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国外对年龄的社会语言学研究(2)
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7 作者:李繁贵
发布于:2017-06-26 共4280字
第四部分一开始介绍了不同年龄阶段语言变异研究的现状:越是年龄大的阶段,其研究程度越低。虽然关于变异与年龄的关系集中在一组人生阶段上:儿童、青少年、成年、老年,却只有成人被视为不需要成人照顾和关照的人生阶段,因而独立性作为青少年和老年的重要方面也就不奇怪了。对儿童早期变异的定量研究只是近几年才开始的。Robert在费城对三岁儿童的研究发现和作为其模型的长辈语言一样,早期儿童语言呈现固有的变异性。三岁儿童在对稳定的社会语言学变量(如-ing,t/d省略)和反映进行中的变化的当地变异模式(如费城短/a/的高化)的使用中显示了变异。Labov发现了年龄分别是四岁、六岁、七岁的三名儿童的语言里发现了存在于t/d省略和-ing中的制约条件。还有大量证据表明一定年龄之后一些模式不可能被习得。儿童可能在发展出语言制约性之前学习到一定变体的一些社会功能,他们可能偶尔应用这些变体,或许一些特定的词汇项是作为清醒的标志来使用的。也可能在将一些变体付诸社会使用之前,他们先发展出精细的语言限制条件来。既然在某一方言中不同变体具有不同的社会功能,而儿童可能对各个变体的意识时间不一,我们不建议将单一变体作为整个系统的标记来取证。青少年时期对工业社会和现代来讲是特殊的人生阶段。具有特殊社会语言学意义的是,在青少年阶段,正步入成人的人们在通常情况下不承担成人角色,而在教育机构里脱离成人圈子。在高中以及高校主要的综合机构里,大量象征性活动发生在这样一个需要丰富的语言创新的语境中。我们可以认为,这样的创新是一群同龄人构建的圈内差异以及区别于儿童和成人的差异。如果说青少年是推动语言变异的人生阶段,那么成人阶段便是趋向于保守的阶段。许多研究证明成人比年轻人趋向于保守的规律性。这种保守性已被归因于工作单位对标准语的要求。用同样的方法,社会网络研究发现了使用口语变体与参加地方社会组织的关系。Labov所说的交叉模式很可能是过渡群体同时参与地方社会组织和标准语言机构的作用。当然也有一些来自现实时间研究的不大普遍的证据。Paunonen在芬兰的发现显示:女性从成人早期步入中年时,在/d/的使用上变得更加标准化,但其他女人从中年步入老年时,这方面的标准化降低了。他把这种不同归因于女性在社会中地位的变化。然而,可以期待在年轻女性与老年妇女之间,该结论的真实性更高。另一方面,老年妇女摆脱了家务,获得了更多的自由。许多妇女因为要抚养孩子,需要特别注意语言规范。Labov曾指出母亲在灌输儿童标准语言的角色。如果真是如此,那大家可以认为抚养儿童对妇女而言构成了一个标准语言场所,正如同家庭之外的工作单位那样。简言之,成人阶段在变异研究方面呈现为一片广袤的荒原。与逐岁研究的儿童和青少年阶段相对照,成人阶段被作为一个多多少少是同质的年龄群体来对待。目前尚无尝试用主要人生转变如家庭身份、工作身份或退休等来取代位学年龄范畴(eticage categories)的研究。的确,虽然有人断言人们在退休之后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其保守性,但这一点还没有得到明确的验证。老年人构成一个异质群体,其成员持续减少。Labov的研究发现当老年人失去了对权力关系的关注后,其语言行为似乎放松开来了,该研究基于一些表示老年人言语保守性与略年轻后辈相比而减弱的证据。另一方面,许多老人失去了权力,他们身体虚弱了,手头拮据了,从工作单位的退出也丧失了大量的影响力。加之,作为一个年龄群体,其数量在减少,这样带来群体影响力的减弱。Edwards解释了临近底特律的一个内城的60岁以里、60岁以外的人们的两个不同。年龄只是对与那些60岁开外(包括60)的老人而言是重要的变量,该老年群体使用变体AAVE的比例比另外一个群体高。划分这两大年龄群体的一个重要社会不同在于社会网络:更老的那个群体当地社会网络比例大。
三、结语。
本文主要在揭示国内社会语言学对年龄变量研究不足的基础上,译介了Penelope Eckert(1997)。其中有一些地方不符合国内实际情况,有待我们做实际调查研究。比如,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我国老年人口数量、比例呈现上升趋势,总体人口结构逐渐步入老年型结构。另外从世界范围看,老年群体是社会语言学研究基础最薄弱的。因此,国家社会建设和本学科发展都需要加大对老年人的语言关注和研究。这方面,国外已经起步了,我们亟需拓宽思路,结合老年学成果进行社会语言学跟踪调查。
参考文献:
[1]陈松岑。语言变异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2]戴庆厦。社会语言学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
[3]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徐大明,陶红印,谢天蔚。当代社会语言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5]游汝杰。社会语言学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6]Eckert,P.Age as a Sociolinguistic Variable[J].TheHandbook of Sociolinguistic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7:151-167.
