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乐亭县投资环境改善研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7-08 共5931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乐亭县投资环境建设困境分析 
【第一章】乐亭县投资环境改善研究绪论 
【第二章】投资环境优化的相关理论 
【第三章】乐亭县投资环境基本现状与SWOT分析  
【第四章】投资者对乐亭县投资环境评价的调查问卷分析 
【第五章】乐亭县投资环境建设的优化策略 
【结论/参考文献】如何构建乐亭县投资环境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1 章 绪 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由计划经济逐步转变为市场经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再仅依靠政府的投资,而是在政府宏观调控的前提下由市场主导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地区的投资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地区投资环境的优劣程度与地区吸引投资的力度和能力之间呈正比例关系,投资环境是投资主体在进行投资决策时的重要参考指标,因此,能够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成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工作的基本任务。

  京津冀地区同属京畿重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京津冀地区主要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京津冀地区常住人口 1.11 亿人,占全国的 8.1%,2014 年,京津冀三地 GDP 总量达到 66474.5 亿元,占全国的 10.4%.但同时,京津冀地区也面临着地区间发展失衡、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城镇建设体系发展滞后以及城乡两极分化严重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主席于 2014 年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并明确指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要立足各自比较优势,在坚持区域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理念原则的前提下,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为载体、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为重点、以资源要素空间统筹规划利用为主线,从广度和深度上加快京津冀区协同发展。

  乐亭县地处环渤海经济圈、京津冀都市圈以及河北沿海经济带的核心地带,交通便利,初步形成了以装备制造产业、精细化工产业、高新能源产业、海洋产业以及现代物流产业等为主导的产业格局。乐亭县历来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尤其是我国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来,乐亭县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契机,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2014 年上半年引进项目 129 项,实际利用投资 560 亿元,有力的推动了乐亭县县域经济的发展。在优化投资环境方面,乐亭县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切入点,探索实施了“五日办结制”和“倒逼工作法”,对项目申请、审核以及审批的各项流程进行全面优化,并确保在五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服务态度不端正、不作为或滥用职权乱作为的行为以及无正当理由超期完成的行为有纪检监察和人事管理部门协同处理。虽然,乐亭县的投资环境不断优化,但是仍然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相关保障机制不健全以及投资环境建设责任追究执行法力等问题,对乐亭县投资环境建设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部分知名企业也因此放弃了在乐亭县投资的发展战略。如何优化乐亭县投资环境,消除各企业在乐亭县投资的顾虑,降低其投资的成本是乐亭县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由于笔者在乐亭县招商部门工作,笔者对于乐亭县投资环境的建设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原因等有比较直观的认识,因此,本文以乐亭县投资环境优化为研究主题。

  1.2 课题研究的目标及意义

  1.2.1 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标是以乐亭县投资环境建设现状为切入点,从乐亭县投资环境建设的成效、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对乐亭县投资环境进行整体的评价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乐亭县的实际情况,提出与乐亭县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投资环境的优化策略,以期待为乐亭县的投资环境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通过对国内外与投资环境相关的研究成果来看,研究的范畴主要集中在投资环境建设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地方投资环境评价、地方投资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等等方面,而对于投资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从定性分析的角度以研究主体的知识阈限范围内的主观评价和分析,因此,其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待商榷,而本文的研究是建立在结合投资环境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大范围的调查问卷,对各行业、各层次人员进行分类调查,其研究的结论的可信度和针对性较强,从而丰富和拓展了地方投资环境建设的研究方法,有助于投资环境建设相关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此外,地方投资环境建设的研究需要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地方投资环境建设并不仅仅是经济活动或社会活动,其所涉及的领域和学科包括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以及经济学等等学科,因此,投资环境的建设和优化过程同时也是促进多学科融合发展以及创新交叉学科研究的重要载体和契机。

