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法学硕士论文 >

当前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6-27 共5581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4 当前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

  处于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特别是进入经济新常态的社会情境下,呈现出经济发展与社会道德素养危机的相悖状态,经济发展的欢愉和社会道德失范阵痛之间的不和谐时时冲击着高校大学生在道德选择中的价值取向和行动趋向。当前高校德育起步于改革开放初期,始终置于教育教学的突出位置,用意明确。一方面是为了改变过去高校道德教育中的政治导向,另一方面是为了突出道德教化在当代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高校缺乏明确的德育目标实践和有效的内容设定及实现手段,表现为急功近利倾向,但现实考量当前的高校德育,从观念、内容和方法上都存在着一些看起来难以逾越的困境,值得关注和改进。

  4.1 高校德育观念模糊

  当前理论界对于“教育目标”的概括主要有四点,即“‘工具主义观还是本体主义观’、‘教育是通向平等的入口还是社会阶层的手段’、‘教育是倾向于社会化还是个性化’、‘通才教育还是专才教育'.”[31](P42-97)暂且搁置争议的孰是孰非,单单就争论的主题就可以看出,种种争论都指向了对高校德育目标的困惑及不同思想基于不同立场而产生的不同的德育目标的不同主张,总体而言不同的取向表现出同一化的模糊化的倾向。

  4.1.1 高校德育情感观念模糊

  高校德育偏重于道德知识目标的普及,忽略了对德育情感目标的培养。传统道德教育注重从人伦规范、人性善恶、人在社会公共道德中的个人遵从与公共利益维护等方面进行表述和引导,传统道德视野中的人际关系首先承载的是社会公共价值而个体价值往往被置于下位层次,在公共利益的选择上强调要绝对服从和维护,社会化的道德模式直接影响了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行为选择,促使公共选择的绝对化和个体选择的服从化特征。但是现实的道德生态越来越凸显对人性个体的尊重,倡导个体的个性化选择与公共利益维护之上的人性化道德价值,传统与现代的冲突造成了高校道德教育目标的漂移,往往造成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无所适从。就目前而言,高等院校对德育普遍重视,有关德育目标的设置也逐渐完善,但是在实际的操作和实施过程中教育目标往往偏离预设高度,问题重重。

  4.1.2 高校德育价值观念模糊

  社会思潮流布各种纷繁的主义、思想和多元化的个人价值诉求,让当代大学生面对着许多道德事件的冲击和道德选择困惑及价值观的偏失。毫不质疑,高校需要通过道德教育引领和树立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信念和价值信仰,教育引导大学生重新认识自我及社会价值的关系,训育大学生在社会价值的塑造中实现个人价值的完善与发展,实现道德关怀、道德阐发、道德塑造、道德培植与道德价值归依。

  我国高等教育历来重视德育思想的内涵建设,但是在高校德育中,老子道德思想仅仅作为德育内容而被纳入到道德教育的课程和理论依据。但是这种作法显然对于博大精深而宏远深邃的老子道德思想来说显得过于简单化了,老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观点和内涵与当前高校德育的价值目标、行为主张及育人导向都有着异曲同工的交集。特别是在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人才培育模式和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实现转轨的重要时期,中国高校德育更需要全面解读和深刻反思老子道德思想,探索其对高校德育的价值,并立足当代高校德育的契合点,对高校德育的目标、内容、方法有所借鉴,提供更为丰富的德育资源。

  4.1.3 高校德育目标观念模糊

  道德教育目标的缺失和模糊化造成了德育价值观的缺失和模糊化,也使得高校德育在目标观念的认知上不明朗,最终造成德育过程的设计和实施路径的模糊化。特别是当前高校德育目标的曲解和目标定向的走偏给大学生德育的深入化、持久化和可执行化都带来了很多不良后果,造成了当代不少大学生在道德价值判断和道德价值遵行方面的意识淡薄、行为选择失范、精神境界底层化、知行不一,甚至道德意识缺乏,将道德责任自觉变成了道德责任选择,严重妨碍了高校大学生道德品行的培育和养成。

  高校教师对德育目标观念的把握来自于既有文件的规范和高校自身对德育的规范性操作文本,道德原则和规范停于教师的课程讲授和课本描述状态下,缺乏与现实生活的直接沟通,与社会存在较大的价值判断差距,无法引导学生形成有效的道德价值准则来规范和设定自己的道德底线,更无法教会学生对自身的道德行为衡量与评价的可行性实践。

