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社区养老的现状、困境及改善建议
目录
摘要(详见正文)
一、导 言
二、社区发展服务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研究选点的背景介绍
(二)社区服务的现状
(三)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困境
三、改善社区服务的对策及建议
四、本研究中的不足
参考文献
以下是论文正文
摘 要:在社会转型期,随着经济政治体制的不断深化,我国原由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统包统揽的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职能开始分化并逐渐回归社会和社区,特别是在一些大型城市,社区服务在社区建设与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然而,我国城市目前仍然处在“亚社区”向现代社区的过渡阶段,这就造成了我国社区服务在社区建设中还处于探索和经验的积累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城市社区服务面临着管理职能权限不明确、服务人员素质不高、社区建设资金缺乏的各种困难。所以,面对市场经济形势下社区服务所存在的问题,我国应不断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以推动我国社区服务的良性发展,最终形成具有中国本土化的社区服务模式。
关键词:社区; 社区服务; 现状; 问题; 对策
一、导 言
(一)研究背景
社区服务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服务事业,这一服务主要在我国一些城市展开故称为城市社区服务。随着我国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我国社区服务由政府及事业单位统筹管理的社会服务开始逐渐社会化与民间化,特别是在1993年8月,有民政部,国家计委等14个部委发布了《关于加快社区服务的意见》之后,社区服务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在一些大中型城市,社区服务的进入为社区内提供了多元化的便民服务,促进了社区的和谐与发展。
依据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不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特别是在城市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高,为此城市社区服务在满足居民的物质与精神需求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据统计,目前,我国有城区852个,街道6152个,社区79947个。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推广之下,各城区、街道普遍建立了社区服务中心,各居委会大多建立了社区服务站,形成了区,街道,居委会三级社区服务网络以方便居民的生活同时丰富其业余时间。我国已建成社区服务中心8479个,个内社区施设19.5万个,便民利民网点66.5万个。
深圳市作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在社区建设方面,更加注重社区服务的建设与发展。近年来,深圳市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实际情况在社区建设领域已出现了社区建设深圳模式——“深圳经验”。目前,在深圳市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带动和发展民间公益组织机构,以政府买岗,组织机构提供服务的形式,成立将近300家以社会工作者为核心的社区服务中心,整合社区资源,为居民提供一个多元化的服务平台,进而促进社区建设的发展与建设。 所以,社区服务的不断探索与发展在我国现阶段起着必要的作用,本文希望以对禾花社区的调研为基础,了解和发现目前我国城市社区服务发展的现状及困境,并有针对性地探索和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二)文献综述
目前,随着学术理论的不断发展,国内对社区服务的研究有所增加,但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对社区服务在理论与实务方面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在我国对于社区服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相关学术理论的探究以及相关理论与概念的界定。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4号)指出:“通过努力,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覆盖社区全体成员、服务主体多元、服务功能完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的社区服务体系,努力实现社区居民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需有所应”。这说明,社区服务受到了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社区服务的良性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实现。
针对社区服务发展路径,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徐道稳在 2001年发表的《城市社区服务反思》中从专业化的角度,将专业化视为社区服务生存的依据和发展的附身符,强调在培养专业社会工作人才的同时,加强县人社区服务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是发展我国社区服务的现实选择;唐忠新2002年在北京机械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概论》中指出:社区服务的社会化是政府团体企事业单位,居民群众等各种力量共同参与,而不由政府包办,并提出了一系列实现社区服务社会化的措施。一些学者及政府部分职能部门将社区服务的专业化与社会化置于同一平台上进行谈论,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且同等重要,缺一不可。这说明,在社区服务的发展过程中,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有机结合是社区服务良性发展的必备途径,具备专业理论与专业化实务的社区服务机构在吸引和号召志愿者参与的同时,将志愿服务的理念灌输给每个享受机构服务的人,再通过他们向社区传播,从而获得社区乃至社会的广泛参与,从而实现社区服务的社会化。国内对社区服务的研究应更多地借鉴国外的研究的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探索出一种中国本土化的社区服务发展模式。