  利益是投资主体永恒不变的追求,因此,投资主体能否投资的决定性因素是利益的多少,而影响投资主体投资决策的关键影响因素和参考指标便是投资环境的状况。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投资环境的优化有利于投资主体的科学决策。投资环境建设是地方开展投资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外部条件,是投资活动主客体达成一致的前提和基础,是投资活动市场化的必然选择和趋势。投资环境的建设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投资主体的投资欲望和投资信心,同时也关系到地方所吸引的投资主体的层次、规模以及影响,从而间接对地方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有助于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地方发展的保护主义意识和限制性规定逐渐取消,资金的流动速率和流动频率不断提高,其中投资是资金流动最常见的形式和载体。在社会主体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处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目标考虑,不断降低市场准入的门槛,不断优化地方投资环境,以此来提高本地区的投资,进而实现地方财政收入和税收的同步增长。同时以投资环境优化为契机,不断完善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转变政府行政职能和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最终实现地方经济的良性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1.3 国内外投资环境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为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体制,对于资金的流动存在角度的限制,因此,该段时期我国投资环境的研究处于停滞状态。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我国的资金流动开始趋向活跃,而投资环境理论严重滞后于市场经济的额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学者才开始对投资环境进行集中和大规模的研究,其研究的领域和范畴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对投资环境内涵的研究。20 世纪 90 年代,投资环境逐渐受到重视,投资环境相关的理论和评价着作也相继出版,王慧炯、闵建蜀、李泊溪(1987)等在其编着《中国投资环境》的一书中对投资环境的内涵以及我国的投资环境现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介绍[1];张敦富(1993)年主编出版了我国首部我国投资环境领域的专业论着《中国投资环境》,并在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基础上,创新性的开辟出“投资环境评价与投资决策”的新研究方向[2];冯德显(1993)在其着作《河南投资环境研究》中在结合河南省投资环境实际的基础上,对以自然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为主线的 129 个指标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从而全面的揭示了河南投资环境的吸引力和阻隔因素,并明确指出河南省各地市间投资环境的差异,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优化路径和策略。该着作是我国较早研究地方和区域经济的着作,拓展了我国投资环境理论研究范畴[3];郭文卿(1994)在着作《大福州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与投资环境综合研究》中阐述了大福州地区发展的战略地位与总体设想、区域产业开发与布局指向、区域开发投资环境评估与建设以及不同类型区域开发与投资环境建设等 4 个方面内容[4].

  第二,对投资环境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的研究。鲁明泓(1994)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投资环境的基本因素进行测算和评价,对 29 个省份和自治区以及 45个主要城市的投资环境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改善投资环境的政策性建议[5];刘洪明(1996)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 30 个省份的投资环境进行比较分析,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地区投资环境的关键因素是地区经济实力以及经济发展潜力。同时他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将我国的投资类型划分为绝对实力型,平稳增长型、相对均衡型、基础薄弱型以及相对滞后型等五个类型[6];杨晔(2008)以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为标准,选取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外资参与、经济基础、投资成本、市场潜力、技术水平以及优惠政策等 8 个一级指标构建了我国投资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7];权进民(2013)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影响投资环境效率的指标体系,同时运用数据包络模型对四川省的投资环境效率进行测评,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变相应的影响指标可以有效的提高地区投资环境的效率[8].

  第三,投资环境优化的研究。李桂华(2004)通过研究发现对于投资环境的优化应主要从各相关部门的认识、政府的行政效率和服务等软环境上下功夫,而不是简单的对自然环境和基础设施等硬环境的完善[9];刘胜军,郑雪(2012)指出 FDI 的溢出效应和集聚效应对吸引地区投资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政府需要从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完善市场规范建设等方面不断改善我国的投资环境,从而提升外国企业对我国的投资信心[10];周诗逸(2014)通过对武汉市投资环境的 SWOT 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从政府职能的转变、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健全环境监管体系、完善投资退出机制以及支持和引导本土企业创新等方面不断优化武汉市的投资环境[11];陈尚金(2015)从全民创业和投资环境建设的相互作用关系着手,提出从转变政府行政理念、加大中介组织发展的支持力度、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以及营造全民创业的社会氛围等四个方面的投资环境优化策略[12].

  1.3.2 国外研究现状

  由于西方国家的资本经济发展较早,其市场经济的体系较为完善,因此其投资环境理论体系较为成熟和完善,西方投资环境理论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投资环境理论的研究初期(1960-1980)。该时期西方少数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影响亟需吸引大量投资项目以带动经济的发展,因此,各国开始注重投资环境建设,进而推动了西方国家投资环境相关理论的研究,该阶段投资环境研究特点主要体现为研究方法较为简单且研究方法的主观性较强,与社会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包括“冷热对比分析法”和“等级尺度法”.

