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毛发问题仍是困扰世界的难题。目前几乎所有的治疗方法均不能实现根治,最多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国际上公认的关于男性秃顶的说法是“雄性激素源性脱发”,病理原因就是:头顶部的毛囊基因结构排列不完整,对雄性激素家族中的DHT双氢睾丸酮的耐受性差,致使毛囊提前进入休止期,直至萎缩死亡,危及到整个头顶部,最终的结果就是谢顶。
同时,我们欣喜地看到,被誉为“二十一世纪明星学科”的神经生物学蓬勃发展。神经生物学是关于大脑的科学,头发虽仅为大脑的表皮,但和大脑的神经活动也不无关系,古有“伍子胥一夜白头”的典故,可见“殚心竭虑”可以使头发的状貌发生改。——既然“神智活动”可以使头发变白,那么我们也有足够理由相信基于神经生物学原理的正向刺激也可以使“白发变黑”,甚而至于解决“脱发和秃顶”的问题。本文就试图对神经生物学在养发领域的应用进行有益的探索。笔者曾对大量样本进行跟踪研究,发现:在现有的毛囊清洁等服务的基础上,若辅以心理暗示、药液刺激、情绪按摩等综合作法,则对减少脱发、固发健发具有明显效果,部分样本甚至可以出现“头发重新生长”的奇迹。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结果呢?笔者试着从神经生物学角度进行解释。
1、心理暗示,创造生发可能
毛囊本身就是一个上皮细胞、间质细胞和神经外胚层相互作用单位。它含有色素的毛发,其生长需要表皮细胞、特殊的成纤维细胞和神经外胚层细胞三者间的相互精密合作。因此,可以相信毛囊本身通过选择性地产生和释放神经营养因子而诱导毛囊神经分布的变化。
这种神经分布的变化对维持毛囊最佳功能是必须的,如毛囊的触觉功能。此外,神经营养因子也可通过毛乳头细胞分泌促上皮形态发生和生长的因子,从而间接调节毛囊上皮细胞的功能。这也为心理暗示激活毛囊提供了科学依据。
目前心理暗示通过脑接受器加以分析、综合,经由神经生物学的改变及产生生理等方面的变化已得到证实。实际上,暗示疗法就是让病人有一个好的心情,这样就能调动人的内在因素发挥主观能动性。古人说:“情极百病增,情舒百病除”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美国新奥尔良的奥施德纳诊所做过统计,发现在连续求诊而入院的病人中因情绪不好而致病者占76%。从本质上讲,脱发也是一种疾病,因此,对于此类人群,首先要做的就是“创造可能”,要对其进行心理催眠,如辅导其默念“我的生命重新焕发,慢慢地,慢慢地,每一个毛孔都开始舒张,一根根健壮的头发,像雨后春笋般,萌芽,破土而出”。
2、药液刺激,科学健发
现已弄清,之所以有黑色头发、栗色头发和黄色头发,是因为有一种特殊的黑素细胞。这种黑素细胞存在于毛囊底部,专门产生一种给头发上色的色素。但几乎每一个人的一声,都会碰到“色素突然会停止生产”的情况,这是为什么?
“干细胞是黑素细胞赖以补充和复制的材料储备,一旦干细胞不受控制地分裂,则出现肿瘤。而出现白发,是由干细胞耗尽所致。”美国皮肤病学家埃米·尼什姆拉在研发抗癌药物的过程中发现,引发癌和白发的原因是共同的,就是那些毛囊里的干细胞。尼什姆拉试图对干细胞进行控制。他找到一种叫Bc12的基因,这种基因既能阻止干细胞过早衰亡,也不让它们无限繁殖。尼什姆拉希望能靠一种可以用来涂抹在头皮上的药物来解决问题,让那些“变懒”的基因工作起来。此类试验为药液刺激毛囊促进头发生长提供依据。
《本草纲目》记载,山药久服可使人耳聪目明,可益肾健脾胃,润皮毛。而黄精则被李时珍誉为“宝药”:黄精能补脾润肺、益气养阴、生津止渴;黑豆又名乌豆,具有养血乌发、补血润燥、降脂通便的功能,主治血虚脱发、须发早白、高脂血症等症。中国民间一直有何首乌生发的说法。
单靠上述种种“药材”,不能达到生发效果。从刺激毛囊的角度来看,这几种药物均没有激活毛囊里干细胞的药理。因此,上述药物目前来看只有“内服”时才有功效,在刺激毛囊时需要辅以其他材料。能够直接刺激毛囊促进头发生长的物质还有待进一步探索,目前还处于相对空白的研究阶段。
3、缓解焦虑,抑制脱发
焦虑是造成脱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加速了脱发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据复旦大学某附属医院一项针对880例脱发患者的调查显示,3成脱发患者有焦虑和抑郁倾向。“不规律生活、刺激性食物过多摄入、用脑过度……生活习惯的改变可能诱使雄激素分泌紊乱、头皮血供不足,加重脱发或使其提早发生”。
年轻的男性型脱发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同时,这些由于脱发造成的心理问题反过来进一步加重脱发的病情进展,由此形成一个封闭的心理失衡的怪圈。因此,解决脱发问题,很大程度上是解决心理问题。解决头发问题也不应止步于头发,而应该放到帮助对象走出心理阴霾的高度,帮助其提振信心,提升其生命活力和创造力。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影像学技术的发展,极大提高了对焦虑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及治疗药物的认识,促进焦虑障碍临床药物治疗学的进步,而一些养发服务场所提供的情绪按摩,对缓解焦虑也不无裨益。