(三)基本概念界定
1.1 社区
“社区”一词源于拉丁语,意思是共同的东西与亲密的伙伴。首先将“社区”这一术语用于社会学研究的是德国社会学家F藤尼斯斯(1855-1936),。他在1887年出版的《社会与社区中提出了社区的概念》,认为社区表示一种由具有共同习俗和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所组成的、关系密切、守望相助、存在一种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的社会团体。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我国社会学研究在翻译英文社会学文献时,将英文单词community,翻译成“社区”,这一词的翻译主要归功于费孝通,1948年10月16日,他在学术期刊《社会研究》第77期上发表的《二十年来之中国社区研究》,在此篇论文中,费孝通谈到了20世纪30年代翻译滕尼斯的着作及汉仪词汇“社区”的形成过程。 长期以来,各国的社会学家由于研究角度,所要解决的问题和理论背景的不同,对社区下过140多种不同的定义。2000年,“中办发(2000)23号”文件转发的《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给社区下的定义是:社区是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区生活共同体。社区的范围也被正式界定为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
社区作为居民居住生活和人际互动的共同体,是人们的社会活动空间和社会关系在家庭、组织基础上的自然延伸。因此在社区的各项社会功能中,社区服务是现代社区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所谓社区的社会服务功能,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其基本含义是指在政府的资助和政策扶持下,根据居民的不同需求,由政府、社区内的各种法人社团、机构以及志愿者所提供的具有社会福利性和公益性的社会服务以及居民之间的互助性服务,其服务的本质是无偿性的服务并辅以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微利、低偿性服务;服务的对象主要是社区中的弱势群体和优抚对象,也包括社区中的边缘群体和全体居民;服务的形式和层次具有专业人士、专业机构提供的专业化服务和非专业化服务之分别。
1. 2 社区的基本要素
做为一个社会实体,社区由以下一些基本要素构成: 1.它有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进行共同生活的人群。 2.它有人们赖以从事社会活动的具有一定界限的地域。 3.它有一整套相对完备的生活服务设施。 4.它有自己特有的文化。 5.它的居民对自己所属的社区在感情和心理上产生了一种认同感,即“我是某一个地方的人”的观念。 1.3城市社区 相对于人口密度低并以农业产业为主的农村社区,城市是一种经济规模大、人口密度高的非农产业活动在一定地域空间的集聚形式。当一个国家进入工业化阶段以后,城市社区就成为人们最重要的、影响力最大的一种居住地或生活共同体。
(四)研究方法
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坚持事实求是的态度、深入社区服务的实践,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并用判断和推理的方法,使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 在具体的调查方法上,采用了非参与式实地观察法和深入访谈法收集到了详实丰富的感性资料,这些资料是本文描述和分析的基础。为了获得客观真实的资料,选择访问的对象不但包括禾花社区工作站工作人员,还访问了社区居民、社区内企业、工厂和志愿服务人员等。 本文还运用文献资料法获取了大量相关研究背景资料。这些资料包括《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概论》、《城市社区服务反思》、《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等。
二、社区发展服务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研究选点的背景介绍
禾花社区设立于2006年,位于深圳市龙岗区,隶属平湖街道办事处,社区总面积约为3.8平方公里。禾花社区下辖水门和任屋2个居民小组,设有3个物业小区和1个商住小区,本社区是一个外来人口聚集的地区,社区总人口人口约3.3万人,其中户籍人口只有600人。 社区内现有各类企业120余家,包括华南国际工业原料城、中国电子、华润万家等一批着名及市属重点企业和深圳市中南金刚石、深圳市气派科技、福昌精密制品(深圳)有限公司等数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利税大户”企业。其中,华南国际工业原料城总规划占地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60亿元人民币,现共有6000余家各类商行和企业进驻。同时,还有大型项目广弘美居家居广场已在建设之中。
社区现建有一个片区党群活动中心、一个以社工为主干的社区服务中心,修建了以书法艺术与健身运动相结合为主题的特色社区广场---禾花地书广场。而正在修建的福星广场占地约两千平方米,内设休闲草坪、篮球场等群体休闲活动设施。 禾花社区综合党委拥有党员83人,设有8个党支部,并组建了一支200余人的义工队伍。 近年来社区基础设施的改善,居民集体经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至2012年底,水门居民小组人均收入达到12800元,任屋居民小组人均收入也有较大提高。
(二)社区服务的现状
