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人口学论文 >

内蒙古人口老龄化演变特征及其影响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6-25 共2851字
论文标题

  一、引言

  根据国际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 60 岁及以上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或者是 65岁及以上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 7%,则说明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年型社会。中国在 20 世纪 80 年代之后,随着经济、科技和医疗条件的发展和计划生育导致生育率的下降,中国老龄化呈现加速态势。国家统计局 2012年全国 0.85‰人口抽样调查显示,中国 65岁及以上的人口达到12714 万人,占人口总数的 9.4%,同 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比,2 年内 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上升了 0.5个百分点,说明中国老龄化态势已非常严峻。
  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大背景下,内蒙古作为一个资源丰富、面积广大的自治区,其经济发展迅速,人口稀少,因而有其特有的人口老龄化特征。且由于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等方面影响是全方位的。因此,分析内蒙古地区的老龄化现状及其特征,对未来内蒙古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 、内蒙古人口老龄化演变特征及其影响

  根据 1953-2010 年的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可以展现内蒙古人口老龄化的演变如图1,内蒙古 65岁以上人口比重从1953 年开始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从1990年的 4% 上升到 2010 年的 7.56%。具体看内蒙古的老龄化发展特征有以下几方面。
  内蒙古自治区六次人口普查年龄结构比例表
  (一)内蒙古人口老龄化进程在 21世纪后加剧

  内蒙古人口发展有一定特殊性,20 世纪 90 年代之前,内蒙古人口老少比低于15%,属于“年轻型”人口结构。从1990-2000 年其老少比从14.2% 上升到 26%,10 年内快速迈入“成年型”
  人口结构。内蒙古 2007年时老年人口比例达到 7.12%,内蒙古由此进入老龄化社会,而 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其老年人口比例达到 7.56%,3年间老年人口比重提高 0.44%。因此,虽然内蒙古迈入老龄化社会步伐稍晚,但其步伐较快。

  (二)老龄人口增速快于总人口增速

  根据最近三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990年、2000年、2010年内蒙古地区人口总数分别为2145.65万人、2332.33万人、2471万人,人口总数增长速率分别为 8.7%、5.95%,而老龄人口在三次普查中人数分别为 85.99 万人、128.46 万人、187 万人,增长速率分别为 49.38%、45.57%,老龄人口增速分别是人口总数增速的 5.6 倍和 7.7 倍,充分说明内蒙古人口老龄化发展迅速。

  (三)人口老龄化推力为底部老龄化

  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生育率不断下降,内蒙古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呈现底部老龄化,主要表现为少年儿童人口下降速率高于老年人口上升 速 率。 从1982 -2010 年,0-14 岁少儿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从 35.52%下降到14.1%,年均下降 0.8%,而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从 3.61% 上升到 7.56%, 平均每年上升 0.15%,约为前者的五分之一。

  (四)老龄化程度城乡存在差异

  由于经济条件、医疗水平条件等方面差异,城乡之间老龄化进程存在一定差别。2010 年,内蒙古城镇总人口为1272.02 万人,其中 65岁及以上人口总数为96.78 万人,占城镇总人口比重为7.05%。乡村的总人口为1098.61万人,其中 65岁及以上人口总数为 90.03 万人,占乡村总人口比重为 8.2%。无论是老年人口数量还是老龄化程度,城镇均高于乡村。

  三、内蒙古人口老龄化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

  (一)内蒙古人口老龄化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人口老龄化提高速度快于全国

  如图 2 所示,从1953 年的数据看,内蒙古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 2.97%,而全国平均水平为 4.42%,比内蒙古高出1.45 个百分点,且从1964 年之后一直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此说明内蒙古的老龄化程度低于全国。从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看,1990 年之后,内蒙古老龄化提高速度明显快于全国平均水平,从1990 -2010 年,20 年间老龄化程度增长了 89%,而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则增长了59%,前者增长速度是后者的 1.5 倍。
  内蒙古与全国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比较表
  (二)内蒙古总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964 年开始,不管是内蒙古还是全国,人口总抚养比一直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1964 -1982 年下降幅度最大,分别下降了 27 和 18.08 个百分点,内蒙古人口总抚养比下降幅度大于全国。内蒙古老年人口抚养比从1964 年开始处于缓慢下降的态势,而 20 世纪 90 年代之后开始快速上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内蒙古的老年人口抚养比总体从 50 年代开始就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见表 1)
  内蒙古和全国的抚养比较图
  (三)内蒙古总和生育率低于全国

  水平,但其人口老龄化速度相对快于全国从1990-2010 年,内蒙古总和生育率从 2.1下降为1.07,全国总和生育率从 2.31下降到1.18,分别共下降了49%和 48%,内蒙古略快于全国。总和生育率的下降必然导致少儿人口的比重下降和老年人口比重的相对提高,并且变化强度基本一致,这就是内蒙古人口老龄化速度相对快于全国的主要原因。

  (四)内蒙古和全国城乡老龄化程度都存在差异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内蒙古城镇中 65岁及以上老人占城镇总人口比重为7.05%,乡村中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乡村总人口的 8.2%,城乡差距 1.05 个百分点。同期全国城镇总人口为 67000.55 万人,其中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 5225.42 万人,占城镇总人口比例为 8%,乡村总人口66280.53 万人,其中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 6667.29 万人,在乡村总人口中比重为10.06%,城乡老年人口比重相差2.06 个百分点,该差异高于内蒙古城乡差异水平。

  四 、比较的结论及相关对策建议

  ( 一)比较的结论

  内蒙古老龄化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其进入老年型社会的时间也比全国要晚,但内蒙古人口老龄化提高速度稍快于全国。内蒙古与全国老龄化主要原因都是计划生育导致生育率的下降,从而老年人口比例增大。同时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的存在是内蒙古和全国都面临的问题,农村地区老龄化趋势严峻。总体上,内蒙古地区人口老龄化水平相对全国来说还较低,面临的老龄人口各方面问题不算太严重。虽然内蒙古整体人口老龄化形势不如全国严峻,但由于内蒙古老龄化速度稍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内蒙古老龄化问题及其未来的社会问题不容乐观,政府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内蒙古老龄化问题。

  ( 二 ) 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建议

  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老龄政策和法规体系。加强对老年群体正当权利和利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使老年人相应权利、利益和地位得到合理保护,伦理道德上立法要做好相关准备。加快完善适应老龄化发展的、覆盖范围广和形式多样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农村地区养老保障问题。
  按照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城乡统筹原则,推进城镇养老保险制度,要不断完善原有制度和保障力度,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目的则是先逐步加大覆盖范围,发展多种类型的保障,然后再慢慢加大其保障力度。适度加大对医疗卫生系统的投入和医疗队伍建设。老年群体不断增多,政府需要加大对医疗卫生领域建设的投入,恰当安排医疗卫生资源,增加城市和乡村社区的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完善老年常见疾病的预防,为不断增加的老年人口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积极推进相关老龄产业的发展。
  鉴于老年人口不断增加,其带来的产业需求也不断增长,该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巨大。政府和社会应逐步培养形成全社会普遍参与、全民普遍关怀老龄产业发展的格局。建立城乡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为老年人提供更人性化的上门服务,以满足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需求。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人口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