工作发挥其独有的作用。

  5.4 社区工作--构建社会支持网络,改善生活

  5.4.1 社区工作的目的

  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种介入方法,它强调在社区里通过鼓励社区居民进行自助以及相互照顾,并挖掘社区资源以及向外界筹借资源,帮助社区成员改善社区环境,对于促成社区整合、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失独家庭往往生活在社区中,对于长期生活的社区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因此,在社区工作中,要努力以改善其生活环境、提高其生活质量、培养邻里间相互照顾为目的,努力完善社区的生活环境。对此,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建立社会支持网,帮助失独父母减轻精神、生活负担。一个人的社会支持来自于家庭成员、朋友、邻里、社会组织等,对于失独家庭来说,来自于亲人、朋友、社会组织成员的关心和照顾十分重要。因此,在社区工作中要帮助失独父母寻求来自于家庭成员、朋友、邻里以及各种社会组织的支持,为失独父母提供生活上的照顾以及精神上的支持。社区是失独父母熟悉并赖以生存的环境,因此,针对失独父母的社区工作还应大力提倡志愿者的加入,并定期为其提供服务。

  其次,建立“失独家园”,为失独父母营造属于自己的空间。面对当前多数失独父母的集中养老需求,在社区工作中应提倡建立属于失独父母们的“失独家园”,在这个仅属于失独群体的社区中,失独者可以和自己有着相同经历的人结识,并进行互助。有利于缓解失独父母对于养老的焦虑,同时还为其提供与他人互相交流的平台。

  再次,加大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将定期看望失独父母作为常态化机制。当前针对失独家庭建立的志愿者队伍仍然不多,许多志愿者也只是在他人的号召下以参与活动的形式探访失独家庭,对此,应该组建一支具有专业素养、可以为失独父母定期提供服务的志愿者团队,将定期看望失独父母、照顾失能的失独者以及提供各项帮扶工作纳入常态化工作。

  此外,在社区工作中还应联合社区居委会等相关部门开展各项关于失独家庭的爱心活动,鼓励失独家庭参与其中,扩大其交往的范围。同时还应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进行关注和支持,关注失独群体不仅仅是社会工作者以及社区工作者的责任,每一个有责任心的社会人都应参与其中。

  5.4.2 社区工作的实践和发展

  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工作中可以运用地区发展模式鼓励社区居民通过自助和互助解决社区内的问题,促进社区的团结与和谐。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需要进一步了解失独家庭的需求,点燃其改变现状的信心和希望,同时鼓励其他社区成员参与到帮扶工作中,培养社区成员之间相互照顾、相互帮助的的合作精神,使失独群体产生融入社区、开始新生活的归属感。

  西城区在社会层面的支持,基于翔实的调研材料,形成了成熟而有效的支持模式,主要包括:1.社区支持:各街道为特扶家庭成立“新希望家园”中心,并设计各种有益于失独者群体相互交流的活动;鼓励失独父母组织并参与自己组织设计的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鼓励父母参加社区活动中心的活动,帮助他们逐步融入社区正常生活;社区干部组织失独父母参加旅游、参观等活动。2.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利用社区活动中心的平台为失独父母开展精神慰藉和心理疏导服务;社会组织开发专门针对失独父母的小组活动和社区活动,协助更多的失独父母走出家庭;社会工作者和社区志愿者上门服务,给予生活帮助和精神关怀。

  这个模式针对背景较为单一,主要针对社区成员关系良好、冲突较少的社区,在对不同失独家庭所在的不同社区还应采取多种介入模式,以帮助失独家庭重新投入原本熟悉亲切的社区生活环境。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社会工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