1.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是指在政府的倡导下,为满足社会成员多种需要,以街道、镇、居委会和社区组织为依托,具有社会福利性的居民服务业。社区服务业由社区福利服务业、便民利民服务业和职工社会保险管理服务业组成,是社会福利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政部,1995)目前深圳市社区服务以公益性,非营利性为特点,主要通过区居委会,社区公益性组织以及社区工作者和社区志愿者来完成,是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内容,成为促进社区发展,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措施。 开展社区服务的必要性 政府要建立“小政府、大服务、大社会”格局,就必须进行职能转变,也必须相应进行机构改革,将社会职能交还给社会,带来的一些社会问题由谁来解决?社会管理工作由谁来承接?这一连串的问题,最终要交给社区去承接、去管理。 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方位转变,社会体制和社会结构发生着整体性变迁。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解决,迫切要求拓展社区服务,促进社区建设。
2、禾花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分析 (1)调查中发现,社区内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居多,同时通过实地研究与调查研究,了解 到社区内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平日里忙于打工与做生意,无暇顾子女的照顾与教育。为此在实地访谈中了解到大多数父母希望社区内能够为自已的子女提供更多的服务与教育。 (2)妇女群体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本社区内由于绝大多数妇女属于家庭主妇型,一般多以家庭为主,平时的生活除了做家务、照看孩子之外更多闲暇生活相对比较单调。在实地观察与访谈中可以了解到绝大多数妇女文化水平比较低,对生活的追求也相对简单,同时法律知识相对少。 (3)深圳市作为一个外来人口居多的城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本地居民与外地居民之间的差异及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以禾花社区为例,通过与社区内本地居民之间的沟通及了解,本地居民一般对外地居民排斥,但与外地居民相比较他们对其所在社区更有归属感和优越感,而相对应的外来居民相对的只是把自已所在社区当做是一 个暂时安身的地方。这种地域文化冲突在一定程度上给社区文化建设带来不必要的障碍与困扰。 (4)在实地调查中通过对禾花社区整体资源体系的了解,该社区内相对的工厂比较多,这样吸引了一批青年人士前来工作,同时暂时性的居住在本社区,由于对其环境的陌生及工作压力等因素,他们更多的时间用于工作,相对的业余生活时间相对比较少,个人的人际交往及情感上的满足往往成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渴望,为此,社区内针对于这一群体的服务更多的会有利于他们自身生活需求的满足及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5)从社区内整体角度看,社区服务对于社区内不同的群体及社区经济,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建设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实地研究中,本社区由于是一个“城中村”,还没完全城市化,相对的各种交通设施,公共设备及文化娱乐设施还不够完善,同时,从软件设备来看,本社区资源相对分散,居民与居民之间的沟通与互动较少,这就需要有一种社区服务平台来整合社区资源的同时,满足居民物质与精神文化的需求,有助于推进建设和谐社区。
3、禾花社区社区服务现状分析 现代生活离不开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完善的社区功能,良好的社区服务,优美的社区环境,是现代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 近年来随着社会工作这一新型专业的兴起与发展,作为全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的深圳,根据区委区政府《龙岗区2012年度社会建设“风景林工程”项目推进方案》(深龙委办〔2012〕54号)要求,结合实际,2012年,我区在已建20家社区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再完成了45家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任务,禾花社区服务中心作为其中的一家,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已走进社区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民利民的服务。
第一,在设施服务方面,近年来禾花社区为满足社区内居民基本需求,更好地为居民提供服务,增强其社区归属感与责任感,于2012年12月成立了由深圳市政府买岗,百合社工机构提供服务的社区服务中心,内设有棋牌娱乐室、健身室、乒乓球室、阅览室、儿童乐园等。此外,还修建了以书法艺术与健身运动相结合为主题的特色社区广场---禾花地书广场,为居民自发的广场舞等娱乐活动提供了场所。
第二,在服务对象方面,依据社区内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青少年、外来务工人员等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社区服务中心针对性地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的11类服务,具体包括:职业和就业服务,社会保障服务,以老养老服务,抚贫济困助残服务,居民健康和计生服务,文体活动服务,流动人口服务,心理咨询服务以及四点半课堂服务。
第三,社会工作专业性服务方面,依托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性,为社区内居民提供个案服务、小组服务和社区服务,发挥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性与理论性,更好地为社区内居民提供专业性的服务,发掘居民潜能,增强其社会功能以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第四,在社区服务模式方面,本社区目前形成政府服务部门与社会民间机构共同推动社区内的建设与发展,同时,依据深圳市“社工、义工”联动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在社区通过整合社区资源,调动社区自治组织,成立社区义工队,形成“社工+义工”双工联动的模式,更好地调动居民组织的力量来服务社区,促进社区的和谐与发展。