  4.2 高校德育内容空洞

  阿普尔曾经严厉的批判了二十世纪后期教育内容上的阉割活动倾向,他指出:“从过去和现在的整个可能领域里进行选择,某些意义和实践被当做重点选出,而另外某些意义和实践则被忽略和排除。更加至关重要的是,这些意义被进行了解释、淡化或者改变形式,以支持有效主流文化的另外一些要素或至少与之不相冲突。”[32](P5-6)阿普尔批判的被忽略和被排除的以及被解释淡化或改变形式的就是道德教育的内容,再选择和修订使之不相冲突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迎合更大的社会价值与权威的遵从。选择和修订的直接结果就是内容的空洞化。

  4.2.1 高校德育课程内容空洞

  (1)高校德育内容设置上存在空洞化的倾向。断裂了德育内容的设置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联,以道德而言道德,以德育而言德育,忽视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思想的有益内容,传统与现代的脱节断裂,仅仅是凭借教育条文对德育内容进行设计,缺乏文化支撑的道德教育就变得无力而空洞,加之当前西方价值观的渗透、多元化的价值选择的矛盾、不同的价值意识对高校德育阵地的拉锯战,把个体或小群体的本体利益作为道德教育实践的基点,并将个体利益的最大化作为评判道德教育效能的唯一判断标准,引发了一系列的道德信仰危机,迫切需要高校德育重新联通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有益道德教育要素,学习和借鉴植根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中的道德文化要素,重新疏浚精神源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校德育模式。

  (2)当前的高校无论是专业化教育还是通识化教育都不可回避的以课程和专业学科为知识传授的结构主体搭建知识脉络,过分偏重知识教育和专业灌输,而对道德观念的课程化转换,缺乏文化的传承性和延续性,特别是打通从课程到生活的德育实际,缺乏必要的探索和实践。当代高校普遍实施的是知识本位的通识教育,但是知识教育的过分强化已经偏离了道德教育所应然具有的目的设置。特别是课程化的教学传导的是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但是道德的本质内容又是单纯的符号化概念所无法传递的,受教育者被概念堆砌成为符号化的人,他们的生活视野被符号所淹没,并且所有生存的技能和生活的技巧都以符号为依据,最终符号改造了他们的思想也紧闭了他们的思想。即使是德育课程也多停留在道德教育的理论知识层面上,甚至都没有形成系统的专业化知识系统,这样的德育内容设置无法教会当代大学生建立深厚的道德知识储备和坚定的价值信仰,更无法实现有效的道德教育目标。从传统文化中阐发出的教育理念没有与当前高校面对的一系列德育困境连接起来进行整体性的研究和探讨,割裂了道德与文化的内在源流关联,因而德育内容的知识就显得空洞无序。仅仅寄托于语言文字表达上的课堂教育实现道德教育的贯通,承担不了教育目的实现,显然更无助于现实的高校德育效果的改善。

  4.2.2 高校德育模式内容空洞

  所谓德育模式是在一定的德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经长期德育实践而定型的德育活动结构及其配套的实施策略。当前高校德育模式构建侧重强调以刚性的政治和道德原则指导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这种人际关系的协调显然是将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倡的“天人合一”理念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的弱化理解,实际上是承续传统观念中以人为中心的习惯,将德育教化的关系对象理解为人与人关系的人际道德而忽略更大背景下的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的天人道德。这种模式片面的理解“道德”的理论内涵,德育模式内容设置上也存在较大偏差,缺乏广度和深度,将人的道德构建局限于人的生存视野,缺乏对传统文化中道德智慧的引入和灌输,偏重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主导性岗位教化,偏重对社会道德观念的公约化教育而忽视个体诉求,偏重以教师为中心的道德引导模式而忽视学生的道德教育主体地位的尊重,偏重以纸面化和文本化的道德条文传导价值观念而忽视生活化的引导和道德选择的情景化预设教学,偏重以片面化和片段化的方式解读西方社会价值观与思想潮流而忽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的源流关系,偏重单一化的德育教学而忽视综合化的教育引领,偏重大学生的生存技能与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精神世界的塑造和人格的正确塑形造成了德育模式内容的空洞化和模式实践的边缘化。这种失重状态下的高校德育内容生硬而缺乏生命力,单一而缺乏多元化,拼凑而缺乏一体性,无法真正培育出道德品行深厚的现代复合型人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下的高校德育应该也应当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既包含当代道德价值的组成部分,也吸纳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有益内容,并能够贯通中西,对西方价值观有客观而深刻的评价。同时也包括德育的实践模式及其可行路径规划,真正达到教会学生怎么样实现道德教化,怎样实施道德选择,怎样实践道德信仰,实现道德教育的社会价值,体现道德教育目的,这对当前的高校德育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4.2.3 高校德育活动内容空洞

