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人口学论文 >

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对金融发展的作用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12-29 共1399字
标题

  人口与金融,即狭义上的劳动与资本,是经济学中最重要的两个生产要素。在传统的理论分析中,二者通常被假定为相互独立。但是,在现实世界里,二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比如,人口总量制约金融发展规模,人口结构影响金融产品的结构,人口空间分布影响金融发展的集中度。借此分析,前不久我国正式颁布的"全面放开'二胎'"政策,除了有调控人口的效应之外,还会对金融发展带来重要影响。为了理顺这个影响机制,我们将从储蓄、投资、消费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在短期内,居民储蓄率将加速下降。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在中青年时期,人的劳动能力最强,收入水平和储蓄水平最高 ;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则属于纯消费群体、被抚养群体,其储蓄水平很低,未成年人甚至为 0.

  在放开"二胎"后的十几年里,未成年人或纯消费群体的占比将会增加,全社会的日常生活、教育、医疗等消费支出也会随之增加,这显然会对居民储蓄率带来负向影响。目前,中国老龄化社会特征明显,居民储蓄率已经进入下降通道。"二胎"放开,将在短期内加速居民储蓄率下降和储蓄消费比例的走低。而在长期内,随着新生代的成年和老龄人口的占比下降,储蓄率下降趋势将会减缓,甚至回升。因此,放开"二胎"对储蓄率的影响近似于一种先抑后扬的"U 型"曲线的效果。

  其次,上述"U 型"作用效果,同样适用于对金融资产价格的总体影响。一方面,抚养比增大、储蓄率降低会直接导致投资率降低,这里的投资既包括实体资产投资,也包括金融资产投资。更进一步,人们持有金融资产的需求降低,金融资产价格受到负向冲击。另一方面,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对金融资产的偏好程度是不同的。一般而言,中青年的风险承受能力强、风险偏好者居多,对金融资产的需求最大。因此,随着中青年人口占比的相对缩小,会对金融资产价格带来一定的负向影响。而在长期内,随着中青年人口占比的加大,将提升对金融资产的需求,促进金融资产价格的回升。由此可见,放开"二胎"对金融资产价格的总体影响,也将呈现出"U 型"轨迹。与此同时,不动产、黄金等实物投资品也将与金融资产"同病相怜".

  需要提出的是,契约型金融资产将得益于"二胎"放开。前文提到,放开"二胎"会导致社会风险偏好程度降低。于是,人们会调整金融资产结构,减少盈利型资产,增加保守型资产。因此,保险、基金等契约型金融产品受到的青睐将会增加,尤其是母婴保险、幼儿保险、成长基金、教育基金等产品。站在其"对立面"的股票、期货等风险型投资品,可能会受到负向冲击。

  第三,消费金融也将迎来良好的发展契机。与储蓄率和投资率降低相对的是,居民消费率将会出现增长。2015 年夏天,中国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推广至全国,消费金融发展如沐春风、方兴未艾。放开"二胎"更是锦上添花,有助于母婴和幼儿相关行业的消费金融更快发展。初步推算,按每年新增 300 万人口、每人带动消费额 2 万元计算,每年新增消费约为600 亿元 ;如果算上幼儿成长中所需的医疗、教育、娱乐、基础设施等消费,未来 10 年内的平均新增消费额可能在 2000 亿元左右。目前,排除汽车和不动产之后,国内消费信贷占消费总额比例约为 2%,与美国等发达国家20% 以上占比的差距明显,但是,我们的增长势头很快。保守估计,按未来 10 年 5% 的平均信贷占比推算,放开"二胎"将直接带来 100 亿元左右的年均新增消费信贷空间。

  诚然,放开"二胎"会从多个方面影响我国的金融发展。但是,归根到底,影响力度的大小还是要看基本的政策效果--每年新增人口数量。

  因此,欲知后事如何,不妨静观其变。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人口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