第五,在社区资源利用方面,前期社区需求评估阶段,通过走访社区工作站、社区学校幼儿园、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以及社区内企业,整合社区内资源,开展一系列的社区活动,社区讲座及社区居民服务活动,充分利用社区内资源以满足社区绝大多数人员的需求,建立社区服务平台。
第六,社区家园网络方面,目前在社区工作站与社区服务中心的共同合作下,为社区居民提供的便民利民—“禾花社区家园网”,已经为社区内的部分居民提供了方便与服务,先进的网络技术的引进,为社区服务提供了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平台,以满足居民物质文化生活。
(三)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困境
在实地研究过程中,发现了社区服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概括起来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服务组织方面的问题。社区服务中心管理和运行之初,都是由政府领导和推动的,因为政府掌握着资源,而社会力量不足,社区服务中心发展过于依赖政府的支持,这在最初阶段很有必要,但从目前的发展看,社区侧重发展一些看得见、摸得着、见效快等有形的内容(或称硬件),如积极兴建社区服务中心,这种只注重硬件建设的投入会导致对服务本身的忽视,导致社区将社区服务中心作为“政绩”来进行,同时不利于社区的社会参与(社区内外机构团体和社区居民的参与)。
另外,社区服务中心存在权责不清,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导致工作人员分工不明确,工作效率低,缺乏其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同时,整个管理结构的不完善,导致多头领导的局面,造成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工作压力的增大,不能够更好地运用专业性技巧发现居民需求,帮助其解决问题及困境。 第二,服务人力物力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目前社区服务中心在政府的支持之下,进入启动与实施阶段,但是,社区工作专业人员的欠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区服务的正常运作与服务,不利于社区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与推广。专业人才的缺失与流失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社会工作这一新型专业的刚刚起步以及本专业人员个人物质需求及其它个人因素所致。另外,社区服务吸引了一批失业人员、家庭妇女以及非专业性人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而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社会工作者和管理人员的严重缺乏却导致社区服务队伍整体素质较低及专业化程度的不足。
另一方面,禾花社区服务中心的经费主要是民政局投入和街道办事处、社区自筹的。这些经费对社区服务工作启动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从实际的运行情况来看,禾花社区仅仅是做到了在设施上的投入,对社区内居民的实际服务与宣传还不到位,导致出现了服务设施利用率低的情况。同时,社区服务中心经费补偿机制也不健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对社区服务中心稳定的筹资政策尚未形成和到位,致使社区服务中心缺乏持续发展动力;二是社会资金投入不够且投资主体单一,社区服务中心大多是微利或无利经营,需要政府实施扶持和照顾等优惠政策,但是目前社区缺乏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政策支持系统,导致社会资金投入微乎其微。 第三,服务方式和内容方面的问题。在开展社区服务中心的实践中,禾花社区想方设法创造条件,找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为社区居民提供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的服务,如在常规服务方面,设立社工热线、四点半课堂,健身中心、睦邻茶座等。但是由于服务的经费、场地及工作人员等因素的制约而无法全面地为居民提供服务,而且在调查中发现,一些活动场所的利用率并不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居民居住比较分散,硬件设施不完备(如社区公共娱乐设施),宣传力度不够等等。而社区服务中心服务方式除了举办各种社区服务活动外,还会定期走访社区,联系社区资源,了解社区居民的基本需求,同时慰问社区内的老人残疾人及特殊人群。此外,社区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并不高,不能够充分利用社区的人力资源或引进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
三、改善社区服务的对策及建议
本文结合深圳市禾花社区服务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本地区的社区发展实际情况,试就促进禾花社区服务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及建议。
第一,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投入与筹集,避免以政府为主单一形式的资助 社区服务中心在资金投入与筹集上,不要更多地依赖于政府,充分动员和利用社会各界的力量以推动社区服务业的资金多元化及服务专业化,资源整体化的服务模式,让社区服务业以一种独立的社会产业化的形式更多地回归社会和社区为社会成员提供优质的服务,首先应从资金上不要更多地依赖于政府,尽量形成资金来源多元化的形式,可通过社会募捐,政府投资,自身一小部分服务收入的方式来推动社区服务业的发展与推广。
