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救助论文 >

城市A类低保人群救助中社会工作介入问题研究(3)

来源:特区经济 作者:石卷苗
发布于:2017-06-17 共6710字
  1.宏观方面。
  
  ①加强政策的可操作性。 安徽省民政厅、安庆市民政局纷纷出台公共服务政策,实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政策。 在安庆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培育下,安庆市政府孵化了大量的社会工作机构, 而培育形成的社工机构却无法得到政策的实施帮助。
  
  如社会工作的认知、社工机构的生存、社会工作的专业技能提升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社工机构自身及政府对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定位和服务开展存在着很大不确定性,政府决策的不明朗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混淆了社工对自身角色的定位,也让社工机构在项目实施中处于非常弱势的地位。 所以,加强当地政府政策的细化和落实,将社会工作机构定位、社会工作人才安置、社会工作认知各方面的提升放在鼓励的政策实施上,将是政府购买项目落地实施的根基和动力。
  
  ②基层社工岗位的设置。 在基层岗位设置社工岗,让专业社工负责低保审核、低保人群的跟进服务,这样:一方面,能够保证信息的及时性和真实性;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基层政府剥离社会职能,将基层社区工作人员从繁重的实务中分离出来,从而更有精力去做其他工作,并且此过程可以避免在项目的空格期出现服务对象困扰社区工作人员的情况出现。
  
  2 中观方面①社区。 社区是项目开展实施的平台,项目的具体实施离不开基层社区的支持。社区工作人员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居民以及服务对象对项目的认可。加强社区工作人员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培训, 提升基层社区专干对社工的认知,这是十分必要的。
  
  ②邻里。 远亲不如近邻,虽然项目实施中运用志愿者资源开展服务,但是项目接收的服务对象主要以重症、残障、失业群体为主,志愿者以安师院的学生为主,学生志愿者资源的间隔性与服务对象需求的持续性形成鲜明的反差,这种志愿者资源无论对服务对象还是项目来说,都是短效、未果的状态。而项目如果将社区邻里资源整合到项目开展服务中, 不仅能够促进社区邻里关系,也能够逐渐形成一种社区帮扶机制。
  
  3.微观方面。
  
  ①个人方面。 针对社工要不断提高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社工机构在组建项目团队时,可以有针对性的选取有经验的社会工作者,当社工基本呈现无工作经验时,则可以将其安排善于与服务群体沟通的团队中,并对其进行该领域知识的培训,在提升社工对专业认同的同时,加强社工的专业能力,让社工在项目实施中获得经验的积累和成长的升华。 针对服务对象,对有特殊需求的服务对象,精确定位其需求,对其实施个案管理,项目团队通过整合资源开展需求服务。 建立个案档案,做好个案的管理和服务,在服务中社会工作者不断增强个案的心理支持,挖掘个案自身的优点,增强案主自身的能量,整合资源为其开展服务。
  
  ②家庭方面。以往研究显示,A 类低保家庭的社会支持薄弱,缺少相应的家庭支持,在“共享阳光”项目实施的 30 户服务对象中,就有三分之二的服务对象缺乏充分的家庭系统支持。 三分之二的服务对象由于身体状况原因,目前处于独居、无人照料等境况。 如何调动家庭成员参与到社会工作介入服务中来,发挥家庭成员的支持作用,这不仅是项目组需要考虑的问题,更是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群体服务需要不断探索的。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社会工作者可以从服务对象自身入手,运用家庭树清晰了解服务对象的家庭系统和支持情况,在充分了解到服务对象的家庭支持的情况下,找到其家庭问题症结所在,整合相应的家庭治疗方面的资源,帮助服务对象解决家庭问题,寻求更健全的家庭支持。 社会工作者在跟进缺乏家庭支持的服务对象时,可协助服务对象建立自身的支持系统,同辈群体支持系统的不断强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家庭支持的缺位,但是这并不代表同辈群体支持可以取代家庭系统支持。
  
  ③同辈群体方面。同辈群体的支持和鼓励能够帮助服务对象增强晚年社会生活的自信心。 在项目实施中,项目组通过需求问卷调查,将服务对象的需求进行分类管理,对同类需求的服务对象开展同辈支持的小组活动, 通过小组组员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让同类服务群体在小组中分享、鼓励,寻求支持,通过小组活动的开展建立组员之间的联系。
  
  总之,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群体服务项目,不仅需要地方政府政策的支持,也需要社会大众不断革新对社工的认识,提升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度,为社会工作者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让他们能更好地为项目服务人群提供有效,便捷,持续,专业化的服务。 同时,A 类低保家庭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不仅面临经济生活的困难,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社工在服务过程中不仅需要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也需要学会与基层社区专干沟通,在相互独立的前提下,做好相互间的沟通。 作为一名专业的社会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基层社区这一平台不断整合社会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积极支持,改善 A 类低保人群现有的生活状态,提升其对生活自信心。
  
  参考文献:
  
  [1]裴小茹。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研究[J].社会福利,2012(11)。  
  [2]朱静君。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社会救助的路径探索-以广州市 JS 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为例[J].社会工作管理,2012(12)。
原文出处:石卷苗. 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群体的现状与反思——以“共享阳光”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群体服务项目(迎江区)为例[J]. 特区经济,2017,(03):81-84.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社会救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