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土木建筑论文 > 市政工程论文 >

当前广场建设的不良现象及处理建议

来源:未知 作者:学术堂
发布于:2014-11-05 共2548字
论文摘要

  广场是城市空间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场不但可以满足城市空间构图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能为市民提供一个交往、娱乐、休闲和集会等活动的公共场所.,它作为城市的客厅,可以集中体现城市的风貌、文化内涵和景观特色,并能增强城市本身的内聚力和对外吸引力,进而可以促进城市的各方面建设,完善城市的服务功能.

  正是由于上述优点,使广场成为当前城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热点.但由于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及管理维护的技术水平方面存在着差异,使得各广场的质量良莠不齐.一些城市( 如大连等) 在广场建设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 但还有一些城市的广场在建成后却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从而暴露出一些问题.

  1 尺度过大

  目前国内的一些广场,特别是地县一级城市的广场,有许多在规划阶段就没有科学地界定广场的尺度,导致广场尺度过大.广场尺度过大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 势必会造成人力、物力及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城市其它项目的建设; 势必会使广场产生空旷的感觉,使广场不具备亲和力,在广场中游览的人也会觉得很累,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造成广场尺度过大的因素不外乎有以下三个: ( 1) 当地行政官员盲目追求形式,追求所谓"气派"的长官意志.( 2) 一些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规划设计人员没有科学地引导业主,而是一味地迎合业主的意见.需要指出的是,广场空间并非单纯的尺度问题,它是由活动内容、布局分区、视觉特性、光照条件、容积感与建筑边界条件等因素共同制约的.同时也与相邻空间的相互对比有关.如当人们走在一个狭小的仅有 35m 的长街中,突然走入一个有 2030m 的开阔带,就有步入广场之感.如果广场实际面积并不大,却缺少可供活动的设施和休息的依靠,也会使人产生"广而无场"和"大而不当"之感; 相反,在大的广场中如有详细的活动分区和相应的设施,也会使人感到很丰实.

  2 空间围合感不强,建筑形式欠协调

  广场的围合有四面围合、三面围合、两面围合与单面围合四种形式,其中以前二者封闭感较好,有较强的领域感.围合广场常见的要素有建筑、树木、柱廊和有高差的特定地形等,其中以建筑围合较好.目前国内的一些广场有不少都是用道路围合,或只在广场的一侧到两侧布置建筑,容易使游人在行为及心理上产生不安定的感觉,至使游人在广场内停留的时间缩短,降低了广场的内聚力及吸引力.

  有的广场周边的围合建筑在立面造型及体量上也缺乏统一,破坏了广场的整体性,其原因就是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没有统一规划或是新建筑没有与旧建筑相统一.广场周围建筑布置手法有三种: ( 1) 向心式布局.这种布局方式会使得广场的围合感及整体性都非常好.如合肥的明珠广场.( 2) 轴线式布局.这种布局方式多用于矩形广场,能获得一种特殊的肃穆气氛,尤其适合于政治性、集合性广场.如成都的天府广场.( 3) 特殊式平面布置.在广场平面不规则的情况下,新建筑可以采用寻求以旧建筑在布局上的共性特征为媒介,借助这种"特征"与旧建筑布局"对话"的手法,使广场建立起一种内在的秩序,以达到统一协调的效果.如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

  3 对地方传统文化体现不够

  当前的广场建设越来越多的呈现出向地域性、文化性发展的趋势.广场的主题和个性塑造非常重要,它或以丰厚的历史沉积为依托,使人在闲暇徜佯中了解城市的历史文脉; 或以特定的民俗活动充实之,加强人们的参与性( 如意大利锡耶纳广场举行的赛马节) .这时候广场的地域文化内涵最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千人一面、一哄而上是当前广场建设的最大弊端.在广场设计阶段应因地制宜、强化地方独有特色,如同天安门是北京的标志,布达拉宫是拉萨的标志一样.顺应地方文脉,反映地方特色,以形成"来此必游"的社会效益.

  4 大草坪的弊端

  4. 1 可接触性不强

  国内一些新建的广场喜欢在其中布置大片装饰性草坪、工整的修剪图案,在重视观赏性的同时造成了单调和机械,不仅缺乏空间立体层次的变化,也不符合游人行为的舒适要求.当前,绝大多数的广场草坪四周都立有"禁止践踏"的标牌,一片融融的绿意却将游人拒于其外,可视却不可达,不免令人索然.而且会造成广场很大,视觉空间开敞,但游人只能在路面和局部硬质铺装上活动,游人容纳量小的矛盾.国外的一些地区在处理草坪的使用与维护问题时,把大草坪分成若干块,在一个时间段内只对游人开放其中的一块或几块,从而把这对立的二者巧妙的统一了起来.这既养护了草坪的生物机能,又增强了草坪的可接触性.这些成功的处理手法可供我们借鉴.

  4. 2 对不同季节处理重视程度不够

  不同的季节呈现出明显不同的景观特色,在广场设计时理应考虑到这些因素.可是,大草坪这种单一的景观处理手法实难与各季节的景观特色相协调.在炎热的夏天,由于广场内缺少高大的遮阴乔木,使得游人无处躲避烈日的烘烤; 在生物萧条的秋冬季,草坪都已枯黄,这时广场呈现给人的将是一片荒凉与衰败的景象.这些不利的影响将会大大降低广场的吸引力及重游率.所以广场设计应结合不同季节的特色做相应的植物配置及景观处理.在南方城市枣如深圳新建的一些城市广场,可以疏密有致、高低错落地种植一些常绿植物及一些不同花季的花卉,使广场一年四季均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生机盎然的景象.在北方城市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使得冬季植被比较单一,但可以换一种方式来处理.如哈尔滨的建筑艺术广场,在冬季就举办冰雕、雪雕等展览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5 广场内的服务设施不够完善

  广场作为一个兼有多种功能的生活服务性场所应尽力满足游人多方面的行为需求,使游人在广场内就能得到便捷的服务.在广场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游人的各种行为需求,在不妨碍广场整体景观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设置一些美观耐用的服务设施,以体现广场设计的人性化原则.

  6 管理及维护水平滞后

  有些广场在设计时及建成后,均达到了较高的标准,但后期管理及维护水平却没有与之相匹配,广场中部分景观及设施的损坏没有及时得到修复,以至造成广场整体景观的破坏.更有甚者,有的广场几乎已经沦为乱放车辆的停车场.

  广场在建成后应立即建立一个完善的物业管理机构,时刻监控着广场内的各项设施及景点,发现损坏应及时修复,保障广场的服务功能及整体景观.对于在广场中随意停放车辆的现象,应严加限制.所有城市广场的建设项目应由规划主管部门独立归档,以便定期跟踪检查,对于违规行为应立即予以处罚.在另一方面,拥有大量高素质的、积极参与城市空间环境设计、管理和维护工作的使用者,也是高质量环境的重要保证.有了他们的参与,我们的城市建设将更富生机、更有效率.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市政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