第二,整合社区的各方面资源,推动社区服务的产业化发展。 从禾花社区的调查中可发现,目前的社区服务投资渠道过于单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充分吸收社会资金,筹办社会福利、非营利性组织等,并对这类机构给予保护性的政策倾斜,同时应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人、外资等多种形式捐助或兴办社区服务事业。政府要学会放权于民,将一些社区事务交由社区或民间社会团体等去运作和管理,从而实现社会服务社会办的宗旨。社区内的服务设施更应面向社区内所有居民开放,鼓励和调动社区内单位、企业积极参与到社区建设与发展之中,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条件允许的社区还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将各种社区服务信息联网,构建全方位、全天候、立体化的现代社区服务体系。
第三,创新社区服务模式,构建现代社区服务体系。 针对社区内不同群体不同的需求,根据设施、条件、服务对象、服务内容的不同,社区应该积极创新社区服务模式。例如,社区四点半课堂的开放、社区居家养老的人性化与专业化。以禾花社区为例,社区四点半课堂的开放,为社区内儿童及青少年提供一个学校之外舒适的学习环境,同时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及与人交往能,四点半课堂作为一个学生、家长、学校的连接点,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人成长与生活环境。另外,社区可以与社区健康中心及其它医院合作,延伸社会化养老产业链(如医疗康复、临终关怀),将治疗引入社 区,使广大老年人(尤其是高龄、长期卧病在床、腿脚不方便、独居等老年群体)足不出户便可以享受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社区还可以为特殊人群提供专业化、全方位的生活照料、心理咨询、家政服务等。这些专业性的资源整合起来,可以减少资金投入,大大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既让社区居民享受到实惠,也使政府有限的投入最大化。
第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社区服务队伍。 要提高社区服务的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程度,关键是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引进与应用。充分挖掘社区人力资源,处理好社区服务的专职服务人员中管理人员、兼职人员、社区服务志愿者在社区服务中的比例关系,加强社区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和上岗培训,提高社区服务人员的素质,建立一支以社会工作者为核心的高素质的社区服务人才队伍,带动社区力量以推动社区文化建设。
第五、为外来人口提供服务。 针对外来人口不断增多的新情况,建立流动人口公寓,为流动人口提供食宿、娱乐、医疗、治安等一条龙服务,使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由无序、分散、低效到有序、集中、高效,从而改善地区环境和治安状况,解决流动人口的生活困难,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建立外来人口教育基地。通过教育基地,对他们进行政治思想素质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法制教育。禾花社区为外来流动人口建立了教育基地,通过教育基地,对他们进行法制教育,使他们不仅懂法守法,还能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第六、搞好社区再就业服务。 在调查中发现,禾花社区是一个流动人口居多的地区,家庭类型主要以外来人口家庭为主,社区内人员一般属于中低层人士,家庭收入来源主要靠一人收入,为此本社区内失业人数较多,其中家庭妇女占了绝大部分,同时失学青少年也较多,社区内的在就业问题一直是值得迫切解决的问题。 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从社区服务的角度,可积极创办社区服务实体,有效增加就业岗位。一是广泛挖掘社区资源,增加服务设施,拓宽服务领域。应开阔思路,发现需求,扩大社区服务项目,把失业人员的特长和社区成员的需要结合起来。同时,多开发劳动密集型的服务项目和生产经营项目,例如“妇女手工坊”,扩大再就业范围。二是推进社区服务产业化进程。依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围绕福利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将社区服务单位办成具有法人资格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实体,对实体实行承包制和股份制等不同形式,提高其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选择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实体,增强其辐射能力,细化分工,提高服务水平,增加经济效益。三是与社区内企业通力合作,动员区内单位将内部福利、后勤保障设施实行有偿转让或合作经营,向社会开放,使这些机构在服务内容、项目的设置上,既为原单位人员提供福利服务,又为广大居民群众提供便利服务。
四、本研究中的不足
本文最初是以本地调查和文献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的,但最终调查资料没能很好的为本文服务,却从文献上获取的资料占了较大比重,有违本文初衷。另外,由于笔者理论功底不够,未能将社会工作的理论更深更好的引入,只是做了比较肤浅的说明,导致最后的政策性建议也不够深入完善。今后,对于社区服务的研究应当首先掌握更全面的资料,进行更深入的调查。
参考文献
[1] 唐忠新着,《中国城社区建设概况》,北京机械出版社2002年版.
[2] 许道稳着,《城市社区服务反思》,《城市问题》2001年第04期.
[3] 徐永祥着,《社区发展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 徐永祥着,《社区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 费孝通着,《二十年来之中国社区研究》,学术期刊《社会研究》第77期194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