学界普遍的共识是:神经生物学的研究光靠生物学工作者的努力是不够的,所以神经生物学的发展对于方法学的要求是很高的,必然要求各个相关学科的交叉。在“养发护发领域”,业界流行的作法是“防脱、白发转黑发、增发”齐头并进,主要的功效也聚焦在清洁毛囊和药物刺激上,基本上处于属于初级阶段。笔者认为,放眼未来,综合解决头发问题的根本出路是以神经生物学为纲,从抑制脱发、使毛发更健康、为生发提供更大的可能性这三方面多管齐下,综合多学科的前沿科技成果进行产品研发和改善服务流程,唯此才能系统、科学地破解养发难题!
参考文献:
[1]J.G.尼克尔斯,等.神经生物学(从神经元到脑)[J].科学,2003(04).
[2]现代抗焦虑药物的神经生物学进展[J].中国临床康复,2002(05).
大鼠坐骨神经慢性结扎损伤模型(ChronicConstrictionInjury,CCI)[1],作为一个经典的疼痛动物模型,因其能够产生节律模式丰富多样的自发放电,已成为研究自发放电节律及其变化规律的常用模型.以往研究在低...
酪蛋白激酶 (Casein kinase, CK) 是一种多功能高度保守的丝/苏氨酸磷酸转移酶,在真核生物和酵母中大量表达、广泛分布。与大多数蛋白激酶一样,CK最初是依据其纯化所需的底物 (酪蛋白) 而命名的,但后来证实酪蛋白并非CK在细胞内的天然生理性底物。...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是一种10肽激素,大量特定的神经元分泌GnRH来控制生殖活动。GnRH神经元主要位于啮齿动物的海马和视前叶区域,它们的神经分泌轴突到达下丘脑的中央隆起,中央隆起释放GnRH经垂体门脉运输到垂体前叶,引起腺垂体分泌促卵泡素(Fol...
孤独症是一种发病于婴幼儿时期的广泛性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和交流障碍,兴趣狭窄以及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3大核心症状。其遗传度虽然高达90%,但目前尚未有报道发现其确切的易感基因。本文从分子遗传学、表观遗传学及神经生物学角度入手,探索...
摘 要: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一类具有高度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和低免疫原性的干细胞,来源广泛,从骨髓、脐带血、脂肪、牙髓等多种组织中均可获得,因在不同的诱导环境下可分化为多种组织和细胞,如神经细胞、心肌细胞、骨、软骨、胰...
1906年,卡米洛高尔基和被誉为现代神经科学之父的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同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们虽然因为同一领域的成就分享诺贝尔奖,但是彼此对神经生理的观点却大相径庭。放荡不羁却才华横溢的卡哈尔1852年卡哈尔生于西班牙的阿拉贡自治区。...
1992年Reynolds等[1]首次从成年鼠的纹状体和海马中分离出能够自我更新的多潜能细胞群落,首此提出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lls,NSCs)的概念。由于神经干细胞具备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分化潜能的生物学特性,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愈带来了新的希望。随着神经...
饥饿可以定义为驱动个体寻找和消化食物的感觉或动力[1].摄食及觅食行为是动物的最基本行为,以嗅觉系统为导向是啮齿类动物觅食的重要特点,嗅觉系统的基本构成包括位于嗅粘膜上的感觉神经元,大脑前端的嗅球,以及嗅皮层,嗅皮层中最关键部分为梨状皮层[2]....
人们对小胶质细胞的起源和功能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仍需要有更多研究去探讨小胶质细胞的发育及功能,尤其应当重视性别分化中小胶质细胞表现的不同以及这种性别分化在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自噬(autophagy)作为细胞内物质代谢的重要方式,是亚细胞膜内的结构发生动态变化,也是溶酶体介导细胞内蛋白质和细胞器降解的正常新陈代谢过程。细胞死亡包括坏死、凋亡和自噬三种形式。在细胞平衡合成和分解代谢过程中,通过自噬保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