  就高校德育教师的教学模式选择而言。“在现代学校道德教育中,存在着教师的道德行为与其向学生所进行的道德教育不一致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或学校生活中向学生所传授的道德意义与理念并没有体现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这就给学生正确地理解道德并在生活中实践道德带来了困难。”[33](51)作为道德教育的施教者其自身的道德素质直接影响到学生对道德价值观的塑造,对教师的道德素养要求甚至要高于其他专业教师和管理者,但是当前的高校德育教师缺乏专业化的人才培育途径,很多时候德育教师就是由德育教师和辅导员充任,这些教师由于缺乏专业的德育教学培养,且多为年轻教师,对价值观念等尚处于养成阶段,没有实现有效的道德思维的转换和职业化的转向。同时,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德育内容仅仅作为教师的课堂讲授内容,教师只是德育知识的搬运工,教材里的内容被条款的分割并肢解搬运给学生,教师在课堂讲授的内容往往又与生活中的行动不一致,说一套做一套是人性的通病,但是不应该是作为德育教师的两面性,这样会导致学生道德人格的两面性。这样造成了高校德育目标的预设变成了不稳定的执行状态。

  德育活动内容应该是当代价值观与道德理念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和规则性约束,但是当前的德育活动内容缺乏系统的组织和有效的过程设计,简单化的行动教学模式使得高校的德育目标被专业教育排挤和边缘化,德育教学工作的弱化又引发当代社会对高校德育有效性的质疑,高校对这类质疑的无力化,造成了大学生在道德价值判断上的无所适从,造成了大学生个体人格向社会品格的升级转换,无法实现道德人性与社会品行的统一,以至于高校的德育目标变成了形式的文本格式,理论研究的可行性与现实的局限性相互冲突,严重制约了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4.3 高校德育方法缺乏创新

  高校德育教学采取的大多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道德价值的知识层面的传递,而忽略道德实践的引导,方法简单,单向化的文本知识传递使得德育往往停留于文本、条文层面,具体而言,高校德育方法缺乏创新存在以下几种表现。

  4.3.1 高校德育课堂教学缺乏创新

  当前高校的德育课堂教学方法惯常采用的就是照本宣科,将高校的德育内容固化于德育教材的课程化讲授中,德育仅仅是大学生课程表上必学的一门混杂在专业课程表上的普通课程,从其重要性上就缺乏应有的度量,课程开始于教师的课程讲授,结束于期末考试,无法将文本化的课程转化为实践化、生活化的道德实践指导。

    4.3.2 高校德育活动体验缺乏创新

  当前高校德育在活动体验中缺乏创新,难有突破,习惯于墨守陈规,缺乏手段的更新和体验实践的创新,一方面是活动体验的课程设置较少,很少采取活动式的教学实践,教师仍然占据着德育教学活动的主导,无法挣脱以教材为本的课堂教学的课程内容以章节的方式被人为割裂了道德教育思想的内在知识的逻辑关联,知识被断裂为碎片化。另一方面教师和学生对活动体验总是抱着从书本和课堂延续下来的惯性思维,造成了高校德育教学走不出课堂的怪圈,更不能够奢望德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有效融合,进而实现德育的多向化互动。

  4.3.3 高校德育师生互动缺乏创新

  当前高校德育活动的师生关系被冗余繁杂的表面化事物而变得单一和松散,缺乏对德育行动关系及其互动方法的有效创新。高校德育工作采取的课程化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行动实践的指导,忽略了德育的内在行动价值的根本属性,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学生的学习热情都被这种固定在课堂师生面对面的教授行为中拖拉得冗长繁杂,教师走不出教学内容的照本宣科,学生走不出封闭的课堂听讲,过于理论化的知识灌输淹没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与行动热情,这种缺乏创新更缺乏生命力的师生互动关系造成了,高校德育的实践本质的弱化,更大大降低了德育的实效性总体而言,当前的德育教学方法即缺乏现实生活的反思,也缺乏中国传统道德实践理性的有效发掘和借鉴,高校德育教学活动被隔绝在当代语境的教学活动框架内,缺乏以人为本的践行与师生关系上的平等尊重,教学手段既不接底气,也缺乏文化的底气,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行为。这些状况的出现并且被日益习惯化,使得大学生在德育的课程化教学中陷入左右为难的信仰选择境地,一方面是不断演绎的生活中的道德失范事件冲击着大学生们的道德底线和精神边界,另一方面泛滥的西方价值观的涌入和利益化的经济规则,让大学生接收的德育课堂往往只停留于道德内容的表明,而对德育效益置若罔闻,教学效果难以尽如人意。因此,高校德育教学工作应当跳出单一化的课程教学模式,充分认清德育活动应当具有的实践性与多元总和特性,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改造冗余僵化的教学策略,与时俱进的改变传统的知识传递方式,注重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开拓德育新的手段和空间,注重情感体验的真情实感和生活实践的情境体验,实现从知识到行动,从文本到人本,从课堂到生活的德育模式的转型。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法学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