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法学硕士论文 >

当前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现状及分析(2)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0-27 共6538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我国加入 WTO 后,经济全球化不仅冲击我们的经济领域,还包括政治文化领域,其影响的规模之大、速度之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渗透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通过“硬渗透”即公开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唱反调,宣传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二是通过“软渗透”即在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过程中进行渗透。近几年,西方国家主要通过网络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渗透,大学生是应用网络的重要群体,因此成为西方国家渗透的重点。

  4.2.2 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负面影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然而,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冲击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道德观念。众所周知,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市场经济亦是如此,它一方面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使人们的主体意识增强,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维护自己正当的个人利益;另一方面是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固有缺陷对社会产生消极影响,如盲目性,人们为了获取利益的最大化,不惜以人的生命为代价,生产有毒有害食品,道德败坏。同时也容易导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价值取向的泛滥。不难预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的关系、人与集体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多表现为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和商品关系。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新旧道德观念相互交织、相互冲突,势必造成人们道德观念的失调和混乱。当代大学生对于现阶段的道德认知不够,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使他们对社会主义优越性产生怀疑,认为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从而陷入错误思想的泥潭。
  
  4.2.3 互联网时代网络技术的运用

  人类的生存方式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而不断的变化和发展。对人类生存方式产生影响的,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便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人类的生存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变革。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当代人的生存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互联网的出现为信息更方便、迅速、及时和跨地域性的传播提供了可能,互联网时代就是信息时代。然而,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把整个世界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使人们的交往空间大大缩短,同时,掌握先进技术的西方国家利用网络渗透他们的意识形态,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在网络世界里,人们消除了时间差距和空间差距,可以将网络信息传播到世界的任何角落。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他们在网络技术上处于垄断地位,控制着国际上的重大网站,因此他们将经过加工的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和意识形态色彩的思想渗透到我国,甚至把西方国家的颓废、有害、落后的思想和观念影响我国的受众。

  如西方的新自由主义思潮,他们主张个人完全自由和平等,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本质上就是否认社会主义制度,否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解。西方国家还试图用文化渗透的策略影响我国当代的大学生价值观念和政治态度,目的是对中国全面的渗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西方国家的渗透下还面临着多种境遇的挑战,如:一元主导性与多样性并存的问题。在网络社会里,受到西方国家一些腐朽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人们的思想观念变得模糊。出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起着主导作用,但是各种文化共同发展,给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带来了难度。还表现为消费主义的扩张,这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把物品和服务看做是至关重要的一种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在发达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在网络化的推动下,西方国家引导人们去拼搏、去赚钱、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主张人的生活就是为了消费,消费水平越高生存价值越大。这种思想导致我国大学生出现了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观念,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造成巨大的影响。
  
  4.2.4 高校改革过程中存在的矛盾
  
  教育工作者是高校的主体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担负着重要的使命,他们需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正确的方向引导,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课非常重要。受到网络的冲击,由于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变化,使得教育者自身一方面感觉到压力,另一方面感到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主要表现在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方面的矛盾。

  第一,教育方式的矛盾。目前,我国的教育方式以“以上而下”的灌输式为主体,学生是被动的接受教育,在课堂上很少有互动性和自主选择性,师生缺乏双向讨论和交流。这种教育方式在我国的教育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网络环境下这种“单向式”的传统教育方式很难使学生接受。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得信息的方式轻而易举,但是大学生的自控能力相对较小,往往接受的是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国家利用发达的网络技术优势和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不断对大学生灌输反面信息和反动信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改变灌输式教学方式向启发式转变,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吸引力和辨别力。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者既要取其精华,又要去其糟粕。

  第二,教育内容的矛盾。“网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应用,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广到其他领域,原先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了面向全社会的、开放的空间。”[23]过去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掌控在教育者手中,教什么、如何教完全由教育者决定。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其内容和信息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因此教育内容相对具有健康的保证。思想政治教育者认真筛选教育信息,学生者接收到的都是经过加工的东西。网络的发展,大学生掌握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选择控制的权利,网络的内容可谓是鱼龙混杂,他们不可避免的接受到网络上不健康和不良的信息。因此,加快转变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大学生的发展要求,是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4.3 本章小结

  本章重点阐述了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现状,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多元化的思想挑战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并对高校大学生和教师产生影响。互联网的普及,给当前的舆论监督、党的意识形态控制能力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高校的意识形态环境变得异常复杂。当前,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相对于发展中国家网络技术较低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对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产生重要影响。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法学硕士论文