作者单位:
原文出处:李繁贵. 年龄与语言变异研究概述[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7,(03):95-97.
相关内容推荐
-
年龄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与外语教学启发
在二语习得中,生理、认知、情感等几个因素影响着个体对第二语言的学习。在众多因素中,年龄是人们常考虑到的一个生理因素。关于年龄对二语习得的影响,普遍认为儿童时期比其它任何时期都更容易习得语言。因为这段时期大脑的分化期还未结束,具有较强的可...
-
语言变异、功能及语境理论在《美国英语词典》
20世纪60年代,社会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得到了语言界的承认。但社会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和对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是两码事。语言学史上一直重视语言和社会的关系研究。自古以来,中外语言学家都曾讨论过古语与今语、文语与口语、标准语与方言在社会功...
-
语言变异研究和高级英语教学思考
一、引言来自不同种族、文化、社会阶层、性别、职业和年龄等领域的人在语言运用方面会存在着不同。这些差异便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语言变异。由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WilliamLabov开创的语言变异研究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蓬勃兴起。拉波夫把语言变...
-
语言变异的意义研究对社会语言学的重要性
一、引言社会语言学是一门边缘学科,融合了社会学和语言学两门学科,主要研究在各种社会因素影响下所产生的语言变异,力图通过研究社会因素对语言产生的影响及其结果而更深入地解释语言的本质属性。社会语言学以往对语言变体的研究中,研究者只关注其形式,...
-
日语网络语言变异的形式及其网络语言特征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因特网成为继报纸、电视之后的又一主流媒体,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网络进行日常交流。2013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北京发布了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的规...
-
社会对语言变化的影响探究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发展,语言受社会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会自然而然在原有语言的基础上产生变化。究其前人对语言变异社会因素的研究,主要是从社会地位、性别、年龄、种族、职业等方面来进行研究,通过探讨这些方面的语言变异,尝试对未来语言变化的趋势做出预...
-
网络交际中的语言变异现象研究
一、引言当代社会是网络盛行的时代,网络改变了传统的交际模式,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方便。随着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网络交际越来越受到欢迎,而随之衍生出的网络交际中的语言变异现象更是层出不穷。随着网络语言的兴起,研究者们对之展开了大量的研究...
-
广告语言中的地域、性别及年龄特征
引言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是语言学中十分重要的部分,主要研究的是语言和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并从各种社会角度对语言的本质进行了解。一、广告语言的地域特征人们在使用语言时,会自然而然地在其中带有地域特征,例如方言和说话习惯都是这种特...
-
语言学习年龄与环境对语言习得的作用
语言教学方面的研究似乎必然要借鉴语言习得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为外语学习的语言学习与教学实践和研究也似乎必然要借鉴母语和二语习得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成人的语言学习方面的研究也似乎必然不断地借鉴儿童语言习得方面的研究成果。语言习得研究本身的意义...
-
语言磨蚀中年龄因素的作用分析
语言习得一直是语言研究的重点, 随着研究的深入, 语言习得的逆过程语言磨蚀渐渐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年龄因素对语言习得有重要影响, 然而在语言磨蚀的研究中, 年龄因素的重要性却未受到足够重视。...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