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促进公众参与公共管理的几点对策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6-08 共1479字
标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参与公共管理的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公共管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 基于此,笔者从公众参与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原因入手,探讨了促进公众参与公共管理的几点对策。

  一、公众参与公共管理常见问题与制约原因分析

  (一)公共管理中公众参与常见问题

  1.公共管理中公众参与度不高,效果一般目前,大部分人对于公众参与的概念模糊,社会责任感不强。 在公共管理中,人们普遍存在从众心理,自愿参与公众行为的人较少。

  2.缺乏规范程序公众参与是我国社会制度的根本保证, 但在实际操作中,对参与渠道、参与行为等没有制定明确的规范制度,导致参与的主体、内 容、途径 、形式 等 不 明确,使公共参与出现了很多无法规避的问题。

  3.缺乏参与能力,成本高公众参与的高昂成本也会对参与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参与成本包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资金成本。 这些高昂的成本制约着参与效果与程度, 但是我们不能否认, 社会上不乏一些热心无私的人参与公共管理,奉献爱心。

  (二)影响公众参与公共管理的原因

  第一,受公众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居住环境的格子化,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少。 在这样的环境下,公众参与公共管理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第二,受扭曲价值观的影响。 如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漠,这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也使得公众对公共管理漠不关心, 严重缺乏社会责任感;第三, 受政府部门的行政干涉影响。 社会公众参与公共管理的效果、程度与相关职能部门主导的价值观、素质水平有关;第四,受公共管理形式与内容老化的影响。 在公共管理过程中,人们很难满足社会公众个性化、多层次的需求,陈旧的管理形式与内容也造成了社会公众对政府的过分依赖,自我参与意识淡薄。

  二、促进公众参与公共管理的对策

  (一)培养公众参与的意识

  在计划经济时代,没有公众参与这个概念,公众也没有行使权利的意识,仅仅觉得是自己的义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调控,为了适应和谐社会的发展,社会公众必须意识到自己有权参与公共事务。 如通过社会保障、公共安全、支持义务教育等内容,培养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 同时,公众参与的过程也是履行义务的表现,既强化了义务这个概念,又提高了公众的权利意识。

  (二)支持公众参与立法

  立法是指对权利与权力配置进行制度化的过程。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实行依法治国战略,社会公众参与立法,能维护自身的利益,保障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利。 21 世纪初,我国法律就明文规定了社会公众享有参与立法的权益。 从国家层面上,公众参与立法的范围还比较有限,主要的权益是参与相关行政法规的咨询, 并不参与立法;从区域层面上,自从《立法法》开始实施后,社会公众参与地方的立法有了很大的进步,公众参与的渠道也越来越广。 如地方开展的立法听证会、立法论证会等。
  
  (三)提高参与成本收益率

  在参与公共事务的过程中,大部分人会理性地考虑、分析参与成本收益, 如参与时间成本、参与渠道成本、参与程度、活动收益等。 因此,合理优化参与活动的成本收益能促进公众参与公共管理的热情。 这里所说的收益, 是指精神与心理上的满足,并非单纯的物质利益。

  公共环境的不断复杂化,人际关系之间的冷漠化,是影响公共管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本文研究分析了公众参与公共事务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并提出了促进公众参与积极性的有效对策,旨在促进公共管理的不断完善,最终推进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刘嘉.我国基层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1.
  [2]王琳.公共管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6,(2)。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公共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