  冷热对比分析法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伊西?利特法克和彼德?班廷(1968)在其着作《国际商业安排的概念构造》中提出的投资环境评价的新方法,其基本原理体为:从投资主体的视角出发,对众多备选投资区域的投资环境因素进行逐个评价和对比,投资环境优良的为热,反之则为冷,最后,根据冷热因素的比重大小对个备选投资区域进行排序,从而最终确定投资对象的分析方法[13];等级尺度法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斯托伯(1969)在其着作《如何分析国外投资气候》中首次提出的,该理论的基本思路为:首先将投资环境的影响因素划分为资本运转限制、外资股权比例、外商限制政策、政治稳定程度、财税优惠政策、市场稳定性以及通货膨胀率等七个方面,其次,根据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和完备程度进行层次的划分,并进行赋值,最后,将备选投资区域的各影响因素对号入座,计算各备选投资区域的投资环境总得分,并进行排序[14].

  第二,投资环境理论研究发展时期(1980-1990)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带动效应,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注重投资环境的理论研究,从而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大规模研究投资环境以及投资环境评价优化的学术热潮,而且研究方法也趋于科学化。施文蒂曼(1985)在其代表作《多国公司与东道国投资环境》中提出投资环境的动态评估方法-道氏评估法。他认为投资主体在投资选择时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风险,即企业风险和环境风险,企业风险存在于任何企业的运营管理之中,是市场商品化运行的必然结果[15].此外,企业风险还包括一定的竞争风险,主要来源于同质化的竞争对手。

  而环境风险指的是投资主体以及备选投资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环境等等各种环境因素的总和。总体而言,该评估方法由于是从投资主体角度考虑的动态评价方法,因此其并未过多的顾及备选投资区域的利益,因此并不为备选投资区域所普遍接受;由大卫?维勒尔(1987)领衔的欧洲管理协会通过对 27 个西方国家投资环境的评价,提出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以及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 10 项影响因素和 240 个投资环境评价指标[16].

  第三,投资环境理论研究的完善阶段(1990-至今)。该段时期的主要代表性理论包括循环经济理论以及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等等。循环经济的思想基础主要源于美国学者波尔丁(1960)的理论观点,他认为经济发展需要保证在资源不枯竭,又不会造成不环境污染和破坏生态的前提下,有效利用或循环利用各种资源的经济发展模式[17].投资环境的引入循环经济的思想相对于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而言是按照生态平衡的规律运行,最大效用的利用各种资源的经济发展模式,实质上是生态经济的一种类型,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保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这将是未来投资环境理论研究的新趋势和新方向[18];新经济地理学源于 20 世纪 80 年代对国际贸易和紧张国恒优势理论的研究,其开端始于克鲁格曼(1991)《报酬递增和经济地理》一文的发表,新经济地理学是投资环境理论的重要发展,主要在吸纳城市经济学、区位论以及区域经济学等相关理论思想的基础上,综合产业组织理论、收益递增理论以及不完全竞争理论共同构建而形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主要强调建立基于复杂空间的经济收益模型,以模拟产业集聚的向心力和离心力的相互作用,从而寻求产业集聚持续发展和多重均衡实现及被打破的条件[19].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文献分析法。通过燕山大学图书馆、中外论文数据库以及网络引擎进行文献检索以及资料的搜集,将目前学术界对投资环境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进行整理汇总,同时认真分析现有研究的重点、难点以及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从而可以使自己的研究做到有的放矢。

  (2)比较分析法。在对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乐亭县投资环境建设状况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比较,从而归纳出乐亭县投资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并对相似地区的投资环境建设经验进行借鉴和参考,以提高乐亭县投资环境优化策略的可操作性。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文的研究是在投资环境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乐亭县投资环境建设的现状进行的综合研究,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典型代表。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5 课题的研究创新点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本文对乐亭县产业聚集投资环境当中实际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层次剖析,通过对乐亭县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自然环境的分析,并结合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结果归纳出乐亭县投资环境建设中存在的显性和隐性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

  第二,本文在相关基础理论的基础上,从乐亭县产业聚集投资环境的建设现状出发,提出了符合乐亭县投资环境完善和优化的针对性对策。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公共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